美國陸軍招募扛凍士兵,計劃與印軍在喜馬拉雅山脈共同訓練

2020-12-17 環球時報

據美國《陸軍時報》網站15日報導,部署在阿拉斯加州的美國陸軍指揮官彼得·安德裡亞克(Peter Andrysiak)少將稱,在二十年的任務中,部署在阿拉斯加的美國陸軍一直努力適應在寒冷環境下作戰,然而因為作戰任務的關係,他們經常被派遣到氣候截然相反的地方,也就是中東地區。

當地時間周五,安德裡亞克少將說:「陸軍經歷了一場大規模的轉型,它轉向了以旅級戰鬥小組為中心,從而規範裝備和組織結構。因此,整個部隊的裝備基本上非常相似,(但)我們喪失了在非常獨特的環境中作戰的小眾能力。」

如今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安德裡亞克少將在威爾遜中心極地研究所主持的討論小組上說,該部一直在購買更多的滑雪板、雪鞋、大型帳篷和其他設備,以訓練部隊在寒冷天氣下的生存能力。他們準備在明年2月份進行一項名為「北極勇士」的年度旅級演習。美國陸軍徵兵司令部(USARC)也在努力尋找適應北極環境的士兵。

報導稱,安德裡亞克少將的團隊還將分析部署在阿拉斯加州的陸軍的登山訓練課程,因為他們準備在喜馬拉雅山脈與印度軍隊一起訓練。與印軍聯合舉行的「準備戰爭(Yudh Abhyas)」演習每半年一次,過去十年,定期在華盛頓州劉易斯-麥克喬德聯合基地舉行,演習現在的重點是應對北極戰爭。

安德裡亞克少將說:「重點不再是沙漠或那種類型的訓練。重點是山地、寒冷的環境。2021年,我們將在阿拉斯加舉辦。2022年,應該是在喜馬拉雅山脈。」

他稱,這些改動將有助於被派往阿拉斯加的士兵與亞洲的外國夥伴更好地融合,部署在阿拉斯加的陸軍的上級組織——印度太平洋司令部是負責演習監督的一部分。安德裡亞克少將告訴專家小組:「我們必須重新定義我們的關係,以便它們不僅擁有空中能力,還擁有在寒冷天氣中的(作戰)能力。其中一部分是……印度,但我們也在考慮美國印太司令部的其他合作夥伴」。

安德裡西亞克說,美國駐歐陸軍司令克里斯多福·卡沃利(Christopher Cavoli)將軍最近還要求阿拉斯加陸軍走出去,與挪威等歐洲北極國家一起進行訓練。他指出,挪威可以為美軍提供寶貴的經驗,比如如何操作兩組不同的裝備:一組用於寒冷的冬季,一組用於夏季。

安德裡西亞克說,他的辦公室正在與陸軍徵兵司令部合作,從阿拉斯加、科羅拉多以及有著類似天氣和地形的地方招募更多士兵。他們希望這些新兵已經習慣了嚴寒,以及寒冷對電池、能源消耗和人體的有害影響。

與此同時,阿拉斯加陸軍希望從仍在受訓的士兵中招募更多的志願者,而不是僅僅依靠隨機挑選士兵前往其北部前哨,對於那些不習慣漫長冬季和短暫夏季的士兵來說,這是一個困難的場所。安德裡西亞克說:「我們要怎樣徵詢培訓生的意見,讓他們願意舉手到這裡來呢?相比之下,目前誰會來到這裡更像是個隨機的過程。」

(編輯:GH)

相關焦點

  • 美軍放風:準備在喜馬拉雅山脈與印軍一起……
    訓練。據美國《陸軍時報》網站15日報導,美國駐阿拉斯加州陸軍指揮官彼得·安德裡亞克日前在威爾遜中心極地研究所舉行的一次討論會上表示,他的團隊將分析部署在該州陸軍的登山訓練課程,「準備在喜馬拉雅山脈與印度軍隊一起訓練」。
  • 美軍將踏足喜馬拉雅山脈,還要與印軍共同訓練,釋放什麼信號?
    據美國《陸軍時報》網站近日報導,美國駐阿拉斯加州的陸軍指揮官彼得·安德裡亞克在近日的一次討論會上表示,他的團隊正在為「在喜馬拉雅山脈與印度軍隊一起訓練」而努力。他們正在分析陸軍的登山訓練課程,並且在努力嘗試適應在寒冷的環境下作戰。
  • 美軍宣布將派兵前往喜馬拉雅山,要和印軍「共同訓練」
    昨日,美國《陸軍時報》等網站同步也宣布一個大消息:美軍正在招募一批"耐寒"的陸軍士兵,他們準備前往喜馬拉雅山區和印軍會合,屆時將會"共同訓練"。目前該決策已經到了購買裝備的階段,美軍正在購入一大批滑雪板、雪鞋、大型帳篷和其他設備,用於訓練部隊在寒冷天氣下的生存能力;這項行動非常緊迫,陸軍的其他機關部門也在招募這些"耐寒"人員。
  • 美阿拉斯加州陸軍指揮官透露:美陸軍「準備在喜馬拉雅山脈與印度...
    【環球時報記者 胡博峰 宇揚】據美國《陸軍時報》網站15日報導,美國駐阿拉斯加州陸軍指揮官彼得·安德裡亞克日前在威爾遜中心極地研究所舉行的一次討論會上表示,他的團隊將分析部署在該州陸軍的登山訓練課程,「準備在喜馬拉雅山脈與印度軍隊一起訓練」。
  • 中印邊境出現美國大兵?美軍和印軍一起訓練,美媒:我們來添堵了
    中印邊境持續的摩擦被列城地區的極寒天氣所冷卻,本以為印軍撤離部分兵力應該有所收斂。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其從國內增派大量坦克前往中印邊境,並緊急採購大量裝備彈藥。印度並未就此罷手,拉來了他的「好大哥」美國,兩國準備在喜馬拉雅山脈為大家帶來「親密盟友秀」。
  • 敏感時刻美國陸軍準備派兵喜馬拉雅山!宣稱是為「適應極地作戰」
    之前印媒還曾經吹噓過:世界上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會在高原地帶部署如此多的士兵,印度已經實現了第一次如此做。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印軍即使在高原上有幾十萬軍隊,還有配套的坦克、裝甲車等物資,只能在原地白白損耗。印軍甚至被迫要在高原上種耐寒蔬菜、枸杞等作物過冬,莫迪政府和國防部也多次召開軍事會議,均無果。
  • 撕下面具,美軍宣布派兵前往喜馬拉雅山,要和印軍一同訓練
    據環球時報援引美國《陸軍時報》網站報導,美國駐阿拉斯加州陸軍指揮官彼得·安德裡亞克日前在威爾遜中心極地研究所舉行的一次討論會上表示,他的團隊將分析部署在該州陸軍的登山訓練課程,「準備在喜馬拉雅山脈與印度軍隊一起訓練」。
  • 印軍處境悽慘,前線物資匱乏,士兵露宿雪坑,睡袋已使用14年
    印度正在為其所挑起的邊境危機付出代價,為了應對日益嚴峻的便進行時,數千印軍近期被部署在所謂「拉達克」東部地區的前線陣地。人是到位了,可是在喜馬拉雅山脈嚴寒的冬天,這些被部署到前線士兵的後勤保障問題,卻愁壞了印軍後勤部門。
  • 印軍邊境迎來最強援手!探討如何打贏高原戰,卻令俄羅斯捏了把汗
    現在十萬印度士兵還駐紮於位於喜馬拉雅山脈高原與冷空氣和大雪做著鬥爭,而此前售賣給印度防寒服的美國方面則表示,將派遣陸軍部隊前往印度邊境高原進行聯合訓練,以幫助印軍適應高原環境作戰。這對於防寒措施老舊、高原作戰素質低的印度可以說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 10萬印軍每天都有傷亡,最多將損失2萬人!印軍少將突然洩氣
    在拉達克地區,印度駐紮著十萬軍隊,為保證軍隊的軍事行為以及正常生產生活,印度方面報導:印軍已啟動整個後勤網絡,將為部署在邊境地區的印軍持續運送物資,度過嚴冬。即使冬天氣溫降到零下50度,印軍也會為士兵準備好全天候的住所和衣服:從部署騾子到大型運輸機,從種植蔬菜到「養生食品」。然而維持現實高海拔地區日常活動沒有印軍想像中的簡單。
  • 美軍要上高原和印軍一起訓練
    據美國《陸軍時報》網站報導,美國駐阿拉斯加州陸軍指揮官彼得·安德裡亞克日前在威爾遜中心極地研究所舉行的一次討論會上表示,他的團隊將分析部署在該州陸軍的登山訓練課程,"準備在喜馬拉雅山脈與印度軍隊一起訓練"。他介紹說,與印軍聯合舉行的"準備戰爭"演習每半年舉行一次。
  • 印軍已撐不下去,大量軍人要求撤退,莫迪:低種姓士兵不影響大局
    而此時還在北部喜馬拉雅山脈上的印軍,就遭殃了。因為他們正在為大面積凍傷而煩惱,士氣的低迷讓印軍有譁變的傾向。《印度斯坦時報》報導,最近印軍部分士兵正在有一種訴求,就是希望遠離自己駐紮的高原地區,而是撤退到平原地區進行駐紮。其實這種訴求已經不是最近一段時間的新鮮話題了,早在剛進入冬季就有。他們認為印軍十幾萬人,不是每個士兵都是經過訓練的山地高原部隊。
  • 我軍高原哨所氧氣到床頭;印軍太可憐,只能用十幾年前舊睡袋湊合
    而單兵制供氧裝備的使用,讓我軍在與印軍的長期對峙中,具備更多的優勢。相比中方部隊獲得可靠有效的後勤保障,對面的印軍可就沒那麼好的運氣了。據《環球時報》報導,為保障被部署在所謂「拉達克」地區的數千名印軍人員能夠過冬,印度陸軍被迫從儲備倉庫找出質量低下的舊睡袋,以幫助印軍士兵禦寒。
  • 印軍130萬部隊大調整,西部裝甲部隊北上抗中,準備「兩線作戰」
    隨著時間的逐步推移,眼下喜馬拉雅山脈的冬季正逐步進入最嚴酷的時段,而這顯然讓一直堅持在拉達克地區與中國進行武裝對峙的印度軍隊大呼遭不住。目前博帕爾的21打擊軍、馬圖拉的第1打擊軍和安巴拉哈爾加打擊軍都將作戰任務轉換為對華作戰,三個軍都裝備有坦克步戰車等重型裝備。雖然在現代戰爭中,這種「擺大巴」式的重兵前沿部署模式已經顯得陳舊而過時,但如此重兵還是讓印度人感到了些許的寬慰。而這同時也意味著:全印度陸軍超30%的機動作者力量,都被困在了喜馬拉雅山脈的皚皚大雪之中。
  • 美軍訓練抗寒士兵,並在中印邊境監視中國軍隊
    剛表態將會和印軍在喜馬拉雅山脈一起軍演後,美軍官又高調宣稱他們正在幫助印度全天候監視解放軍。美媒在12月23日報導稱,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肯尼斯·威爾斯巴赫將軍表示,美國和印度的關係越來越好,尤其是在中印邊境問題相關的情報領域。
  • 印軍精銳部隊進入拉達克,遊泳技術好,卻沒想到湖面已凍成冰
    自拉達克地區爆發軍事衝突以來,印軍不斷調兵遣將,包括陸軍王牌山地師都出現在了一線陣地。眼看著印度陸軍忙得不亦樂乎,印度海軍也不甘寂寞了。據印度媒體《歐亞時報》網站11月28日報導,印度海軍已經向拉達克地區派出了精銳力量——海軍突擊隊(MARCOS)。
  • 印媒炒作中國招募格鬥教練訓練官兵,印軍部署加塔克突擊隊應對
    新加坡《海峽時報》6月29日文章,原題:中國向中印邊境派出格鬥高手 據中國媒體報導,6月15日,雪鷹空中巡邏隊、雪鴿極地通信隊、雪狼極限攀登隊、雪狐高山快反隊、雪獒高原抗擊隊5支民兵新質力量在西藏拉薩攜裝亮相,接受軍地領導授旗檢閱。
  • 印軍面臨生死考驗,大批士兵凍死凍傷,莫迪騎虎難下後悔不已
    隨著冬天到來,邊境地區氣溫一降再降,在熱點地區駐紮的印軍面臨的生存考驗也越來越嚴峻,惡劣的自然環境、匱乏的物資都成了他們幾乎無法逾越的鴻溝。在這樣的背景下,印軍大批士兵凍傷甚至凍死,此前印度陸軍一名指揮官就曾透露,「每天都有非戰鬥減員」。
  • 拉達克印軍進行人海衝鋒:印軍軍官拿棍子抽打士兵,驅使士兵衝鋒
    從印軍演練來看,印軍主要就是正面衝擊,而且沒有側面包抄,更加沒有側翼穿插以及佯動。 印軍這種在缺乏火力支援條件下的單純步兵正面衝擊,這就是典型的人海衝鋒,而不是有組織有計劃的步兵衝鋒戰術。
  • 印媒否認士兵在拉達克被雪埋,稱是心理戰?是否是欲蓋彌彰?
    圖為 新聞截圖前段時間,拉達克大雪將臨,印度陸軍在拉達克被大雪掩埋的照片在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可算是讓眾多軍迷十分樂見,不過,印媒對此的說法卻十分不一樣,甚至讓人懷疑是不是欲蓋彌彰據印度媒體12月8i報導稱:在拉達克大雪覆蓋之下,中印兩國都為自己的軍隊配備了能戰勝喜馬拉雅山脈寒意的裝備,不過,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的印軍被大雪掩埋的情況,這其實是假新聞,只是一場心理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