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炎炎烈日下,市住建局水務管理科科長、黨員周偉剛和同事來到鹿江瀝文頭嶺段的雨水排水管處,探身到雜草叢生的堤岸邊,不顧衣服被荊棘劃破,再次監測該河段水質情況。「在去年底的巡河工作中,我們發現鹿江瀝文頭嶺段的水質出現問題,汙水混入雨水管道排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治汙工作進度受限,現在疫情形勢持續向好,我們正爭分奪秒追趕進度。」周偉剛說。
像周偉剛一樣,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之下,市住建局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以前所未有的幹勁,奮力把耽誤的時間奪回來,把滯後的進度趕上來,聚力攻堅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黨員帶頭加班加點趕進度
記者跟隨周偉剛來到該排水口檢查。「水中明顯混入了汙水,經檢查水質氨氮值超標,我們要確定哪個單位的排汙管接入了雨水管。」周偉剛說,此處汙水的根源在岸上,關鍵在排口,核心在管網。周偉剛帶領團隊追溯源頭沿線排查了二三十個雨水井蓋,調查小區樓盤排水戶雨汙混接情況,找準了26個存在雨汙混接的單位。其後,市住建局對發現問題的26個單位下發了整改通知書,督促相關部門推進落實。
今年是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的決戰決勝年,市住建局對27條黑臭水體消除黑臭任務量身定製了「一河一策」。針對金山河水質變差的問題,周偉剛帶著科室的黨員幹部,穿著長筒雨靴、戴著防毒面具、打著手電筒,步行1.1公裡,深入橫江瀝探查黑臭水體成因,制定了整治方案。「這些管網沒整改好,就像一塊巨石壓在我的心頭。我們利用周末和平時加班加點,極力追回耽誤的時間。我牢記自己的職責所在,我要讓胸前的黨徽熠熠生輝,克服疫情不利影響,用心用力用腦,為打贏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貢獻力量,實現『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目標。」
周偉剛就是市住建局黨員先鋒的一個縮影,「關鍵時刻靠得住,危急時刻頂得上」是該局所有黨員行動的信條。目前各項重點工作進展順利:花邊嶺商圈活化項目和市區江河湖岸環境品質提升工作啟動,農村危房改造即將全面完成,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正式鋪開,黑臭水體整治和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穩步推進。截至目前,全市房屋市政工程基本全面復工,房地產開發企業復工率超過73%,有力推動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
充分發揮黨組織黨建引領和服務保障作用
住建領域從業人員達幾十萬人,行業發展直接關係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高復工率的背後,靠的是黨組織的「硬核」支撐。市住建局充分發揮黨組織黨建引領和服務保障作用,出實招,見成效。
在疫情防控初期,住建領域各企業普遍面臨防疫物資緊缺的難題,市住建局充分發揮牽頭引領作用,按照輕重緩急,將防疫物資精準發放到各企業,切實解決了企業燃眉之急;成立了7個疫情防控督查指導組,全員出動下沉疫情防控一線,黨員衝鋒在前,主動到自己居住的小區物業管理處報到,分赴惠城區20個住宅小區開展學雷鋒志願服務「四大防疫行動」,全方位築牢聯防聯控戰「疫」防線。
為科學合理引導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市住建局打破框架束縛,出臺一系列紓困措施,從推行業務審批網上辦理、調整預售資金監管比例、順延施工工期、延繳住房公積金等方面入手,進一步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幫扶企業迅速復工復產,支持企業渡過疫情困難期。如推進工程建設項目「雲審批」,市住建局推行容缺承諾快審機制,項目審批從提交申請到拿到批覆,最快只需1個工作日;3天內就為1家新建企業完成了資質核准。
惠州日報記者馬海菊 通訊員吳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