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婦人》:科比和女兒的最愛,每個女性必看的女孩成長史

2020-12-23 斑馬讀書

女性最寶貴的品質是什麼?

很多人說,是「為母則剛」,在這個三八國際婦女節,也到處都是歌頌「母親」的文字和影像。

多奇怪啊,男性被讚揚的品質是「勇敢」「堅強」「進取心」「領導力」——你發現了嗎?這些品質指向的,是這個「人」,而「為母則剛」指向的確實「母親」這個身份。

就好像,一個女人拋開「母親」身份,就沒有什麼值得讚揚和期待的了。

但實際上,不管是小說、電影裡,還是生活中,熠熠生輝的女性形象無處不在(國產劇除外,它對於女性的認知還困在愛情和婚姻裡,她只能是誰的女朋友、妻子、媽媽、孩子)——此時此刻,多少女醫護人員在一線與病魔賽跑,挽救生命?

科比的妻子在科比的追思會上,特別提到了《小婦人》,這是科比和女兒最愛的電影之一。

因為這個原因,最近重溫了94版的電影《小婦人》,深深為電影中的女性們感動,她們面對生活困境和事業、愛情、婚姻、家庭所做的不同選擇,讓人深思;她們樂觀與堅強,勇敢追求理想,經濟困難的情況下依然不忘關心更窮苦的弱者,讓人敬佩。她們身上所體現出來的,才是真正的女性魅力和女性力量。

《小婦人》原版小說出版於1868年,是19世紀美國著名女作家奧爾科特的代表作,和《簡愛》《呼嘯山莊》等女性作品類似,可以歸類到女作家的自傳體小說。

《小婦人》講述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馬奇家四姐妹從小到大的成長經歷。

父親馬奇上了戰場,四姐妹和媽媽生活在家中,艱難維持生活,甚至需要以賣破布為生。

媽媽馬奇夫人是一個愛孩子,也懂得孩子的人,她堅韌、善良、溫柔,是孩子們的主心骨;大姐梅格,渴望傳統的婚姻與愛情,二姐喬一心成為獨立女性,靠寫作養活自己;三妹貝絲喜歡彈鋼琴,溫柔安靜;小妹艾美熱愛繪畫,目標明確。四姐妹在媽媽的教育下,熱愛生活,樂觀善良,貧苦艱難的日子,也變得溫馨而樂趣十足。

1.馬奇夫人:對孩子該如何教育,她給打了個樣

不壓抑孩子的情緒表達,孩子才能學會更好地控制情緒。

小妹妹艾美,因為氣姐姐們去舞會不帶她,一氣之下,將二姐喬的寫作手稿扔進了火堆。喬氣的發瘋,痛心又傷心,發誓再也不理會妹妹。

馬奇太太是怎麼做的呢?

她溫柔地抱著喬,告訴她,你完全有理由生氣,這是極大的損失,。但一定不要帶著怒氣入睡。

沒有「你是姐姐要讓著妹妹」,也沒有「我這麼不容易,你們就不能消停會兒」,更沒有「就這麼點小事,至於嗎」「不準哭,憋著」。

媽媽充滿了耐心和同情,給了喬愛的擁抱,與喬共情她的傷心。

鼓勵孩子實現自己的追求和夢想,不用「為你好」限制她們的選擇。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會尊重孩子的選擇和獨立成長,信任孩子,做她們最強大的後盾。

不用「為你好」的名義,去控制她們的人生。

大姐梅格最終選擇了不富裕的家庭教師布魯斯結婚,媽媽對布魯斯的貧窮有些介意,但仍然以女兒的感情和幸福為第一要義,支持她的選擇;

如果是大姐梅格的選擇依然在傳統的框架之內,二女兒喬的選擇,就「離經叛道」了——在那個女性只能依靠婚姻活下去的時代,馬奇夫人鼓勵有寫作夢想的喬,去歐洲遊歷,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儘管捨不得,卻非常有大局觀和前瞻性地,鼓勵女兒做一個獨立女性,「你有那麼多不凡的才能,怎麼能期望過得平凡」。

三妹貝絲選擇留在家裡,母親同樣也沒有拿其他孩子做對比——「你怎麼這麼沒出息,你看看人家……」

貝絲因為在學校被老師莫名奇妙地體罰,媽媽義正言辭地寫了質問信,為孩子抱不平,完全沒有「老師怎麼不打別人就打你」「就該好好訓訓你」這樣會給孩子帶來二次傷害的無稽之談。

2.四姐妹:女性的魅力,在於思考之後做出自己的選擇,而不是隨波逐流

女性不是誰的女兒、妻子、媽媽,她首先是她自己。

大姐梅格選擇了愛情和婚姻,二姐喬選擇了事業,三妹貝絲熱愛家庭生活,小妹選擇了嫁給「富二代」。

姐妹們各自有自己的選擇,但都不是盲目地遵從傳統的價值觀和所謂的「嫁得好」,她們更遵從的是自己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所想追求的——事業、家庭、婚姻、愛情,她們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自己的選擇」。

在那個時代,女人沒有外出工作的機會,也沒有投票的權利,人們認為唯一屬於她們的領域就是家庭和廚房。

所以簡愛的平等宣言才那麼振聾發聵:「我們的靈魂,站在上帝面前,完全平等的!」

真正的女性魅力,不是逆來順受,不是相夫教子,不是溫柔賢惠。

如果一個詞用來形容男性品質不合適,那麼用來形容女性同樣不合適。

就像喬在反駁那些反對給女性投票權的男性時所說的,「女性應該獲得投票的權力,不是因為她們溫柔善良,不,不需要這些前提條件」。

不需要這些前提條件。

身為女性,你不需要「30歲把自己嫁出去」來證明自己的女性魅力和人生價值;

你不必證明自己是個「完美受害者」才能對性騷擾說不;

你不必為對象那個完全沒打算加你名字的房子出裝修款,才能證明自己「不是圖對方的錢」。

你不是必須「長得美身材好」才能獲得自信和自我關懷的機會。

你有同等的權力,你是重要的,不需要任何前提條件。

3.馬奇姑婆:有底氣的女性,才不管你街坊鄰裡說什麼

《小婦人》的故事裡,還有一位特殊的女性,馬奇姑婆。她終身未嫁,理由是傲嬌感十足的「因為我有錢」。表面上看,她對馬奇家的孩子們有些苛刻和不近人情,導致喬寧願剪頭髮換錢,也不願意去找馬奇姑婆借錢。但她對馬奇一家的救濟確是實實在在的,她帶小妹艾美去了歐洲學習繪畫,為她的興趣愛好提供了更好的發展平臺,她死後把大房子留給了喬,讓喬有機會開辦學校,也實現夢想。

馬奇姑婆,是另一種女性力量。

有錢,有產業,有勇氣,有對其他女性的善意和支持。

最為關鍵的是,她有作為一個人的底氣,所以才會有這一連串的選擇。

然而2020年了,很多女性仍然沒有馬奇姑婆的意識:去創造社會價值,去打好自己的地基。

不再懼怕「女博士」所含有的莫名奇妙的鄙視,去追求學業的提升;

不再迴避「女強人」所含有的排斥,去追求職場的優秀;

不再被「不像個女人」「不乖」「不溫柔」的評價框住,打破刻板印象,發出女性的聲音,展現女性的力量。

在《小婦人》出版的時代,1868年,作者看到讀者來信之後,這樣感慨:

「那些女孩們總是寫信來問

到底最後誰嫁給了誰,

就好像是女人一生的唯一目標和結局

就只是結婚。」

150多年前的她們都有了這樣的質疑和覺悟,我們的認知,不應該比「古人」更倒退吧?

最新版的《小婦人》電影,原定2月14日上映,卻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撤檔。

遺憾的同時,我們在現實中也看到了更多的女性力量,女醫護,女專家,女建築師……女性的光輝,是遮不住的。

如果你是女性,請你,努力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不要因為自己的性別去選擇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

如果你是男性,也請你,尊重自己的女性朋友、愛人、親人、女兒,支持她們的夢想和追求,承擔自己的責任,不光是社會責任,也有家庭責任。

願你永遠熱忱善良,也願你的愛,一直在身邊。

相關焦點

  • 新版《小婦人》發布乘風破浪版海報,這是一部屬於每個女孩的電影
    新版《小婦人》劇照作為由世界經典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影片《小婦人》依舊講述了馬奇夫人和四個多才多藝但性格各異的女兒一起過著平凡又溫馨的生活,每個女兒都有著十分鮮明的個性特徵,梅格賢惠溫柔,是為愛痴狂的浪漫主義者;貝絲聰慧嫻靜
  • 每個時代都需要重新解讀《小婦人》
    其中包括一部是號稱超豪華「神仙陣容」的新版的《小婦人》——導演,處女作《伯德小姐》就展現強烈個人風格的新銳女導格蕾塔·葛韋格;扮演大女兒的,是大家喜愛和熟知的明星學霸艾瑪·沃特森;二女兒,是三次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一次斬獲金球獎影后,堪稱好萊塢近年最具可塑性的新演員
  • 《小婦人》書評
    首先是著名的法國哲學家波伏瓦,同為寫作者,她說自己在故事裡的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然後是朋克教母帕蒂·史密斯,她說《小婦人》讓她開始正面看待女性的命運;最後最有名的當然是創造了《哈利波特》系列的J.K.羅琳,她也聲稱書裡的二女兒喬,正是她自己的寫照。
  • 用美國的「拓荒精神」分析《小婦人》中的女性意識的崛起
    四個女孩,每個女孩性格和氣質都迥異,各自有各自的稜角,對自己的女性價值定位也各不相同,同時每個人身上所體現的精神,也對應著美國一直很奉行的西進運動「拓荒精神」。社會的變遷,塑造了電影中四個女孩的不同性格,同時也培養了她們樂觀向上的堅韌精神。
  • 年後觀影,《小婦人》別錯過!這4個女孩太可愛,怎能讓人不愛?
    這些行為都表明,喬是一個性格要強,追求獨立的女性,是女性解放的先鋒派。然而,在那個年代下,這明顯是孤獨的,不被人理解。喬儘管很堅強,但當生活不斷予以重擊時,她也害怕了。她向曾經的青梅竹馬表白,但並不完全是因為愛他,而是渴望被愛,慰藉自己孤獨的靈魂。儘管如此,在故事的最後,喬依舊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了。
  • 小婦人觀後感,願你一生溫暖純良,不舍愛與自由
    之後勞裡和艾米在一起,似乎就是對她碾碎青梅竹馬愛意的報應。理由很簡單,拒絕勞裡的喬當時還沉浸在自己的夢想裡,對婚姻感到無比的恐懼,她甚至求自己的姐姐不要結婚,無論誰對她表白都會被拒絕。而在經歷過生活各種打擊之後的喬,已經不排斥婚姻了,畢竟《小婦人》裡的女主角不是活在人設裡的偶像,她們有缺點,她們會成長,轉變也很正常。
  • 為什麼《小婦人》在每個時代都是值錢的芳華
    所有以前的改編和翻拍《小婦人》都匯集了當時最好的演員和主要的創作陣容。原來成功的秘密是什麼?為什麼《小婦人》如此成功如此繁榮?他可以吸引每個時代的最優秀的電影人,並將其作為藍圖重現。當時,女性很難獨自實現夢想,但路易莎如此高起點的文化圈是她後來創作成功的基礎。2、奮鬥+好內容:《小婦人》經久不衰的原因圓是基礎,《小婦人》的成功也是Louisa努力奮鬥的結果。受超驗女性主義和家庭貧困的影響,路易莎從青少年開始就非常獨立。
  • 奧斯卡提名大片《小婦人》,拍出獨立女性的新意,揭露正確價值觀
    哪怕在逆境當中也要肯定自我在女性意義表達的時候就要更加堅定一些,女性的溫柔和精神力量方面的強調,也是電影《小婦人》最為突出的一點,更是這部電影最成功的一處,從一開始喬躲躲藏藏隱藏自己,發表了小說,到之後終於被認可,《小夫人》這部電影都在溫柔又不失幽默的影片和敘事風格當中,表達了女性也可以擁有自我選擇權的重要性,主人公的女性身份可以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 《小婦人》裡的復古首飾MichaelMichaud
    一生溫暖純良,不舍愛與自由。每個不安躁動、流離失所的靈魂,都試圖去尋找自己內心的家。那些曾經迷茫的感情,曾經痛苦的追求,最終都有了安寧的歸宿。  《小婦人》終於在國內上映了。這一次導演Greta Gerwig以全新的敘事結構重新講述了March一家四姐妹的成長故事。
  • 奧斯卡重磅提名佳作:治癒系《小婦人》溫暖人間,不負愛與自由
    《小婦人》第一次登上電影銀幕是1917年,由英國導演亞歷山大·巴特勒(Alexander Butler)執導,這部早期黑白默片已經遺失,僅有一幅珍貴的畫面存世。二戰後,備受讀者喜歡的《小婦人》繼續成為改編和翻拍的熱門。
  • 《小婦人》:羅南甜茶聯手撒糖,足以溫暖這個世界
    不過在家也不能虧待自己,還是得有一點甜蜜的氛圍,比如看一部專門為情人節定製的電影——《小婦人》《小婦人》這個IP,相信不用瑪妮再多介紹,它是由美國女作家露易莎·梅·奧爾科特創作的半自傳長篇小說,講述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馬奇一家四個姐妹的成長故事。
  • 這12部女性題材電影,能帶領女孩們走出困境與迷茫
    因為影片不僅反映了伊朗的政治變遷,更是一個女孩的成長史。電影改編自同名自傳漫畫,影片通過一個早熟而且直言的9歲女孩Marjane的眼睛,揭示了伊斯蘭革命時期,女性被迫戴上面紗,數以萬計的人被投進監獄。聰明而大膽的Marjane,設法瞞過官方的爪牙,認識了解了很多西方音樂。
  • 「嗜血女孩」伊斯特回來了!「魔鬼的女兒」的成長史即將揭開
    「嗜血女孩」伊斯特回來了!《孤兒怨》前傳完結,「魔鬼的女兒」的成長史即將揭開,女主角的相片「滿是鮮血」!這孩子太可怕了!特效技術回歸童心,每個家長的噩夢又來了。《孤兒怨:首殺》將從伊斯特從愛沙尼亞的一家精神病醫院逃跑開始,講述她逃到美國,假裝是一對富裕夫婦失蹤的女兒的故事。弗爾曼本人在她的Instagram上上傳了一組幕後相片,在這當中一張顯示她看著相機,滿臉是血。
  • 《小婦人》:貧窮的瑪奇太太,憑什麼富養出4個好命女兒?
    如果說有哪本書,精準地描寫了女孩們十來歲的心思和困惑,那一定是《小婦人》。她們愁著下半輩子幹什麼,會渴望虛榮物質,也憧憬將來的婚姻。在光怪陸離的誘惑下,女孩們一不小心就會走錯路。女兒們也一直懷念過去的富有。那可是有華美衣裙、精緻珠寶的日子。可以天天玩樂,不需要勞作和忍耐。特別是有一次,大女兒麥吉去富家女的派對,看到她們時髦新潮的服飾,覺得羨慕無比。
  • 從《小婦人》到《金智英》:迥異的悲歡,相通的不幸
    它像一篇命題作文,將女性每個年齡與人生階段可能遭受的種種桎梏和不公,填充考點一樣「填」進了金智英的一生,將一道光照在了長久以來被忽視在陰影中的種種。原著小說作者趙南柱說,自己所描寫的就是身邊女性「日常、普遍卻本不該承受的經歷」,是「僅僅因身為女性就感受到的絕望、精疲力竭和恐懼」。
  • 《小婦人》只收穫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變相地成了美版《簡愛》
    《小婦人》原著作品中,並沒有一個主體敘事者的角度,但1994版與2019版,都採取了馬奇家族中四個女兒裡二女兒的喬的敘事角度,突出了喬的立場與觀感。1994版裡加入了喬的畫外音,以此來展現時間的流逝與遞進。而2019版,則通過喬的思緒的流變,來折射她與她的姐妹們的生活與情感。
  • 《小婦人》:1868到2019,女性的天路歷程
    2019年的電影版裡,纖細、金髮的西爾莎·羅南(Saoirse Ronan)雖然未必是我們心目中的喬的樣子, 但也演出了她的熱忱、驕躁和心氣。電影努力還原了奧爾柯特的真實生活:作為一個思想超前的女性主義者,她終生未婚,始終以寫作支持著自己和家人的生活。2019年版還為原著的書迷們呈現了《小婦人》出版的過程。
  • 《小婦人》你看了嗎?甜茶和羅南青春洋溢,滿滿的膠原蛋白氣息
    最近上映的《小婦人》你看了嗎?簡直是神仙顏值聚集地。你覺的這部是現代化的古典電影,還是復古式的當代電影?小編怎麼覺得是同一個概念的兩個詞組呢。片中以冷暖色調區分並行的兩條時間線。鏡頭下的主人公們心理的變化,成長和時間的流逝。
  • 瓦妮莎曬科比與四個女兒合影 最棒的爸爸!父親節標籤:萬裡挑一
    瓦妮莎仍然被痛失丈夫的哀傷籠罩著,連續兩天在社交媒體上懷念起科比。一天前恰逢小女兒卡普裡的生日,瓦妮莎曬出她跟科比以及小女兒的合影,並在社交媒體上寫道:「一周歲生日快樂,卡普裡!媽媽、爸爸、Nani、Gigi還有BB都非常愛你!
  • 奧斯卡最佳服裝《小婦人》:中產家庭四姐妹,穿衣暴露了性格
    點開有點甜哦~大家都知道《小婦人》這部經典小說誕生於1868年,由路易莎·梅·奧爾科特創作,作者以自己的家庭為背景,講述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馬奇家四姐妹的成長故事~四姐妹的性格截然不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閃光點,100多年來鼓舞和溫暖了很多人,正因如此《小婦人》一直被以各種形式演繹著,光是電影就有好幾版,比如1933版、194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