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靖王墓——被盜9次,仍出土兩件耀世奇珍元青花

2021-02-23 藝素鏈


| 書畫 | 玉器 | 瓷器 | 雜件 | 修復 | 科鑑  |

鍾祥位於湖北省中部,江漢平原北端,是中國楚文化發祥地之一。明世宗嘉靖皇帝曾御賜縣名為「鍾祥」,取「祥瑞鍾聚」之意。

歷史上,曾先後有6個帝王在此 「封王」,故鍾祥還有著「帝王之鄉」的稱譽。鍾祥市內有郢靖王墓,該墓屬明代帝王等級墓葬,位於鍾祥市九裡回族鄉三岔河村四組皇城灣,墓主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二十三子郢靖王朱棟和其妃郭氏的合葬墓。2004年冬季的一天,湖北省鍾祥市九裡回族鄉三岔河村支書周興貴接到報告:「這個墓穴又一次被盜了。」截至2005年,這座古墓已經接連被盜墓者「光臨」9次,可沒有誰能夠成功打開它的大門。
據史料記載,該墓建有紅城牆一百二十七丈,大殿七間,各類廂房三十座,地面建築十分宏偉,且一度保存完好,可惜的是在一九三七年遭侵華日軍破壞,地面建築損毀殆盡。2001年,梁莊王的陵墓因為被盜墓者的爆破損壞嚴重,由文物工作者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可誰知平平常常的一次發掘竟然創造了奇蹟!在這座不起眼的王墓中出土了各種材質的文物共計5300餘件,其中僅金、銀、玉器就有1400多件,珠飾寶石更是多達3400餘件。有了梁莊王墓的精彩發掘成果做「預告」,郢靖王墓是否會重現梁莊王墓所帶來的驚喜呢?2005年11月,文物考古部門開始對郢靖王墓主體墓室進行搶救性發掘,至2006年1月結束。經發掘,郢靖王墓墓室為鑿巖坑後用磚石以灰漿砌築而成,主體是磚石結構。玄宮內部為三主室二配室。三個主室即前、中、後三室,在中室的左右各有一個配室。後室中部偏北位置放置郢靖王及王妃棺槨的寶床。墓葬內隨葬金器、銀器、銅器、瓷器、漆木器和玉石器等。以後室的出土器物最多,包括郢靖王冕冠、皮弁、玉組佩、玉腰帶、玉圭和王妃郭氏的銅鳳冠、玉組配、玉腰帶和玉圭等禮儀性器物。其他金銀首飾有簪、手鐲、霞帔墜等。另外,東配室出土了3件圓錐形金簪、1件金耳勺和7件銀簪。西配室則出土了金飾6件,包括簪、珠和耳飾。元青花龍紋梅瓶郢靖王墓雖然被多次盜挖,但都沒有得手,墓內比較乾燥,沒有地下水,墓室存放有8件極其珍貴的瓷器。這些瓷器中最為矚目的莫過於兩件元青花梅瓶:1件元青花龍紋梅瓶、1件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元青花是中國古代青花瓷中的精品,存世元代青花瓷器的數量可謂屈指可數,目前全球僅四百多件,國內考古發現和博物館收藏約一百多件。其中繪有人物及故事情節的,更是鳳毛麟角,全世界也不足十件,而郢靖王墓出土的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就是僅存的珍品之一。此件梅瓶造型、胎質、紋飾、袖色等與傳世同類器物無二,瓶身肩部飾風穿牡丹,腹部飾青花「四愛圖」,即王羲之愛蘭、陶淵明愛菊、周敦頤愛蓮、林和靖愛梅、鶴,足部飾仰覆蓮紋。三層紋樣以卷草紋、錦帶為界。白釉泛青,色彩青翠豔麗,是極其罕見的出土文物精品,是中華文明的象徵之一。

簪首為一隻昂首翹尾的鳳鳥,造型優美,鳳鳥下為祥雲,祥雲上為捲雲紋,下焊接扁條簪腳。簪首焊接金花,花朵為一朵盛開的牡丹花造型。花瓣共分為六層。簪體為花枝,頂端託六角形花蒂,下面的六片花葉呈翔雲狀。花朵中部的花蕊鑲嵌藍寶石。金黃色和寶藍色相映成輝,華貴大氣。簪首用細金絲做出祥雲狀,上為一條蜿蜒飛舞的五爪金龍,龍首翹起,頭向朝著一個鑲嵌寶石的託窩,寶石出土時已脫落。出土的一對金耳環造型為「S」型,頂端連接有細金絲,用金絲串連有綠松石飾件和兩顆珍珠。此對手鐲為扁體圓形,鐲身素麵,僅鐲首兩端雕刻成兩龍首相向狀。金霞帔墜為水滴形,上有金鉤,鉤內搭配細長形鉤針,霞帔墜中間以祥云為底,正反面均鏤雕鳳凰飛舞圖案。皮弁皮弁已朽,尚存金玉附件134件,計有:貫冕金簪1件、金方環2件、金花紐5件、弁珠123顆。冕冠冕冠和冠卷已朽,尚存140件金玉附件,計有:貫冕金簪1件、金冠箍1件、金花紐6件、金方環2件、碧玉珩1件、冕珠125顆、碧玉瑱2件、白玉瑱2件。

END

| 書畫 | 玉器 | 瓷器 | 雜件 | 修復 | 科鑑 | 

| 收藏愛好者線下交流陣地 |

歡迎關注藝素鏈

全球首家收藏藝術知識專業平臺

相關焦點

  • 被盜9次,這座古墓竟還出土了2件比「鬼谷子下山」更值錢的元青花
    歷史上,曾先後有6個帝王在此 「封王」,故鍾祥還有著「帝王之鄉」的稱譽。鍾祥市內有郢靖王墓,該墓屬明代帝王等級墓葬,位於鍾祥市九裡回族鄉三岔河村四組皇城灣,墓主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二十三子郢靖王朱棟和其妃郭氏的合葬墓。2004年冬季的一天,湖北省鍾祥市九裡回族鄉三岔河村支書周興貴接到報告:「這個墓穴又一次被盜了。」截至2005年,這座古墓已經接連被盜墓者「光臨」9次,可沒有誰能夠成功打開它的大門。
  • 郢靖王墓出土的元青花梅瓶
    明代郢靖王墓出土的元青花梅瓶一、朱棟及妻女  郢靖王朱棟是明代第一位分封到湖廣安陸州(今湖北鍾祥)的藩王。
  • 明代郢靖王墓出土的國寶元青花梅瓶!
    歷史上,曾先後有6個帝王在此 「封王」,故鍾祥還有著「帝王之鄉」的稱譽。鍾祥市內有郢靖王墓,該墓屬明代帝王等級墓葬,位於鍾祥市九裡回族鄉三岔河村四組皇城灣,墓主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二十三子郢靖王朱棟和其妃郭氏的合葬墓。據史料記載,該墓建有紅城牆一百二十七丈,大殿七間,各類廂房三十座,地面建築十分宏偉。但該墓於一九三七年遭侵華日軍破壞,地面建築損毀殆盡。
  • 一村民炸山時,發現朱元璋兒子的墓,專家揭開了明朝殘酷的一面
    在眾多考古專家的共同努力下,郢靖王墓重見天日。根據墓葬周邊的情況可以判斷,曾被多次炸開過,那這座墓穴為何如此令人著迷,引來盜墓者?經專家考證發現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這座墓的主人身份非常不一般,因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兒子。墓主人的名字叫朱棟。根據史料記載,朱棟是朱元璋的第23個兒子,三歲的時候就被朱元璋封為郢王,駐地為藩安陸州。但卻英年早逝,在27歲時就因病去世,死後是諡號叫靖。
  • 郢靖王朱棟:明初親王中難得的賢王,可惜有女無兒,爵位不得傳承
    朕稽古制,皇后以下各有員次,必婦行貞淑及有子者,然後進以位焉。爾劉氏自選入宮,事朕有年。生子棟,已封為郢王。朕特遵古典,冊爾為惠妃。其敬慎之!—《明太祖實錄卷二百二十四》郢是古地名,位於湖北省荊州城郊外的東北處,亦是楚國代稱。
  • 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山洞裡的宮殿(上)
    死後葬於今河北滿城縣陵山上,1968年8月1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工作隊在河北省滿城縣完成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及王后竇綰墓的發掘工作。其墓穴開鑿於山巖之中,為規模宏大的崖洞墓,墓室宛如一座豪華宮殿。
  • 中山靖王劉勝墓裡的國寶
    7月22日,郭沫若趕赴陵山,當他走進古墓後室,看到那些文物以後,頓時眼睛為之一亮,待他一一仔細看完,便發出興奮的呼喊:「這是劉勝的墓!這是第一代中山靖王劉勝的墓穴!」安葬著劉勝的河北滿城一號墓,曾出土了這位昔日中山靖王與其妻的兩套金縷玉衣。
  • 湖北省博物館有四件鎮館之寶,你知道是哪四件嗎?件件稀世珍寶
    曾侯乙編鐘:時期為戰國時期,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鍾架長748釐米,高265釐米,重4.5噸左右。全套編鐘共六十五件,分三層,八組懸掛在呈曲尺形的銅木結構鍾架上。
  • 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山洞裡的宮殿(下)
    玉具鐵劍鐵劍通長105.8釐米、寬3.1釐米劍首直徑5.7釐米、高1.2釐米劍璏長9.7釐米、寬2.3釐米劍璏長3.8~5.9釐米、寬6~7.2釐米河北省滿城縣陵山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 鑲玉鎏金銅鋪首  西漢通長12.4、鋪首寬9.4釐米現藏於河北省博物館河北省滿城縣陵山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獸面銜環,通體鎏金。獸面呈長方形,兩側有二龍攀附。
  • 梁莊王墓三次被盜未遂,考古家「搶救性挖掘」,墓中遍地黃金
    中國歷史上被盜掘的古代帝王將相之墓數不勝數,但數次被盜卻未得手倒不多見,今湖北省荊門市的梁莊王墓就是如此,先後三次被盜未遂,直到2001年4月中旬至5月初,考古家「搶救性挖掘」,出土了非常的珍貴文物,如銀器、銅器、鐵器、陶瓷、玉器等等,共出土了5300餘件隨葬品,其中有32斤黃金文物
  • 大氣靈動:兩漢中山王墓出土玉器賞析
    公元前154年,漢景帝封其第九子劉勝為中山靖王,遷都盧奴(今定州),始為漢代的中山國。兩漢共十七代中山王,世襲達300餘年,在今河北省定州市境內,留下了大量的漢代中山王墓。自1959年以來,考古工作者先後發掘了中山簡王劉焉夫婦墓、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墓、中山穆王劉暢夫婦墓、中山懷王劉修墓、三盤山120~122號墓、陵北137號墓等。
  • 淮南武王墩墓大猜想:墓主或是楚國遷都壽春的第一代王
    淮南武王墩的考古發掘牽動著眾多考古專家的目光,也引發很多關於此墓的猜想。該墓葬的墓主會不會是楚國遷都壽春後的第一代王——楚考烈王?該墓葬被盜掘三次,遭遇嚴重破壞,還會不會像楚幽王墓葬那樣有數量驚人的文物出土?會不會有諸如楚大鼎這樣的國之重器被發現?而且該墓葬會不會像其他已經發掘的高規格戰國墓一樣,能出土比金銀器等珍寶更加珍貴的竹簡或木簡?
  • 中山靖王劉勝和他的玉器
    以滿城漢墓為例,一號墓共有12件裝飾玉器,包括附透雕飾玉璧、玉環、玉璜和心形玉佩各1件,以及8件玉具劍飾,沒有組玉佩。河北省滿城縣陵山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河北省滿城縣陵山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河北省滿城縣陵山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
  • 武王墩墓大猜想
    淮南武王墩的考古發掘牽動著眾多考古專家的目光,也引發很多關於此墓的猜想。該墓葬的墓主會不會是楚國遷都壽春後的第一代王——楚考烈王?該墓葬被盜掘三次,遭遇嚴重破壞,還會不會像楚幽王墓葬那樣有數量驚人的文物出土?會不會有諸如楚大鼎這樣的國之重器被發現?
  • 歷代明魯王墓考證
    《泗水縣誌》記載,「三王墓」(惠王朱泰堪、端王朱觀、恭王朱頤坦),三墓相距600米。惠王墓早年被盜,現為平地。光緒十八年《泗水縣誌》記錄了魯惠王墓誌志文。後出土了惠王及趙妃墓誌各一合,現藏泗水縣文管所。        第四代魯王朱陽鑄,惠王嫡長子。正統十三年(1448)生,成化十二年(1476)襲封,歷經憲宗、孝宗、武宗、世宗四代帝王。於嘉靖二年(1523)病逝;諡莊王。
  • 親王墓出土的珠寶堪比皇陵,墓主身份曝光,原來是一對千古絕戀
    一般來說,有盜墓賊「光顧」過的古墓,為了將文物損失降到最低,考古專家隊伍會組織搶救性發掘,2001年,湖北就有一個明朝親王墓差點被盜墓賊破壞,據說這是一個明代的一個親王的合葬墓,那麼墓中這兩人的身份究竟是誰呢?
  • 奢靡之風:鑲嵌紅藍寶、珍珠的金銀器——明代荊州藩王及王妃墓出土珠寳
    蘄春荊藩王中的郡王墓1974年,蘄春縣蘄州鎮王要村劉家咀的村民在開山炸石時,突然在山中炸出一座雙人合葬墓。墓中有三張金冊和大量黃金器物,金冊顯示墓主是永新王,屬於蘄春藩王中的郡王墓。第二代都昌王次妃袁氏墓
  • 春節期間盜墓者將武則天兒媳墓炸開,被抓後帶到墓地槍斃
    盜墓者把位於湖北省鍾祥的朱元璋的重孫子——明朝梁莊王朱瞻垍[jì]的墓給炸了。梁莊王墓位於鍾祥市長灘鎮大洪村二組的瑜靈山。朱瞻垍是明仁宗朱高熾的第9子,該墓是他與繼妃魏氏的合葬墓。2000年2月春節期間,盜墓者盯上了這座王墓。一次沒成功再盜,再盜不成三盜。從正月初三起,利用春節期間看護人過年和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做掩護,用炸藥3次炸掘梁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