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瘟疫,醫學之父用生命守衛人類文明的火種

2021-01-08 昭烈名臣

人類的歷史總是多災多難,存在著各種各樣突如其來的災難,如地震狂峰海嘯等等,就算是在科技和醫學都如此發達的今天人類都不敢說戰勝了大自然,更不要說在遙遠的古代。

漫長的古代史,人類發展出了優秀燦爛的文明,當今世界人類文明的兩大源頭,一個是東方的華夏文明,一個是西方的希臘文明,其他文明都在各種天災人禍裡中斷或者消失了,只有這兩大文明的源頭深遠的影響著人類文明的進程。

東方的華夏文明自古多災多災,這個自不必多少,因為「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正是這些中國的脊梁支撐著這個民族度過了一次又一次難關。

人類歷史的另一大源頭雅典,也曾經因為一場瘟疫而遭受滅頂之災,幸好在全城都處在恐懼之中的時候,開創了人類醫學偉大事業的希波克拉底醫生逆流而上,來到了雅典城,用他那血肉之軀來一己之力挽救這個城市。

(1)瘟疫的大背景

對於人類歷史上遭受的重大瘟疫而言,有一種哲學的說法是,對於地球而言人類其實也是一種病毒,正是人類無休止的擴張導致了自然環境的破壞,人口無限制的增長擠壓了其他生物的空間,所以從根本上說,人類的無止境的擴張是很多疾病突發的根本性原因。

發生於公元前430年的這場雅典城的瘟疫,大的背景就是雅典城人口突然劇增,這個城市一下子湧入了很多人,這件事要從一場戰爭開始。

人類文明有個軸心時代,這一時期人類好幾個文明都發展出了文明,希臘地區就是以雅典和斯巴達為代表的文明,他們都是城邦國家,更中國的春秋戰國非常像,這些鬆散的城邦國家組成了一個鬆散的聯盟叫做希臘,其中實力最強的就是雅典和斯巴達。

從公元前490年開始,波斯帝國開始入侵希臘,這個波斯在當時那絕對是世界第一強國,是古代西亞一個奴隸制國家,它是通過徵服而發展起來的大帝國。到大流士統治時期,波斯已成為世界古代史上第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而當時的希臘不過是幾十個鬆散城邦組成的聯合體,正當波斯以為可以輕鬆取勝的時候,以雅典和斯巴達為首的聯合軍隊,狠狠的重創了波斯帝國的軍隊,這場希波戰爭陸陸續續持續了五十年,馬拉松和斯巴達三百勇士的故事都發生在這場戰爭裡,希臘抵住了波斯的進攻,最終打敗了強大的波斯帝國,希臘文明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強大。

這場戰爭對於世界歷史的影響是深遠的,也對於當時的文化技術和人員的交流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與人口交流密切相關的疾病交換也開始慢慢在不同人群之前傳播。

但好景不長,希臘在剛開始全盛沒多久,其中最好也是最強大的兩個兄弟就打了起來,他們就是曾經並肩作戰的雅典和斯巴達。公元前430,這場耗時27年史稱伯羅奔尼撒戰爭的兄弟內鬥開始了,這種場面在人類歷史上屢見不鮮,只不過這一次恰巧偉大的歷史學家修昔底德詳細的記錄下了一切,才留給了我們一場非常詳細的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瘟疫爆發的詳細記錄。

伯羅奔尼撒戰爭開始後,當時雅典採用陸地退守、海上進攻的策略,把阿提卡半島的居民移至雅典城內避難,導致城裡人口十分密集,而且很可能是來自埃及、利比亞等地的瘟疫傳入雅典城並突然爆發。

城內突增的人口,以及此前希波戰爭期間的來自不同地區的奴隸等等人員,一下去全部湧進了雅典城,就這樣戰爭開始的第二年,斯巴達人沒有打來,雅典就已經成了人間地獄。

(2)希波克拉底誓言

因為有歷史學家的記錄,我們今天可以非常詳細的了解當時瘟疫的慘狀,以及死亡的慘烈場面,據史料記載,這次次瘟疫以多種形式爆發,包括傷寒、天花、麻疹、以及中毒性休克綜合症等。患者起初會感覺不適並伴隨著發燒,接著出現額頭滾燙、眼睛紅腫發炎、咽喉和舌頭潰爛出血等症狀;呼吸困難並夾帶著惡臭。當病痛蔓延至整個胸部後,患者將開始長時間劇烈地咳嗽且難以遏制。此外還會打噴嚏、嗓音變啞。接著,患者將受盡胃痛折磨,開始反覆嘔吐,嘔吐物是深淺不一的各色膽汁。多數情況下,長時間乾嘔還會引發胃部猛烈地痙攣。

整個雅典城都陷入了無盡的恐慌之中,外面有敵人,城內有令人恐懼的疾病,當時的人們醫學知識非常匱乏,大部分還相信巫術什麼的,人們請來巫師,用念咒、施魔法、或祈禱這類方法為病人們祛除病痛。這自然是不會有什麼療效的,病人們不僅被騙走大量錢財,而且還會因為貽誤病情而丟掉性命;就算請來真正的醫生開出藥方也沒用,因為無論口服還是外敷,任何藥物都無濟於事,最後甚至就連醫生也被感染而倒下了。

甚至連偉大的政治家及領袖伯裡克利也染病去世,雅典的整個社會結構處於崩潰狀態,城中盜竊、謀殺和搶劫橫行,此時的雅典如果你用人間地獄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這是一個人人都自危每個人都想逃離的地方,但此時有一個人卻加緊腳步來到雅典。

這個人是希臘北邊馬其頓王國的一位御醫卻,他的名字叫做希波克拉底,正冒著生命危險前往雅典,去救助病人,他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醫學之父,以及作為一名醫生都要宣誓遵守的準則,就是這位希波克拉底製作的,這種醫生執業的時候都會宣讀的誓詞,就叫做希波克拉底誓言,我們來感受一下這種醫學最初的質樸精神:

凡授我藝者敬之如父母,作為終身同世伴侶,彼有急需我接濟之。視彼兒女,猶我弟兄,如欲受業,當免費並無條件傳授之......我願盡餘之能力與判斷力所及,遵守為病家謀利益之信條,並檢束一切墮落及害人行為,我不得將危害藥品給與他人......無論至於何處,遇男或女,貴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為病家謀幸福,並檢點吾身,不做各種害人及惡劣行為......倘使我嚴守上述誓言時,請求神祇讓我生命與醫術能得無上光榮,我苟違誓,天地鬼神共殛之。

原文有點長,直到今日你讀起來希波克拉底誓言都有一種熱淚盈眶的感覺,我們的白衣天使們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感召下,不斷的在於死神搏鬥,在救治這每一個病人,當年的希波克拉底可不是說說而已,此時他進入地獄般的雅典城,為的就是踐行自己的諾言,去救治雅典人民。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為什麼把希波克拉底稱作是醫學之父,並不是說在他之前就沒有醫學,而是說希波克拉底與一般醫生最大的區別就是,希波克拉底重視實證,不相信巫術,這一點很重要,希波克拉底的四體液說一直統治著西方醫學界直到19世紀。

一個不相信巫術的人,自然要想盡辦法來治療疾病,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希波克拉底經過反覆研究後發現,最後發現燃燒帶有香料的東西可以防治瘟疫,於是雅典城內到處都在燃燒著熊熊大火,這在現代看起來有點粗糙,但在當時卻救了雅典人,儘管瘟疫的損失慘重,但最終畢竟雅典活了下來,當地人為了感謝希波克拉底,雅典人民特意製作了一尊特質塑像,上面寫道:

謹以此紀念全城居民的拯救者和恩人。

希波克拉底用生命踐行著自己的誓言,這場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詳細記錄的大規模瘟疫,是典型的天災加人禍的混合體,當時的伯羅奔尼撒戰爭打的正酣,整個雅典都陷入了絕望,幸好無論多麼艱難的時刻,總會有人站出來,用自己的生命挽救無數著無數人的生命。

(3)反思

美國著名歷史學家麥克尼爾在其《瘟疫與人》一書中也指出:

「傳染病在歷史上出現的年代早於人類,未來也將會和人類天長地久地共存,而且,它也一定會和從前一樣,是人類歷史中的一項基本參數以及決定因子。」

人類是地球的一個物種,既不是這個星球上出現的第一個物種,也不是最後一個,現在人類視為心腹大患的很多病菌,可能它存在的時間比人類都要長,我們又憑什麼說他們是病菌,並理直氣壯的要消滅他們呢。

人類的確是已經統治了地球,但是還遠遠沒有達到隨心所欲為所欲為的地步,我們必須敬畏大自然,敬畏大自然中的每一種生活,千萬不要以為他們看起來很弱小就能隨便欺負。

人類的疾病史無數次的告訴人們,我們的很多疾病都來自於自己的貪婪,我們無法克制自己的欲望,最終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報復。

毀壞大自然的報復我們已經看到,並且也很明顯,比如消失的樓蘭古國,消失的瑪雅文明這些都是資源枯竭造成的後果,這些人類現在已經開始意識打了,並且不斷的採取著措施,來保護現在的這個生態環境,來實現可持續發展。

但是對於某些隱秘的報復我們看的並不是那麼清楚,很多新型病菌最初都是通過動物傳染給人類的,人類在與動物的相處過程中必須保持一定的克制,有時候你以為某種動物弱小到任人宰割的地步,豈不知它的報復你根本承受不起。

人類目前的聚集程度已經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時間點,面臨這被大規模傳染的風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大,所以面對自然以及其他生命,我們必須有一顆敬畏之心。

和諧發展才是人類終極的目標,面對災難我們不是每次都很幸運,畢竟災難中死去的人們再也活不過來,下一次可能就是我們其中的任何一個人,對待災異更不能心存僥倖,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做一個「合格的人類」,說到底我們也是寄生在地球上面的,本質上跟他們沒有任何區別。

總結:對於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記錄的大規模瘟疫,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類自身活動原因造成的,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是我們未來最好的選擇。

相關焦點

  • 人類歷史上面臨的幾大瘟疫
    鼠疫鼠疫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瘟疫之一,曾經以三次慘烈的大流行席捲全球,共造成全球7500萬人死亡,歐洲死亡人數佔到總人口的30%~50%。如「人文主義之父」彼特拉克所言:「我不想變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恆之中……我只要凡人的幸福。」天花天花是人類歷史上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傳染病,感染致死的總人數超過3億。天花在傳播中流行性逐漸增強,18世紀以後其殺傷力超過鼠疫和肺結核,成為全球最嚴重瘟疫。
  • 人類歷史上的幾次大瘟疫,它們帶走了多少人的生命?
    人類歷史上的幾次大瘟疫,它們帶走了多少人的生命?地球從誕生到現在,不知已有幾億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中,地球上逐漸誕生了什麼,最初的生命體就是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等。多少年來,微生物一直存在於地球上,相對而言,人類還非常年輕。
  • 人類歷史上發生過的大瘟疫
    在人類的歷史上,疾病不僅能影響個體的命運、決定人的生死存亡,大規模的疫病通常還能改變歷史的前進方向和人類的整體命運。東漢大瘟疫東漢末年,洛陽城外,人跡罕至、雜草叢生,早已沒有昔日車水馬龍、繁花似錦的大好景致。曹操有《蒿裡行》詩云:「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
  • 人類歷史上十大瘟疫有哪些?哪種瘟疫殺死的人最多?
    那麼人類歷史上,發生過幾次大規模的瘟疫流行,如今又戰勝了幾個呢?我們總是關注戰爭,實際上人類歷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是那些瘋狂的瘟疫,尤其是醫療水平還非常落後的古代及尚不發達的近代,那才是人口大幅減少的第一大殺器,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十大瘟疫如下,排名不分先後。
  • 瘟疫常改寫人類歷史 但並非隨心所欲
    無論在哪個大洲、哪個國度,因染病而逝去的生命,都令人惋惜、悲傷。中國抗擊疫情已走出最困難的階段。這並非新冠病毒對中國人網開一面——而是因為中國的抗疫鬥爭舉國動員,上下同心,堅定執行了一整套事實證明符合中國實際、符合科學規律的抗疫舉措。新冠肺炎疫情這場大疫情,將深刻改變今日世界,並以沉重的方式寫入人類歷史。
  • 人類瘟疫歷史上,10大濟世神醫,最後一位不接受反駁
    人類的文明發展史,也是一部與病毒對抗的血淚史。一個小小的病毒,看不見、摸不著,可以傳染蔓延,奪去數以千萬計的人命。1665年,歷史上著名的倫敦大瘟疫,兇險的疫情感染了幾十萬英國人,40萬人口的倫敦,8萬人死亡。在村民們恐慌奔逃之前,威廉牧師組織村民們"封村",不準出不準進,抱著必死的決心,把病毒堵死自己的村子裡,用生命保護身後的其他城鎮。
  • 人類歷史上的那些瘟疫戰爭
    黑死病在人類歷史上是最致命的瘟疫之一,曾經多次大規模爆發,造成全世界死亡人數高達7500萬,其中歐洲的死亡人數為2500萬到5000萬。這場浩劫改變了歐洲的歷史走向,社會陷入混亂,經濟元氣大傷,天主教的權威遭到沉重的打擊,世俗政治力量開始崛起。西方學者認為,黑死病是「中世紀中期與晚期的分水嶺」,「標誌了中世紀的結束」。
  • 人類大瘟疫:一場與微生物們的牽扯百年而不斷的糾葛
    而陳博士,就是中國派往疫情國家科研與醫護人員的縮影,其中,在工作中感染上病毒而死亡的亦有不少。病毒引起的瘟疫,在人類歷史中從來未曾退出過舞臺,每一次,都是觸目驚心。如果說十幾年的前非典,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僅僅是新聞裡的報導,那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就是深刻體會到人類與病毒的競賽了。這是人類歷史上第幾次瘟疫?這一次又一次的瘟疫從哪來的?瘟疫能全部消滅嗎?
  • 人類歷史上的瘟疫之害
    瘟疫即流行性傳染病。瘟疫的流行不僅危及個人生命健康,同時也深刻影響人類歷史發展進程。  瘟疫是導致古希臘、羅馬衰退的重要原因   公元前五世紀,雅典幾度遭到瘟疫的襲擊,大量官兵死亡,連當時的執政官伯裡克利也不能倖免。
  • 不妨重溫一下人類歷史上的幾次大瘟疫如何結束吧
    不妨重溫一下人類歷史上的幾次大瘟疫如何結束吧每天接到最多的私信,就好像我們能夠預知疫情何時結束,菲律賓何時解封一樣。縱然不能預測,那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人類歷史上幾次大瘟疫如何結束,就當作舉一反三吧。地球上自從人類當家作主,就有了歷史記錄,當然,人類歷史上的大瘟疫也都一一在冊。人類最早記載的瘟疫,應該就是鼠疫了。
  • 歷史記疫|餘新忠:瘟疫讓人類對現代性少一些驕傲
    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給21世紀的人類社會帶來了空前挑戰,人們意識到傳染病的應對不僅是醫學問題,更具有深刻的社會文化內涵。在歷史研究領域,原本小眾沉寂的醫療史驟然進入公眾視野。《瘟疫與人》等經典醫療史書籍脫銷加印,一批新作則快馬加鞭印出,關於傳染病歷史的討論溢出學術圈,成為公共話題。
  • 歷史記疫|《人類大瘟疫》作者:關於疫苗猶豫,最擔心陰謀論
    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給21世紀的人類社會帶來了空前挑戰,人們意識到傳染病的應對不僅是醫學問題,更具有深刻的社會文化內涵。在歷史研究領域,原本小眾的醫療史驟然進入公眾視野。《瘟疫與人》等經典醫療史書籍脫銷加印,一批新作則快馬加鞭印出,關於傳染病歷史的討論溢出學術圈,成為公共話題。澎湃新聞推出醫療史專題「歷史記疫」,探討醫療史研究在這個時代的迴響。
  • 聊一聊人類歷史上繞不開的20次大瘟疫
    隨著人類文明的蓬勃發展,傳染病也隨之而來。大量的人以及動物聚居在一起,再加上衛生和營養條件很差,為病毒提供了肥沃的滋生地。隨著500年前新航路的開闢(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新型傳染病開始在世界範圍內傳播,並最終形成了第一次全球大瘟疫。
  • 人類與瘟疫:一場西西弗斯式的戰爭
    本著要謹慎不要恐慌的態度,不妨不夾雜情緒的來看看歷史上人類所遭遇的那些嚴重瘟疫災害,以及為戰勝疫情所付出的代價與換來的經驗教訓。1故事的開始,要從與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臨床症狀相似,同為急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流感」說起。
  • 戰「疫」每日觀察丨瘟疫常改寫人類歷史 但並非隨心所欲
    無論在哪個大洲、哪個國度,因染病而逝去的生命,都令人惋惜、悲傷。中國抗擊疫情已走出最困難的階段。這並非新冠病毒對中國人網開一面——而是因為中國的抗疫鬥爭舉國動員,上下同心,堅定執行了一整套事實證明符合中國實際、符合科學規律的抗疫舉措。新冠肺炎疫情這場大疫情,將深刻改變今日世界,並以沉重的方式寫入人類歷史。
  • 面對瘟疫,人類應該以理性超越指責
    新華社發  新冠肺炎疫情危機迫使人類必須面對這樣一個事實——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正在經歷重大衝擊。歷史地看,這種由疾病帶來的整體性變化和影響不是第一次出現,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在這個特殊的節點上,回望人類集體記憶深處,那些曾經發生的烈性傳染病如何深刻改寫了公共和私人生活?如何理解每一次變化中各種自然、社會、歷史和文化的影響要素與相互關係?
  • 流行病是種社會「壓力測試」|專訪《人類大瘟疫》作者霍尼斯鮑姆
    英國醫學史學者馬克·霍尼斯鮑姆(Mark Honigsbaum),從事流行病歷史與科學研究多年,先後任教於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和英國城市大學,著有《大流感流行史:死亡、恐慌和歇斯底裡,1830-1920》和《人類大瘟疫:一個世紀以來的全球性流行病》等著作。
  • 人類文明的根本價值是什麼?
    那麼,這種思想有歷史依據嗎?自38億年前以微生物為肇始的生命演化系統形成過程中,人類物種的起源不過300至400萬年,智人階段25萬年,農業起源不過1萬年時間。人類生命的增殖能力越來越強大,向世界各個陸地遷徙進發,及至5000多年前世界文明第一朵花盛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人類總人口數已經有數以百萬計。
  • 世界名畫裡的七次人類大瘟疫
    四年間黑死病在亞歐非大陸呈爆發式蔓延 在人類對抗傳染病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哪場疾病的恐怖程度,能與發生在14世紀中葉的歐洲中世紀大瘟疫相比。
  • 歷史上那些讓人恐懼的瘟疫,都是怎麼消失的
    在對細菌與病毒束手無策的時代,瘟疫數度改寫了人類發展歷程,它摧殘了曾經輝煌的古羅馬文明、瑪雅文明,許多國家的毀滅,都與瘟疫相關聯。 歷史上,死於瘟疫的人數,遠高於死於戰爭或其他天災人禍的人口總數。人類與瘟疫之間的鬥爭從未停息,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