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et創業之星]臺灣之子的上海冒險:陸初傑幫中國年輕人「甭糾結」!

2021-02-18 V6家族-臺灣人在大陸

本文來源:數位時代

撰文者:創業小聚|卓逸宣 

發表日期:2016/04/07

在中國,要能夠被中央電視臺報導,不是件容易事,但2013年剛在上海成立公司,隔年便獲得中國中央電視臺專題報導,沃而樂創辦人陸初傑,的確有點本事,而且,他還是個臺灣人!

 

這位臺灣出生,12歲時隨父母赴美,大學畢業後,進入人人羨慕的顧問業,標準人生勝利組的他,在30歲那年,拋開安穩的生活,跑到上海創業,過去主導的應用程式在上海獲獎無數,「甭糾結」更是獲得360手機助手蒲公英獎、並入圍百度手機助手Top 10金熊掌獎。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中國,陸初傑抓住上海年輕人的需求,成功打下一片天。


圖說:上海沃而樂信息科技創辦人陸初傑

攝影:蔡仁譯

創業初心:幫助年輕人來點快樂

陸初傑說,他因為工作的關係而被調到上海,在和自己的下屬相處時才發現,上海的年輕人生長的世界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壓抑,他觀察,糾結(選擇困難),是時下大陸人最常面對的問題:去不去上課?選哪一門課?出不出國?考研還是工作?每個選擇都是一個糾結點。陸初傑團隊統計發現:新浪微博「糾結」即時搜索有2億多條內容,暱稱裡帶有「糾結」兩個字的有31萬人,騰訊微博搜索糾結」即時結果有2千萬條內容,暱稱裡帶「糾結」的有26萬人。「糾結」相關的QQ群有近400個,還有300多個豆瓣小組……。

別再糾結吧!簡單的想法這也成了他的創業初心:「我希望能夠幫助中國的小朋友帶來快樂。」因此,他決定以開發娛樂型社交平臺作為出發點,前後開發了吃喝玩樂的平臺「樂貨獎勵」、跟第一款交友軟體「左右」,透過兩款應用程式的鋪路,讓他第三個創業項目「甭糾結」在上線第一年便獲得70萬用戶的成績。

應用程式「甭糾結」便是一個可以讓使用者提出自己的糾結,並透過網友的頭票、分析,給予提問者一個詳細的分析結果,同時也提供各品牌和廣告公司一個簡單並高效的研究平臺,讓大品牌能對年輕人有最深入的了解。

而令沃而樂團隊感到訝異的,是原本定位為九零後為主要使用者的應用程式,上線後,才發線近七成的用戶都是九五後的青少年,他們所糾結的問題近半數都是情感困惑和傷害相關,因為在自己的生活環境裡沒有相對應的心理健康諮詢機構,而轉而透過平臺尋找解決之道。

「他們真正的問答需求並不是一定想要得到正確的答案,而是希望得到關懷、關愛、鼓勵、甚至來自陌生人的肯定。」陸初傑表示。

在中國,防人之心不能少

在大陸創業,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陸初傑表示,在狼性中的上海工作,創業環境比臺灣好,但競爭也異常劇烈,「大家都在鼓勵創業,也因為太多人做,產品開發跟推廣越來越困難。」但也因為創業環境好,資金跟市場也比臺灣好,最讓陸初傑頭痛的,還是人才。

「從我創業第一天開始到現在,人的問題總是最難的:難的原因不只是人才難找,而是尋找到適合創業的人才更是難上加難,就算是本來創業最鐵的聯合創始人都有可能因為各種因素而離開這段創業旅程。另外我學到的一個很大的教訓是,在中國防人之心還是不能少,從小在美國長大讓我變得很容易相信人,至少我覺得大家都是好人。 但中國市場畢竟還是比美國更殘酷和血腥,雖然我不想成為那樣的創業者,但慢慢地我也要學著瞭解各種狼性思維來幫助我們生存在這市場上。

目前沃而樂以上海作為總部,負責市場營運及產品開發,但由於技術的需求,陸初傑希望能夠在臺灣成立以人工智慧為主的研發中心,為日後的應用程式鋪路。「臺灣的技術跟人才真的還是中國目前所沒有的,尤其是大數據跟AI方面。」

想創業,就要學會如何賣夢

在中國的創業熱浪下,如何能夠不被遺忘,媒體成了最重要的一環,而這也是沃而樂最厲害的地方之一:從獲得360手機助手的「蒲公英獎」之後,沃而樂陸續接到許多媒體的採訪邀約外,因為大陸的創業熱潮,陸初傑也在多所學校裡分享他的創業經驗,漸漸地有電視製作人邀請他上創業節目「我是創想家」、「我是獨角獸」分享,並在2015年登上 TED蘇州場上公開演講。「大陸的媒體是有錢也上不了的,因為他們承受著點擊量的壓力,如果產品不好,媒體的聲譽也會下跌。」陸初傑分析,能夠獲得媒體青睞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是海歸的臺灣人,加上產品本身希望能夠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也間接呼應了他在「我是創想家」上對大陸年輕人的建議:「想創業,就要學會如何賣夢。」

實現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

從五人創始團隊到現在七十人的規模,沃而樂的夢想一直沒有變過:以建立最有情懷的社交平臺,幫助更多的青少年,專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實現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

創業至今,做得最好的三件事為何?

保持初心,堅持創業使命和願景

2.快速試錯,不斷調整方向,並且持續受到資本支持

3.不跟風市場,堅決不亂利用資本來燒用戶量,來為了下一輪融資

團隊基本資料

公司名稱:上海沃而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名稱:甭糾結
公司成立時間:2013年12月
產品上線時間:2014年11月
產品獲利模式:根據甭糾結平臺上所收集的數據,加以分析和洞察,幫助品牌更了解年輕人思維。也在平臺上舉辦定製化的活動,幫助品牌更貼近他們的消費者,獲取真實反饋。
官方網站:http://www.vocinno.com/

相關焦點

  • 臺灣青年「創業之星」亮相 福建成兩岸創業熱土
    據中國華藝廣播公司報道,23日上午,「101臺灣青年創業扶持計劃」戰略合作夥伴授牌儀式暨2015年臺灣青年「創業之星」頒獎儀式在福州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孵化中心舉行
  • 第八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港澳臺賽舉辦臺灣宣講會
    賽事搭建兩岸合作交流的高速路第八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港澳臺賽舉辦臺灣宣講會 5月30日,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港澳臺賽臺灣宣講會暨「點亮創業之星、走向全世界」兩岸青創論壇在臺北舉行,兩岸創業青年、創業導師、新聞媒體共計100多人出席。
  • 臺灣「算命師」的北京創業路
    多年來,他一直想將中國的佔星學與網際網路技術相結合,顛覆傳統的算命。在做大陸的市場分析時,簡子復發現大陸的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的環境很好,這裡有很多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都對星座和佔卜很感興趣,但是大陸卻沒有專屬於女性的佔星娛樂服務,反而有很多魚龍混雜的算命網站,都是以賺錢為目的。「我認為傳統的技術,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是不是可以有一些新的變化和做法呢?」這就是簡子復選擇再次創業的初衷。
  • 臺青看大陸:「年輕人夢想不管有多大,這片土地都能承載」
    「在大陸6年,我看到大陸整體創業環境的不斷進步,相應的扶持體系也在不斷完善,所以年輕人不管夢想有多大,這片土地都能承載。」餐飲品牌「巴適金湯」的聯合創始人、創業臺青鄭智榮在近日舉行的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上說。
  • 關注│點亮創業之星論壇 三大路障要先跨越
    廣東省中山聯速物聯網園區創辦人張凱鈞 記者曾學仁/攝影 在昨天台北舉行的「點亮創業之星」論壇上,瀛睿律師事務所創始合夥人、兩岸暨跨境創新創業交流協會理事長簡榮宗表示以掌握機會;雙肩似鐵,能承受創業失敗後果;胸懷四海。廣納意見,找到對的人來創業;風雲際會。在全球四大創業熱點,東京、紐約、舊金山、粵港澳大灣區,善用資源優勢。 比較兩岸創業環境,「臺灣是正面表列、大陸是負面表列」,張凱鈞說,臺灣是法律規定內的項目才能做,限制了創業環境,就連臺北市悠遊卡都尚未電子化,落後國際。
  • 焦點│360董座:期待臺灣出現「00後」創業家
    周鴻禕強調,從中國最大的網路安全公司,到成為AI新經濟的獨角獸,跟臺灣科技人有很深的交流,更期待在大陸市場,臺灣「00後」(2000年後出生)創業出現大人物。 周鴻禕說自己刻意穿上紅T上陣,他透露,因為怕大家念錯自己的名字所以穿紅衣來。他自嘲的笑話一開場,就拉近與臺灣青年、臺企的距離。
  • 細說臺灣年輕人薪資22K,挑戰也是機遇
    網絡解析為「每月薪資新臺幣二萬二千元,源自中華民國教育部推動的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後引申為形容臺灣年輕勞動力低薪化的借代詞」。2015年行政院「大專校院畢業生就業薪資」大數據分析資料顯示,近年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落在2萬5千元上下,沒有外界常提到的「22K」這麼慘;而且,工作2、3年後,薪資通常可成長3成,拉到3萬元以上,顯示累積工作經驗可幫自己
  • 「若改變不了臺灣,至少別連累下一代」──青年沒有未來,出走的「臺勞世代」
    臺灣也不過就 2300 萬人,扣掉太老太小的就 1600 萬勞動力,而其中居然有 100 萬人「流落在外」。仔細想想,這是件多可怕的事情。而「流落在外」的人,越來越多是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與過去「厲害厲害、出國比賽」或有不同,我更感覺到,如今多數出走的年輕人,可不是出去淘金出去「爽」的。
  • 上海臺協首位女會長,上海市三八紅旗手張簡珍:「我十分珍惜這份榮譽」
    淩小姐不假思索就告訴筆者:「賺錢、美食、做好事。」嘿,這七個字還真是精闢的概括。掙錢是為企業持續發展,美食是為豐富生活,做好事則是回饋社會。 聽了部下的插話,張董笑著說:「我啊,記人記不住,但是記數字特別靈,哪張信用卡上該有多少錢,我一清二楚。」也許正是因為她的這項「天賦」,幫她賺了不少錢,事業發展蓬勃。
  • 服務兩岸創業青年 福建YOU+青年創業社區開業
    他認為YOU+(優家)青年創業社區為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提供了很多便利條件,比如説這裡提供的創業公寓、社會人脈圈和一系列優惠政策等等都有助於剛來大陸的臺灣青年在這裡紮根創業。在福州YOU+(優家)青年創業社區開業之前,曾經舉行了一場「尋找福州100名達人」的活動,福州市綠動體適能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黃聰就 是這次活動評選出的「體育達人」,在該社區的創業公寓內有專門的房間A102。
  • 臺灣主播的大陸網紅「修煉秘籍」
    「事實證明,女人第六感還挺準。」朱慧寧笑著總結創業經歷。2016年,還在臺灣的朱慧寧受到社交平臺的邀請,進行了「觸網」初體驗。通過直播,她帶著網友們參觀了日月潭、臺北101等臺灣地標景點。甜美的笑容、開朗的性格、有趣的談吐,使得她獲得不少關注,第一個月就收入8萬元人民幣。彼時,大陸網絡直播行業方興未艾。
  • 臺灣失業率再創新高 年輕人可西進奔「錢程」
    「主計總處」指出,5月經季節調整後失業率4.16%,為2013年11月以來新高。而20-24歲的臺灣年輕人的失業率也高達11.6%。「主計總處」調查指出,就業者每週工時受疫情影響而減少,因經濟因素(包括業務不振、無法找到工時多於35小時之工作及季節關係)致工時未達35小時者為45.6萬人,創2019年1月調查以來新高,並較4月增加5.6萬人。
  • 焦點│生醫掀創業潮 臺灣當種子
    「點亮創業之星 走向全世界」論壇昨天舉行。
  • 經管 | 賣掉Jimmy Choo 他廣收門生 協助創業
    不過,周仰傑16年前賣掉JIMMY CHOO所有股份,並再創立訂製鞋品牌「Jimmy Choo Couture」,訂製者包括王室、名流和影視明星等,包括他幫香港歌手郭富城打造去(2016)年演唱會的舞鞋,以及今年藝人安以軒婚宴所穿的婚鞋,都是周由仰傑親自設計。
  • 話題│大陸創業 今年看AI 明後年看生技、太空和奈米
    圖/王國偉提供 王國偉從政治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去英國念了MBA,再到瑞典工作十年,去年到上海,今年赴北京加入華新資本。華新資本為中資,今年幫滴滴打車融資45億美元,摩拜單車融了6億美元。 王國偉說,網際網路和商業模式開發、研發上,大陸已經走得很快是世界前列,未來會往技術上提升,也就是所謂「硬科技」出現。中國智造的前提是中國成為「科技大國」,即自主研發或引入西方高科技轉化,很值得期待。 還有區塊鏈,也是大陸投資界關注的,但由於人才不足,內容不容易懂,現在資本進入的不多。
  • 臺灣年輕人,你還剩下多少機會?
    《商業周刊》2010 年曾經做過「大陸經理人搶灘臺灣」的專題報導,三年下來已有將近3,000 位大陸人士獲準來臺。臺灣人從此必需要面對大陸老闆或主管的事實。第一次在臺灣吃便當的大陸溫州人林峰,以不到 6 年的時間,成為臺灣最大便當連鎖店「悟饕池上飯包」執行長。
  • 福州成臺灣青年創業就業熱土
    「正是看中福州的優良政策以及良好機遇,選定福州作為開拓大陸市場的起點。」來自臺灣新北市的陸子鈞,已攜帶「環保輕石」項目入駐福州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孵化中心。  福州市副市長杭東5日告訴中新社記者,截至目前,包括福州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孵化中心在內的10多個臺灣青年創業基地累計已吸引190個臺灣青年創業項目入駐(含簽約項目),有220多名臺灣青年在園區創業、就業、實習。  大陸廣闊的市場和源源不斷的機會,近年來推動臺灣青年「登陸」創業就業「蔚然成風」。
  • 杭州三八紅旗手林佳燕:用「心」搭建兩岸溝通的橋梁
    作為一名經營著四家幼稚園、多家文化創意公司的董事長,林佳燕外柔內剛,頗有「於無聲處聽驚雷」之感。從2008年創業以來,她從曾經的臺青小妹,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大姐姐」。她用心策劃,潤物細無聲地促進兩岸青年、兒童的相互瞭解,於2020年獲得了「杭州市三八紅旗手」的榮譽稱號。
  • 學歷貶值薪資縮水 臺灣青年「登陸」求突圍
    對工作不滿意的年輕人選擇跳槽,可跳來跳去,薪資總難見起色。臺灣1111人力銀行調查還提到,剛畢業的大學生中雖有35%待業,但有近三成人已跳槽1次以上。而已找到工作的職場新人,目前平均也換過1.6份工作。在離職原因中,「不滿意薪資福利」、「低成就感」、「升遷機會小」位列前三。
  • 臺灣文創漸沒落:「去中國化」閹割臺灣優勢
    從臺北故宮的「朕知道了」創意膠帶,到已成為「文化地標」的誠品書店,臺灣發達的文化創意(文創)產業一直是許多地區學習的範本。然而近年來,相比韓國和大陸文創產業的迅速崛起,臺灣的比較優勢明顯下滑。有分析稱,島內當前的「去中國化」、意識形態掛帥,絕對會危害文創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