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闔家團圓,休閒娛樂的日子。可是在海外,由於沒有假期,人們春節期間還得正常上下班,著實不夠盡興。
可你知道嗎,除了中國,還有一些國家將春節當做傳統節日。而近年來,也有一些國家和地區,通過立法將春節設為法定假日。春節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逐年提升。
朝鮮韓國:春節是重要傳統節日
在朝鮮和韓國,過春節的傳統至少可追溯到相當於中國隋唐的新羅時代。春節被稱為「歲首」或「新元」。20世紀引入公曆後,習慣上將公曆元旦稱「新元」,大年初一叫「舊正」或「舊元」。
和中國一樣,傳統上新年是從除夕算起,一直算到元宵節為止。風俗和中國很相似,也有回門、祭祖、吃團圓飯、相互拜年、給小輩壓歲錢等元素,只是傳統的年夜飯必不可少的是米糕,稱作「年糕」,而不是中國北方常見的餃子。
在韓國江原道旌善的阿里郎市場,人們在春節期間採購年貨。(參考消息網 黃瑩瑩 攝)
朝韓許多家庭沒有貼春聯的習慣,但有貼年畫和掛「福笊籬」的傳統。
越南:大年初一預示全年好運
在越南,春節是全國最重要的假期。過年習俗和中國大同小異,但因為該國長期以來使用自己編制的農曆,春節的日期未必和中國每次都重合。
春節期間,越南家庭通常會擺放含苞待放的桃枝、碩果纍纍的金橘盆景等裝飾品,還會請懂漢字的先生用紅紙書寫對聯和「福」「祿」等吉祥字樣貼在家中,寺廟裡也擠滿了前去祈福的人。
越南家庭通常十分重視大年初一,認為新年頭一天的順利預示著全年的好運。在越南,初一第一個登門拜年者被稱為「衝年喜」的人,主人家將根據他/她的成就、才能、品德和健康來預測新年的運氣。
因此,人們通常會事先約請事業有成、品德美好、性格開朗的人前來,向主人家說吉祥話並給孩子壓歲錢等。
馬來西亞:春節買鳳梨送橘子
馬來西亞過春節的習俗與中國大致相同,由於當地華人多來自福建,受閩南文化影響,人們過春節通常會買鳳梨,因為閩南語「鳳梨」與「旺來」諧音,彰顯吉祥。
馬來西亞吉隆坡天后廟掛起紅燈籠慶祝雞年春節。(新華社發)
春節期間,人們相互拜年時,還喜歡帶一些橘子送給主人,因為橘與「吉」諧音,象徵大吉大利。春節期間,漫步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常會看到商場、廟宇、街頭掛滿紅燈籠,展現了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混搭的節慶氛圍。
多國將春節納入法定節假日
印度尼西亞
2002年2月17日,印度尼西亞時任總統梅加瓦蒂宣布中國農曆春節為全印尼的國家節日。
模里西斯
中國和模里西斯兩國於1972年建交後,模里西斯議會通過決議,規定春節為模里西斯全國性公共假日。模里西斯也是非洲國家中唯一把春節定為國家假日的。
中國春節展在模里西斯開幕 來源:外交部網站
汶萊
在這個只有42萬人口的國家,每年的大年初一是全國的法定公共假期,不僅佔人口十分之一的華人喜迎新春,包括馬來族在內的其他族裔也被節日的氛圍感染,紛紛和華人一起分享節日的喜悅。
蘇利南
2014年,中國農曆春節被確立為蘇利南法定節日。華僑華人佔蘇利南總人口的近1/10。自1853年首批華人華僑抵達以來,他們為蘇利南經濟社會做出重要貢獻,中華文化也成為蘇利南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紐約
2002年,美國紐約市議會將中國春節納入公共節假日,中國春節成為紐約市歷史上第一個被納入公共節假日的亞裔節日,紐約市也成為全美國第一個把亞裔傳統節日納入公共節假日的城市。
2014年12月17日,經紐約州長籤署法案,規定允許紐約州公校在中國農曆新年期間放假。
美國舊金山民眾慶祝中國春節。
加利福尼亞
2018年8月,加利福尼亞州議會通過SB892法案並經前州長布朗籤署成為法律,正式將農曆新年確定為加州法定節日,並鼓勵學校和教育機構舉辦活動宣揚春節文化傳統。
四海同春
共慶中國節!
素材來源:中國僑網、中國文化報、全球拍工作室等
編輯:冉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