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時代強調空間和節奏,三分出手越來越多,而每次出手賺取的得分回報相對較少的中距離投籃越來越像是一門「消失的藝術」。庫裡、哈登這些能持球投三分的外線球員增多,樂福、洛佩茲等空間型內線成群,而安東尼美如畫的中投則很少見了。但中投仍是進攻回合中必不可少的一門武器,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喬丹之後,中投領域的代表人物(為什麼是喬丹之後,因為喬丹是史上中投最強之人啊)。
首先想到的就是科比。中距離投籃是科比最常規賽的進攻武器,佔個人出手近半數(巔峰期)。他的代表作是2001年和2008年西部決賽對陣馬刺,用一記又一記無解中投打垮對手,兩個分區決賽合計9場比賽,率隊8勝1負,無論是01年的車輪防守還是08年防守專家鮑文想盡一切辦法阻擾,都只能眼睜睜看著科比一次次中投入筐。相較於2001年科比正值運動巔峰,08年科比的中投更是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在每場比賽只進一個三分兩個罰球的情況下,硬是用各種花樣的中投讓馬刺繳械。生涯大多數時候,科比都是一名高產量中等效率的中投手,考慮到他的中投所面臨的嚴密防守和出手時的高難度動作,說他是喬丹之後第一中投怪毫不為過。
要說產量和效率結合得最好的那個人,必須是諾維茨基了。過去20年論中距離投籃命中數,諾維茨基以超過4000次遙遙領先。同時期排名第二的是科比的2525次,第三是加內特的2150次,足見諾維茨基中投之強了。而且產量高的同時,諾維茨基的效率常年居高不下,兩個賽季中投命中率超過50%,其餘基本上都在45%以上(作為參考,科比巔峰期中投命中率也就將將達到45%)。諾維茨基的手感和身高一結合,中投的確是無人能擋。另一個將手感和身高完美結合的中投高手是杜蘭特。感官上阿杜的中投是無解的,尤其是加盟勇士那幾年,投籃無死角且如行雲流水一般。實際上,和諾維茨基相比,阿杜的中投命中率要略低幾個百分點,每場投中數也少1到2個,但也已經是第一檔的級別了。
大家印象中的中投牛人,如甜瓜安東尼、德羅贊和阿爾德裡奇等,和諾維茨基、杜蘭特這樣的大神比就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了。安東尼、德羅贊和阿德的中投,在小球時代看起來是稀缺品種,產量也高於杜蘭特,可命中率是無法和上述兩位大神比的(巔峰期三人都在45%以下,杜蘭特接近48%)。要說真正可以同阿杜掰掰手腕的中投高手,那就是保羅和萊昂納德。根據自己節奏打球的保羅,常年中投穩如狗,命中率接近50%,肘區跳投效率一直排名聯盟前十,和他一起的都是內線球員的名字。
保羅更牛逼的地方在於,關鍵時刻中投是一大殺招,比賽進入最後階段,分差接近的時候,對手就要小心了,因為保羅隨時會借擋拆或者自己變向完成中投得分。萊昂納德的中投則是穩如機器,看過2019年季後賽的球迷都見識過。實際上,上賽季在猛龍是萊昂納德中投表現最好的賽季之一,常規賽300多次出手命中超過45%,季後賽100多次出手命中率接近50%,在小球時代三分滿天飛的時代難能可貴。不過這數據放到十年前,也就是2010年前後的話,跟當時的中投大師代表人物科比在效率上只能打個平手,而產量上要輸一半,只能說如今這個時代,保羅和萊昂納德是最強的兩個中投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