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是晚清重臣之一,同時他也是清朝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外交官,也正是在這重身份下,李鴻章幾乎代表清朝籤訂了所有的不平等條約,而他本人也因此飽受非議,時常被人們唾罵成賣國賊。但儘管如此,李鴻章對於晚清中國的意義和貢獻依舊非同小可,可以說如果沒有他的話,那麼晚清很可能更加衰敗。
在1896年的時候,李鴻章曾被受邀參加俄國沙皇的加冕典禮,之後他又陸續訪問了歐洲各國,幾乎將列強都轉了一遍。雖然說弱國無外交,但當時李鴻章依舊受到了列強各國的歡迎,特別是德國,甚至還給予了他最高規格禮遇。當時為了讓李鴻章感受到熱情,德國特意將李鴻章的愛好都了解了一遍,並且將他安置在了最豪華的凱撒酒店中,由此可見德國對他的重視。但值得一提的是,儘管享受了最高規格的待遇,但李鴻章卻依舊止不住仰天長嘆,這是為何呢?
在德國期間,李鴻章先是在德國皇帝的邀請下參觀了閱兵典禮,當時的他被德國擁有如此一支訓練有素的現代化軍隊所震撼不已。而後他又參觀了德國的現代化工廠,其中設備的先進和有序化管理也再次讓他大開眼界。可以說德國的先進是極大的超出了他的認知的,與此同時再聯想到清朝的腐敗和落後,為此李鴻章才會不由得仰天長嘆。
後來李鴻章又受到了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的接待,兩人還進行了一次較長的對話。在這次談話中,李鴻章曾向俾斯麥討教治軍之道,對此俾斯麥告訴李鴻章,只要大清國打造一支擁有現代化裝備和現代化管理的新軍,那麼其國力就會大幅度提升,而且這支新軍的人數也不用太多,只需要五萬,就足以有質的改變。
在聽了俾斯麥的建議後,李鴻章大為讚嘆,但同時也心生落寞。因為他明白,雖然理想很豐滿,但是當時以慈禧為首的清朝統治者愚昧不堪且眼光狹隘,他們根本就不會同意做出改變,所以任憑他心有大志,卻終究難以實現。因此,不得不說李鴻章還是很有眼光和能力的,只不過可惜他生錯了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