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6-18日,江蘇神學院於該院禮堂舉辦了建院20周年慶典暨感恩崇拜系列活動,包括院慶感恩聖餐崇拜、感恩發布會、院慶慶典、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江蘇教會建設成果展、江蘇基督教第五屆「基督教中國化」神學研討會、慶祝晚會和校友聯誼會等。
10月16日為院慶慶典和感恩聖餐崇拜,中國基督教協會駐會副會長單渭祥牧師,江蘇省民族宗教事務局副局長繆文軍,金陵協和神學院、東北神學院、安徽神學院、江西聖經學校等基督教神學院校代表,江蘇神學院全體師生及江蘇省內部分地區基督教「兩會」代表及基督教界特邀嘉賓等共300餘人參加了慶典。
中國基督教協會駐會副會長單渭祥牧師代表中國基督教兩會致辭,他說,中國基督教神學院校已從改革開放初期的1所發展到了現在的22所,軟硬體和師生資源等方面都有極大改善。單牧師肯定了江蘇神學院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推進神學思想建設、深化學校與教會和學校與地方的辦學合作、發揮教牧實踐基地和「善牧行動」的作用,以及促進教會與神學院之間的彼此了解與合作等方面的工作。
江蘇省民族宗教事務局副局長繆文軍在講話中肯定了江蘇神學院的辦學成果,他希望江蘇神學院在今後的發展中能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強化依法辦學理念,著力提高辦學質量,把江蘇神學院建成「特色彰顯、國內一流」的神學院校。
江蘇神學院院長張克運牧師認為,辦好江蘇神學院,要堅持神學教育中國化方向,培養新時代中國教會需要的人才,服務於中國基督教辦好教會的總任務,要堅持發展和創新的觀點,與時俱進,「在基督教發展進入質量階段,基督教神學教育事業必須要放到國家、民族、社會和教會大格局中並與此相結合,才能顯出真正的意義。」他說。
江蘇神學院前身江蘇聖經專科學校成立於1998年,2012年經國家宗教事務局批准升格為高等神學院。目前有南京主校區、宿遷和蘇州兩個分校區。江蘇神學院副院長張克全牧師介紹,該院自1998年開辦至今,共為全省教會培養畢業生1353人,其中神學本科畢業生198人。神學院還制定了《江蘇神學院五年建設規劃(2018-2022)》,將適度擴大辦學規模,主要是加大在職人員培養力度;持續提升辦學質量水平;大力改善辦學條件。
當日的感恩聖餐崇拜由張克全牧師主持,金陵協會神學院榮休教授趙誌恩牧師證道,他藉助經文《羅馬書》12章1-2節、以《心懷感恩、真誠奉獻》為題進行分享。他說,感恩禮拜是為了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和江蘇神學院建院20周年。作為基督徒,我們感恩的範圍很廣,比如神給的自然恩典、特殊恩典和蒙召恩典。被蒙召的人要向神真誠地奉獻自己,在聖經中記載了一些假奉獻的事例,我們要以此為戒;真正的奉獻是要將身、心、靈作完全人的奉獻,目的是為了給主作合用的器皿。作為基督的工人,為了作全人的奉獻,必須作全人的修煉,而且需要有符合時代需要的裝備。
感恩聖餐崇拜後是院徽院歌發布會和十字架展覽館揭牌儀式。張克運牧師首先介紹了江蘇神學院院訓「遠象、責任和服侍」的涵義,隨後由蘇喜樂牧師介紹院徽的設計、萬銀雪同工和吳安娜老師介紹院歌《光耀蘇神》的創作,院徽和院歌結合了基督教與江蘇地域文化的特色。
隨後,十字架展覽館開幕式舉行,由香港教會陳少愛牧師和江蘇教會趙誌恩牧師共同揭牌。十字架本是一種刑具,但經耶穌基督在上面釘死並復活之後,它成為了基督教的信仰標識和基督徒救恩的記。從一世紀至今,「十字架」體現出濃鬱的處境化特色,以及基督教普世性和地方性的關係,豐富了「道成肉身」的神學內涵。
為了讓更多人全面認識十字架的歷史和意義,在香港教會陳少愛牧師的幫助下,江蘇神學院成立了十字架展覽館,讓大家了解福音信息、基督教歷史和兩千年來十字架在教會崇拜和個人靈修生活上的運用,豐富教會生活。
在慶典晚會中,青橄欖樂隊進行了演奏,將民樂融入基督教聖詩,頗有特色。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江蘇教會建設成果展中,還介紹了江蘇省基督教愛心公益基金的社會服務,體現當地教會對於基督信仰的實踐。
2018年10月16-18日,江蘇神學院於該院禮堂舉辦了建院20周年慶典暨感恩崇拜系列活動,包括院慶感恩聖餐崇拜、感恩發布會、院慶慶典、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江蘇教會建設成果展、江蘇基督教第五屆「基督教中國化」神學研討會、慶祝晚會和校友聯誼會等。
10月16日為院慶慶典和感恩聖餐崇拜,中國基督教協會駐會副會長單渭祥牧師,江蘇省民族宗教事務局副局長繆文軍,金陵協和神學院、東北神學院、安徽神學院、江西聖經學校等基督教神學院校代表,江蘇神學院全體師生及江蘇省內部分地區基督教「兩會」代表及基督教界特邀嘉賓等共300餘人參加了慶典。
中國基督教協會駐會副會長單渭祥牧師代表中國基督教兩會致辭,他說,中國基督教神學院校已從改革開放初期的1所發展到了現在的22所,軟硬體和師生資源等方面都有極大改善。單牧師肯定了江蘇神學院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推進神學思想建設、深化學校與教會和學校與地方的辦學合作、發揮教牧實踐基地和「善牧行動」的作用,以及促進教會與神學院之間的彼此了解與合作等方面的工作。
江蘇省民族宗教事務局副局長繆文軍在講話中肯定了江蘇神學院的辦學成果,他希望江蘇神學院在今後的發展中能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強化依法辦學理念,著力提高辦學質量,把江蘇神學院建成「特色彰顯、國內一流」的神學院校。
江蘇神學院院長張克運牧師認為,辦好江蘇神學院,要堅持神學教育中國化方向,培養新時代中國教會需要的人才,服務於中國基督教辦好教會的總任務,要堅持發展和創新的觀點,與時俱進,「在基督教發展進入質量階段,基督教神學教育事業必須要放到國家、民族、社會和教會大格局中並與此相結合,才能顯出真正的意義。」他說。
江蘇神學院前身江蘇聖經專科學校成立於1998年,2012年經國家宗教事務局批准升格為高等神學院。目前有南京主校區、宿遷和蘇州兩個分校區。江蘇神學院副院長張克全牧師介紹,該院自1998年開辦至今,共為全省教會培養畢業生1353人,其中神學本科畢業生198人。神學院還制定了《江蘇神學院五年建設規劃(2018-2022)》,將適度擴大辦學規模,主要是加大在職人員培養力度;持續提升辦學質量水平;大力改善辦學條件。
當日的感恩聖餐崇拜由張克全牧師主持,金陵協會神學院榮休教授趙誌恩牧師證道,他藉助經文《羅馬書》12章1-2節、以《心懷感恩、真誠奉獻》為題進行分享。他說,感恩禮拜是為了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和江蘇神學院建院20周年。作為基督徒,我們感恩的範圍很廣,比如神給的自然恩典、特殊恩典和蒙召恩典。被蒙召的人要向神真誠地奉獻自己,在聖經中記載了一些假奉獻的事例,我們要以此為戒;真正的奉獻是要將身、心、靈作完全人的奉獻,目的是為了給主作合用的器皿。作為基督的工人,為了作全人的奉獻,必須作全人的修煉,而且需要有符合時代需要的裝備。
感恩聖餐崇拜後是院徽院歌發布會和十字架展覽館揭牌儀式。張克運牧師首先介紹了江蘇神學院院訓「遠象、責任和服侍」的涵義,隨後由蘇喜樂牧師介紹院徽的設計、萬銀雪同工和吳安娜老師介紹院歌《光耀蘇神》的創作,院徽和院歌結合了基督教與江蘇地域文化的特色。
隨後,十字架展覽館開幕式舉行,由香港教會陳少愛牧師和江蘇教會趙誌恩牧師共同揭牌。十字架本是一種刑具,但經耶穌基督在上面釘死並復活之後,它成為了基督教的信仰標識和基督徒救恩的記。從一世紀至今,「十字架」體現出濃鬱的處境化特色,以及基督教普世性和地方性的關係,豐富了「道成肉身」的神學內涵。
為了讓更多人全面認識十字架的歷史和意義,在香港教會陳少愛牧師的幫助下,江蘇神學院成立了十字架展覽館,讓大家了解福音信息、基督教歷史和兩千年來十字架在教會崇拜和個人靈修生活上的運用,豐富教會生活。
在慶典晚會中,青橄欖樂隊進行了演奏,將民樂融入基督教聖詩,頗有特色。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江蘇教會建設成果展中,還介紹了江蘇省基督教愛心公益基金的社會服務,體現當地教會對於基督信仰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