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薛梅 東營報導
「以後只要是和公益沾邊的事,我都要參與!」王波大聲地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眼前的王波目光堅定,笑聲爽朗,中氣十足,身穿一套剪裁合體的高定款連衣裙,恰到好處的香水味,頭上的盤發和臉上的妝容顯得精緻又幹練。從外形上,很難看出這位1956年出生的樂活城董事長,已經是64歲的花甲老人了。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樂活城」可以說是年輕人的美食購物天堂,您是怎麼保持和年輕人始終處於同一頻率的呢?
王波:作為東營的美食地標,年輕人的專屬打卡聖地,樂活城的「樂活」屬性極為突出,我作為它的老闆,本身就應該得是一個「熱愛生活,充滿激情」的人,而恰恰我又確實是這樣的人。我的下屬經常說我,「王總,您哪來的這麼大的精神頭啊?我們年輕人都快跟不上了」。前兩天,我發現了北京有一個項目非常不錯,想要去考察,但是我知道同時得到消息的肯定不止我自己。「兵貴神速」,於是我當天就來了趟說走就走的旅行,拎著包就去了北京,考察完項目之後已經下午快六點了,我匆匆吃了兩口飯本來想住一晚再走,但是轉念一想,近8個小時的車程,明天等我回來後再開會討論就得到下午了,白白耽誤一個上午的時間。我立刻退掉了酒店開始返程,回來路上北京下起了大雪,能見度很差,車開的很慢,抵達東營的時候天都快亮了,我回家洗了把臉換了身衣服就來到公司開會,一刻也不耽誤。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王總,您現在企業不僅越辦越大,越辦越成功,您也越來越熱衷於回饋社會社會,是和您早年的經歷有關嗎?
王波:我們這一代人就是網上說的「最不幸的一代」,一出生就趕上百廢待興、一窮二白,有記憶的時候就開始三反、五反、反右,成長的年代趕上自然災害,學習的時候趕上文化大革命和上山下鄉,工作的時候又趕上了下崗、買斷和再就業。我自己是初中文化,最早在哈爾濱五常釀酒廠當質檢員,在這7年的時間我自學了品酒,「不用儀器,什麼酒只要一進我的口,我說它是西鳳,它就絕不是茅臺。我說它53度,它就算用儀器測也絕對上下超不過一度。」酒廠效益不好,我又看上了收酒瓶子的生意,一個瓶子8分錢收,賣給酒廠1毛3分5,那一年我只收了八個月就掙了3萬塊。1988年我們一家四口從哈爾濱舉家搬遷來到了東營,我被安排在電子儀器廠幹炊事員,我不安於現狀,用自家房產證抵押給光明家具廠拿到了13萬元的貨品,那時的我滿腔熱情地想創業甚至不惜賭上全部身家性命,賣家具的第二年我就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100萬。我自學設計,1998年在廣州舉辦的全國布藝展銷會上,我設計的兩款窗簾拿到了全國金獎,我也從5000多設計者中脫穎而出,作為唯一一個得獎的女性收穫了無限風光。2002年,我看到了國外先進的設計理念和管理模式是我們未來的發展趨勢,我在企業運營資金緊張的情況下,貸款50萬元送兩個兒子出國鍍金。再窮不能窮教育,學習應該成為畢生的信仰。事實證明當年的這個決策是明智的,兩個兒子回國後用所學所見幫助企業迅速發展壯大,從傳統家族產業變身現代化先進企業。所以,我現在無論是站在一個成功企業家的角度還是站在一個歷盡艱辛的長者的角度,都需要回報社會,這種回報不僅僅是捐款捐物,更是一種精神的傳遞,一種思維方式和經商經驗的交流,「授人魚,更要授人以漁」。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樂活城·樂公益」已經做了整整一年,每個月都會有一個公益主題活動,在這些活動裡,您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次?
王波:要說印象最深刻的,那還是年初抗擊「新冠」疫情的那段時間。我們樂活城的個體工商戶有近400家,這幾年雖然有一定數量的更替,但大部分是老商戶,而且很多是小商戶或者夫妻店,一間店可能就是他們的全部家當,針對此次疫情商戶停業受到的損失,我們購物廣場免除了全體商戶2月份的整月租金,極特殊情況的我們最多給減免了半年租金。商戶有困難,我們企業要及時給予幫助,大困難國家來扛,小困難企業來扛,困難面前我們更要攜手渡過難關。此外,我還自掏腰包拿出2萬餘元購買免洗消毒洗手液等抗疫物資,通過文匯街道辦事處捐贈武漢一線,儘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此外,我們還針對樂活城女性創業者多的現狀,特別邀請東營市中開院藍馬孵化器有限公司的知名講師為廣大創業女性提供免費培訓,豐富創業知識,提升創業技能。我們的公益事業還遠不止這些,這一年,我們還組織舉辦了「抱緊你我」、「圖書換綠植」、「我與祖國共成長公益畫」、「憶長徵」等一系列公益活動。 今年五月,樂活城發揚「尊老愛幼,愛心東營」傳統,在史口鎮油郭村展開一場送溫暖的愛心捐助活動,捐贈60袋大米幫助村中的貧困孤寡老人,捐贈140本書籍用於補充社區圖書室的建設。這點點滴滴,每一個細碎的公益活動都凝聚著我們的愛心和關懷。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這一年,「樂活城·樂公益」活動的社會效益我們都是有目共睹的,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參與了進來,在未來公益事業的發展過程中,您還有什麼具體的規劃和打算嗎?
王波:我一直認為,一個企業要發展的好,不能只看名利,還要勇於擔當社會責任,企業也是鮮活有生命的存在,我們要辦有溫度的企業。一個勇於承擔責任的人會受到大家的愛戴,那麼一個有擔當的企業也必然受到社會的尊敬。 「好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在接下來的規劃中,我們的企業會將公益事業的重心放在「大健康」方面,建立醫養合作平臺,讓越來越多的人共享我們的發展成果,讓健康保健惠及千家萬戶。「樂活城·樂公益」我們會一直做下去,更深、更廣地去影響和感召大家,凝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