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化和旅遊部研究決定,11月24日,「東亞文化之都」聯盟工作研討會在揚州召開,這是國內「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首次齊聚一城。
「東亞文化之都」評選活動自2013年啟動至今已開展了7屆,共有21座城市當選;揚州成功當選2020年「東亞文化之都」。在歷史上的對外交流方面,揚州扮演著怎樣的角色?當選為「東亞文化之都」以來,揚州在文化交流領域有哪些行動?揚州發布客戶端「說政事」為您梳理。
「中韓交往第一人」與揚州的友好佳話
2021揚州世界園藝博覽會將於2021年4月至10月在棗林灣旅遊度假區舉辦,展園之一的韓中文化友好協會園,將以中韓相通的園林藝術為媒介,宣傳韓國與江蘇揚州的友好佳話。在揚州歷史上,有一段佳話常被提起。很多韓國遊客到揚州,會慕名來訪一座紀念館——崔致遠紀念館,這是中國第一所外國人紀念館。在這裡,人們共同追憶「中韓交往第一人」崔致遠的傳奇故事。
當年,12歲的新羅少年崔致遠懷著對唐文化的嚮往,搭乘商船入唐求學,多年寒窗苦讀,終迎「金榜題名」,於唐僖宗乾符元年(874)以賓貢進士及第。崔致遠曾進入駐揚州的淮南節度使高駢幕府,擔任「掌書記」一職,類似於今日的秘書。他寫下著名的《檄黃巢書》,協助高駢修築唐城城防工事羊馬城。他在揚州生活4年,將在揚州所作詩文彙編為《桂苑筆耕集》。2016年7月,「揚州30部傳世名著」正式發布,新羅人崔致遠所著《桂苑筆耕集》入選。
從揚州走出去的「中日文化交流使者」
754年2月,歷經六次東渡,67歲的鑑真從揚州到達奈良,為日本帶去了大唐的萬千氣象。鑑真在奈良的東大寺開壇授戒,建立唐招提寺,成為日本律宗的開山鼻祖,還將中國建築的技術、醫藥的知識等傳到了日本。日本文學家井上靖擅寫中國題材的歷史小說,寫成《天平之甍》一書。在井上靖的心中,鑑真足以代表天平時代文化的屋脊。千百年來,鑑真更被日本民眾尊為「文化之父」「律宗之祖」。
鑑真大師是從揚州走出去的唐代高僧,東渡扶桑傳播文化的傳奇,書寫了中國對外交往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矢志不渝、堅韌不拔的鑑真精神,也成為揚州開放包容城市精神的生動闡釋。
「東亞文化之都」的朋友圈
揚州與日、韓兩國的文化交往源遠流長。作為「東亞文化之都」,揚州一直在促進城市間的文化交流合作。一年來,在文化和旅遊部的指導下,揚州緊緊圍繞「尋美揚州」這個主題,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東亞文化之都」品牌建設,持續深化「一城三都」建設,制定出臺《2020東亞文化之都·中國揚州活動年實施方案》,設計完成揚州活動年LOGO,積極承辦了東協與中日韓文化城市網絡啟動儀式、2020中日韓「東亞文化之都」工作組第二次會議等重要國際交流活動。
2019年10月25日,東協與中日韓文化城市網絡啟動儀式在江蘇省揚州市舉辦。東協與中日韓文化城市網絡是加強「東亞文化之都」品牌建設,完善「東亞文化之都」聯盟的重要內容。活動期間還舉辦了東協與中日韓文化城市市長論壇等活動,並發布了成果文件《東協與中日韓文化城市網絡揚州倡議》。
2019年11月28日,「2020東亞文化之都」第二次工作組會議在揚州舉行。中國揚州市、日本北九州市、韓國順天市共同籤署了《2020東亞文化之都文化交流協議》。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揚州充分藉助網絡平臺,創新拓展與日、韓「東亞文化之都」城市線上文化交流渠道,先後舉辦世界運河城市論壇、中日韓書法篆刻作品展等各類文化交流活動近30項。 凌鵬
責任編輯:煜婕
揚州網新聞熱線:0514-87863284 揚州網廣告熱線:0514-829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