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隆科技「加價」1.6億「改道」科創板,子公司持續虧損成隱患

2021-01-11 財經無忌

當新冠疫情中,人們為廣大醫護人員的付出而感動,並且認為他們配得上更多榮耀和物質獎勵時,發生在蘇州一位護士身上的商業故事,可能會讓更多人感嘆,醫護隊伍真是臥虎藏龍。

艾隆科技,一家註冊於蘇州工業園區,專注於醫療物資智能管理領域的公司,最近啟動了它的科創板之旅。據上交所官網信息顯示,艾隆科技本次上市的保薦機構為海通證券,擬融資規模為4.77億元。

研發投入逐年下降

一系列的關鍵數據,可以看出,艾隆科技算得上是一位「有料」的科創板選手。

公司招股書財務顯示,艾隆科技近三年來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保持增長趨勢。

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96億元,淨利潤為4065.06萬元。

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為2.39億元,同比增長22.04%;淨利潤為5205.05萬元,同比增長28.04%。

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為2.91億元,同比增長21.81%;淨利潤為5441.94萬元,同比增長4.55%。

不過,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1015.23萬元,淨利潤去為-852.26萬元。

對此,艾隆科技解釋稱,公司產品終端用戶主要為各級醫療服務機構。受預決算周期、節假日、新醫院開業時間、結算習慣等因素影響,公司客戶通常從每年第二季度開始實施採購計劃。考慮到生產周期和交貨驗收情況,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實現主要集中在下半年,項目施工、驗收、回款及收入確認均具有較強的季節性特徵。

而在科創板更為看重的科創屬性方面,公司的研發佔比可謂不低。2017至2019年,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016.24萬元、2030.34萬元、2324.97萬元,佔營業收入比例相應為10.28%、8.49%、7.98%。

不過,數據也明顯指明了一個趨勢,雖然當前公司研發投入佔比較高,但是卻一年更比一年低,且下滑幅度不小。

實際上,在招股書中,艾隆科技表示,公司目前主要為各級醫療服務機構提供醫療物資智能化管理整體解決方案,產品主要包括覆蓋智慧藥房、智慧病區、智慧物流三大板塊的醫療物資智能管理設備及軟體信息平臺。目前,公司產品已覆蓋國內 600 餘家醫療衛生機構其中不乏知名三甲醫院。

然而,艾隆科技也承認,作為所處行業的先行者,公司已經吃了一波「先發紅利」,公司因此有望成為行業內首家上市公司。不過,近年來,行業整體規模增長較快,行業內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同行業企業不斷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可能使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在此背景下,若公司未能準確把握行業關鍵技術的發展趨勢、提升產品設計和創新能力、及時拓展新產品或對原有產品進行技術升級,則可能削弱公司的競爭力。

從護士「空降」國企副總

招股書顯示,艾隆科技前身為艾隆有限,艾隆有限成立於 2006 年1月20日,註冊資本500萬元。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中小企業,迅速成長為一家擬上市公司,艾隆科技的掌門人自然功不可沒。

而根據公司招股書,出身於1964年的艾隆科技董事長張銀花,在她20多歲時,還只是一名普通的護士。1985至1993年,其為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護士;1993至1995年,任張家港市中醫院護士。

不過,1995年,張銀花的「職業生涯」卻迎來了一個大「爆發」,其直接成為江蘇省衛生醫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並一直幹到2004年。

江蘇省衛生醫藥有限公司的官網顯示,該公司成立於1994年,原本為江蘇省衛生廳直屬國有企業,2003年才改制成為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擁有進出口貿易權,主營中藥、化學藥品、生物製品和醫療器械。

這也意味著,張銀花在她剛剛30歲的時候,從一位張家港市中醫院的普通護士,搖身一變成為一位國企的副總,當今寫職場「爽文」的網絡寫手,恐怕也寫不出這樣的「霸道」劇情。

或許正是有了董事長這樣的傳奇「轉折」,艾隆科技在面對形勢變化時的反應速度同樣驚人。實際上,此次衝刺科創板,不是公司第一次接觸資本市場。

2019年6月19日,公司就曾向證監會報送創業板IPO招股說明書,宣布闖關創業板。而在科創板正式推出後,艾隆科技很快放棄創業板,轉而選擇科創板。

也不要小瞧了這次「轉身」,因為對於艾隆科技而言,可能意味著一下多了1.6億元。因為,相比創業板時準備募集資金3.17億元,在科創板,公司「要價」更高,需要募資4.77億元。

對比前後兩次招股書可以發現,公司募集資金運用圍繞主營業務進行,全部用於公司主營業務相關的項目,其中包括藥房自動化設備生產基地項目、研發中心項目、營銷及售後一體化建設項目等,且時隔一年包括資金數量都並未有所變化。

而唯一的不同在於,一年之後衝擊科創板,或許是覺得科創板更「大氣」——於是公司提出還要補充流動資金1.6億元。

多家子公司虧損持續擴大

需要更多錢,可能和艾隆科技子公司目前的狀態有關。

在招股書中,公司表示,截至本報告期末,公司擁有4家全資子公司、4家控股子公司,公司建立了《子公司管理制度》,對子公司的生產經營、投資決策進行約束管理,確保子公司合法合規經營。

同時,公司承認,若公司內部控制制度不能得到有效執行,公司對子公司約束機制不能得到嚴格執行,將可能導致子公司管理失控、經營虧損等問題。

實際上,2019年,公司子公司艾隆信息虧損82.92萬元、廣州艾隆虧損22.05萬元,醫橙網虧損184.47萬元。而且,以上虧損並不是暫時的,2018年,醫橙網就已虧損151.50萬元、浙江艾隆虧損19.81萬元,廣州艾隆虧損5.19萬元。

面對多家子公司虧損持續擴大的現狀,公司也表示,若上述子公司不能及時扭虧為盈,會影響公司的整體經營業績。

相關焦點

  • 艾隆科技子公司財務數據「打架」,關聯交易信披或存遺漏
    此次登陸科創板,艾隆科技擬募集4.77億元,用於「藥房自動化設備生產基地項目、研發中心項目、營銷及售後一體化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據了解,艾隆科技並非首次衝擊A股資本市場,其曾於2019年6月遞交創業板招股書,一年後轉戰科創板。
  • 科創板日報:知名AI「獨角獸」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IPO 尚處虧損狀態
    其中,融資餘額合計311.71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減少1.25億元;融券餘額合計121.38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減少1.19億元。  科創板融資餘額減少2.45億元 13股增幅超5%  截至12月3日,科創板兩融餘額合計433.09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減少2.45億元。具體到個股來看,融資餘額出現增長的標的股有109隻。其中,13股融資餘額增幅超過5%。
  • 涉嫌關聯交易 股權轉讓大縮水 奕瑞科技創業板被否後改道科創板
    繼康諾希和聖湘生物後,又一家戰疫企業來申報科創板了,近期,上海奕瑞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奕瑞科技)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每日財報》注意到,奕瑞科技並不是第一次闖關資本市場了,此前奕瑞科技曾擬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但首發申請並未通過。在被否九個月後,改道科創板的奕瑞科技究竟能否如願成功上市?
  • 吉利汽車計劃科創板上市;眾泰汽車2019預虧擴至108億~115億
    有錢的繼續融資,沒錢的下修虧損底線;有技術的拉來戰投,有底氣的跟寶馬合資。吉利汽車:批准A股科創板上市建議汽車K線訊,6月17日晚,吉利汽車(HK:00175)發布《內幕消息:建議發行人民幣股份及於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的公告。
  • 科創板迎來第200家公司 創新助推器持續發力
    對於科創板明年的展望,中國市場學會金融學術委員付立春對記者稱,明年高新技術企業赴科創板上市應該仍會比較積極踴躍,科創板的功能會持續發揮,也可以繼續完善升級,如引進國際資本、國際企業等,以發揮更大的作用。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科創板還需要更多大品牌、大市值的硬核科技企業作為中流砥柱,形成了集成效應,就能更好地引領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
  • IPO觀察 柔宇科技持續虧損衝刺科創板,中車時代電氣擬募資近80億
    2020年上半年,建材科技實現營業收入83.89億元,淨利潤為1.93億元。中科儀於12月28日披露招股書 擬登陸上交所科創板12月28日,中國科學院瀋陽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科儀)的科創板IPO申請已獲受理,保薦機構為招商證券。
  • 科創板日報:首批科創50ETF規模暴增 中控技術逆市勁升11.11%
    來源:東方財富網今日科創板日報主要內容有:解碼科創板:7億主力資金力挺,中控技術逆市勁升11.11%!科創板高價股排行榜出爐,石頭科技股價最高;最猛逼近100億!首批科創50ETF規模暴增,百億ETF大擴容!
  • 生益科技:公司所屬子公司生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創板首次公開...
    生益科技:公司所屬子公司生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獲中國證監會註冊 時間:2021年01月06日 21:50:30&nbsp中財網 原標題:生益科技:關於公司所屬子公司生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獲中國證監會註冊的公告
  • 科創日報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計劃公布;嶺南股份分拆子公司衝擊科創板
    項目動態截至發稿前,科創板申報企業266家;進入「已問詢」階段企業65家;進入「提交註冊」階段企業15家;進入「中止及財報更新」階段企業8家。明星公司中芯國際擬於科創板發行不超過16.86億股股份5月5日訊,中芯國際在港交所公告稱,擬於科創板發行不超過16.86億股股份,募資用於12英寸晶片SN1項目。
  • 艾隆科技-以醫療物資智能系統改善服務環境,讓藥師回歸價值本源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國內各機構陸續對藥品管理的自動化建設進行嘗試,蘇州艾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隆科技」)就是其中之一。艾隆科技是目前我國綜合能力領先的藥房自動化設備的研發製造企業。醫療物資智能管理系統行業由智能管理設備和軟體信息平臺組成。
  • 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加速上市 已有7家登陸科創板
    截至目前,科創板已有澤璟製藥、君實生物、康希諾、前沿生物、神州細胞、艾力斯、百奧泰等7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此前,美股納斯達克市場是中國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最主要的上市通道。目前,香港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集資中心。目前港交所規定,生物科技企業不需要盈利和業務記錄,只要有一批藥物通過一期臨床、不反對進入二期臨床、上市時的預期市值不少於15億港元等條件就可以申請上市。去年,科創板宣布允許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IPO。
  • 科創板又迎巨無霸!營收2億、虧損24億的獨角獸擬募資144億(附最新IPO擬排隊名單)
    此前,柔宇科技因生產出全球第一臺摺疊智慧型手機而聞名。 柔宇科技擬發行不超過1.2億股普通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10%),募集資金144.34億元人民幣,在目前已上市的科創板個股中,募資額僅次於中芯國際(532.3億元)。
  • 孚能科技過會,科創板迎來動力電池第一股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3月31日下午,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審議結果顯示:孚能科技首發上市成功過會,成為科創板動力電池第一股。根據招股書,孚能科技以每股1元發行超2.14億股,募集資金將用於鎮江三期年產8GWh動力電池項目建設和運營資金補充。審議結果公告顯示,上市委要求孚能科技說明了與寧德時代、LG等行業龍頭在產品等方面相比的競爭優劣勢,並結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趨勢、疫情情況等分析未來三年持續經營能力情況。
  • 寒武紀68天閃電過會科創板:三年虧16億,昔日金主華為變對手
    成立4年,融資近50億元,虧損16億,估值280億,AI晶片獨角獸在遞交招股書68天後過會,成功登「科」。6月2日晚間,科創板上市委發布2020年第33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寒武紀」)首發上市獲得通過,此次IPO擬融資金額為28.01億元。
  • 科創板首例CDR終於要來了 九號智能成首家發行CDR上市公司
    2019年3月1日,上交所發布的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相關配套規則明確了紅籌企業上市標準。規定符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關於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託憑證試點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8〕21號)規定的相關紅籌企業,可以申請在科創板上市。
  • 臺基股份支持子公司登科創板,當虹科技進行三期上市輔導
    來源:藍鯨TMT藍鯨科創頻道3月21日訊,湖北臺基股份總經理袁雄在參加SEMICONChina展會時表示,科創板的推出確實是半導體企業發展的重大機遇,公司會繼續做大做強半導體主業,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支持子公司分拆登陸科創板,但需要等待政策細節的明朗以及企業發展的狀況而定。
  • 生益科技公告,所屬子公司生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創板首次公開...
    1月
  • 和輝光電欲登科創板 三年半虧損近34億
    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月~6月,和輝光電合計淨利潤為-33.94億元。此次科創板IPO,和輝光電擬募集資金100億元,其中80億元用於第六代AMOLED生產線產能擴充項目,20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毛利率顯著低於同行在國內顯示面板行業,絕大部分公司均處於盈利狀態。
  • 奧雷德或成雲南首家科創板企業,系京東方合作夥伴,去年業績下滑72%
    《科創板日報》(記者 柴剛)訊,新三板基礎層掛牌企業奧雷德(833932.NEEQ)已完成上市輔導,即將赴科創板IPO,或將成為雲南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此前,奧雷德與京東方(000725.SZ)等企業合資成立了昆明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昆明京東方」),從事OLED微顯示器件的研產銷,其中京東方、奧雷德分別持股82.77%、6.58%。《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奧雷德前十大股東均為法人股東,其中7家均為實控人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直接控股公司或直屬事業單位。
  • 吉利汽車科創板首發過會,成科創板整車第一股
    歡迎投稿:2331029810@qq.com導語:吉利汽車科創板首發過會,成科創板整車第一股9月28日,上交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召開2020年第83次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會上審議了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的首發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