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戰友們下連前都要
組織一次冬季野營拉練
嚴寒天氣與高強度訓練
極大考驗新戰友的身體和意志
要怎樣才能走完全程不倒
遠離傷病的困擾
避免「非戰鬥減員」呢
拉練前需要get哪些「攻略」呢
小編整理了一份冬季野營拉練「秘籍」
新戰友們拿好不謝
軍醫,聽說野營拉練時列兵小王走了沒到一半,腳上就起了水泡,一瘸一拐的。
是啊!有的戰友穿著破損、褶皺的襪子和不合腳的鞋子長途行軍,腳上不起水泡都難。
張班長把水泡挑了,可晚上發現傷口化膿,這是咋回事?
單純用針挑破水泡、剪刀剪破外皮,或用紗布捂住,都易引起傷口感染,而且針眼會很快癒合並再次形成水泡。建議戰友們先用酒精局部消毒,再用消毒針引線對穿腳泡,輕輕一按膿液就會順著引線流出。
除了起腳泡,腰酸腿腫也是戰友們的「痛點」。
確實如此,沙漠戈壁腰酸痛,凍坡險路腿腫脹。解除這些困擾,首先行軍縱隊要密集,行軍速度要均勻,不能時快時慢、前緊後松,其次應儘量低抬腳、邁大步,保持全腳掌著地。休息時,戰友們還可互相按摩腿部或高抬下肢,最大程度地緩解疼痛。
我還發現,有的戰友在拉練中會出現凍傷,特別是手耳鼻處。
戰友們拉練中要帶齊裝備物資,不能怕麻煩。氣溫低時,要穿戴絨手套、棉帽、棉襪和棉鞋,有條件還可著面罩,在頸部、面部和手耳鼻處塗抹防凍霜。如果凍傷嚴重,不可用開水燙或用力揉搓,要立即前往醫院治療。
冬季寒冷,有不少戰友會在拉練途中感冒,怎麼預防呢?
切忌一味添加衣物,衣服過厚會導致大量出汗,保暖性反而下降,建議行軍前將水壺盛滿熱水,就餐時部隊供應熱食、熬煮薑湯,宿營地最好選在森林附近,避免選在山谷等冷空氣聚集區,確保官兵夜間保暖和睡眠充足,有條件的單位還可為病號提供火爐、毛毯等防寒物資。
沒想到拉練還有這麼多講究!
那可不!拉練中進食也有講究,過快過飽都不行!吃飯過快會將冷空氣帶入胃中,吃飯過飽行軍還易引發腸胃痙攣。
0 1
合理著裝:寬鬆舒適利行軍
長途行軍,尤其考驗著身體重要部位的耐受性,比如腳腕、膝蓋、腰等一些易損傷的部位。所以戰友們著裝要寬鬆、舒適,鞋帶系的鬆緊適度,過緊影響腳的血液循環,過松來回摩擦也易磨泡。
02
抗嚴寒:帽子手套加面罩
大西北的冬天,寒風似刀片一樣劃在臉上,別提有多疼了。這個時候,帽子、手套和防寒面罩無疑是最好的防寒利器,新戰友們有了這些溫暖的「護甲」,再加上不停地行走,想必不會太冷。行軍途中不要隨意增減衣物,休息時圍坐在一起注意保暖,一天結束後及時更換乾衣物。
0 3
防凍傷:手霜臉霜暖寶寶
數九寒冬,零下十幾度的氣溫,稍不留神就會被凍傷,手和臉更是「重災區」。這時候護手霜、擦臉油就派上用場了,雖說兵哥哥不會被這點小傷打倒,但有效的防護能讓我們時刻保持最高的戰鬥力。暖寶寶更是「靈丹妙藥」,有它,真是再好不過了。
0 4
勤補水:暖胃又暖心
寒冷的天氣,疲憊的身體,長時間的負重行軍,會導致人體水分大量流失,補水是必不可少的。喝水一般不宜過多,要小口細飲。一次飲水量一般不超過200ml,兩次飲水至少間隔15分鐘。
0 5
緩疲勞:休息間隙按一按
每到一個休息點,應坐在地上將雙腿搭在背囊上,這樣加速血液回流,既能緩解小腿酸脹又能釋放膝蓋的壓力。如感覺肌肉酸痛,伸展拉伸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回營區後,還可以相互做個全身按摩。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新戰友們
希望你們帶上這份「秘籍」
去茫茫戈壁大漠探尋你們的
「詩」和「遠方」
資料綜合:解放軍報
總 編:王志明
主 編:王 濤 王家偉
值班編輯:周煥成
作 者:杜 偉 肖 璞
【來源:寧夏武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