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型肺炎爆發以來,城市的街道突然寬敞了許多。擁堵的交通、刺耳的鳴笛聲、寫字樓附近的搶車位大戰都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共享單車和行色匆匆的騎行者:疫情影響下一些城市出行不便,公共運輸停擺,一線的防疫工作者們頻繁使用共享單車外出。
疫情的背面則是中國經濟從暫停到重啟之難,「兩輪產業鏈」就是這樣一個橫切面:隨著經濟活動被摁了暫停鍵,上遊工廠停擺、生產線癱瘓、復工復產難困擾著不少企業主。
在共享單車快速轉動的雙輪裡,一個輪子是海量用戶的出行需求,另一個輪子則是出行企業與上遊供應商們復工之役。
「單車原來還可以這樣騎」
最近,北京朝陽大悅城附近的共享單車多了起來,整齊擺放的單車旁邊,總能看見運維工作者忙碌的身形。熟悉的潮汐效應開始出現在地鐵站、商場和寫字樓等人員聚集地。
「坐地鐵的話會快很多,但現在特殊時期還是騎車更安全。一開始騎七八公裡去上班腿肚子都在打架,一星期騎下來就輕鬆很多,正好消耗一下史上最長春節積攢下來的卡路裡。」
家住附近的王先生就是騎行者之一,自復工以來他每天會在周邊的共享單車停放點取車,騎行至雙井打卡上班。
冬天本是共享單車的敵人,但今年的情況有些特殊。
據 360 搜索線上問卷調研數據顯示,此次疫情復工後乘坐公交地鐵上班的人數佔比僅為16%。為了減少交叉感染的機率,很多用戶不願選擇地鐵、計程車等與人密切接觸的出行方式。兩輪成了很多用戶願意選擇的出行方式。在疫情及復工初期的特殊時間裡,小小的兩輪挑起了城市出行的重擔。
近日發布的哈囉出行騎行大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自 2 月 10 日企業復工首日以來,一線城市以通勤為主的騎行需求有明顯上漲。其中北京的共享單車需求量持續攀升, 2 月 26 日相比剛復工時漲幅數倍。其中, 3 公裡以上的長距離騎行量佔比較去年同期幾乎翻番。
「以前是騎車-乘地鐵-騎車,現在寧願一騎到底。」
「騎車上班能減少路上人與人之間的密集接觸,挺好。」
復工趨勢下,巨大的通勤人群讓單車騎行量激增。隨著溫度轉暖,這個趨勢可能會進一步提升。
但共享出行企業哈囉出行,這時卻遇到了一個棘手的難題。
2 月 21 日下午,哈囉出行成本審核專員杜業蓉收到公司發出的「自願報名支援生產線」的徵集令:徵集一批員工緊急去杭州工廠,支援單車智能鎖生產。
久坐辦公室的她這才知道,每年春季,公司會推出「春曉」行動:在市場上投放一些新車以滿足春季用戶增長的騎行需求。新車投放計劃需要生產端的支撐。而今年因為一場疫情,上遊的生產型企業因為招工難,生產計劃完全被打亂了。
一場單車智能鎖的保衛戰
為了幫助公司和上遊企業共度難關,杜業蓉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報名後公司對我們進行了緊急培訓,包括如何幫工廠搜羅招聘渠道,介紹各地復工政策,以及在信息化、員工培訓方面分享哈囉的經驗。辦了入杭的健康碼、通行碼、個人出行軌跡及健康承諾書等,我們就出發了。」
到了杭州工廠後,杜業蓉才發現生產線的工作比想像中困難很多。「車間裡產線的員工寥寥無幾。大多數工人還沒回來。於是我們決定親自上流水線,進行智能鎖功能檢測。」
一連四五天,哈囉派出的這批支援小分隊在各自的工廠裡幹勁十足。
就在杜業蓉和夥伴們幫助工廠復工的同時,兩輪產業鏈上還有數百家中小企業都或多或少面臨著類似的問題:由於很多工人來自安徽、湖北、廣西等內陸省份,受疫情影響,一些地區封城封村嚴重。因為招工難,一些工廠員工到崗率不足10%。因為人員到崗不足,連一條流水線都不能鋪滿。由於用工緊缺,用工單價也相應上漲。以廣東為例,「小時工」用工單價也由 20 元/小時上升到 23 至 25 元/小時。
招工難的另一面是很多企業擔心疫情影響導致訂單流失:恢復生產線需要提高成本,稍有失誤就會產生虧損。
不過,隨著哈囉出行「產業夥伴援助計劃」的陸續落地,上遊工廠正逐漸恢復正常運轉:一些工廠在得到穩定訂單後有序復產,一些企業拿到了用工補貼;還有些工廠化危為機,有了新的發展空間。
華南某OEM智能鎖廠負責人周先生坦言,目前正投入資金,逆勢興建二期工廠以承接更多來自哈囉的訂單。「哈囉出行給了我們這些生產製造型企業很大的信心。合作這兩年來,哈囉的共生共榮的產業理念讓我們在方向上更加聚焦;無論是在產品工藝水平、精益生產,還是在團隊建設方面,他們給我們的幫助非常大。」
除了兩輪產業鏈外,其他產業鏈上的大中型企業都在行動,共同打響經濟的保衛戰。 2 月 10 日,阿里巴巴集團與螞蟻金服集團推出六大方面 20 項特殊措施,幫助平臺中小型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應對疫情;中國聯通也推出了 18 條互助計劃,幫扶產業鏈合作夥伴與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攜程發布了中小旅遊企業支持計劃,對國內玩樂商家實施佣金100%全免,並啟動 5000 萬支持基金,承擔退訂訂單中無法減損的資源方費用。
3 月 2 日,多地披露了規模以上企業復工情況。據報導,截至 2 月 28 日,廣東廣州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復工率近99%,深圳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工率達94.51%;上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94.5%;天津這一數字為87.5%。規模以上企業的高復工率對於帶領中小企業自身步入正軌起到了穩定劑的作用。哈囉出行就是這樣的一例。
新經濟賦能,從復工到復興
據哈囉出行供給經營管理中心總經理程亮透露,截至 2019 年底,哈囉出行覆蓋上遊供應商有近 300 家,分布在江蘇、浙江、廣東、福建、天津、河南等地區,每年拉動上遊企業創造產值上百億元,直接為上遊創造超 5 萬就業,間接為上遊創造超 20 萬就業。
這背後還體現著網際網路企業賦能傳統製造、不斷打破定式的邏輯所在:以終端的用戶需求為目標,改變傳統產業單一線性的產—銷邏輯,以用戶思維改造傳統產業,創造出新的解決方案。
以單車智能鎖為例,上述接受哈囉援助的杭州OEM智能鎖廠商從 2017 年開始與哈囉合作,從二代智能鎖開始,目前已經迭代了 4 個版本至第五代智能鎖,不斷根據用戶和運維人員的需求,優化產品性能。「哈囉的技術迭代在業內以速度快著稱,同時自研佔比高、研發介入比較深。」該鎖廠負責人谷先生表示。
在共享單車出現前,國內自行車製造業市場已經成為邊緣性的產業,產業規模連年下滑。共享單車這一新經濟業態讓傳統的兩輪製造業有了新的方向。除了智能車鎖,共享單車企業還引入太陽能板、通信與定位模塊、藍牙模塊、機電鎖車裝置等智能硬體,對傳統製造業升級明顯。
值得一提的,從2017、 2018 年摩拜和ofo的「橙黃大戰」到今天,共享單車產業鏈上的企業,也經歷了從激動、陣痛到理性繁榮階段。
《 2019 年中國共享出行發展報告》顯示, 2018 年由於ofo等企業投放量大幅縮減,導致自行車零配件銷售收入減少了17.33%。 2019 年,在哈囉出行等企業的帶動下,上遊兩輪製造業明顯相對企穩, 2019 年我國自行車製造業主要產品中,兩輪腳踏自行車完成產量1915. 8 萬輛,同比減少6.2%;在效益方面,全國規模以上自行車製造企業營業收入242. 2 億元,同比減少3.7%,下滑幅度顯著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