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導,前幾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直言有個跟中國有關的遺憾,在其上大學的時候計劃過從以後從事亞洲方向的外交工作,但因為種種原因,最終這個願望未能實現,這對於她本人來說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要知道她可以算是俄羅斯的門面擔當,扎哈羅娃罕見在社交媒體上罕見的坦露心跡,確實是比較難得的事情。而且扎哈羅娃還表示,她在大學時曾為從事與中國有關的工作做了五年的準備,包括學習漢語、研究中國文化等。
扎哈羅娃對未能從事中國方面的工作感到遺憾
但非常可惜的是,在扎哈羅娃畢業進入俄羅斯外交部後,發現那邊並沒有與中國相關的崗位空缺,這一度讓她很難接受,畢竟她對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扎哈羅娃曾在學習期間專門接受過新聞學的培訓,對於即將大學畢業的她來說,進入俄羅斯外交部早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而這也是一份非常值得驕傲的工作。
但現在讓她難以接受的是,原本她在大學之處就已經定好了從事與中國有關工作的準備,現在外交部的領導突然告訴她可能要轉到其他部門去,所從事的工作也和中國完全不相關,那她這五年的工作就白費了嗎?不過即使有諸多遺憾,扎哈羅娃也只能聽從於領導的安排,在後來的工作中,雖然每日的任務與中國接觸的較少,其所學所悟也很難在工作中體現出來,但她仍然不願意輕易的放棄研究中國的興趣。
對於扎哈羅娃來說,中國文化自大學開始就成為了她努力學習的一部分,是絕對不可以輕易割捨的存在。因此在她的努力下,即使在外交部從事著其他部門的工作,但仍然完成了以中國節日習俗為選題的副博士論文答辯,這可以說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對於這樣一位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人,我們自然也是非常歡迎她以後能夠來到中國遊玩的。
扎哈羅娃1975年12月出生在一個外交官家庭,小時候因為父母工作的原因所以來到了北京上小學,他的父親是一名資深的漢語文化研究專家。在這樣的條件下,扎哈羅娃自然就對中國產生了非同尋常的喜愛之情,面對這個充滿著文化魅力的國家,扎哈羅娃除了被深深吸引以外根本就沒有其他的選擇。
優秀的外交官需要長時間進步
雖然在最終的工作上未能實現和中國接軌,但扎哈羅娃在接受採訪時也多次談到對於中國的印象。在被問及是否對現在的工作不滿時,扎哈羅娃表示,雖然在前期是會出現一些心裡不平衡,但經過長時間的崗位接觸終於讓其意識到,一名優秀的外交官需要秉持一顆不斷進取的心,要有迎難而上的意志,要面對命運的不公,因此現在的她並沒有對某一份工作不滿意,只有保持一顆熱愛的心,才能夠在任何崗位達成你想要的目的。
扎哈羅娃還就現在想從事外交行業的大學生們給出一些建議。作為一名外交官,首要必須要掌握的就是專業知識,其實像外交官這個行業,如果不是家庭遺傳或者是對口的話,是很難明白行業內的門門道道的。
因此在大學期間了解外交官的基本信息以及工作性質,判斷這份工作是否適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要對當下的時政熱點非常敏感,這是作為一名外交官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優秀的外交官需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傳達政府的旨意,促進國家之間的友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