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中國?IEA和OPEC的預測數據雖不同,但都預示著蕭條!路孚特...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國際金融報

近期,國際油價不斷震蕩。為支撐油價,全球各大產油國拋出各種「花式打法」,包括減產、降價、減庫存等。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經濟衰退的背景下,全球石油需求多久能夠復甦,市場何時恢復正常,仍是未知數。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當地時間5月13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再次大幅下調了對今年全球石油需求的預測。5月14日,國際能源署(IEA)預計,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將減少860萬桶/日,創歷史最大降幅。

1

石油需求依舊低迷

據路透社報導,疫情使全球範圍內的經濟活動減少,全球石油需求已經下降了約30%。

當地時間5月13日,OPEC再次大幅下調了對今年全球石油需求的預測,預計2020年全球需求將驟降907萬桶/日,而OPEC上月發布的預測是減少685萬桶/日。

各國政府實施封鎖措施限制了旅行和經濟活動,使經濟陷入衰退,油價暴跌。雖然歐洲和亞洲的部分地方已經放鬆了限制,但對出現第二波感染的擔憂令油價上漲受限。

國際能源署署長比羅爾表示,目前可以看到油市逐步恢復平衡的早期跡象,不過石油行業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最大的問題在於,各國政府是否能在不引發疫情二次暴發的情況下放鬆封鎖措施」。

因此,國際能源署在當地時間14日發布的報告中預計,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將減少860萬桶/日,創歷史最大降幅。由於封鎖措施放緩以及流動性增加,2020年原油需求預期調至69萬桶/日。

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副總裁Roger Diwan認為,原油需求可能普遍在2021年末才能回歸正常,明年下半年油市需求將回歸至疫情前的96%-98%。

2

減產、降庫存效果不大

目前,全球許多產油國都紛紛出臺了相應的措施應對油價下跌。

5月11日,沙烏地阿拉伯能源部宣布,在現有減產協議基礎上,6月份再額外減產原油100萬桶/日。這將使沙特日均產量從4月的水平下降480萬桶,至749.2萬桶。沙特此舉旨在鼓勵產油國履行各自減產承諾,並實施額外的自願減產,以維護全球石油市場穩定。

沙烏地阿拉伯能源大臣與俄羅斯能源部長13日發表聯合聲明稱,沙特與俄羅斯承諾共同致力於維護石油市場穩定。

而庫存過多的美國也在努力減少庫存。5月11日,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發布的5月《短期能源展望》顯示,美國原油庫存量在上周實現近15周來的首次下降。截至5月8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較上一周減少74.5萬桶/日,此前市場預期是增加400萬桶。EIA數據甚至顯示,汽油庫存和WTI原油期貨交割地庫欣地區的原油庫存,也出現了環比下降。

然而分析人士認為,石油市場是否真的復甦仍有待觀察。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水清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產油國是否會按照減產協議進行減產仍有待觀察。例如,伊拉克就在5月14日表示,將把石油產量減少約70萬桶/日,但這比OPEC+供應協議中的要求少了1/3。

此外,楊水清表示,「從根本上來看,全球需求端沒有真的恢復,石油價格就很難復甦。5月份需求大幅提升比較困難,但從全年來看,到了第三、四季度,石油市場回暖可能性會更大一些。」

3

亞洲是希望

雖然目前全球石油需求受到疫情的影響未能大幅回暖,但是自2月底油價暴跌以來,亞洲主要石油進口國一直在大量購買石油。

數據公司路孚特的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進口了4260萬噸石油,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韓國進口原油1410萬噸,創歷史最高紀錄。日本進口原油1390萬噸,為一年多來的最高水平。3月,印度進口了2030萬噸石油,創下該國月度石油進口量歷史新高。

事實上,在此前OPEC+協議崩潰之後,沙特石油巨頭沙特阿美宣布連續兩個月(4月和5月)向亞洲客戶提供其石油的大幅折扣,甚至早前,沙特在公布6月原油出口價目時,也對亞洲客戶加價甚少。

從全球經濟復甦的態勢來看,亞洲復甦的速度遠比其他地區、國家更快,路孚特亞洲石油研究主管Yaw Yan Chong表示:「儘管4月進口的部分石油進入了國家儲備,但就中國和韓國而言,4月份強勁的進口也反映出國內需求重現,中國的復甦速度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快。」

楊水清也表示,「對原油市場來說,中國是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也是全球重要的需求端,連續18年成為全球原油需求增長的核心動力。」

不僅如此,油價處於低位的狀況,還可能拉動一些亞洲油氣公司趁低吸入庫存量。穆迪企業融資部高級副總裁胡凱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表示,「我們預計一些油氣公司將最大程度地提高其存儲設施的容量,以存儲更多的石油,但同時也需要看到一些限制的存在,例如一些油氣公司被禁止從事投機交易或過度對衝,即購買過多的石油,超出了合理的業務需求。」

記者 張者昂

—— /

相關焦點

  • 路孚特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陳芳:疫情推升金融機構數據需求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專訪路孚特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陳芳: 疫情推升金融機構數據需求 中國亟需建立數據安全標準並與海外對接「隨著中國不斷開放,不少海外投資機構陸續取得更多經營牌照,他們對中國市場數據信息的廣度和深度、數據覆蓋面和合規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 專訪路孚特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陳芳:疫情推升金融機構數據需求 中國...
    「隨著中國不斷開放,不少海外投資機構陸續取得更多經營牌照,他們對中國市場數據信息的廣度和深度、數據覆蓋面和合規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路孚特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陳芳在日前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表示,隨著大數據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和無形資產,中國的大數據產業也在持續高速增長。
  • 路孚特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陳芳:理財和財富管理者呈現年輕化趨勢
    路孚特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陳芳9月6日在由《財經》、《財經智庫》、北京資產管理協會主辦的「2020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如此表示。路孚特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陳芳此外,陳芳還總結了她看到的財富管理行業中的三個大趨勢:一是數位化;二是智能化;三是平臺化。
  • ​路孚特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陳芳:中國正全速加速數位化進程
    9月6日起,2020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開幕,本次會議主題為「新金融、新開放、新發展」。因為疫情期間的特殊情況,本次論壇全程通過網上直播形式對外開放,來自中國金融行業和學術界的頂級大咖紛紛通過線上方式就後疫情時代中國金融如何實現高水平開放和發展展開討論。路孚特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陳芳出席會議並發表演講。
  • 倫敦證交所270億美元收購路孚特的交易將獲歐盟批准
    來源:金融界網站兩名熟悉情況的知情人士周三表示,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以270億美元收購數據公司路孚特(Refinitiv)的交易將獲得歐盟反壟斷機構的批准。該交易將增強其在迅速整合的金融數據行業的影響力。
  • 路孚特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陳芳:財富管理者呈現年輕化趨勢
    中國資管行業的發展趨勢如何?未來的風口在哪裡?來自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和學界大咖也展開了熱烈討論。「如今,理財者和財富管理者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他們都在用線上的方式進行更高效、更實際的溝通。這在十多年前簡直是不可想像的。」
  • 路孚特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陳芳:可持續投資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9月6日,2020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在北京舉辦,本屆論壇作為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金融服務專題展的主要論壇活動,以「 新金融、新開放、新發展」為主題。路孚特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陳芳出席論壇並發表演講。
  • 300天350個版本,路孚特旗艦移動產品「0」到「1」的交付之路
    作者 | Eileen要想認識路孚特這家金融數據科技公司,沒有什麼比數據更直觀。路孚特為全球 190 多個國家的 4 萬多家機構和 40 萬用戶提供金融信息服務,其交易數據每秒傳遞高達 700 萬條更新,支撐著全球 5000 多家投資公司和對衝基金的交易,每天更新的市場數據多達 400 億條。
  • 後疫情時代的資本市場發展 路孚特將參展2020年服貿會金融服務專題展
    來源:金融界網站路孚特信息服務(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路孚特」),於2020年9月上旬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參與主題為「新金融、新開放、新發展」的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金融服務專題展。近年來,隨著中國加快市場開放的步伐,作為全球領先的金融數據和基礎設施提供商,路孚特持續發揮著連接中國與全球的重要作用。儘管當前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的不穩定因素依然存在,但毋庸置疑的是數據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影響力,數據正引領路孚特實現幫助中國「引進來」和「走出去」的使命。
  • 倫敦證交所270億美元的路孚特交易有望在2021年獲批
    來源:新浪財經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270億美元收購數據提供商路孚特的交易有望在明年初獲得歐盟監管機構的批准。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說,倫敦證交所無需做出更多重大讓步以獲得歐盟委員會的批准。倫敦證交所和歐盟委員會的發言人均拒絕置評。路透社周三報導,知情人士稱反壟斷監管機構將批准交易。報導稱,倫敦證交所已調整讓步,以解決競爭擔憂,但未提供調整細節。倫敦證交所股價周三一度上漲12.6%。如果獲得批准,將使倫敦證交所更接近完成一項具有轉型意義的交易。
  • ...是為了爭取270億美元的路孚特(Refinitiv)併購交易獲得批准...
    06來源:FX168 【倫敦證交所接近以53億美元將米蘭證交所出售給泛歐交易所】知情人士透露,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接近以大約45億歐元(53億美元)的價格(包括債務),將義大利證券交易所出售給泛歐交易所和兩個義大利機構
  • 倫敦證交所預期270億美元收購路孚特的交易能獲監管批准
    據路透12月9日消息,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周三稱,預計集團以270億美元收購數據及分析公司路孚特(Refinitiv)的交易,能夠在嚴格監管審查後獲批。「集團迄今已收到16項合併控制許可,在重要司法管轄區域也取得了良好的進展,」倫敦證交所在一份聲明中稱。
  • 路孚特吳震操:傳統金融機構和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在融合
    路孚特(中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吳震操先生做歡迎致辭。路孚特信息服務(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路孚特「)孵化於原湯森路透金融與風險業務部門,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場數據和基礎設施提供商之一。吳震操表示,隨著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整個行業的生態也在不斷進化,我們金融機構和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在技術、產品和服務上不斷的走向融合,我們這個行業需要各方積極交流,通力合作,共同構建「創新、聚力、發展、共贏」的金融科技生態。 演講全文如下:吳震操:各位尊敬的領導、來賓、朋友們、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 路雖遠行則將至 中歐財富投顧一周年
    同時,大數據技術的運用通過信息搜索、宏觀研究和策略建模等也為投研團隊在選基、調倉等階段提供輔助支持,以期實現投資者利益最大化。秉持為投資者每一筆投資負責的設立初衷,中歐財富投顧提出「財富成長、穩健理財、活錢管理、人生規劃」四大類投資策略,並根據用戶不同時長、風險收益偏好和投資目標推出多款不同的投顧策略,為投資者活期資金、中短期資金及中長期資金的不同理財需求匹配個性化的資產配置方案。
  • 蕭條真的來了嗎?
    01 蕭條還有多遠?蕭條(Depression)和衰退(Recession)都是用來描述經濟收縮的概念,一般來說學界認為當實際 GDP 負增長超過 10% 或者經濟衰退時間連續超過 3 年,那麼可以認為發生了經濟蕭條,簡言之,蕭條比衰退影響時間更長,後撤幅度更大。
  • 路孚特報告:「一帶一路」項目總金額突破4萬億美元
    報告顯示:中國試圖通過一系列鐵路、公路和海洋基礎設施項目連通亞洲、歐洲、非洲和大洋洲,這一宏偉計劃已成為許多「一帶一路」倡議參與國經濟活動的主要推動力。根據路孚特BRI資料庫的最新數據,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已規劃或在建「一帶一路」項目共計3164個,總金額達4萬億美元。
  • 新媒:中國科技巨頭「+1」戰略為何首選東南亞
    來源:環球網新加坡亞洲新聞頻道(CNA)10月12日文章,原題為:看起來中國已有自己的「+1」戰略,而這個「1」正是東南亞。如今的商界存在一種「中國+1」戰略,即中國仍然是一家公司的主要供應來源或消費市場,但該企業正將業務分流到其他國家。
  • 經濟蕭條如何保全自己?稻盛和夫:做到這3點,不怕沒飯吃
    對此,我們可以學習在2016年,稻盛和夫先生在中國瀋陽面向中國企業家作的報告來獲得靈感啟發他曾表示:首先,有一點希望與大家取得共識,就是要以積極開朗的態度去突破困境。 蕭條越是嚴重,我們越是要咬緊牙關,堅忍不拔,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闖過這道難關。
  • 2020年疫情讓美國經濟衰退,為何它沒有演變成經濟大蕭條?
    美國經濟諮商局預測,第二季度經濟將下降約45%。 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的前景類似,預測第二季度增長將下降40.4%。 這是美國大蕭條時期下降26%的兩倍。經濟從1929年的1.1萬億美元收縮到1933 年 的8170億美元。但是我們看到目前的下降發生在短短兩個月內,而不是大蕭條時期的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