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行業信任體系區塊鏈與公益走向深度融合

2020-12-18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鞏固行業信任體系區塊鏈與公益走向深度融合

  創新技術正在提升公益行業的公信力,使其更加透明、公正。而區塊鏈也成為當下最為廣泛探討的技術方向。

  區塊鏈是創造信任的機器,可以基於數據和算法在多方協作過程中建立起信任共識。公益流程中涉及的募捐項目、資金流向、受益人信息等都可以安全保存在區塊鏈上,通過「不可篡改」的技術保障,讓每一筆善款的流轉都有跡可查,提升整個行業的透明度和信任度。

  根據人民智庫的調研結果,在公益領域,財務公開透明成為公眾選擇是否捐款的首要考慮因素,佔比高達70.5%。而區塊鏈最重要的本質是一個不可篡改、可追溯的公開透明的公共資料庫,十分便於公眾監督以及審計,非常適合用在社會公益場景。

  趨勢之下,公益機構和企業也正在挖掘區塊鏈的技術優勢,將公益「搬上」區塊鏈。早在2016年7月,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與螞蟻集團合作,上線首個區塊鏈公益籌款項目「聽障兒童重獲新聲」,實現善款流向全程可追蹤。

  支撐這一項目的底層平臺是螞蟻鏈。截至2019年6月底,已有超過700家公益機構、近3600個公益項目的捐贈數據全部接入螞蟻鏈,捐贈總人次11億,捐贈總金額超過15.1億元。這些捐贈數據,全部在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特性的保障下,提升了透明度和信任度。

  數據顯示,此後試水的區塊鏈公益項目籌款速度達到了普通項目的2倍。

  區塊鏈,讓每個善意都有回聲

  數位化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政策支持,為眾多創新技術的落地打下了堅實基礎。近年來,國家高度鼓勵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探索「區塊鏈+」在民生領域的運用,積極推動區塊鏈技術在教育、就業、養老、精準脫貧、醫療健康、商品防偽、食品安全、公益、社會救助等領域的應用。

  從目前來看,「公益」可以看作是區塊鏈技術在民生領域落地成效最好的應用之一。從技術來看,它實現了鏈上公益信息和善款的可信流轉,但更大的意義在於其構建了「募捐人——第三方平臺——受益人」的信任體系,降低了整個行業因為不信任而衍生出來的流程複雜、效率低下等問題。

  2019年9月,區塊鏈的故事發生在一名來自四川省阿壩州的高一學生身上。他的母親靠務農照顧他和兩位老人。基於區塊鏈技術,一筆總金額為1500元的助學金從公益機構發起付款、財務審核到學生領用完成,只花了不到1天時間。在此之前,該項目的善款審核撥付流程至少需要1個月。

  通過區塊鏈,每一個捐贈者都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捐出的每筆善款去向,也能收到來自受益人真實、真誠的反饋,實現了讓每個善意都有回聲。

  今年9月份,《公益鏈技術和應用規範》團體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正式發布。這份標準涵蓋了公益項目存證上鏈所需要的技術要求、公益組織及項目執行各相關方應用要求、信息保護要求等3大類共10多項具體執行標準,能夠幫助公益組織更快更好地實現上鏈。

  另據統計,已有至少50家公益基金會積極響應,並將參照《公益鏈技術和應用規範》逐步上鏈。

  民政部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司司長賈曉九曾經表示,民政部作為主管慈善事業的職能部門,高度重視網際網路慈善發展,對科技與慈善的互相融合寄予厚望。「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完善慈善領域法規政策,引導、鼓勵、支持慈善組織、慈善行業主動加強與網際網路和新技術應用,共享科技發展、科技與慈善深度融合的紅利,更好地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和疫情防控阻擊戰。」

  區塊鏈,讓長者老有所終

  讓長者老有所終,從古至今都是評價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的關鍵指標。區塊鏈讓「時間銀行」這項全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項目變得切實可行。

  隨著中國養老壓力的愈發凸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個先秦思想家孟子提出的全民養老理念在今天有了更廣大、更實際的踐行意義。2019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指出:「大力培養養老志願者隊伍,加快建立志願服務記錄製度,積極探索『學生社區志願服務計學分』『時間銀行』等做法,保護志願者合法權益。」

  從空間維度來看,時間線性不可逆更無法儲蓄,但如果以價值來考量,我們可以儲存時間的價值為將來做準備,這便是「時間銀行」。所謂「時間銀行」,指低齡老人和在校大學生通過照顧高齡或者生活有困難的老人,獲取時間積分,在將來需要的時候兌換時間換取相同時間的服務。時間銀行類似普通銀行,不過其銀行體系中的貨幣為時間積分,以互助養老為核心理念,時間銀行通過整合社區資源,滿足養老服務需求,實現社區互助。

  「時間銀行」擁有美好的出發點與願景,但在實踐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與困難:志願者服務時間存儲跨度幾年甚至幾十年,如何保障數據長久的真實可靠?志願者離開目前城市後的時間存儲如何流轉?服務過程中產生的安全問題、糾紛等。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螞蟻集團攜手浩鯨科技,以區塊鏈為技術基礎打造時間銀行產品方案,基於區塊鏈技術作為創造信任的新模式,解決時間銀行運轉過程中面臨的這些痛點。

  因為區塊鏈上的數據不可篡改,永久保存,終生可追溯,志願者們在存儲「時間財富」時不用擔心現在儲存的時間因為被修改、丟失或確權不明確而導致未來可能無法兌換的問題。

  關於志願者城際流動時,存儲時間如何處理的問題。區塊鏈各個節點上的數據實時一致,天然打通跨社區、跨機構、跨異地等互聯互通問題,自由流通,節約成本,同時滿足高安全隱私保護。志願者服務存儲的時間不僅可以在全國範圍內流轉和兌換,還能做到時間代際傳播,將時間轉讓、傳承和捐助公益,傳世給後人。產品還將愛心基金、慈善企業和保險機構納入到運營體系中,保障時間銀行持續和長效運營。

  跟許多社區、機構等區域性類似服務活動相比,時間銀行產品以用戶基數、流量巨大的支付寶為入口和平臺,老人、養老機構等在平臺上發布需求,志願者接單提供服務,加上區塊鏈的智能合約帳戶體系,實現不同比例價值的自動累計支取計算,高效流轉,實時對帳,通存通兌,發揮最大的價值,讓養老服務範圍覆蓋整個社會。同時,依託螞蟻信用的分數、用戶畫像、AI智能推薦分析等技術,保障公益的誠信度,也不斷優化和提升志願者的服務質量。

(文章來源:羊城晚報)

(責任編輯:DF062)

相關焦點

  • 玳鴿:上海市推出「區塊鏈+公益配送券」新模式
    上海市靜安區推出全市首創「區塊鏈+」技術在文化領域的應用,旨在提高品質文化的效能以及群眾享受文化的精準度,為市民提供更加智能、便捷、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打造「區塊鏈+公益配送券」的公共文化配送新模式。區塊鏈作為一種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興應用模式,具有去中心化、數據防篡改、可追溯、一致性等特點,是一種在「不信任情況下建立信任的技術機制」。由於區塊鏈分布式帳本和加密存儲的特點,多方參與者可以在保護數據隱私的前提下實現信息共享。
  • 區塊鏈早餐:上海推動工業網際網路與區塊鏈深度融合
    宏觀政策 上海經信委: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與區塊鏈等深度融合 據金十消息,《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創新升級 實施具體任務包括: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與5G、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深度融合,打造10個「5G+工業網際網路」先導應用;建立長三角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應用創新體驗中心;聚焦航天航空、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區域重點產業,面向全球開放工業場景,培育工業網際網路標杆平臺和龍頭企業等等。
  • 區塊鏈+娛樂 CLCY(明耀鏈)推動娛樂和傳媒行業的變革
    2019年是區塊鏈應用相繼爆發的一年,各個行業都開始採用分布式帳本進行創新,進一步尋找行業的契機和新的增長點,區塊鏈+娛樂開始解決傳統娛樂領域常常被人詬病的問題,CLCY將通過區塊鏈技術的智能合約及歷史記錄,與人工智慧技術的深度學習及風險預測結合,突破金融娛樂業務對信任難題,促進新興娛樂業務的快速進化。
  • 國網區塊鏈公司楊成:區塊鏈和新一代的信息技術是一個融合發展的...
    國家電網是國內最早運用區塊鏈技術的央企之一,在能源交易、智慧財務、司法存證、數據共享等領域都有深入的探索。楊成表示,國家能源局層面已是把區塊鏈列為在能源行業十四五研究的一個重要的課題。國家電網發布了數字新基建十大重點任務,其中有一項就是能源區塊鏈建設任務。區塊鏈和新一代的信息技術是一個融合發展的關係。
  • 太保安聯健康險「區塊鏈智能理賠」服務上線,以「信任鏈」升級...
    在大健康生態下,一方面健康保險作為健康醫療的支付方,需要與上下產業串聯融合,建立場景服務及數據合作;而另一方面領域壁壘、缺乏信任、信息孤島又成為制約產業深度合作、限制數據共享難以跨越的屏障。區塊鏈技術正好為上述難題提供了的良好的技術解決方案。
  • 虎符交易所致力為區塊鏈行業發展貢獻力量
    8 月 20 日,螞蟻集團副總裁、智能科技事業群總裁蔣國飛在做客《尋找區塊鏈力量》對話節目中表示,區塊鏈絕對不是純粹的 IT 技術,其核心能力在於連結產業,在數字經濟中「修路」。而與他對話的萬向區塊鏈公司董事長兼 CEO 肖風也表示,區塊鏈可以解決多邊平臺的交易成本,將交易成本中的信任成本降到商業上可行。
  • 區塊鏈技術前沿報告2020
    與此同時,人工智慧與區塊鏈技術的結合可實現區塊鏈智能合約業務的自動驗證,大數據與區塊鏈技術的結合可實現區塊鏈數據的有效利用和可視化呈現,物聯網技術與區塊鏈技術的結合可實現區塊鏈虛實世界的有效結合,區塊鏈技術與多種前沿技術的深度融合,共同推進著集成創新和應用融合。
  • 騰訊區塊鏈加速器背後的行業「底座」之爭
    有專家認為,在國家政策和技術演化的雙輪驅動下,區塊鏈行業有望獲得百億元以上的投資,較之前幾年會出現500%以上的增長。事實上,由於新基建在根本上是數位化、信息化時代的基礎設施,因而其中必然存在數據安全、數據共享、數據可信、數據確權等方面的深度需求,區塊鏈某種程度上就成為新基建的「基建」,其地位更為底層、更有推動價值。
  • 雲象區塊鏈創始人黃步添:資產上鏈是實現價值網際網路的必經之路
    在課堂上,黃步添從金融區塊鏈、具體應用案例分析、區塊鏈技術與金融資產融合的難點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度的分析和講解。 黃步添表示,在未來數字經濟時代下,現實世界中的數字資產如何融合區塊鏈技術,讓資產基於技術的方式滿足信任的基礎,進行資產的流通、流轉、交易等。區塊鏈將推動數字經濟的更大範圍發展,使得數據成為關鍵的生產要素,同時改變資產的存儲和交易形式。
  • 幣安讓區塊鏈為更多項目和行業一鍵解鎖困擾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幣安最新資訊 > 正文 幣安讓區塊鏈為更多項目和行業一鍵解鎖困擾
  • 騰訊區塊鏈加速器開營:投資人如何看產業區塊鏈投資邏輯及行業機遇?
    作為新技術基礎設施,區塊鏈在產業網際網路發展中將扮演什麼角色,又有哪些發展機遇?行業投資人眼中的產業區塊鏈企業有哪些機會點?近日,騰訊區塊鏈加速器在第三屆中國產業區塊鏈峰會上宣布正式開營。在騰訊區塊鏈加速器的閉門交流中,洪泰基金合伙人姚鏡儀從行業投資人視角分享了《產業區塊鏈投資邏輯及行業機遇挑戰》。
  • 回顧2019年,區塊鏈行業又取得了什麼重要進展?
    綜合區塊鏈技術在各領域應用落地的數量以及社會影響力,我們可以從眾多落地行業中總結出10個最具代表性的領域、場景,來回顧、總結過去一年區塊鏈行業取得的成績。1.政務政務領域是區塊鏈技術落地的最多場景之一。可以觀察到的是,政府方面對區塊鏈的接受度愈發高漲。
  • 雲象區塊鏈黃步添:資產上鏈是法律、技術金融和經濟跨領域融合的過程
    10月27日至10月28日,火幣七周年峰會在線上舉行,此次峰會以「無限未來——2020年 區塊鏈大航海時代」為主題,邀請業界精英共同論道行業發展。峰會從行業先行者視角、行業價值判斷、產業區塊鏈以及區塊鏈應用等多個角度研討行業發展之契機以和挑戰。
  • 區塊鏈:構建未來城市大腦「穹頂」
    在集成創新融合應用方面,新區通過非稅票據電子化、土地出讓與管理、司法存證、供應鏈金融、數字貨幣等場景,將區塊鏈和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推動集成創新和融合應用。 「區塊鏈技術能夠賦能新型信用體系和治理構建,將人與人,人與世界的信任規模化,通過數字身份認證建立新型信用體系。區塊鏈還可以保障數字資產交易和存證服務的安全,因為區塊鏈本質是一種安全透明、分布式交易驗證和數字帳戶系統。」
  • 雲象區塊鏈:未來區塊鏈將更深入產業,賦能實體經濟 | 產業兵器譜
    經過近兩年的發展,區塊鏈技術如何落地,如何與產業進行深度融合,這已成為業界普遍關心的話題。那麼,區塊鏈技術如何與產業融合,促進產業創新,構建產業新生態呢?區塊鏈與產業融合發展,有哪些天然優勢,又需要突破哪些壁壘呢?
  • 通信網絡體系會受到區塊鏈的什麼影響
    中國聯通唐雄燕:區塊鏈技術有望深刻影響通信網絡體系 中國聯通網研院首席科學家唐雄燕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為了給行業提供最佳範式,中國聯通從自身內部開始實踐區塊鏈技術的落地。唐雄燕指出,根據區塊鏈的能力特性,我們從內部管理再向外部行業應用拓展,並探索利用區塊鏈變革通信網絡體系,推動區塊鏈在通信行業的漸進式發展。」
  • 區塊鏈通過構建新型社會信任機制盤活金融資產_行業新聞_新聞_期貨...
    期貨日報網訊(記者 崔蕾)12月19日,由中國期貨業協會、深圳市期貨業協會主辦的「2020年第16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在下午由南華期貨和交通銀行承辦的金融科技與期貨行業融合發展分論壇上,數秦科技總裁唐斌介紹了區塊鏈技術在金融中的應用。
  • 區塊鏈如何「乘風破浪」?
    歐洲創新與技術研究所(EIT)商業開發經理米歇爾·阿列西曾經認定,區塊鏈技術可能是網際網路面世以來最棒的發明。 2019年10月,區塊鏈技術被提升為國家級的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突破口,迎來「高光時刻」。此後,區塊鏈這個「最棒的發明」以全新身份認真亮相,一路「披荊斬棘」,相繼實現在溯源、物流、金融、政務、公益、城市管理等領域的落地。
  • 新一代區塊鏈霸主——WF Standard向傳統網際網路國際金融發起挑戰
    比起傳統的網際網路交易體系,區塊鏈技術可以讓交易更迅速,成本更低。區塊鏈能否真正獲得生命力,在傳統規則裡「突圍」且融合,取決於其能否找到「三角制約」的平衡點。一則,達到利益均衡並有利於多數人,是一項變革可否延續的出發點,需要充分預期到打破既有利益格局的阻力。
  • ...鏈變革教育行業?全球首個教育+旅行+區塊鏈平臺——Ambertime...
    區塊鏈的誕生,標誌著人類開始構建真正可以信任的網際網路。正因此,區塊鏈被堪稱是繼蒸汽機、電力和網際網路之後的第四次技術大革命。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張首晟教授認為,區塊鏈創造了共識系統,人們在這裡獲得了信任和新的合作機會。在區塊鏈系統中,中心化平臺被 P2P 的區塊取代,人們可以用透明的算法定義社區裡的遊戲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