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鞏固行業信任體系區塊鏈與公益走向深度融合
創新技術正在提升公益行業的公信力,使其更加透明、公正。而區塊鏈也成為當下最為廣泛探討的技術方向。
區塊鏈是創造信任的機器,可以基於數據和算法在多方協作過程中建立起信任共識。公益流程中涉及的募捐項目、資金流向、受益人信息等都可以安全保存在區塊鏈上,通過「不可篡改」的技術保障,讓每一筆善款的流轉都有跡可查,提升整個行業的透明度和信任度。
根據人民智庫的調研結果,在公益領域,財務公開透明成為公眾選擇是否捐款的首要考慮因素,佔比高達70.5%。而區塊鏈最重要的本質是一個不可篡改、可追溯的公開透明的公共資料庫,十分便於公眾監督以及審計,非常適合用在社會公益場景。
趨勢之下,公益機構和企業也正在挖掘區塊鏈的技術優勢,將公益「搬上」區塊鏈。早在2016年7月,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與螞蟻集團合作,上線首個區塊鏈公益籌款項目「聽障兒童重獲新聲」,實現善款流向全程可追蹤。
支撐這一項目的底層平臺是螞蟻鏈。截至2019年6月底,已有超過700家公益機構、近3600個公益項目的捐贈數據全部接入螞蟻鏈,捐贈總人次11億,捐贈總金額超過15.1億元。這些捐贈數據,全部在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特性的保障下,提升了透明度和信任度。
數據顯示,此後試水的區塊鏈公益項目籌款速度達到了普通項目的2倍。
區塊鏈,讓每個善意都有回聲
數位化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政策支持,為眾多創新技術的落地打下了堅實基礎。近年來,國家高度鼓勵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探索「區塊鏈+」在民生領域的運用,積極推動區塊鏈技術在教育、就業、養老、精準脫貧、醫療健康、商品防偽、食品安全、公益、社會救助等領域的應用。
從目前來看,「公益」可以看作是區塊鏈技術在民生領域落地成效最好的應用之一。從技術來看,它實現了鏈上公益信息和善款的可信流轉,但更大的意義在於其構建了「募捐人——第三方平臺——受益人」的信任體系,降低了整個行業因為不信任而衍生出來的流程複雜、效率低下等問題。
2019年9月,區塊鏈的故事發生在一名來自四川省阿壩州的高一學生身上。他的母親靠務農照顧他和兩位老人。基於區塊鏈技術,一筆總金額為1500元的助學金從公益機構發起付款、財務審核到學生領用完成,只花了不到1天時間。在此之前,該項目的善款審核撥付流程至少需要1個月。
通過區塊鏈,每一個捐贈者都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捐出的每筆善款去向,也能收到來自受益人真實、真誠的反饋,實現了讓每個善意都有回聲。
今年9月份,《公益鏈技術和應用規範》團體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正式發布。這份標準涵蓋了公益項目存證上鏈所需要的技術要求、公益組織及項目執行各相關方應用要求、信息保護要求等3大類共10多項具體執行標準,能夠幫助公益組織更快更好地實現上鏈。
另據統計,已有至少50家公益基金會積極響應,並將參照《公益鏈技術和應用規範》逐步上鏈。
民政部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司司長賈曉九曾經表示,民政部作為主管慈善事業的職能部門,高度重視網際網路慈善發展,對科技與慈善的互相融合寄予厚望。「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完善慈善領域法規政策,引導、鼓勵、支持慈善組織、慈善行業主動加強與網際網路和新技術應用,共享科技發展、科技與慈善深度融合的紅利,更好地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和疫情防控阻擊戰。」
區塊鏈,讓長者老有所終
讓長者老有所終,從古至今都是評價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的關鍵指標。區塊鏈讓「時間銀行」這項全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項目變得切實可行。
隨著中國養老壓力的愈發凸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個先秦思想家孟子提出的全民養老理念在今天有了更廣大、更實際的踐行意義。2019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指出:「大力培養養老志願者隊伍,加快建立志願服務記錄製度,積極探索『學生社區志願服務計學分』『時間銀行』等做法,保護志願者合法權益。」
從空間維度來看,時間線性不可逆更無法儲蓄,但如果以價值來考量,我們可以儲存時間的價值為將來做準備,這便是「時間銀行」。所謂「時間銀行」,指低齡老人和在校大學生通過照顧高齡或者生活有困難的老人,獲取時間積分,在將來需要的時候兌換時間換取相同時間的服務。時間銀行類似普通銀行,不過其銀行體系中的貨幣為時間積分,以互助養老為核心理念,時間銀行通過整合社區資源,滿足養老服務需求,實現社區互助。
「時間銀行」擁有美好的出發點與願景,但在實踐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與困難:志願者服務時間存儲跨度幾年甚至幾十年,如何保障數據長久的真實可靠?志願者離開目前城市後的時間存儲如何流轉?服務過程中產生的安全問題、糾紛等。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螞蟻集團攜手浩鯨科技,以區塊鏈為技術基礎打造時間銀行產品方案,基於區塊鏈技術作為創造信任的新模式,解決時間銀行運轉過程中面臨的這些痛點。
因為區塊鏈上的數據不可篡改,永久保存,終生可追溯,志願者們在存儲「時間財富」時不用擔心現在儲存的時間因為被修改、丟失或確權不明確而導致未來可能無法兌換的問題。
關於志願者城際流動時,存儲時間如何處理的問題。區塊鏈各個節點上的數據實時一致,天然打通跨社區、跨機構、跨異地等互聯互通問題,自由流通,節約成本,同時滿足高安全隱私保護。志願者服務存儲的時間不僅可以在全國範圍內流轉和兌換,還能做到時間代際傳播,將時間轉讓、傳承和捐助公益,傳世給後人。產品還將愛心基金、慈善企業和保險機構納入到運營體系中,保障時間銀行持續和長效運營。
跟許多社區、機構等區域性類似服務活動相比,時間銀行產品以用戶基數、流量巨大的支付寶為入口和平臺,老人、養老機構等在平臺上發布需求,志願者接單提供服務,加上區塊鏈的智能合約帳戶體系,實現不同比例價值的自動累計支取計算,高效流轉,實時對帳,通存通兌,發揮最大的價值,讓養老服務範圍覆蓋整個社會。同時,依託螞蟻信用的分數、用戶畫像、AI智能推薦分析等技術,保障公益的誠信度,也不斷優化和提升志願者的服務質量。
(文章來源:羊城晚報)
(責任編輯:DF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