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賽季還曾獲得中超第六的青島中能隊2013賽季從中超降級,2016賽季又從中甲降級,下滑速度令人始料未及。
過去兩個賽季,中能隊均止步中乙1/4決賽。本賽季,志在一雪前恥的中能隊引進了宋博、朱泉、陳博、李鑫等實力派球員,再加上中乙的升級名額較往年有所增加,球隊迎來了重返更高舞臺的大好機會。在新賽季出徵儀式上,身為「中乙第一帶刀後衛」的中能隊隊長沙一博喊出了豪言壯語:「我們的目標就是以北區頭名身份直通中甲,第二連想都不想。」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本賽季中乙分區賽僅踢了兩輪,1勝1負的中能隊便因為歷史遺留問題被中國足協扣除了6個積分,與北區「領頭羊」的差距拉大到9分,衝甲前景因此蒙上了一層陰影。
最終,中能隊僅以14勝9平7負的戰績位列北區第七,不到50%的勝率令人大跌眼鏡。而在主客場兩回合的排位賽中,中能隊又在點球大戰中惜敗於福建天信隊,最終僅位列中乙第14名。
中能隊是在2013年11月3日以1分劣勢遺憾降入中甲的,同城球隊青島新海牛隊恰是在那一天獲得中乙冠軍。本賽季,青島中能連續第三年衝甲失敗,青島黃海青港隊則以中甲冠軍身份升入中超,而其前身正是新海牛隊。
短短6年時間內,兩支青島球隊的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般的逆轉,令人唏噓不已。也難怪有恨鐵不成鋼的中能隊球迷在球隊的主場打出如此標語: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平心而論,作為一支底蘊深厚、青訓突出的老牌勁旅,青島中能還是具備不俗實力的。在本賽季中乙總決賽中以總比分4比1輕取南區頭名成都興城的冠軍瀋陽城市建設,本賽季在聯賽中唯一沒戰勝過的球隊就是青島中能,兩隊在兩回合較量中均平分秋色。而以中乙季軍身份直通中甲的泰州遠大,本賽季面對青島中能也僅交出1平1負的答卷。
雖然遇強不弱,但在面對實力平平的對手時,青島中能也丟了太多本不該丟的分數。比如說在上半程面對上賽季僅獲得中冠第15名的同城球隊青島紅獅時,中能居然以1比2失利,令人不可思議。而在主場對陣上賽季中冠第16名西安大興崇德隊時,中能隊被對手1比1逼平。
平心而論,青島中能的陣容配置和紙面實力在中乙名列前茅,球隊之所以未能淋漓盡致地發揮出戰鬥力,最主要是受制於主帥能力不足。上賽季結束後,青島中能留用了曾長期擔任名帥斯塔諾助手的塞爾維亞教頭克裡斯蒂奇,但這名球員時代徵戰過意甲的主教練帶隊踢了9輪比賽便黯然下課,其助手噶沙接過了球隊教鞭。
事實證明,噶沙的執教水平並不比克裡斯蒂奇高多少,在他帶隊的21場分區賽中,青島中能的戰績也不過才10勝7平4負,場均得分僅為1.76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曾在2017賽季執教中能隊的殷鐵生本賽季率領「升班馬」泰州遠大奇蹟般地拿到了中甲入場券。
本賽季,青島中能的防守相當不錯,在分區賽的30輪比賽中只丟了18球,失球數之少在北區僅次於同省球隊淄博蹴鞠。不過球隊也暴露出破門乏術的問題,30輪比賽只攻入39球,而北區前六中進球最少的寧夏火鳳凰隊也有57球入帳。
身高1.93米的中鋒陳佳奇本賽季為中能隊攻入9球並送出2次助攻,是隊內最佳射手,27歲的他尚有不小的進步空間。而身為後防中堅,沙一博本賽季打進8球,再度捍衛了自己「中乙第一帶刀後衛」的地位。本賽季重返青島中能的青島籍老將宋博總共送出13次助攻,以絕對優勢連續兩個賽季加冕中乙「助攻王」。
然而,素以人才輩出而著稱的青島中能,本賽季卻基本沒有湧現出令人眼前一亮的年輕球員。21歲的劉鍏成上賽季便已成為球隊雷打不動的絕對主力,但司職中場的他本賽季僅在29場比賽中貢獻1粒進球、4次助攻,黃牌倒是吃了10張,進步速度遠未達到俱樂部和球迷的預期。上賽季異軍突起的中乙最具潛力球員獎得主王澤陽本賽季泯然眾人矣,僅在23場比賽中貢獻3粒進球、1次助攻,效率遠不如上賽季。
本賽季中乙最令人肅然起敬的球員當屬時隔9年半重返職業足壇的34歲老將寧浩,這名青島籍球員在通過二次轉會窗口加盟瀋陽城市建設隊後,在17場比賽中攻入8球並送出4次助攻,幫助球隊取得16勝1平的佳績。而在寧浩加盟前,該隊的戰績僅為9勝4平2負。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和今年,寧浩曾兩度在青島中能試訓,卻並未進入主教練的法眼。
同城球隊青島黃海青港升入中超,極大地刺激和鞭策了青島中能。本賽季,青島黃海青港的主場上座人數多次超過兩萬人,賽季收官戰更是吸引創隊史紀錄的31986名觀眾到場,而青島中能的主場平均上座人數僅為幾百人。
知恥後勇的青島中能俱樂部矢志要在下賽季換個活法,重振雄風,俱樂部總經理黃建信心十足地表示,青島中能明年肯定會給青島球迷帶來不小的驚喜。
今年5月6日召開的青島市足球振興推進工作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吹響了「振興青島足球,燃放城市激情」的號角,青島黃海青港衝超成功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此次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會議。接下來,青島市體育局將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出臺加大對高水平職業俱樂部的扶持和獎勵政策,力爭把中乙俱樂部也納入其中,這對青島中能而言無疑是好消息。
今年,青島中能有眾多梯隊小將被國青隊、國少隊招致麾下,他們是球隊東山再起的希望,尤其是十五六歲的李蘇達、孫唯嘉、王韜,有望在兩三年內進入一線隊,在職業賽場上施展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