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水洗醫用口罩成功下線!山東煙臺破解技術難題培育出新產業鏈

2020-12-14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8日訊 疫情期間,口罩消耗巨大,很多企業緊急轉產。隨著疫情趨於平穩,如何繼續領跑市場?煙臺道恩集團加強技術攻關,通過一項新產品培育出一條新產業鏈,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次性醫用口罩不能水洗,比較浪費,這是大家在使用中普遍遇到的一個問題。不久前,符合國家民用口罩團體標準,可以水洗、重複使用的新型醫用口罩在位於煙臺龍口市的道恩集團下線。

山東道恩模塑公司銷售總監鄒秉桓向記者介紹:「普通口罩中間層的熔噴層主要是帶靜電離子,起到吸附細菌和顆粒的作用。但是經過水洗或受潮之後,靜電會消失,從而導致過濾系統效率也會降低。但我們現在採用的新型熔噴布,它從根本上解決了這個問題。」

疫情初期,口罩一度緊缺。作為國內最大的熔噴料生產企業,道恩也緊急上馬了幾條口罩生產線。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轉產口罩,在與同行的交流中,道恩發現口罩生產的準入低門檻,造成產品質量良莠不齊。

「整個行業不好其實受損的是整個產業鏈,不是一家的問題,不可能獨善其身。既然我們道恩在熔噴料這個基礎原材料上有這麼強的技術優勢,那我們就考慮給整個行業帶來一個技術的標杆。」山東道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田洪池說。

如何打造這個技術標杆?道恩先從熔噴布上下功夫。北京、青島、龍口三個研發中心合力攻關,經過4個月,成功破解了熔噴布靜電容易衰減和不耐老化的難題。與此同時,配合改良口罩生產工藝,最終順利研發出可水洗醫用口罩。

田洪池說:「我們複製一個樣板,讓大家來看,用這樣的料這樣的工藝,可以去做可重複使用的口罩,然後就會有人跟著你去做這樣的事情。這樣的話我們國家的口罩水平不就提升起來了嗎?」

然而,畢竟口罩市場對熔噴料的需求有限,如何繼續擴大熔噴料產業規模?道恩決定以這項技術為依託,聚集下遊終端企業,壯大產業集群。斯維特是國內為數不多可以生產高品質非織造布的企業,道恩把它收購之後,聯手研發個人衛生用品和醫用防護品等高端熔噴料下遊產品。

「疫情期間不論是原料還是無紡布需求上都有所增長,這是機遇,但不是持久的,持久的只能靠高品質、差異化產品贏得市場。」山東斯維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慎張飛表示。

眼下,在龍口市政府的支持幫助下,道恩集團已經開工建設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園。明年陸續竣工後,可容納大量下遊企業落戶,推動熔噴料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山東道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於曉寧表示:「通過材料怎麼樣把無紡布,就是非織布產業的開發與應用形成一體,打通產業鏈、產品鏈和企業鏈,為行業和產業的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

閃電新聞記者 譚魯民 趙麗娜 龐軍 孫治國 煙臺臺 萬瑞鵬 賈海洋 報導

相關焦點

  • 《山東新聞聯播》聚焦道恩:一個新產品觸發一條新產業鏈
    8月8日,《山東新聞聯播》以《牢記囑託 走在前列 全面開創:一個新產品觸發一條新產業鏈》為題,聚焦道恩參與《可重複使用民用口罩團體標準》的制定及研發生產,通過一項新產品培育出一條新產業鏈,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下面請看報導: 疫情期間,口罩消耗巨大,很多企業緊急轉產。隨著疫情趨於平穩,如何繼續領跑市場?
  • 硬核戰疫:煙臺道恩熔噴料產量可滿足日產2億隻口罩
    據媒體2月13日從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獲悉,該企業自建口罩生產線,日產量最高可達200萬隻,從想法提出到首批口罩下線僅用時3天,成為這次抗擊疫情的中堅力量。而在煙臺,有一家口罩生產的上遊企業。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口罩布聚丙烯熔噴料生產商,在這次抗擊疫情中也展現了煙臺擔當。位於煙臺龍口的道恩股份,在全國口罩熔噴料產量市場份額佔到40%左右。
  • 防紫外線、過濾等級達75%,這樣可反覆水洗的口罩你心動嗎?
    可反覆水洗使用,佩戴後過濾等級達75%,吸氣阻力永久65-50PA,呼氣阻力永久50-40PA,低於一次性口罩的呼吸阻,還具備物理抗紫外線UPF不低於1000的性能……這樣的口罩,你心動了沒?在7月23日舉行的廣東省紡織團體標準T/GDTEX12-2020《可水洗重複使用織物口罩團體標準》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一款由荔灣區內企業研發的高科技口罩。據了解,這款口罩由荔灣區七喜創意產業園進駐企業——單導科技發展(廣州)有限公司研發。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催生大量的口罩需求,促進我國口罩產能提升。
  • 中央企業積極努力打通口罩產業鏈
    其中,可用於口罩熔噴布生產的高熔指纖維產量佔總量的4.2%,為88萬噸。而一噸聚丙烯可生產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90萬到100萬隻,生產N95醫用防護口罩則大約20萬到25萬隻。總體產能遠遠大於口罩所需用量。
  • 長榮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自產一次性醫用口罩產品試產成功
    來源:紅刊財經日前,在經過數日連續奮戰後,長榮集團旗下天津長榮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榮健康「)自產一次性醫用口罩產品試產成功。為充分踐行上市公司社會責任,長榮集團決定將試產成功的首批一次性醫用口罩捐贈給北辰區政府及北辰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全力支持區域抗疫防控及復工復產工作。
  • 山東(煙臺)中日產業技術研究院:做引入日本技術的「橋頭堡」 輸入...
    「我們承擔的使命和任務是日本產業技術進入山東的『橋頭堡』,山東自主創新產品輸入日本的『擺渡人』」,山東中日產業技術研究院(煙臺市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海超博士非常形象、清晰地定準了自身的「角色」。近期,該院與清華啟迪、東京大學IPC初步達成建立海外孵化基地的合作意向,為山東自主創新產品和技術落地日本開闢了通道。
  • 對話「中廣核俊爾」董事長陳曉敏 每天轉產醫用口罩核心材料60噸
    溫州網訊 一個振奮人心消息前天在許多企業家的朋友圈中刷屏:中廣核俊爾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發生產出了醫用口罩核心材料,解決了當前不少口罩生產廠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難題,為溫州乃至全國企業復工提供了更加有力的防護保障。
  • 山西省第一套醫用防護服在臨猗下線
    24小時加緊生產增援戰「疫」一線山西新聞網運城頻道訊 2月1日生產線、無菌車間調試消殺到位,2月2日生產線試車成功,防護服樣品下線,2月3日,全省第一套醫用防護服在臨猗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兵娟製衣公司正式下線。待樣品送檢通過批覆後,將開足馬力批量生產,為抗擊疫情貢獻臨猗力量。
  • 浙江浦江縣首個全自動化口罩生產線正式投產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第一臺抵運的全自動一拖二口罩機正開機運行,技術人員忙著精細調試。調試完成,全自動化一拖二口罩機高速運轉,無紡布、熔噴布等原料通過生產機器自動熔合在一起,製片成型後,再通過分流進入耳帶熔接、包邊等流程,口罩便完成了生產。「每分鐘可以下線120個一次性防護口罩,日產量可超12萬隻,整個流程只需要兩個人負責最後的包裝。」
  • 「煙臺造」助力全國抗「疫」!細數防控一線的 「煙臺元素」
    2月1日,80餘套高效空氣過濾器在火神山醫院的ICU、手術室和負壓病房成功安裝,為火神山醫院的按期交付使用提供了保障。據了解,寶源淨化自主研發的「醫用超低阻迴風淨化裝置」,可有效切斷氣溶膠傳播途徑,消除交叉感染,為改善醫護環境提供保障。
  • 口罩成「世界級需求」!山東三大法寶保證口罩生產,開始助力全球...
    說完口罩生產企業的擴產趕工,大家可能還不了解,口罩是啥材料做成的。口罩的原料全部是聚丙烯,醫療用口罩是多層結構,一般簡稱為SMS結構。S表示無紡布紡粘層。位於煙臺的道恩集團研發定製聚丙烯紡粘料,就是生產口罩S層的原料,而這也恰恰就是口罩的「心臟」。
  • 寧波富德能源轉產醫用口罩原料高熔指聚丙烯成功
    2月14日上午10時,位於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家大型化工企業
  • 防病毒口罩究竟怎麼選?技術解讀不同醫用口罩的區別
    在這項為期四年的試驗當中,戴N95口罩的醫務人員,有8.2%被傳染了流感,而戴醫用口罩的只有7.2%被傳染,顯示「N95口罩和醫用口罩,在防護包括流感在內的大多數病毒性呼吸道傳染病方面差異不大」。
  • 山東首次包機、最大批量進口口罩在煙臺入境
    記者從煙臺海關獲悉,1月29日上午12點35分,在青島海關所屬煙臺海關監管下,一架從韓國首爾起飛的仁川航空公司包機KJ233穩穩降落煙臺蓬萊國際機場,這架航班搭載著 85.42萬隻防護口罩。此前的上午8時許,煙臺海關已驗放這架航班運抵入境的82.22萬隻口罩。
  • 山西健康之路口罩:醫用非醫用口罩的區分方法及兒童口罩標準分析
    而兒童面部小,肺部力量相對較弱,成人口罩相關技術指標不適用於兒童。基於此,給出了醫用/非醫用口罩區分一般方法和對近期發布的兒童口罩團體標準相關指標進行解讀。 一、口罩定義 口罩是指戴在口、鼻部位,用於過濾進出口、鼻的空氣,以達到阻擋空氣中的細顆粒物、粉塵、細菌和飛沫等汙染物進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包括隨棄型口罩和可更換型口罩。
  • 東營市監局推進7家企業建設醫用防護用品項目
    3月2日,記者從山東省東營市市場監管局獲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為緩解我市醫用防護服、醫用口罩緊缺狀況,市市場監管局積極推進企業建設醫用防護用品生產項目。截至目前,全市共有7家企業正在轉產或投產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項目,預計達產後,最大生產能力將達到日產醫用口罩130萬個、醫用防護服2000件。
  • 煙臺戰疫情:一天兩架次從韓國空運167萬隻防控口罩
    1月29日上午8:00、12:35,在青島海關所屬煙臺海關監管下,兩架從韓國首爾起飛的仁川航空公司包機抵達煙臺蓬萊國際機場,兩批次通關入境口罩共計167.64萬隻,這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山東首次以專機方式進口疫情防控用口罩,也是目前省內最大批量從國外採購醫用防護用品
  • 山東日產195萬隻醫用口罩 開闢疫情物資審批綠色通道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目前,山東醫用口罩日產達195萬隻,醫用防護服提升至2.8萬套。  山東省藥監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任紹彥介紹,疫情發生以來,省藥監局堅持「開綠燈、減環節、減手續、保前線」原則,在確保質量安全的前提下,開闢應急審批通道,全力助推企業儘快形成上市產能。截至2月27日,已應急審批通過醫用防護服、醫用外科口罩、額溫槍等39個、98個規格型號產品上市。
  • 不怕水洗,可反覆使用的口罩來了!
    不怕水洗,可反覆使用的口罩來了!目前在國際上,口罩「戴,還是不戴」已不再是一道選擇題。在中國,科技人員通過持續科研攻關,可重複使用民用口罩材料、新型石墨烯口罩等相關研究,近日獲得重要關鍵技術突破,將服務於疫情防控並為人群健康防護髮揮作用。
  • 東營市市場監管局積極推進7家企業建設醫用防護用品生產項目
    市市場監管局已推動納入省藥監局醫療器械應急審評審批通道,達到醫用口罩生產標準後,將及時協調省藥監局進行註冊現場核查,幫助企業儘快獲得醫療器械生產資質。預計3月中旬達產。東營舒朗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部位於煙臺,該公司於今年2月20日註冊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