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礪,字古石,別署陶廬,且堂,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湖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長沙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出版有《中國篆刻百家·李礪卷》、《李礪肖形印譜》《李礪心經印譜》、《中國當代篆刻家―李礪篆刻集》《與佛有緣·李礪佛像印選》等,著有《湖湘篆刻》《陶廬印談》《湖南印人傳》。
獲全國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書法篆刻展佳作獎[中囯文聯,中國書協];
獲西泠印社「金石華章」海選三等獎[西泠印社];
全國第六屆篆刻藝術展提名獎[中囯書協];
獲湖南省第六屆書法展二等獎[湖南省書協];
獲湖南省第五屆「三湘群星獎」金獎[湖南省文化廳];
獲西泠印社第六屆全國篆刻評展優秀獎[西泠印社];
獲首屆湖南中國畫大展優秀獎[湖南書畫研究院、湖南電視臺];
獲第二屆國際肖形印大展金獎[篆刻雜誌社];
獲中國書法培訓中心六屆教學成果匯報展篆刻一等獎[中國書協];
獲湖南省建黨八十周年書法篆刻展金獎[湖南省書協];
獲中國書法培訓中心十周年成果展一等獎[中國書協].
入展中南五省書法展(中國書協)
入展全國第三屆正書大展(中國書協)
入展全國第四屆楹聯書法展(中國書協)
入展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書法篆刻作品展(中國文聯、中國書協)
入展全國第二屆書法藝術節全國中青年篆刻家作品展(中國書協)
入展全國首屆自撰楹聯書法展(中國楹聯協會)
入展紀念建黨八十五周年全國書法展(中國書協)
入展紀念傅山400周年全國書法展(中國書協)
入展紀念共青團成立八十五同年全國書畫展(共青團中央)
入展慶祝國慶60周年全國書畫展(民進中央)
入展中國書法家網當代名家網絡邀請展(中國書法家網)
入展西泠印社「翰墨緣」詩書畫印大展(西泠印社)
入展西泠印社第七屆全國篆刻評展(西泠印社)
入展全國首屆千字文書法展(《書法報》社)
入展中國中部六省書法展(中國書協)
入展「瀟湘雲起」當代湖南書法50人晉京展(中國書法院)
入展西泠印社「翰墨春秋」詩書畫印展(西泠印社)
入展西泠印社第八屆篆刻評展(西泠印社)
入展西泠印社「印匯天下」國際印社聯展(西泠印社)
入展西泠印社''百年西泠-金樂石''大型篆刻選拔大展(西泠印社)
與德為鄰
愛以身為天下
波羅僧揭諦
揭諦
靜以修身
心如金石氣作山河
亦復如是
亦無老死盡
作品選登
李礪篆刻運刀明確,結字有典,通篇顧盼有致,為當下大篆印風之典型者,尤以其熟稔書法之道,更助其一臂之力。——劉一聞
古璽印式常於疏密聚散處予人出乎預料之感,李礪之印作師古璽之法理,用字則以金文、楚篆為主,章法開合有度,刀法衝切互用,衝以見筆畫張力,切以顯線條質感,故而呈現出蒼古的意蘊。——王丹
李礪兄治印,取法高古,根植漢魏,遠紹先秦。多以戰國古鉩為面目,章法縱橫開合,空靈自如。以單刀直入,勁爽利落,頗得白石山翁神韻,金石感、視覺衝擊力極強。李兄治印字法、用刀、章法俱得,若再俱個人獨特風格,則更臻妙境。一一許雄志
李礪是當今篆刻界較有成就的年輕篆刻家,作為嶽麓印社的常務副社長,其印作常常見於重要展覽,他擅長古璽類印的創作,從他的印作來看,秀逸酒脫,生動活潑,結體欹正方圓,較為隨意,線條質感較好,用刀爽利痛快,極少雕琢修飾,不做漫漶蒼茫斑駁做作追舊,給古璽印賦予了時代感。不足之處,章法過度強調大開大合,缺泛一種意境融徹之感。一一朝洛象
近觀李礪兄創作的古璽印,頗為讚賞欽佩。 細讀之,其主要特點有三。 一是章法開合有度,一任自然。如「得自在心」印,隨字布局,大塊留白,空靈活潑得印文「自在」之本意。 「舍利子」印,疏可走馬,密不容針,而不牽強侷促,「舍」字撇 捺兩個斜筆聚攏了章法,起到了極好的穩固作用,可圈可點。 「波羅僧揭諦」印,看似隨意而拙樸生動,天真爛漫之意躍然紙上。 二是刀法上方圓互用犀利古厚,很多字處理成外圓內方的效果。如「獨上西廬」印獨字左上,西字下部 ,廬字兩個田字均外部圓渾而內部筆畫單刀直入,特別是「廬」字兩個田內部七個空白各具情趣靈動自然,頗耐品讀。「君子重修德」印同具此意而線條更加爽朗古拙。 三是邊款,「君子重修德」款,楷隸結合,融入章草意味,極具手札之美 ,體現了李礪兄的書法功底。「波羅僧揭諦」印款,大小佛龕排列,簡遠古拙各具姿態,與印文意頗合。如龍門石窟之魏晉造像,令人油然而生敬意。——邵晨
因為經常收到長沙羅光磊社兄寄來篆刻作品集,得知長沙篆刻社員眾多且水平高,活動頻繁,令人羨慕。從中也注意到了這個與我同宗也刻寫意一路古璽的李礪同道。可以說:雖然都是當代人,古璽也是目前許多印人創作的焦點,大有流行趨勢。怎麼樣刻出既有古樸厚重,又與當代人拉開距離的古璽,一直是我思索的問題。有幸於杭州雅集時見面並深入交談,對李礪的作品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通觀最近出示的一批古璽作品,布局巧妙,變化多樣,用刀靈活,文字以古璽文和金文為主,古樸淳厚,真氣瀰漫。展讀再三,受益良多。可以說:李礪的篆刻是走傳統一路的,其書法(篆書)和篆刻文字和諧統一,做到了印從書出,書從印入。二者互補,又具個人面目,實不易也。古璽布局講究開合有度,文字變化無常,穿插挪讓,不人為的拆解文字,尤其是多字印的古璽,對篆刻者來說是一大難事,李礪均安排有序,通過文字線條粗細變化和邊框的正欹來達到一種平衡,如:水至清無魚。有些印的線條還力圖表現書法筆意和墨韻的味道,加之用刀爽辣,石頭的自然崩裂,極具金石氣。當然在現代快節奏的電子時代,信息的傳播,也容易使印人篆刻作品趨於雷同,這也給印人增添了許多的無奈與煩惱,避免同化,追求個性。與李礪兄共勉。——李夏榮
李礪好讀書,勤治學,擅思考,富學養。其書法篆刻,有傳統文化根底,又有自己的藝術理想。風格成熟,指日可待。湖湘印壇有此翹楚,殊可喜也!———敖普安
湘才李礪,雖早有耳聞,謀面卻是在2015年湘蒙兩地篆刻聯展上,灑脫的氣質,豪放的情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礪印風,以先秦古璽為主調,其作品布局樸實自然,張馳有度,其刀法爽利,穩健沉著,飽滿的激情溢於刀端,大有南人北相之態。其邊款更是古意盎然,妙趣橫生。通過其作品,透露出作者的文化底蘊與內涵。———王雲山
李礪兄其人豪邁爽朗,治印雄渾豪放,在暢酣淋漓中又見細節精妙。他的印作立足於古璽又不局限於某家某派,對古人以及當代時風保持著清醒認識。作品自然樸拙、風格突顯為當代青年印人楷模。———劉永清
辛卯夏,我客星城,又與聚會,幾盞鐵觀音之後,話歸金石篆刻,彼出示近作佛陀、菩薩肖形印拓若干,只見殷殷朱紅透紙,那一個個生動鮮活的佛像讓你眼前一亮,所刻諸佛,立坐倚臥,姿態不同,喜怒哀樂神情各異,或陰或陽,或衝或切,既古樸典雅而又爽利恣肆。確是他長期刀筆修行、靜悟之作。古石浸淫肖形佛像多年,早在1993年的第二屆國際肖形印大展時,他就以一組佛像印奪得國際大獎桂冠。近年來,他曾五刻般若波羅蜜心經這部佛教經典全文,印雖為文字印,卻每方印都配有佛造像邊款,可謂佛經佛像,相得益彰,且均被佛緣人士收藏供奉。古石的山水小品,也很可觀,水墨淋漓,筆墨丰韻而有禪意。他的大篆書法,稚拙古雅,一任自然,亦具禪理,所編書籍,所作詩文頌古吟今,字善文慈,似蘊禪趣。他積多年之功,浸淫於斯,潛心修煉,厚積薄發,一朝頓悟,心眼見佛。故而近年來的故事其他方面也都順風順水,順心順意,真可謂一花開五葉,步步踏金蓮。——安多民
與他的篆刻創作比起來,李礪更為可貴的是還做了許多篆刻史論的研究。與忽略印史和印學理論研究而偏重於篆刻創作的作者相比,我相對更欣賞這種創作和研究並重的篆刻家。他的著作《湖湘篆刻》,對湖南篆刻的歷史及現狀進行了一番梳理,很有地域特點,也很全面。這本書可以說是填補了湖南藝術史的一個空白。該書作為《湖湘文庫》叢書之一,由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後,得到了專家和眾多業內人士的認可與好評。——劉紹剛
我說的李礪,是在北京當代篆刻藝術大展期間所識,然後再於長沙見識過他的書作,是一幀參以簡帛的大篆對聯,文氣中帶點調皮,這樣的作品就有了很多書作以外的聯想,可以領略作者對藝術入古出新的思考和實踐,對文字的重塑能力和相對應的書寫技巧的把握。所以他的印,最好、最多的也是古璽,這種契合,是自我自然狀態下的流露和個性章顯。他的印有文氣有趣味,但他把睿智藏得很巧妙,似乎想讓眼光平平的人不輕易能發現他。施刀乾淨少澀,能給以肯定的感覺,這種肯定是一種技法的成熟,是在準備基礎上的肯定,是對古法孜孜以求的自我表達。——劉小平
我從李礪的印、書、畫中看到了一個共同的東西,這個東西就是:不太像印的印,與他人不一樣的字和畫。初看他的書、畫、印,並沒有什麼搶眼的地方,平常到甚至可能一不小心便會忽略。但細看,是可以看出來他是一個有藝術立場的人,用大白話來說,他是有想法的,他的想法就是「不近不遠」──和藝術傳統與時尚,保持著不近也不遠的距離。——彭見明
李礪篆刻用刀衝、披率意,刀法凌厲清爽,線條靈活,隨形取勢,轉折或方或圓,涉筆成趣,隨緣生機,輕鬆自如。有刀味、石趣,更兼筆意,金石韻味十足。字法取法金文、楚簡和秦詔版,而又納其多年來在篆書創作上風格的輕靈多變,淡化了古文字的嚴謹,字法既輕靈而又不失古樸。章法取法戰國古璽印式,這得益於他多年來對古璽印的廣泛學習、浸淫,既有漢白文印章法的平衡,又有古璽印中不經意般的錯落。虛實調節與敬側變化在章法上處理得體,能於平中見奇、奇中寓平、奇平相生。——羅光磊
李老師精心刀刻佛像形態多姿,表情豐富,用刀爽利大膽,感覺一股清新之風撲面而來。這與我所想像傳統佛像有很大不同,好像這些遙遠佛陀穿破時空來到了我們今世。看出李老師在這方面是有所創新和大膽突破的,在當今印壇這是難能可貴和別具一格的。祝願李老師今後能有更大的創新與突破!——金錚
李礪的創作也屬於寫意一派,刀法洗鍊,融入微妙的書寫意趣,朱白文風格統一,白文「君子在德修」,「君子」合文右邊一行,上下左右留白寬裕,「在德修」左行,排列較密,其中留紅處,與右側照應,不顯悶塞。上右各有白邊界隔,使得整個章法統一中有變化。白文「文章千古事」「事在人為」,朱文「得自在心」「獨上西樓」亦為其得意之作,其楚篆仿古璽布局,新意迭出,最見才情,邊款小字精到無習氣,布局頗見巧思。——張平
我:
李礪兄篆刻清奇健朗,取法古璽印式,以金文入印,印面修飾極少,一仼自然。對於寫意印來說,印面無殘破修飾不太容易表現出蒼茫雄強的風貌。而李礪兄在利落、肯定的衝刀下表現出寫意印的另外一種風情。一一杜延平
李礪篆刻得劉一聞先生親炙,深知其理,故能奉"澤古益深,尊古為新」之道,且以玩家心態於書畫篆刻,所作能得自然之氣韻。一一袁道厚
主辦:長沙市書法家協會
運營:嘉木文化
投稿:562111428@qq.com
運營總監:呂記國:13755050429
-
掃一掃關注長沙市書法家協會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