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面審批」「點對點送人到崗」「網上招聘不停歇,就業服務不打烊」……面對日趨向好的疫情防控形勢,安徽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力爭將防疫與復工的「兩難」變成「兩全」。
截至2月18日24時,安徽省累計報告確診病例986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361例,累計死亡病例6例,累計醫學觀察密切接觸者24600人,尚在醫學觀察3602人。安徽新增確診病例連續6天下降,新增疑似病例首次為「零」,新增治癒出院人數創新高。
隨著疫情形勢不斷向好,安徽密集出臺應對舉措,全力支持和有序推動各類生產企業復工復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據新華睿思大數據統計,在疫情防控話題傳播過程中,涉及復工的信息共677779條,其中微博信息佔比最大。在微博上,「#第一批覆工的人#」話題閱讀量達3.5億次,討論量3.5萬次。此外,「#快遞公司全面復工# 」「#復工後上班有多難# 」「#像極了復工後的你#」等話題也佔據了微博熱搜。
據新華睿思平臺分析,圍繞復工相關話題,「上班」「防護」「加油」成為網民反覆提及的熱詞。有網民在微博互動留言中表示,「為第一批覆工的人點讚,也為自己點個讚,希望疫情早日結束,工作生活步入正常化。」也有網民表示,「復工不是放棄防控,而是在科學合理防控的同時恢復生產與生活。只要做好科學分析、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防控』與『生產生活』是可以二者兼得的。」
「復工的腳步越來越快,就像這個春天一樣。」阜陽市外出務工人員朱其全說。
據新華社報導,阜陽市作為全國聞名的勞務輸出大市,春節後受疫情影響,大量務工人員滯留家中。為降低疫情對返崗復工的影響,阜陽市及時與外出務工人員集聚地溝通聯繫,並向鐵路部門申請開行「送您上崗接您返企」復工人員定製專列,首趟專列方向為阜陽至寧波。
此外,為滿足企業復工的用工需求,黃山市也發出首趟復工人員專列。據媒體報導,2月18日,由黃山北開往杭州東的復工人員專列D5580次列車從黃山北站開出,當地543名務工人員隨車赴杭州返崗,其中黃山北出發474人。
建立24小時重點企業用工調度保障機制,安徽開展「點對點送人到崗」活動,集中組織農民工出家門進車門,下車門進廠門。發揮「安徽公共招聘網」等網絡平臺作用,收集發布崗位信息,推廣視頻招聘、遠程面試,打造「網上招聘不停歇,就業服務不打烊」的線上春風行動。
據中新社報導,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為減少人員聚集、阻斷傳播途徑,安徽省經信廳積極推行「不見面審批」,聚焦「網上預審受理、優化審批程序、加大網辦宣傳」,在安徽省政務服務中心窗口採取輪流值守制,及時受理網上諮詢、電話諮詢和網絡辦件,確保人員在崗不間斷,事項辦理不隔夜,全力做好企業服務工作。
安徽固鎮縣新馬橋鎮創新推出「123工作法」,做到了疫情防控與返工返崗兩不誤。「一對接」,即村(居)根據務工人員意願,主動與用工單位對接用工事宜,確保務工人員「點對點」出行。「兩負責」,即村(居)組織務工人員開展體檢,出具無咳嗽、發熱等症狀健康證明,對健康負責;意向用工單位出具確保用工證明,對持有健康證明的務工人員無條件錄用,對上崗負責。「三聯單」,即村(居)留存務工人員備案單,務工人員攜帶外出務工聯絡單、企業向村居反饋完成用工回執單,輸出地與輸入地保持了有效銜接,及時掌握人員動向。
據多家媒體報導,這項措施從今年2月11日推行以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已經有329名務工人員奔赴合肥、南京等地成功就業,既保障了務工人員安全返工返崗的需要,更符合疫情防控要求,有效減小了目的地疫情輸入風險。
安徽天長市細化制定十條服務人才具體舉措,「包保」服務人才安全上崗,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除了優先扶持與疫情防控相關的科研項目外,還開通全時電話服務專線,24小時接受人才諮詢、意見反饋、事務求助等。對接人才返回行程信息,在高鐵站口、高速路口等交通卡點,落實專車接送。目前,全市500餘家規上企業中,已有370餘家復工復產,到崗員工約2.5萬餘人。
據媒體報導,為了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紮實做好疫情監測、排查、預警等工作,近日,安徽省數據資源管理局依託「皖事通辦」平臺全新上線「安徽健康碼」,往返群眾通過自助填報、主動登記,實現進出城、往返家、上下班「亮碼」通行,政府部門和街道社區可對人員情況可以精準掌握,把閉環管理落實落細。
新華社評論指出,各地將防疫措施落細落小落實,為企業復工助力、排憂、解難,成為疫情下助力社會復甦的有益舉措。當前,疫情防控不能有絲毫鬆懈;同時,安全復工決定著疫情之後的社會安定、經濟發展,也不能掉以輕心。確保精準防控、安全復工,細分化、精細化是一把「鑰匙」。
來自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16日,安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7288戶,復工率達40.4%。其中,宣城、黃山、滁州、蕪湖、銅陵、合肥市復工率在50%以上。目前,合肥市已復工億元以上企業514戶,佔全部復工企業的42.5%。滁州市50戶市級重點企業中,包括隆基股份、立訊精密、惠科光電、長電科技在內的43戶企業已復工,在崗員工近4萬人,佔全市在崗員工總數的34%。
(數據統計時間:2020年2月19日00:00-2月19日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