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創業板註冊制後首隻破發新股出現了。
9月9日開盤後不久,於8月24日上市的創業板「18羅漢」之一鋒尚文化便跌破了138.02元的發行價,午後鋒尚文化一路走低,報收於133.43元,較發行價跌去3.33%。
而在此之前,作為註冊制下首批新股之一,鋒尚文化上市首日一度衝高至242元/股,比發行價整整高出逾80%,上市首日鋒尚文化上漲43.1%。
公開資料顯示,鋒尚文化以創意設計為核心,業務範圍涵蓋大型文化演藝活動、文化旅遊演藝、景觀藝術照明及演繹等多個領域的創意、設計及製作服務。在具體項目中,公司根據項目背景和客戶訴求,將藝術和文化科技結合,為各類文化活動提供現場製作服務。公司主要客戶為中央電視臺、各地方文化機構等企業。
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影響之下,鋒尚文化依然實現營業收入4.28億元,同比增長4.61%;歸屬淨利潤0.97億元,同比增長13.88%。
破發前,鋒尚文化剛剛迎來了一輪密集的機構調研,9月3日,華泰證券、招商證券、國都證券、長江證券、高盛資產、幸福人壽等60餘家投資機構參與公司電話會議。
會議上鋒尚文化高管表示,公司有良好的現金流和營業業績,公司三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10%,毛利率一直穩定在40%左右。展望未來,公司目前在手訂單合同額13億左右。在手訂單包括四川夢回巴國項目、福建晉江中學生運動會等。
但這一表態似乎並沒有勾起投資者的熱情,上市後,鋒尚文化股價節節敗退,如果從上市首日242元/股的最高點算起,鋒尚文化當前股價較最高點已經跌去44.86%。9月8日,鋒尚文化遭遇融資淨賣出458.69萬元。9月9日,鋒尚文化主力資金淨流出再次突破1086.2萬元。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新股出現破發是正常市場化現象。
星石投資首席研究官方磊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指出,註冊制改革之後,放鬆了「23倍市盈率」的限制,新股發行定價更加市場化,部分公司破發將是正常現象,也是市場化的表現。
「其實,在成熟的資本市場,新股破發也是比較正常的現象。比如,以港股為例,根據統計2016年港交所共發行新股115隻,首日破發21隻,破發率為18%;2017年發行新股160隻,首日破發37隻,破發率為23%;2018年發行208隻,首日破發66隻,破發率32%。另外,從科創板的情況來看,也已經多次出現新股當日跌破發行價的情況。」方磊補充道。
值得一提的是,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以9日晚收盤價統計,除了鋒尚文化相對於發行價跌2%以外,但也有部分註冊制新股逼近破發。從溢價情況來看,美暢股份、傑美特等兩家公司9月9日收盤價分別為45.9元、46.49元,分別較股票發行價溢價4.89%和12.68%。
(作者:楊坪 編輯:朱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