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娟娟lu教育
我國是人口大國,也是教育大國,近年來隨著「科教興國戰略」的不斷開展,教育和科技不僅僅代表著我國的綜合實力,也讓中國在世界的舞臺上立足,科技和教育的發展離不開國家對高等教育的扶持,從而也帶動了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考生和家長們在選擇高等教育學府上也由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各高校,為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擴大招生範圍,提高院校的競爭力,便開始在校名上動起了「小心機」,很多高校在命名上都是能叫大學的絕對不會叫學院,能叫「中國」絕不叫地方省份,所以也導致了什麼經貿、理工、科技大學滿天飛,而有些大學的配置是和名字不匹配的,也就是實力不符。
教育部新通知:高校「名稱」不能亂改,學生家長:來得太及時了
近日教育部針對高等教育院校,亂改校名一事,做出了相應的政策,為了規範和整治高等院校「亂改校名」的行為,教育部發布了最新的通知,《高等教育命名暫行方法》,針對全國高校的命名工作,做出了硬性的要求,和詳細的規定,主要包括以下內幾大方面。
TOP.1改名原則
從今年起院校的命名原則上不可以再使用「中國、華東、華北、東南」這樣帶有明顯區域的字樣,但可以使用所在城市,省份的名字,例如「湖北、山東、內蒙」等,但不能採取其他省份的名字,例如:湖北的大學,就不能用廣東的名字,並且農林類的高校和師範類的院校不論是調整或者合併都要保留農林以及師範類的字樣。
TOP.2改名規範
從今年起,高校不可以用個人的姓名命名,但不包括對院校有特殊貢獻的人,新成立的院校,不可以用其他院校使用過的名字命名,並且新轉設的獨立院校,名字中也不可以包含原來舉辦院校的簡稱。
教育部的這項舉措有哪些影響?
對於教育部的這項通知,很多家長和考生都表示:來得太及時,今後對考生的報考就會帶來一定的幫助,同時校名的規範也讓很多高校在無機可乘,想要擴大招生,提升院校知名度就要在辦學層次和師資力量,以及教學水平上下功夫了,但此次的「改名」規範不會對已經成立的院校有影響,所以已經考上大學的學哥學姐們也不要為此擔心。
其實教育部早在2006年的時候就應經出臺了相關規定,明確的表示了,校名不可以用「中國、中華、國家」等字樣冠名,院校的命名要與自己的人才培養目標、辦學層次、學科門類等事實相符合,可是近年來還是有很多大學為了招生宣傳誇大學校的校名,打擦邊球。
哪些院校是經過改名才被大家熟知的?
早在2008年的時候,「中國消防救援學院」由原來的武警警種學院改名成立,加上了「中國」以後,這所大學的知名度也有所上升,中國消防救援學院是一所專門培養消防應急救援人才的地方,名字雖然改得比較符合專業,但是以中國命名卻是違背了2006年和2007年的改名規定,當時引起了很多人的議論。
還有當時爭議最大的「瀘州醫學院」更名為「四川醫科大學」事件,當時在教育部發出更名函以後,引起了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的不滿,最後更名為「西南醫科大學」,但是這個名字又違反了當時教育部自己發過的不可以用地區命名的通知。
還有很多在校生在看到教育部的通知後都紛紛調侃自己的大學,例如:例如河北工業大學以後不叫和河北工業那叫什麼?還有中山大學,西南大學、華北理工、東北師等等難道這些名字也要換?雖說這項政策對以前的高校並沒有影響,但是如果學校不在自己的學術水平和綜合實力上有所提升,早晚有一天會被踢出高等教育的圈子之中。
分析:
其實對於學生來說院校改名對於報考來說真的有一定的影響,很多實力一般的院校在校名前面加上了區域,或者中國這樣的名字立刻就會變得高大上,可信度也有所提升,所以為了避免高校「掛羊頭賣狗肉」,也為了治理高等院校在「改名」上出現的亂象,教育部才會發布這樣的通知。
今日探討話題:你覺得教育部的這項通知對學生來講有哪些好處?你會在報考的時候會參考校名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我是娟娟,願每天分享一個教育知識,希望為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記得點讚關注我哦!
#教育分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