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首古詩,寫盡了冬天的美

2021-02-10 唐詩宋詞

古詩,沉鬱高華,多慷慨激昂之作。

其實,在豪邁之外,

古詩亦有清新溫柔之句。

今天,介紹幾首冬天的詩,

一起感受詩中的絕美冬日。

《苑中遇雪應制》

唐·宋之問

紫禁仙輿詰旦來,青旂遙倚望春臺。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這是一首詠雪的詩歌。

詩人一覺醒來,不知道外面下了雪,看到庭院中落在樹枝上白茫茫的雪花,還以為是昨夜院中樹枝上開放的花呢?

以花喻雪,比喻生動、貼切。

《冬柳》

唐·陸龜蒙

柳汀斜對野人窗,零落衰條傍曉江。

正是霜風飄斷處,寒鷗驚起一雙雙。

晚唐詩人陸龜蒙獨闢蹊徑,寫起了寒風中零落枯槁的冬柳。

水汀邊一行行的柳樹斜對著我的窗口,衰敗的枝條,零零落落地堆積在江岸邊上。一陣寒風吹來,把柳樹的枯枝吹斷,棲息在江邊的寒鷗被驚起,一對對地飛走了。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白居易在一個雪夜,靈感來了,寫下這首詩。

下雪了,被子枕頭都是涼涼的,抬頭看著窗臺,被雪照著通明。雪越下越大,躺在床上,聽到樹權折斷的聲音。

白居易從側面烘託大雪,夜雪壓枝,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生活經驗。

《北中寒》

唐·李賀

一方黑照三方紫,黃河冰合魚龍死。

三尺木皮斷文理,百石強車上河水。

霜花草上大如錢,揮刀不入迷濛天。

爭瀯海水飛凌喧,山瀑無聲玉虹懸。

這首詩描寫了北國冬日的景象。詩人通過提取與水受冷凝結相關的尋常事物,通過淺顯易懂的語言把讀者引領進一個晦暗寒冷的冰世界。

一方灰暗,三方天色皆成紫。黃河冰凍,成片魚龍皆困死。三尺木皮凍裂,辨不清紋理。百石大車上路,在冰面行駛。

霜花降落衰草,凝成銅錢大的霜簇。揮刀舞劍向天,難割破灰濛濛天色。海上波濤迴旋激蕩,積冰譁譁作響。山谷瀑布凝結失聲,如白虹懸半空。

《闕題二首·其一》

唐·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在王維的筆下,初冬的景致依然色彩斑斕,美如圖畫。

溪水從白石中蜿蜒穿行而出,入冬天寒,紅葉變得稀少了。山路上本沒有雨,可那蒼松翠柏、蓊綠青蔥,人行其中,就像被這翠綠沾溼了衣裳一樣。

這幅由白石磷磷的小溪、鮮豔的紅葉和無邊的濃翠所組成的山中冬景,色澤斑斕鮮明,富於詩情畫意,毫無一般冬日詩的枯槁蕭條,別具一格。

《洛橋晚望》

唐·孟郊

天津橋下冰初結,洛陽陌上人行絕。

榆柳蕭疏樓閣閒,月明直見嵩山雪。

初冬的晚上,天津橋下的寒冰剛剛凍結不久,洛陽的大道上幾乎沒有行人,萬籟俱寂悄無人聲。

葉落枝禿的榆柳,掩映著靜謐的樓臺亭閣, 在明靜的月光下,一眼便看到了嵩山上那皚皚白雪。

《早冬》

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

霜輕未殺萋萋草,日暖初幹漠漠沙。

老柘葉黃如嫩樹,寒櫻枝白是狂花。

此時卻羨閒人醉,五馬無由入酒家。

白居易這首《早冬》生動再現了江南早冬時節的場景。白居易形容江南的早冬可愛似春景一般。

江南的十月天氣很好,冬天的景色像春天一樣可愛。寒霜未凍死小草,太陽曬乾了大地。老柘樹雖然葉子黃了,但仍然像初生的一樣。寒櫻不依時序,開出枝枝白花。這個時候的我只羨慕喝酒人的那份清閒,不知不覺走入酒家。

《對雪》

唐·高駢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歧。

晚唐詩人高駢對著冬日雪花飛舞,興味盎然。

當雪花片片飛入庭院中時,詩人愜意地看著青竹變成了玉樹,登樓遠望,看著白雪蓋盡人間歧路,別有深意。

《少室雪晴送王寧》

唐·李頎

少室眾峰幾峰別,一峰晴見一峰雪。

隔城半山連青松,素色峨峨千萬重。

過景斜臨不可道,白雲欲盡難為容。

行人與我玩幽境,北風切切吹衣冷。

惜別浮橋駐馬時,舉頭試望南山嶺。

李頎在送別朋友,卻將少室山的雪景寫得清新別致,給人以美的享受。全詩有少室山,有雪,有晴,有送,有朋友王寧,景致清新,情意盎然。

雪晴後的少室山上,每一座山峰都有不同的景致,有的山峰晴朗陽光普照,有的山峰鋪滿白雪。隔著城郭遙望半山,半山的青松連成片。餘暉斜照在山峰上,別有一番景致。白雲時時飄過,山光瑰麗的景色難以用語言形容。

《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唐·王維

寒更傳曉箭,清鏡覽衰顏。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閒。

借問袁安舍,翛然尚閉關。

詩人王維在這個冬日想念好友胡居士。

寒冷的冬日,隔窗聽風聲亂撼著窗前的叢竹,推門見大雪蓋滿了對面的群山。飄灑空中使那深長的小巷寧靜,皚皚的積雪更覺庭院寬廣清閒。此時的你,相必在家高臥吧!

相關焦點

  • 王昌齡很美的兩首詩,詞美人美聲音美,寫盡生活的美,百讀不厭
    只是缺少美的發現。美無處不在,只是發現美需要守候一種心境,平靜而怡然,恬淡而悠然。一個落魄者的內心是悽涼的,美便擦肩而過,一個憂鬱者的內心是感傷的,美決不輕易停留。一個豁達心胸的人的內心是寬廣的,接納的心態永遠年輕。他的世界就是美麗的新世界。王昌齡曾經有一段悽惶的人生歲月,那是他被貶龍標的時候,當時李白送他,曾留下詩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 蘇軾很美的一首哲理詩,寫盡歲月滄桑,讀懂了也就明白了人生
    就像蘇軾所言「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這句詩出自他的《東欄梨花》,,寫盡歲月滄桑,讀懂了也就明白了人生。東欄梨花宋代·蘇軾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而蘇軾這首詩中的梨花不一樣,雖然也暗含著淡淡的惆悵,但更多的是寄託了他看淡世事豁達,讀懂了也就明白了人生。這首詩寫於公元1077年,雖然那時他還未經歷烏臺詩案,但是妻子和父親的相繼離世,已然讓他遭受了很大的打擊。
  • 《古詩十九首》:為什麼說思婦折花,卻空留遺憾?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本期我們的主題是:《古詩十九首》,為什麼說思婦折花,卻空留遺憾?《古詩十九首》,是中國文人五言詩的選輯。南朝時期的蕭統,從東漢末年沒有作者的古詩中選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後來,《古詩十九首》從《文選》中剝離了出來,成為許多學者研究的對象。它是樂府古詩文人化的顯著標誌,全詩語言樸素自然,具有渾然天成的藝術風格,被被劉勰稱為「五言之冠冕」。
  • 古詩十九首、文章雖是無名氏、情感卻是最動人
    《古詩十九首》是中國古代文人五言詩選輯,由南朝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 文選》而成。古詩十九首作者都已無從考證,他們統稱為無名氏。他們處在漢末社會思想大轉變時期,追求的幻滅與沉淪、心靈的覺醒與痛苦,抒發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幾種情感和思緒(家國之情、親情、愛情、友情等)。全詩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切,具有天然渾成的藝術風格。翻譯一下現在語言就是寫的都是大白話,大家都能看得懂,表達的感情卻真實而感人。
  • 描寫冬天絕美古詩,這八首孩子一定要會背
    有人鍾情秋之靜美,天朗氣清,風輕雲淡。也有人獨愛冬之蕭瑟,雖然北風凜冽,卻擋不住來年的勃勃生機。冬天,沒有春日裡的草長鶯飛,沒有夏天的生機盎然,沒有秋天的豐碩果實,卻有白雪皚皚時的清冷無塵,有傲雪枝頭的醉人清香……今天,就讓我們在詩詞的冰天雪地裡,看那美妙如畫的景色,領略詩人筆下的浪漫風情......
  • 晚來天欲雪,關於「雪」最美幾首古詩,這首是在寫雪嗎?
    雪有多美,這詩就有多美,至繁忙人生一封風輕雲淡的信。歲月在音樂中流淌,人生在四季中輪迴。不知不覺,又到了小雪的季節。過客匆匆的忙碌社會,手機電腦中充滿了美景畫面,又有誰能夠靜下心來,細細欣賞那冬天的景色。兒時盼望冬天玩雪的季節,到現在竟成為永久的回憶!
  • 小學必背古詩80首:《別董大(其一)》
    歡迎收聽由小馬童書出品的節目《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小學必背古詩80首》。今天,咱們來學——《別董大(其一)》。這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高適的作品。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別董大其一高適
  • 古詩《江南》賞析:這首詩到底是誰的作品?
    說實話,我原來一直不明白,這首詩好在哪裡?要押韻不押韻,完全沒有章法,為何一直傳誦至今?直到上周讀《周濤散文》,周老師在「讀《古詩源》記」中談到《江南》這首古詩時, 給予了這樣的賞析:此詩不用註解,通俗至此,童稚可懂。
  • 10首絕美古詩,惆悵的意境美到極致
    10首絕美古詩,惆悵的意境美到極致。二雨滴草芽出,一日長一日。10首絕美古詩,惆悵的意境美到極致。五我起影亦起,我留影逡巡。10首絕美古詩,惆悵的意境美到極致。七我家有庭樹,秋葉正離離。10首絕美古詩,惆悵的意境美到極致。九思懷耿如昨,季月已雲暮。
  • 葉嘉瑩講《古詩十九首•東城高且長》
    我們說《古詩十九首》「蓋不知作者」,有人說有西漢的作者,有人說有東漢的作者,我曾經寫過兩篇文章,收在我的《迦陵談詩》裡,一篇叫《談<古詩十九首>的時代問題》,還有一篇就是講《古詩十九首》的多義性的《一組易懂而難解的好詩》。我的意思以為,《古詩十九首》應該是東漢後期班固以後、建安的曹王以前的作品,我是從它的風格來看的。
  • 《古詩十九首》小結
    花了幾個小時讀完了本書,由一位大學教授講解,錄音整理成書的,所以語言口語化,通俗易懂,仿佛又坐在教室中聽老師講課。雖然粗讀古詩十九首大概意思能理解,但古人用字遣詞跟現在還是有較大差別,所以部分字詞並不是很懂,經過老師講解就比較明晰,且對每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更清楚。
  • 古詩改讀音!這三首小時候學的古詩詞別再讀錯了
    而如果嚴格按照原來的讀音來讀,這些古詩其實都是符合聲調和音韻的規律的,而且通常情況下它們其實還是會有固定的音調,如果有所保留的話,實際上都是可以唱出來的。不光是上古時期的這種歌詩,即便是後來一直改變體裁和形式的近體詩,也基本上是符合這種音韻上的規律的。
  • 學齡前兒童古詩啟蒙的最好方式:讓孩子玩著熟記100首古詩
    如何對低齡段的孩子進行古詩啟蒙?如何讓一個活力無限的孩子愛上「垂垂老矣」的古詩?這是大多數家長面對的難題。一米陽光童書館編著的《寫給兒童的古詩遊戲書》,創造了古詩詞的另類打開方式,是讓家長和孩子眼前一亮的古詩啟蒙書籍,可以解決大多數家長的古詩啟蒙難題。
  • 人生有太多的不可預見:納蘭容若的這首詞、寫盡對亡妻的無限懷念
    人生有太多的不可預見:納蘭容若的這首詞,寫盡對亡妻的無限懷念在多大十幾萬首的詩詞作品中,找出一首大家公認「最美」的傳世詩詞並不容易。所以筆者認為每個人的心目中應該都有一首「最美」詩詞,或許這首詩詞未必會得到他人欣賞,但是在自己的心目中卻非常值得推崇。筆者認為在眾多詩詞作品中,能夠將個人感情融入景色之中,然後又以託物言志反饋給人情感的詩詞,恐怕只有納蘭容若創作的《浣溪紗·誰念西風獨自涼》。這首詞通過對黃葉、疏窗、殘陽的描寫,表達出了詞人濃鬱的思妻之情。
  • 這首唯美宋詞,寫盡少女眼波眉毛之美,古詩詞賞析
    而這首詞的首句「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卻反其意而翻用,顯得鮮活風趣。那碧波蕩漾、明亮澄澈的河水多象眼波橫流、明眸盈盈的多情少女的眼睛;那碧綠蒼翠的層巒疊嶂,多象凝神含愁、微微蹙皺的美女雙眉。這裡「橫」、「聚」兩動詞的運用,巧奪天功,逗人遐思,使浙東山水的靈秀明媚、多姿多採和少女的美目含情、眉峰傳神兩者「異質同構」起來,成為有意味的生命活動的構形、投影,給人一種「淡妝濃林總相宜」的西子美感。同時這也暗指朋友要去的地方有美人在顧盼。明人沈際飛說:「水眼山眉,人出口即是;下二句運用不同,遂勝。」
  • 冬天詩句_描寫冬天的50首古詩
    野橋梅幾樹,並是白紛紛。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 唐代·李白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空負頭上巾,吾於爾何有。終南望餘雪 - 唐代·祖詠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沁園春 樵 - 元代·王*家住孤峰,門臨曲澗,木作橫橋。
  • 教資面試冬天怎麼穿?一定要穿制服嗎?
    今年的冬天特別冷,很多小夥伴就有疑問了:我面試的時候穿什麼?是不是必須穿制服?畢竟自己過五關斬六將都走到這一步了,怎麼能在這個關鍵環節丟分呢?這裡我就給大家來講講冬季教師面試該如何著裝。(文後附有一片關於語文古詩試講模板,希望對大家有用)1.衣著整潔、乾淨利落。老師是一個特殊行業,儀表儀態是教師面試的的加項。
  •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古詩二首·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今天,老師邀請孩子們和我一起走進古詩的世界,去體驗詩歌如畫的美。板書課題,理解題意,齊讀課題。簡介詩人楊萬裡。四、初讀感知,感受音韻美。默讀古詩,找出本課的字詞多讀幾遍。再讀古詩,為古詩劃分節奏。配樂朗讀,將古詩讀通順流利。五、感悟古詩,想像意境美。正所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歷來就被人們稱為「人間天堂」,而西湖又是那裡最有名的景點。
  • 這首語文教材必背古詩,建議收藏
    緊接著點評了中國歷史上最高水平的10首詩詞部分詩詞曾經出現在中考,高考小學你知道多少。下面給大家分享幾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作者:李白 (唐)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回鄉偶書》是唐代詩人賀知章寫晚年辭官回家時,第一首詩在抒發作者久在他鄉的傷感同時,也寫出來久別回鄉的親切感,抓住家鄉的變與不變的對比,透露出作者多生活變遷,歲月滄桑,物是人非的感慨與無奈之情,這首詩語言樸實無華,感情自然逼真,充滿生活情趣。
  • 五言之冠《古詩十九首》,篇篇情深字字珠璣
    《古詩十九首》最早見於《文選》,作者和名稱已不可考,每首詩歌都以首句為標題。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切,具有天然渾成的藝術風格,被劉勰稱為「五言之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