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關於體育納入高考的研究已啟動!專家:宜早作籌備

2020-12-26 網易體育

今年10月出臺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到「啟動在高校招生中使用體育素養評價結果的研究」。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據此透露,關於體育納入高考的研究已經啟動。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新華社記者孟永民攝
回答這一問題之前,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毛振明講了一個「錦州球貴」的故事。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是當時的國家教委在全國推行體育中考的時期。當時,遼寧省錦州市在這方面勇於探索創新,一些做法引起其他地區的關注。
「錦州那時為了預防針對體育中考的精準應試,直到考試前一段時間才由市長抽籤決定體育考試的項目。」毛振明說,「結果市長抽中哪個項目,哪個項目的器材肯定在當地暢銷。有一次,抽中的是籃球,結果導致錦州球貴,最後全市沒有籃球可賣,而籃球場上全是練習籃球的孩子。」

北京師範大學體育學院前任院長毛振明教授。毛振明本人提供
「錦州球貴」正是應試環境下考試「指揮棒」強大效力的現實寫照。
「多少年來,我們學生的體質狀況一直下滑。但在實施體育中考之後,數據表明,初三階段的學生體質有了明顯好轉,立竿見影。」毛振明說。
中考體育效果顯著,但在學生升入高中之後,體質開始下降。這在很多地方是不爭的事實。
中國青少年體質狀況堪憂,缺乏體育鍛鍊被認為是其中一個較為重要的原因。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孩子缺乏體育鍛鍊,並非因為家長、老師等不懂得體育的重要性,而是因為小升初、中考、高考等成績事關重大,很多家長為了考分寧可犧牲孩子的體育鍛鍊時間。
一些業內專家認為,用應試的辦法來解決應試的問題,或許更加有效。參照體育納入中考的經驗,如將體育納入高考,將直接提升體育課在高中課程安排中的地位,還將能調動政府、學校、家長等為學生開展體育健身活動創造條件,從而遏制學生體質幾十年來持續惡化的可怕勢頭。舍此,大家尋尋覓覓多年,也沒找到其他更有效的辦法。
如果體育沒納入升學考試體系,體育課在一些地方就會處於可有可無的境地。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學生沒有時間和技能從事體育鍛鍊,改善體質就無從談起。體育納入中考之後,體育在初中階段得到了極大重視。尤其是初三階段,很少再有擠佔體育課的現象發生。
南京雨花臺中學校長趙光輝此前主要負責初中工作,對於體育中考的作用感受深刻。他說:「那時我深切地感受到初中學校普遍對於體育的重視,雖然不可避免帶有應試的痕跡,但是中考體育對於學生體質健康的明顯提升卻是不爭的事實。」
趙光輝支持將體育納入高考:「體育對於學生們的身心健康和學習生活都太重要了。我非常贊成將體育像語文、數學一樣列入高考。鑑於目前全國中小學體質狀況每況愈下的現實,考慮到考試指揮棒的作用,唯有將體育納入高考,才能最大程度提高全社會、學校、家庭和學生個人對體育的重視程度。」
記者在調研中,也聽到很多反對將體育納入高考的聲音。反對者認為全國各地存在體育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各地體育教學質量存在差異,體育納入高考會出現不公平問題。另外,體育高考會把體育變成應試學科,會增加學生對體育的反感等,也都是大家所擔心的問題。
還有專家認為,即使體育高考有助於提升學生體質狀況,但他們若沒有養成健身習慣或具備健身條件,就會重走中考之後體質狀況下降的老路。如此,體育高考對學生體質帶來的改善也只會是暫時的。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體育高考也是如此。《體育教學》雜誌2014年第7期刊登的一篇名為《體育高考更應立足於發展性評價》的論文認為:「用高考這種強有力的手段,只要選準支點,就可以快速撬起全社會對身體健康的重視。誠然,若單一用考試的手段來檢測體育,又容易陷入『應試教育』的漩渦中……體育高考,是促進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鍊的一個重要槓桿。這個槓桿的使用結果,也許會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有正面效應,也有負面效應。所以,考核機構一定要把握好這個槓桿,讓它為提升青少年的體質健康發揮巨大的推動作用。」
毛振明等專家們認為,體育考試僅僅是個在應試環境下不得已而為之的有力抓手,需在公平的原則下做好考試內容和組織形式的設計,另外還需要採取更多根本性的措施,結合當前進行的體育教育改革,逐步促進和鞏固學生健身意識與健身習慣的養成——這應該是體育高考的真正目的以及價值所在。
雖然近來要求體育納入高考的呼聲很高,但中國目前並不具備實行體育高考的條件。這是接受記者採訪的所有專家和教育工作者的一致看法。
究其根本原因,在於體育考試不同於文化科目的考試,其組織形式與內容設計以及現實條件之複雜超出人們想像,需要有關方面進行嚴謹的理論結合實踐的論證。另外,需要留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家長和學校等各相關方做好準備。
最近幾年,體育一直遊走在高考的邊緣。從高校自主招生考體育到「強基計劃」涉及的36所高校體育測試,考試內容大多溫和,難度不高。有人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學生身體素質太差,學校擔心體育測試會把「優質生源」刷掉。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育衛生藝術教育研究所所長吳鍵表示,現實情況決定大部分學校「強基計劃」體育測試要求不高,「追求高,會出問題」。
湖南師範大學教授李先雄認為,如果體育高考動真格的,眼下學生的體質狀況與體育技能掌握情況堪憂,大多「不堪一考」。
他說:「我們很多學生都沒有完成各學段的體育教學目標。比如前滾翻這個動作,本來是小學就應該學會的。但小學體育老師怕孩子受傷,不敢讓孩子做這個動作。到了初中、高中,老師也都不敢教這個動作,學生始終就沒掌握。高考是一考定終身,學生一定會不遺餘力,但體育考試如果沒有基本的身體素質作為支撐,那些沒有體育鍛鍊基礎的學生很容易出事,難免會出現猝死、傷殘事故。」
「高考體育,需要從小學開始就做準備,然後穩步進展到初中、高中,充分做好準備,到高考時就可以考體育了。體育是需要基礎的學科,需要從基礎源頭做起。」李先雄說。
李先雄的觀點在重慶實驗中學副校長賀祠亮那裡得到了證實。
賀祠亮認為,目前很多高中學生都不具備參加體育高考的條件,包括重慶實驗中學在內,許多高中的體育教學資源也難以滿足體育高考的需求。
「不只是我們一所學校,因為高中階段現在沒有把體育作為升學考試科目的要求,所以體育教學一向是比較『散』的。」他說,「體育進入高考前,得先做好高中體育教學資源的涵養,強化體育教學的管理,也要處理好體育與其他課程衝刺備考間的關係。」
對於賀祠亮這樣的一線高中教育管理者而言,體育高考可能帶來的「安全問題」也頗為棘手。因為面對如此重要的考試,學生不可能不全力以赴,難免有受傷的風險。
「這就是我最大的困惑!」賀祠亮說,「從數學上來講受傷是個概率,但我們也不知道會不會發生在自己的學生身上,一旦在學校發生,很可能就會造成『校鬧』。」
安全問題之外,體育高考的組織形式和公平問題也令人頗費思量。
「但凡是考試,其最基本的原則將是『公平、公開、公正』。體育活動包括體育考試很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場地、時間、溫度、風速都容易對考試的結果產生影響。」廣州市荔灣區教育發展研究院體育教研員車純說,「一旦考試期間外部環境的變化影響了考生的最終成績,後續的申訴等問題將非常多。」
有專家表示,我國各地自然條件、經濟條件和物資條件參差不齊,各地學校體育的硬體、軟體環境也存在較大差異。即使在同一個地域,各校之間也往往存在較大差距,不同學校的學生享受到的體育資源不同。由此帶來的公平問題,也都需要時間去提前策劃、預先解決。
對於體育高考,除了組織形式和公平因素之外,清華大學體育部主任劉波特別擔心興奮劑的問題。他表示,這個問題必須事先想好解決辦法。他說:「我不知道是不是杞人憂天。我總體認為,體育該進高考。但會不會出現興奮劑問題?每年幾百萬考生,怎麼查?我們現在合格的興奮劑檢測實驗室只有一個,將來上海會建第二個,還是查不過來。這個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將來操作層面會出現很多問題。」
劉波認為,如把體育納入高考,肯定有助於提升社會對體育的重視。也正因為此,體育高考在內容設計上需要更加慎重,尤其要注意「區分度」——讓考生在體育考分上適當拉開差距。他說:「我們現在有了體育中考,學生逐漸重視了,作用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因為區分度很小。現在北京體育中考佔40分,很多孩子都得40分。如果體育中考分值區分度能達到語文數學這個程度,大家會更重視。體育高考怎麼考合理?怎麼能考出區分度來?還需要時間來認真研究。」
吳鍵認為,體育納入高考的課題研究應該加速推進。但體育高考涉及面太廣,千頭萬緒,不能倉促上馬。他說:「一旦出現問題,會造成次生災害,造成不良影響。」

本文綜合自新華社、新華每日電訊

本文來源:家長會了麼 責任編輯:石玥_NS3913

相關焦點

  • 關於體育納入高考的研究已經啟動!專家:目前不具備條件,宜早作籌備
    體育再次叩響高考的大門!今年10月出臺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到「啟動在高校招生中使用體育素養評價結果的研究」。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據此透露,關於體育納入高考的研究已經啟動。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
  • 新華社對話多位體育專家:體育高考應該實行 宜早做籌備
    今年10月出臺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到「啟動在高校招生中使用體育素養評價結果的研究」。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據此透露,關於體育納入高考的研究已經啟動。體育再次叩響高考的大門。體育是否應該納入高考?回答這一問題之前,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毛振明講了一個「錦州球貴」的故事。
  • 體育納入高考的研究已啟動!普通高中學校和學子如何應對?
    2020年10月25日,新華社發布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其中,《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到「啟動在高校招生中使用體育素養評價結果的研究」。
  • 體育中考100分已在雲南落地 體育高考還有多遠?
    以往常常被視為「無足輕重」的體育和美育將被強化,在中高考中佔有更重分量。針對體育美育評價不「硬」的問題,意見提出,把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素質測評情況和支持學校開展體育工作情況等納入教育督導評估範圍。在學生評價方面,意見提出改進中考體育測試內容、方式和計分辦法,科學確定並逐步提高分值。積極推進高校在招生測試中增設體育項目。啟動在高校招生中使用體育素養評價結果的研究。
  • 體育課納入高考必考項?中小學生不達標不能畢業?教育部有最新回復!
    針對備受關注的「中小學學生體育不達標不能畢業」「將體育課納入高考必考科目」「將遊泳技能納入全國中小學義務教育必修課」「在全國中小學推廣普及太極拳」等話題,教育部均一一回應,介紹了相關工作進展,並透露了下一步計劃。一起來看!
  • 中考體育科目將逐步提高分值!專家呼籲:將體育納入高考選考科目...
    9月21日,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體育總局 教育部關於印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意見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將體育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納入中考計分科目,科學確定並逐步提高分值,啟動體育素養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對於這條新規,學生家長、老師們怎麼看呢?
  • 專家:體育高考,應該實行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記者馬邦傑 王鏡宇 盧星吉)今年10月出臺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到「啟動在高校招生中使用體育素養評價結果的研究」。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據此透露,關於體育納入高考的研究已經啟動。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
  • 教育部:現階段不宜將此納入高考加分
    早於2014年,教育部、國家民委、公安部、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少和規範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明確提出取消科技類競賽加分項目,考生相關科研特長和創新潛質可作為自主招生試點高校優先給予初審通過的條件
  • 教育部:體育進中考,分值100分,同時啟動體育在高考中計分研究
    而且,上體育課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目前,國家教育部提出:體育中考分數線提高到100分。小編覺得一周應該有五節體育課了,每天都有體育課,既讓學生鍛鍊了身體,也放鬆了學生緊張的學習氛圍。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還得有好的身體做支撐。
  • 新華社對話多位體育專家:體育高考,應該實行
    今年10月出臺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到「啟動在高校招生中使用體育素養評價結果的研究」。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據此透露,關於體育納入高考的研究已經啟動。體育再次叩響高考的大門。
  • 體育納入高考還遠嗎?體育納入高考,你怎麼看?
    日前,國家下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服務學生全面發展、增強綜合素質為目標,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鍊協調發展,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
  • 體育或將成為主科,美育也將納入中考範圍。中高考局部改革又來了
    在前天(10月16日)舉行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對體育、美育科目納入中考的相關事宜進行了詳盡的解釋。關於中考改革的一些說法,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其細節,有些動向還比較陌生,下面咱們就來說說主要的一些改革動向吧。
  • 高中生身體素質越來越差,專家表示,「體育高考」應該實行
    今年10月出臺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到「啟動在高校招生中使用體育素養評價結果的研究」。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據此透露,關於體育納入高考的研究已經啟動。—中國青年報高考作為學生人生路上的重要轉折,決定了學生今後人生道路上起點的高度,但也由於學校和家長對高三時期學生的學習成績越來越重視,學生缺乏體育鍛鍊,身體素質差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對此有關教育專家表示,體育應當被納入高考的範疇。
  • 教育部官員詳解改革:高考外語以120分為宜
    針對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內容,以及面向2020年的中國教育改革方向,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司長王定華8日再次詳解了部分政策細節:外語考試交由社會機構來承辦,高中學生將擁有自己獨立的課表,高校錄取不由招生辦主任說了算……據新華社焦點1 外語考試承辦社會化王定華:外語考試將交由社會機構來承辦
  • 教育部:體育中考將與語數外同分值 你準備好了嗎?
    昨天,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解讀時透露,今後體育中考將逐年增加分值,達到和語數外同分值的水平;同時,基於體育中考經驗,立即啟動體育在高考中計分的研究,形成體育高考的意見建議。在美育方面,全國已有多地啟動美育中考計分,今後要擴大美育進中考的試點範圍,力爭2022年全面實行美育中考。王登峰介紹,目前,雲南省已經做到了從今年開始體育中考跟語數外一樣都是100分。
  • 特別關注|體育高考,應該實行
    今年10月出臺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 中提到「啟動在高校招生中使用體育素養評價結果的研究」。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據此透露, 關於體育納入高考的研究已經啟動。調研發現,孩子缺乏體育鍛鍊,並非因為家長、老師等不懂得體育的重要性,而是因為小升初、中考、高考等成績事關重大,很多家長為了考分寧可犧牲孩子的體育鍛鍊時間。一些業內專家認為,用應試的辦法來解決應試的問題,或許更加有效。
  • 體育,要不要進高考?新華社5000字長文深度解讀
    文:馬邦傑 王鏡宇 盧星吉 圖:網絡等 本文來源:新華社 關於體育納入高考的研究已經啟動。 今年10月出臺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到「啟動在高校招生中使用體育素養評價結果的研究」。
  • 體育要進高考?你覺得體育成績納入高考合理嗎?
    而通過政策加大對體育的重視,也不是從微博上一個調查開始的。 早在2012年,時任北京體育大學校長楊樺就曾提出,要將體育納入高考範圍之內。 他表示,相比20年前,如今我國青少年體質差了一大截。
  • 教育部這樣解釋
    教育部表示,已啟動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增加體育學業水平考試的試點工作,並逐步擴大試點,全面推行高考綜合評價體系建設;已將普及遊泳技能等納入學科課程標準中,中小學可因地制宜開展遊泳技能教育;還將爭取把武術課程列為中小學體育必修課,並積極推動太極拳段位制與中小學的考試評價相結合。
  • 體育總局、教育部通知:將體育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
    日前,體育總局、教育部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