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四十年裡,他已經設計了14000多艘遊艇,這是一段非凡的職業生涯,始於20世紀70年代國際離岸規則賽(IOR)建造的25英尺木製帆船。他用了大約25萬個小時在思考船隻設計,他以美與高性能結合的設計而聞名於遊艇界。
當他設計的第一艘船建成的時,他才16歲,然後他和一支法國船隊(包括他的兩個設計)一起贏得了傳奇的Admiral’s Cup(海軍上將杯)冠軍——當時正值IOR賽事的巔峰時期。
對帆船比賽的興趣促使他成為了一名合格的船舶建築師和經驗豐富的水手,他不止多次參與著名的美洲杯帆船賽賽船設計,從1986年到2000年,他共設計了8艘美洲杯賽船。其中包括「French Kiss「號和」Ville de Paris「號等獲獎作品。之後,他轉向設計超級遊艇,設計了42米長的「Mari-Cha IV」號,這是一艘高級的雙桅帆船,保持了12年單船橫渡大西洋的紀錄。
「Mari-Cha IV」號保持了12年橫跨大西洋的紀錄
他就是法國知名船艇設計師Philippe Briand,Briand出生在一個帆船家庭,他父親是一位奧運帆船選手,同時還經手一家帆船配件工廠。在他三歲時就和父親一起乘船出海,九歲時就開始參加OP帆船比賽。他曾說「在我出生的家庭裡,我們總是在飯桌談論帆船、賽艇。
他在16歲時設計了他的第一艘帆船,一艘木製的Quarter Tonner(IOR級別),這艘船贏得了帆船賽後並被複製11次。18歲時他和設計師Pelle Petterson一起在瑞典工作,他們從事過許多不同類型的設計工作。
每一個細節都落在布萊恩的關注之下
當時,Petterson正在設計一款汽車,沃爾沃P1800跑車,並獲得了兩次獎項。他還設計了一艘量產船——Maxi,這個船型在70年代非常成功,也是當時最大的量產船。
Briand和Petterson一起設計了一個贏得6米級世界錦標賽冠軍的項目,然後參與設計1977年美洲杯上的12米賽船(該設計並未建造),這就是著名的甲板下踏板控制絞盤設計,紐西蘭隊2017年在百慕達舉行的美洲杯(America 's Cup)上再次應用了這一設計。
1978年,Briand返回家鄉,並在拉羅謝爾(La Rochelle)開設了自己的設計工作室。沒有正式的船舶工程設計背景的他,第一個產品設計是當年的Ovni 28。該船是由年輕的法國船廠Alubat的Yves Roucher委託設計的,這是一艘鋁製單體龍骨帆船。這位年輕設計師要求船廠選擇採用更激進的產品——活動龍骨,否則不接受這份工作,最終船廠生產了1000多個活動龍骨。
次年,法國亞諾(Jeanneau)遊艇在看到Briand在拉羅謝爾的IOR賽船設計後便取得了聯繫,他受到關注不是因為在賽場上的表現(排名第十),而是因為她是迄今為止最優雅的設計。Briand為亞諾遊艇設計了第一艘量產船型就是Symphonie 32,那年Briand只有22歲,而他們的合作關係一直持續到今天,累計設計船型60多款。
五年後,也就是1984年,他贏得了「一噸級杯」帆船賽(「One Ton cup」),這可能是當時最具競爭力的IOR級比賽。他用的就是他自己設計的一艘名為「Passion 2」號的帆船。只有28歲的Briand還在前一年在挪威贏得了半噸級杯帆船賽的獎盃。
工作室成立後Briand開始嘗試設計美洲杯賽船,但是遲遲沒有找到贊助商,直到五年後他遇到了Marc Pajot ,他說服Marc 應該去參加美洲杯,之後Marc 從一個財團找到了資金,工作室設計出「French Kiss」號,這也是對早期設計的衍生。「French Kiss」號在87年在弗裡曼特爾舉行的美洲杯比賽中進入了挑戰者半決賽。
在接下來的13年裡,他花了很多時間為6支參賽隊設計了8套方案,試圖贏得帆船運動最負盛名的獎盃。1995年,在獲得了44米長「Mari-Cha III」號遊艇設計項目的委託後,他開始從事超級遊艇設計,隨後便設計了探險艇「Mari-Cha IV」號。
他後來的職業生涯基本上都建立在那些輕型高性能巡航賽船的成功之上,並與許多世界上最受尊敬的造船廠合作,包括Alloy遊艇、CNB、博納多集團、佩裡尼·納維、皇家豪氏威馬和Vitters等。
現在他們設計競賽船,帆船,量產船,大型帆船,同時也設計各種類型的機動遊艇和大型超級遊艇。
現在Briand有兩個工作室,一個在法國的拉羅謝爾,那裡是船舶建築師的總部,號稱航海界的矽谷。2008年他又在倫敦開設了新的工作室,並居住在倫敦給,不過大多數船舶工程和其他設計工作均在拉羅謝爾完成,整個設計團隊共10人,在倫敦,有三名設計師和一名行政人員,在拉羅謝爾,有五名船舶工程師。
他一生中有25萬小時都在思考船艇設計
Briand目前的項目是為老客戶開發的50米和90米超級帆船。此外,Briand一直把賽船項目設計作為自己研發的一部分。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在2018冬天開發出受AC75啟發的6.5米「飛行遊艇」(flying yacht)的樣船,這款小帆船借鑑了美洲杯賽船的水翼技術和軟翼帆,他的想法是讓普通的水手在正常的預算下更容易獲得這項高端技術,儘管Briand承認他尚不知道這艘遊艇的價格。(現在正在製造的原型的價格將近40萬美元,但是如果投入生產,價格將大幅下降。)
Briand工作室還有兩艘55米長的遊艇正在Perini Navi建造中,而58米長的「Najiba」號遊艇是斐帝星(Feadship)去年推出的。現在有兩個新項目正在籌劃中,它們是一種新船型:一種是55米冰級探險艇,目的是穿越東北航道;另一個項目的首要任務是美觀。所以他們正在設計一艘非常漂亮的機動遊艇,一艘低幹舷,長而平直的甲板,而靈感來自帆船運動之美。
美是Briand設計理念的基礎之一。對他來說,設計是基於價值觀的,在他們所有的設計中有四個共同的價值觀,無論是帆船還是動力艇。首先是「美」,然後是「性能」,現在又添加了「綠色」和「探險」,這四個價值觀使遊艇更具意義……
美是一艘遊艇的基礎,他曾經說過,船的主要功能是美觀。設計一艘漂亮的船永遠是他們的第一個目標。儘管他們在量產船和定製遊艇上表達了這一觀點,但他認為風格本身並不意味著什麼。
Briand設計的「Grace E powers」號經過自由女神像
Briand設計的「Najiba」號
他曾說:「設計、風格都要表達船的內在美,把船的核心、技術方面、效率都要體現出來。這就是我們工作的原因,我們也是船舶建築師,所以我們了解工程和技術方面,對我們來說第二重要的是性能,因為性能是海上交通的意義所在。」
「性能還意味著在海上有一艘好船,舒適,適航,在海上運動自如。所有使您在船上感到舒適並獲得有時與船之間的特殊關係,這雖然很難用言語表到。當我們在船上時,我們可以與其他人進行這種互動,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Briand的flYacht概念靈感來自AC75水翼船
「這也是在遊艇中需要囊括的其他兩個價值觀(綠色和探險)的時候;它們有關聯性。綠色,我認為這是我們今天不能錯過的事情,老實說,遊艇在這方面還不是很先進。」
「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但作為一名設計師,我很期待;創造一條環保的船是我們的責任,船東將為能登上這艘船而感到自豪。而不是一艘冒著煙、汙染著海水、汙染環境的船。」
「最後,遊艇的一個重要的魅力之處在於,它們有能力探索地球70%的地方——即海洋,這些船不僅是為往返于波託菲諾和切爾沃之間而設計,當然,我們今天出售遊艇就是為了這個目的,但如果我們想發展對未來遊艇的興趣,我們應該解釋說,遊艇也可以用於更多的水域;你可以探索波羅的海,而不僅僅是地中海。所以探險艇是我們需要推廣的東西…向人們解釋他們可以用他們的船在無限的領土上航行。」
Philippe Briand的裡程碑式的設計
他最喜歡設計是「Mari-Cha IV」號,它有42米長,很容易駕駛,而且很快。在船上是一種真正的享受。她保持了12年的大西洋紀錄,現在仍然是一艘很棒的船。
最具標誌性的是Perini Navi的 "Badis"號,229英尺(70米),迄今最大的設計。第二大設計是2011年下水的220英尺(67米)風帆遊艇「Vertigo 」號。還有55米探險艇「Galileo G」號,他在三年內航行了八萬五千英裡。
70米「Badis」號-2016年-PeriniNavi
67米「Vertigo」號-2011年-Alloy Yachts
55米「Galileo G」號
38米「P2」號,Briand為佩裡尼·納威(Perini Navi)設計的一艘帆船。
在量產船上,Briand最引以為傲的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CNB 76或(亞諾)Jeanneau 64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因為如果您駕駛一艘船,這意味著它應該是一個不錯的設計,而設計卻是成本的一部分,這些設計師輔以靈魂棲息所在。
Jeanneau 64
CNB 76
他們為需要30%競賽性能和70%巡航性能且具有永恆外觀的船東設計了「Inou 」號。並成功地推出了高科技帆裝系統和方形主帆的理念。
在2014年超級遊艇杯上,由Briand設計的「Inou 」號
他說:「我喜歡的設計總是最後一個,我喜歡簡單的線條,我喜歡美,我喜歡橡皮,不喜歡筆。刪除沒用的線條,僅保留功能必需的線條–這就是最簡單的實用主義。」
Briand設計時間表:
1978年:Ovni 28 - Briand首次商業設計;
1978年:1 2Metre Marianne——設計參加1980年美洲杯,但沒有建造;
1979年:亞諾Symphonie 32—— Briand為亞諾的第一個設計;
1983年:自由職業選手——Briand贏得半噸級杯帆船冠軍;
1985年:」 French Kiss「號——12米,在1987年的美洲杯挑戰者選拔賽中超越了預期;
1986年:博納多遨享仕350 –Briand為博納多的的第一個設計;
1991年:亞諾Sun Odyssey 47 CC-Briand的第一個Sun Odyssey系列設計;
1997年:「Mari-Cha III 」號——創紀錄的146英尺雙桅帆船;
2000年:beHappy -參與設計了第31屆美洲杯的瑞士隊雙龍骨帆船;
2003年:「Mari-Cha IV」號——橫渡大西洋的破紀錄者;
2016年:「Badis」(前稱Sybaris)——229英尺高的雙桅船,是Briand迄今最大的設計;
2018年:推出6.5米FlyYacht水翼單體帆船概念;
Briand 趣答整理
愛好:航海。「我的妻子鼓勵我去旅行,我對設計充滿熱情。我做了一個粗略的計算——我一生中花了大約25萬個小時在思考船隻設計。我相信這創造了某種背景和經驗。這不是天分,我不認為這是天賦或才能,但這只是考慮設計船隻的時間。」
啟蒙:我的父親Michel,奧運會帆船運動員,法國Tasker帆船創始人;還有Pelle Petterson,瑞典遊艇設計師,奧運會獎牌獲得者,美洲杯的隊長。
「我出生在這樣的環境中,所以,我當然會去航海,去參加比賽。我很快就明白了技術是贏得比賽的首要條件。我父親也在製造桅杆、帆和絞盤。我有機會會見了當時最好的設計師,因為我們在法國,他們要來帆船配件廠。那是他的圈子,所以我用這個圈子…然後我開始設計,我11歲的畫出了第一艘帆船草圖。」
職業亮點:「就我個人而言(最精彩的深刻)是我(1984年)以設計師和船長的身份贏得一噸級杯帆船時,這是一項偉大的成就。」
職業生涯低谷:「我仍然對賽船感到失望。我想設計更多的賽船並取得成功,這是我的激情所在。我認為我們從事的是一項運動,就像所有運動一樣,人們更相信年輕人,這在我們上船的時候可能是正常的,但技術工程和設計呢?我更在意這些東西。」
.................喜歡,就給我一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