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生命!來看大學城醫院90後的責任與擔當!

2020-12-16 樂居網貴陽

穿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值最辛苦的夜班、「有家不敢回」的他們,便是戰鬥在貴安新區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在貴州醫科大學大學城醫院的這支隊伍中,還有好多「90後」,他們擔起了守護生命的重任。

貴州醫科大學大學城醫院發熱門診工作人員,鄧衝,1996年11月生,現23歲

鄧衝其實並不是我們此次的採訪對象,但在我們進行拍攝的幾個小時裡,在「發熱門診、影像科、繳費處……」,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我們向發熱病房副主任餘煥春打聽後才知,他是大學城醫院的「跑腿小哥」,他的工作就是每天帶領病人做CT、幫病人取藥、繳費等等,讓病人減少和他人接觸的機會。據了解,鄧衝原來是一名康復科的康復治療師,疫情期間被調到發熱門診當聯絡員。因為在特殊時期,如果病人是病毒攜帶者在醫院看病時可能會造成其他人交叉感染,為了避免這些情況發生,大學城醫院設立了「聯絡員」。

鄧衝:「現在是特殊情況,所有工作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大眾。因為在醫院要和病人近距離接觸,以防萬一為了家人健康我也不能回家了」。

像鄧衝這樣的聯絡員,大學城醫院目前有三個。據說他們微信步數最高的時候每天可達5萬步。作為發熱門診的工作人員,他們接觸的每一個病人都有可能是新冠肺炎患者。他們減少了病人與他人接觸的機會,卻增加了自己感染的風險。

貴州醫科大學大學城醫院護士,李荷鑫玥,1999年6月生,現20歲。

下午兩點,到了要給隔離病房裡的病人輸液的時間。李荷鑫玥配好藥品後,準備開始做個人防護。她在柜子裡拿出一套白色防護服,沒用幾分鐘時間就熟練地穿好了。說起來好像很輕鬆,其實整個穿衣的過程只能靠她自己完成,特別是當要繃住腳尖,雙腿依次深入防護服褲腿中時,在一旁看的記者都捏了把汗。因為不能讓防護服拖到地上,李荷鑫玥只好不斷地調整姿勢,好不容易才穿戴整齊,緊接著口罩、護目鏡、手套……,等等防護用品一一穿戴完畢,一張稚嫩的臉很快被防護裝置遮住看不清。之後她拿好輸液要用的藥品後,給我們揮揮手,轉身經過半汙染區,進入隔離病房。其實在採訪中我們問及李荷鑫玥的年齡時,才知道學護理專業的她才20歲,在工作中如此成熟淡定讓我們敬佩。

李荷鑫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更多的護士在做的工作是消毒這一塊,還有為病人的治療。其實和之前的工作差不多,只是更繁瑣一些。家裡人是很支持我,因為又是學這個專業,我覺得沒什麼好怕的。」

貴州醫科大學大學城醫院醫生,文澤,1997年8月生,現22歲

發熱病房的副主任餘煥春趁著喘氣休息幾分鐘的時間,又不放心地來看看文澤做好個人防護沒有。在餘煥春給文澤整理眼鏡的時候,文澤高興地說:「今天護目鏡應該不會起霧了,早上他們有人發現用棉籤塗點肥皂水就能看得清!」。說話時,我們看到了一個大男孩的天真和可愛。

文澤今天的工作是負責採集咽拭子檢測核酸。現在所有發熱門診病人都要進行咽拭子檢測採集標本,觀察是否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文澤:「一個人的工作量大概是15分鐘,由於有很多病人,而且如果進去了就出來會很消耗我們的防護服,所以為了節約資源我們進到隔離病房就會待上很長時間。」由於做好全部防護後說話有些影響呼吸,文澤在接受採訪時不停地大喘氣。

當問到文澤害不害怕時,他回答說這是他的職責所在,但昨天和家裡人視頻的時候,爸爸悄悄告訴他媽媽私底下哭了。文澤:「我就說哎喲,不要怕,有什麼好怕的,我們這裡都做好防護的,比想像中得安全。」

採訪中我們感受到,這些醫護人員每天24小時的堅守,既有被感染的風險,又非常地辛苦。他們每天在生死線上和病魔作戰,沒有我們想像的那種驚恐和懼怕,而是樂觀、積極,甚至覺得是正常的工作。披上這身白衣,他們忘記了過年、忘記了周末,只記得在「戰場」上,就需要義無反顧、勇往直前。致敬,奮戰在一線的90後!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貴安新聞

相關焦點

  • 戰疫中的青春力量:90後的責任與擔當
    責任戰疫中的90後 當國家需要的時候,年青一代充分展示出了他們的責任與擔當在抗擊疫情一線,有一個數字特別值得關注:在4.2萬多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有1.2萬多名是「90後」,其中相當一部分是「95後」甚至「00後」。
  • 趙微微:護士承載的是一份守護生命的責任
    趙微微:護士承載的是一份守護生命的責任■ 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 軍隊文職護士趙微微庚子年初,肆虐的病毒讓原本祥和安寧、闔家團圓的新年多了一絲沉重。無數的醫務工作者在與病魔鬥爭,身著白衣穿梭在病房之間,用生命守護著生命……當時我突然接到護理部的電話,說要派一批護士支援武漢,問我有沒有困難,此時的我心裡既激動又興奮,想著終於能為這場戰「疫」做出貢獻了。在告別父母親人後,我於2月17日帶著簡單的行李踏上了飛往武漢的專機。這一刻,我不只是女兒,更是一名身披白衣的戰士、一個無畏的逆行者。
  • 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90後,到!
    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90後,到!90後,到!當祖國需要時這是最響亮的聲音!90後,到!當時代召喚時這是最青春的擔當!90後,到!「90後」的責任與擔當陳萍:陝西省第一批援助武漢醫療隊隊員,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護理師李慧洋: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援鄂醫療隊第四縱隊隊員,馳援前線同濟光谷ICU,心內科醫生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你們日夜撲在救護一線,用醫術與大愛救治生命,
  • 守護萬家燈火 書寫責任擔當——記武山縣人民醫院張小文家庭
    守護萬家燈火 書寫責任擔當——記武山縣人民醫院張小文家庭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餘碧波他們為共同的事業奮鬥,從夫妻到戰友。當國家需要的時候,每個家庭、每個人都要勇敢地站出來,擔負起應盡的責任。」11月27日,榮獲「全省最美家庭」稱號的武山縣人民醫院內科二病區主任、呼吸內科主任、內科黨支部書記張小文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今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來襲時,張小文主動擔當,曾先後三次請戰,要求加入疫情防控第一線和參加援鄂醫療隊。
  • 勇往直前 守護生命:記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尖刀...
    (一線抗疫群英譜)勇往直前 守護生命——記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尖刀連」回憶起抗擊疫情最吃勁的時候,華中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附屬同濟醫院院長王偉感慨萬千。抗疫期間,同濟醫院主動改造兩個院區,收治了3300多名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成為武漢集中收治重症患者最多的定點醫院。
  • 戰疫情,90後用責任和擔當書寫青春答卷
    後用責任和擔當書寫03:09來自山西廣播電視臺融媒體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我省越來越多的「90後」逆行衝鋒,用熱血書寫勇於擔當的青春答卷。運城市第一醫院重症科護士喬丹今年26歲,作為山西第十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遠赴湖北天門市第一醫院參加援助救治。她在完成各項護理工作的同時,還自學當地方言,幫助疏導患者心理,拉近彼此距離。在這場體力和耐力的大考中,喬丹用實際行動書寫著一位90後的青春之歌。
  • 從「首批14位烈士」中感悟「逆行者」的責任與擔當
    一個名字就是一個故事,而名字的背後更是蘊含著醫務工作者、社區工作者、公安民警的責任與擔當。白衣執甲,用生命守護生命,以大愛詮釋醫者仁心的責任與擔當。「我不能倒下,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從醫生身份轉換成病人身份的劉智明,邊接受救治,邊接打電話、回復微信、指導防控,直到生命最後一刻也沒有放下救死扶傷的使命與擔當。
  • 湖南省腫瘤醫院守護生命的 「蒙面俠」們
    在湖南省腫瘤醫院,有一支年輕的隊伍,在疫情爆發的特殊時刻,毅然選擇衝在前線,踐行「全國青年文明號」的精神,他們戴著口罩護目鏡,手術時穿著不透氣的防護服,他們像一個個「蒙面俠」,為癌症患者保駕護航。
  • 「90後」接棒彰顯青年責任與擔當
    近日,來自暖泉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三名「90後」志願者化身青年講師來到市綜合高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宣講。他們用青春的力量、豐富的表達、獨特的視角,開啟宣講新模式,詮釋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志願者王奇倫,1996年出生,剛剛走出大學校門,此次宣講對他來說,不僅僅是一次志願活動,更是一種鍛鍊和挑戰。他圍繞國防教育做了宣講,通俗易懂、生動活潑的宣講方式,使愛國主義教育深入校園,激發了同學們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臺上幾分鐘,臺下十年功。
  • 大同市左雲縣人民醫院護士武秀峰--以生命守護生命因付出收穫感動...
    大同市左雲縣人民醫院護士武秀峰 以生命守護生命因付出收穫感動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這個「90後」姑娘主動報名參加援鄂醫療隊,先後在武漢礄口體育館方艙醫院和袁家臺醫院奮戰47天。   2020年5月,武秀峰被大同市委組織部、大同團市委授予「十百千」向上向善好青年之戰「疫」先鋒好青年,榮獲大同市勞動競賽委員會「一等功」、湖北省「最美逆行者」稱號。
  • 學習偉大抗疫精神 | 用生命守護生命 用真情戰勝疫情
    用生命守護生命 用真情戰勝疫情——記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中國化學二公司醫院護士長劉曉芳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2月9日凌晨,中國化學二公司醫院接到山西省太原市衛健委抽調人員前往武漢開展醫療救治緊急任務的通知。
  • 與青浦百姓同心,守護心健康 ——記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
    肩負責任,體現真誠,鑄就愛心。● 醫院經營宗旨 ●與青浦百姓同心,守護心健康「劉主任,隔壁導管室的急診患者情況不太好,請您幫忙看一下」。「好的,我馬上過來。」在匆匆吃了幾口冷卻的飯菜後,又立刻投入到下一臺手術中。他就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的心內科劉海波主任,自2020年4月份離開工作多年的東方醫院來到我院心內科主持工作以來,這種工作狀態已經成為他的日常,緊張而有序。
  • 青春戰疫:「進擊」的90後白衣戰士
    2020年,第一批90後跨入而立之年,他們面對疫情迎難而上、衝鋒在前,用雙肩擔起責任、用生命守護生命。「五四」青年節即將到來,記者走進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急診科,聆聽90後青年醫護的青春戰疫故事。克服身心不適,90後醫護在戰疫中歷練、成長急診科是醫院戰疫的一線科室,在未知的病毒面前,年輕的他們難道不怕嗎?「說實話,要近距離接觸新冠肺炎的病人,我的心裡是有一絲絲的害怕。」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急診科90後護士伍曉瑜說:「但除了害怕,更多的是帶著害怕迎面而上的想法。」
  • 融建黨支部開展「汲取戰疫力量,共話責任擔當」雲黨日活動
    」雲黨日活動,邀請融建黨支部單位:援鄂抗疫醫護人員、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院第三黨支部林政峰和龍湘村黨支部書記林露露分享一線「戰疫」故事。外語系2015屆校友林露露,現任永泰縣嵩口鎮龍湘村黨支部書記,作為一名90後的年輕黨支部書記,在防控疫情工作中,入戶排查摸底武漢返鄉人員情況,面對部分村民的不理解與排斥,她靠的是耐心與細心說服教育;面對護村路口值守人手不夠情況
  • 南昌進賢城投集團疫情中逆行堅守彰顯國有企業責任擔當
    「生命重於泰山,防控就是責任,現在正是國家需要我們,人民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不能退,黨員不能退,我更不能退。
  • 這,就是大學城醫院的「戰場」
    自春節以來,在貴安新區,有一個名字提到的頻率特別高,它就是貴州醫科大學大學城醫院。大學城醫院作為貴安新區首家二級綜合醫院,積極配合貴安新區衛計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相關工作安排,承擔貴安新區新型冠狀病毒定點救治醫院。
  • 馳援鄂州,這些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美麗身影
    當前,在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共抗疫情的重要時刻,貴州醫科大學醫學影像學院教師沈桂權、童娟、廖欣、謝弘、王秉文、文寧六名醫師逆行援鄂。在防疫一線,他們化身「戰鬥者」,挺身而出、主動請纓,用實際行動詮釋醫者的初心與使命。他們是灰色疫情中的一道曙光,不計生死、迎難而上,用職業精神踐行醫者的責任與擔當。
  •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長王高華:公立醫院為民分憂是使命擔當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長王高華(中)、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院長肖紅軍(左),武漢大學健康學院教授李十月(右)參加「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院長訪談」。記者柯志剛 攝 訪談嘉賓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長 王高華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院長 肖紅軍 武漢大學健康學院教授 李十月 「重大創傷性事件發生後,往往會有5%—10%的人患上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其中又有三分之二的人能自我修復,另外三分之一的人病情會慢性化,
  • 護士席雅君:守護生命,是我們的本分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席雅君主動請纓到一線,成為逆行的白衣天使。 1月26日,廈門衛生系統取消休假,她第一時間向護理部遞交了請戰書:「申請組織批准,讓我參加馳援武漢的醫療隊,我也願意到廈門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杏林分院,履行一名醫務工作者的職責。」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書記講畢業思政課:在奮鬥與擔當中唱響青春之歌
    武漢封城後,在疫情形勢嚴峻、物資極度緊缺的情況下,校醫院的醫護人員、保安同志、食堂師傅等同仁們始終堅守崗位,守護校園健康安全。黨員幹部聞令即動,4280名師生黨員實現「雙報到」,就地參加志願服務工作,信息管理部黨員李可同志隻身返漢,主動請纓支援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的網絡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