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鐵血君
11月17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透露:我國空間站「天宮」計劃在2022年左右完成建設並投入運營,總規模約66噸,可搭載3人,是我國獨立自主運營的國際空間站。
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還在投入使用的空間站是1998年美俄等16個國家聯合建造的,當時中國被排擠在外,因此只能自己動手搭建屬於我國的空間站。2011年9月我國天宮一號空間試驗發射升空,2016年9月我國天宮二號發射成功,同年10月神舟十一號載人艙發射升空,與天宮二號對接成功,為中國空間站奠定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國際空間站預計將在2024年退役,目前美俄等國並沒有建造新空間站計劃,也就是說屆時中國空間站將成為唯一一個投入使用的空間站,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國家已經開始試圖和中國尋求合作。
事實上早在2016年我國載人航天辦公室就和聯合國籤署協議,同意為他國航天員或載荷專家提供在軌飛行機會。今年6月,來自17個國家的9個項目從27個國家、42個項目申請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空間站科學實驗首批入選項目,我國空間站尚未服役就已經有很多國家擠破頭皮想要加入,值得一提的是在入選的17個國家中,世界頭號強國美國被排除在外。
美國作為世界唯一一個實現載人登月、第二個將太空人送入太空的國家,在航天領域無疑是佼佼者,近些年在航天領域卻停滯不前,甚至有倒退的跡象。今年10月,在第70屆國際宇航大會上,有消息透露白宮計劃從俄羅斯「聯盟MS-17」號飛船上買一個座位,送一名美國太空人進入太空站繼續工作。
2011年7月,美國最後一架太空梭「亞特蘭蒂斯」號退役後就失去了將太空人送往太空的能力,這些年一直是從俄羅斯花高價買座位,票價也從開始的每人2500美元上漲到8100萬美元,算是其他費用,從2011年至今這8年間美國為送太空人進入空間站至少花費3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70億元,可謂代價不菲 。
因此有人好奇,俄羅斯只是幫助美國將太空人送上太空就花這麼多錢,以後中國不僅幫助他國送太空人上天空,還是送進自己的空間站,到時候怎麼收費?對此有媒體稱,我國空間站幾乎不收費,但要求各國研究成功共享,共同推進航空事業發展。這對其他國家來說算是賺大了,不僅有免費的天空試驗站,還能和我國共享研究成果,怎麼算都不虧。(文中配圖均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l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