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南京市慈善總會第四屆理事會成立。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下,通過慈善形式創新,吸納更多愛心企業、慈善組織、愛心個人投入慈善,南京慈善駛入發展快車道。
5年來,市慈善總會共募捐款物總額達到7.58億元,發放救助款物總額達到6.61億元,救助困難群體80萬人次,參與義工服務150多萬人次。以善為樂,以善為榮,關懷他人、奉獻愛心越來越成為南京人的自覺行為。
不忘初心行慈善,砥礪前行寫擔當。
今天,南京市慈善總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市慈善工作會議舉行,「人人關注慈善、參與慈善,為慈善盡一份力」成為全社會共同的呼聲。慈心暖人,善舉濟世,讓我們在博愛之都繼續愛心接力,把南京的慈善事業做強做大。
廣開捐贈渠道,創新發展路徑
總會通過企業冠名基金、個人冠名基金、慈善信託、網際網路募捐等多種渠道,為社會各界參與慈善搭建便捷平臺,以企業捐贈為基礎、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多元化捐贈體系逐步形成,社會慈善活力充分展現。
促進企業捐贈長效化。總會倡導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把企業文化與公益需求相結合,為企業「量身定製」慈善項目,注重對捐贈企業的信息反饋,為設立冠名基金的企業出具基金使用情況報告書,實現企業與慈善長期共建,幫助企業創造社會價值,促成企業與慈善良性互動。
推動個人捐贈規模化。總會倡導「人人慈善」理念,2009年在全國首創「個人冠名基金」項目,宣傳平民慈善,使普通群眾參與慈善捐贈的積極性進一步增強,吸引了一批有愛心的社會知名人士,如原南京軍區政委方祖岐將軍、全國政協委員、省文聯副主席言恭達等的參與,他們在為慈善事業奉獻愛心的同時,還自發自覺地為慈善事業鼓與呼,帶動社會上其他愛心群體的參與。
開拓網絡募捐新陣地。總會著力打造慈善網際網路平臺建設,網際網路慈善運作方式日益成熟,呈現出傳播廣泛、發動迅速、輻射帶動效應強等特點。參與人群點陣式擴散,分布在全球326個城市和地區,遠及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第一時間回應需求,對遭遇重大疾病、困難的群體,總會均通過網絡平臺為其開通求助通道,迅速籌款,迅速撥付,為受助人解了燃眉之急。
探索慈善信託新路徑。《慈善法》實施後,慈善信託作為新型慈善方式受到慈善行業廣泛關注。總會作為慈善信託的先行者,積累了豐富經驗。與紫金信託責任有限公司合作開展的「紫金·厚德6號」慈善信託是江蘇省首單落地的慈善信託。2018年,總會又成立了吳毅文慈善信託,是南京市首個由慈善組織擔任獨立受託人的慈善信託、江蘇省規模最大的個人慈善信託、全國首個遺囑型慈善信託,獲人民網、《慈善公益報》、鳳凰網、中共江蘇省委新聞網、江蘇文明網、《南京日報》等媒體報導近百次。委託人吳毅文老師也被市政府追授為第二屆「南京慈善獎」最具愛心行為楷模。
健全慈善網絡,壯大義工隊伍
總會通過推動全市基層慈善組織建設和擴大志願者隊伍,鋪設多層級、全方位慈善組織服務網絡,強化義工服務,使慈善工作觸角不斷向基層延伸。
大力推動基層慈善組織建設。總會積極落實省、市有關文件精神,大力推動基層慈善組織建設。一是積極呼籲爭取市政府、市民政局重視,推動把基層慈善組織建設發展目標寫入《市政府關於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二是個別走訪,推動落實基層慈善組織建設工作。總會分別成立了兩家地區慈善分會——江北新區慈善分會、軟體谷慈善分會和一家企業慈善分會——南鋼慈善分會,充分發揮地區、企業在推動本區域慈善事業發展方面的活力,進一步壯大了南京慈善的組織力量。
義工服務拓展慈善格局。總會不斷擴大慈善義工隊伍,提升義工服務質量水平,凝聚了一大批有愛心、有技術、有專長、有資源,又願意用其所長幫助困難群眾的團體、個人,為社會提供義診、義演、義畫、心理關懷、法律援助、結對幫扶等服務,把慈善服務送到了街頭巷尾。2019年,總會又參與了市政府在全市統籌推進的「時間銀行」養老志願服務項目,參與「時間銀行」專項基金管理,同時積極發動義工參與「時間銀行」志願服務,為空巢獨居老人解決居家養老難題。
動員社會力量,營造慈善氛圍
總會積極打造多渠道、多載體、多層次的全媒體慈善宣傳格局,推動慈善激勵表彰的政策制訂,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參與慈善。
多方聯動培育社會慈善意識。總會與報刊、電視、廣播等主流媒體開展廣泛合作,各類新聞媒體報導慈善新聞動態2000餘篇次,刊發慈善專版百餘個,與南京新聞廣播聯辦《慈善之聲》欄目,與南京電視臺十八頻道聯辦《公益南京》,通過《慈善》雜誌、《慈善公益報》等業內期刊宣傳,建設南京慈善雜誌、網站、微信公眾號三位一體的宣傳陣地,多渠道傳播慈善新聞動態,在全社會營造濃厚慈善氛圍,社會慈善意識不斷增強。
推動慈善激勵表彰。總會積極為慈善政策制訂建言獻策,除推動市政府設立全市最高等級政府表彰獎項「南京慈善獎」外,還推動慈善捐贈作為鼓勵性指標納入南京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積分落戶實施辦法,進一步發揮了慈善政策的激勵帶動作用。
建設自有文化品牌。打造東慈書畫院和南京慈善藝術團兩大慈善文化品牌,充分利用自身優勢,舉辦了「慈善社區行」、書畫義捐等活動。慈善藝術團開展300餘場慈善慰問演出,受到基層群眾歡迎,並被南京市文明辦評為2016年度最佳志願服務組織。南京東慈書畫院經常舉行書畫筆會,藝術家們現場創作並捐贈,或舉行義拍義賣,在宣傳慈善理念、募集慈善資金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使慈善文化得到大力弘揚,慈善氛圍日益濃厚。
加強自身建設,提升社會公信力
總會堅持從嚴管理、透明運作,不斷加強制度建設與標準化管理,提升專業服務效能水平,進一步提升自身公信力、執行力、影響力。
強化組織領導。四屆理事會以來,在市委市政府關心下,市慈善總會領導班子不斷充實,組織領導力量得到大大加強。理事會領導班子全體成員齊心協力,開拓創新,推動總會工作取得不斷飛躍。2018年,總會又通過公開招聘錄用一批工作人員,進一步充實了黨員及核心骨幹隊伍力量。
加強制度建設。四屆理事會期間,總會對《資金管理辦法》《捐贈物資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進行細化完善,以制度加強約束,規範管理,在健全制度的基礎上,強化執行力度,工作人員嚴格遵守黨和國家關於黨風廉政方面的有關法律政策規定和財經紀律,做到有制度可依,按制度辦事,進一步提升了慈善管理的規範化水平。
推進信息公開。總會建立了理事會監督、政府監督、審計監督與社會監督四位一體的監督體系,堅持向理事會報告年度工作和財務收支,每年主動接受第三方審計;堅持通過自媒體平臺及時公布每一筆捐助收支,把自身官網建設成為集募捐、救助、宣傳、信息公開為一體的網際網路平臺;在民政部全國慈善信息平臺公布組織信息、工作動態、財務狀況等依法應予公開的慈善信息,竭力打造透明慈善。
未來五年,既是「十四五」規劃實施之年,也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開啟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徵程的承前啟後之年。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這份新時代新徵程的逐夢藍圖關乎14億中國人民的未來福祉。
慈善體現一座城市的溫度與情懷,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未來五年,市慈善總會將繼續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會議精神,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積極落實上級政府文件,強化責任意識和使命感,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開創南京慈善事業發展新局面、建設「強富美高」新南京作出積極貢獻。
本版撰稿 章小怡 蘇菲婭 海方
本版圖片均有市慈善總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