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 東正教教堂文化之旅

2021-02-17 文化三原色

與中國文化相比,俄羅斯文化的本質特點在於,它發源於宗教。建築、音樂、繪畫、戲劇、文學等各種文化領域,追本溯源,其源頭皆在宗教。而東正教教堂,自古以來,不僅是進行各種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而且是文化的記錄者、保存者,最重要的載體之一。

弗拉基米爾大公統治時期的987年,國勢漸已衰微的拜佔庭帝國發生內亂,危急關頭向基輔羅斯求援,雙方於次年籤訂同盟條約,其中一條是:危機解除後拜佔庭帝國需將安娜公主嫁給弗拉基米爾大公,作為交換條件,基輔羅斯接受東正教為國教。內亂平定後,拜佔庭皇室試圖撕毀遠嫁公主的協議,弗拉基米爾大公盛怒之下,帶兵攻打拜佔庭,一舉攻到臨近首都的赫爾松,迫不得已,拜佔庭皇帝履行了條約。988年,弗拉基米爾大公宣布基督教為國教,將全體國民趕入第涅伯河受洗,並下令燒毀所有多神教神像。隨後,王公和貴族開始大肆興建拜佔庭風格的東正教教堂。

世界上,第一批東正教教堂為建於公元5世紀的聖薩巴斯修道院,以及建於6世紀西奈山的聖凱薩琳修道院。至於俄羅斯東正教的教堂,則晚了4個多世紀,在公元10世紀末至11世紀初,即「羅斯受洗」後的基輔。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索菲亞大教堂。

雖然東正教與天主教皆源於基督教,是東西羅馬帝國分裂的產物,是基督教一分為二的結果,但是二者之間確實存在諸多差異,如,天主教地區以拉丁語為主,東正教地區以希臘語為主,即便教堂建築,也存在很大區別。

西羅馬帝國的天主教教堂的空間具有動態性,哥德式的尖頂高聳,直指天空,這種建築風格是天主教社會積極性的直觀表述;東正教的特點為內省,即追求人的內在改造,教堂建築形式與天主教不同,內部空間是靜態的,寓意信徒在圓頂的庇護下凝神於自己的內心,靜靜感受主的降臨。

東正教教堂的建築形狀有幾種,最常用的是橢圓形或矩形。均有自己獨特的含義。每座教堂一般只採用一種形狀,整體造型像一艘船,寓意為:船隻會在熟練的舵手的引領下,把人們從驚濤駭浪的海上帶迴風平浪靜的港灣,而教堂,則是在上帝的引領下,幫助人們穿越瀰漫人間的種種罪惡,最終平安抵達之所。有時,教堂也會建成十字架的形狀,昭示著人們永世銘記,正是因為信奉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救世主自己才得以救贖,為此信徒們願意承受一切苦難。東正教教堂大致分為拜佔庭式和斯拉夫式,前者如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教堂,後者如哈爾濱的索菲亞教堂。

東正教教堂的布局幾乎均為東西走向,建築的入口在西側,象徵著禮拜者從罪惡的黑暗之所(西方)走向真理的光明之地(東方)。東正教教堂一般建有圍牆,起防護作用,圍牆內設有迴廊庭院;中央場地建有教堂、噴泉或食堂;四周是供修士們居住的小屋。另外,教堂還配有圖書館、印刷所等,這是因為,早期的東正教教堂除了用作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還是貴族子弟接受教育的學校。至於東正教教堂內部的設置,通常情況下,祭壇前會設有聖障,將其與教堂中殿隔開。

東正教教堂的屋頂上通常都能找到一個或多個炮塔,其頂部是圓蔥頭形狀的圓屋頂,這是俄國東正教教堂獨有的特徵,寓意為蠟燭的火焰。    

東正教教堂屋頂的數量均為奇數,不同的數字象徵意義不同:一個圓頂象徵獨一的神;三個圓頂象徵聖三位一體;五個圓頂象徵基督和四福音書作者;七個圓頂象徵東正教的七項聖事,即受洗、塗聖油、授升職、告解、婚配、終縛和聖體血;九個圓頂象徵天使的九個等級;十三個圓頂象徵基督和十二使徒;最多的圓頂可達三十三個,象徵基督在人世間的三十三年。另外,圓頂的形狀也具有象徵意義,盔形圓頂象徵著戰鬥,即精神的戰鬥、教會與惡勢力的鬥爭;蔥頭形圓頂象徵著燭火,意為基督是世界之光。

教堂圓頂的顏色不同,含義不同:金色是天上榮耀的象徵,通常大的中心教堂是金色的,如莫斯科的救世主大教堂,紀念基督和十二大節日的教堂圓頂也是金色的;藍色帶星星的圓頂教堂是紀念聖母的,因為星星代表著基督從童貞女馬利亞誕生;紀念三位一體的教堂一般是綠色圓頂,因為綠色是聖靈的顏色;紀念聖徒的教堂圓頂一般綠色或銀色。當然,有些教堂的圓頂,由幾種顏色構成。

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處於亞歐大陸之間的俄羅斯,在文化方面,兼容並蓄的特點異常鮮明。為了深入了解俄羅斯民族和這個地域遼闊的國家,從其文化源頭——宗教入手,應是最智慧的選擇,而作為宗教文化最重要載體之一的東正教教堂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其他平臺轉載請註明:(來源:俄羅斯文化藝術之旅 微信:samgift)

相關焦點

  • 西伯利亞小城伊爾庫茨克,東正教教堂文化之旅
    第二次見到安加拉河就在住的酒店旁邊,而且在河的附近有很多伊爾庫茨克最重要的歷史文化景點。那天早上醒來躺在窄床上透過薄薄的紗簾看了一眼窗外,昨日晴朗的天空被今天的烏雲趕得無影無蹤,隱約聽到外面傳來雨滴敲打樹葉的聲音。看來今日的安加拉河文化之旅開局不順利啊?
  • 在幾乎空無一人的耶路撒冷教堂舉行的紀念東正教復活節的聖火儀式
    這種冠狀病毒並沒有阻止周六的聖火傳統,在東正教徒日曆復活節的前一天,在耶路撒冷的耶穌墓前舉行了一個有幾個世紀歷史的儀式。但也做了一些調整。 通常情況下,成千上萬的朝聖者聚集在聖墓教堂周圍,圍繞著聖堂,傳統上認為耶穌被埋葬和復活的地方就是聖堂。
  • 哈爾濱聖索菲亞大教堂:中俄文化碰撞中,產生的藝術結晶
    文/壯爺2020年的一場冬雪,將哈爾濱聖索菲亞大教堂映襯得格外美麗。聖索菲亞大教堂具有百年歷史,是早期俄國軍人在哈爾濱的東正教教堂,建築風格獨特,是中俄文化,相互碰撞、交融,而產生的一朵耀眼結晶,也是哈爾濱建築多元性的體。
  • 一座東正教教堂,裡面供奉著大天使長米迦勒,是歷代沙皇的墓地
    天使長大教堂是一座東正教教堂,裡面供奉著大天使長米迦勒,是歷代沙皇的主要墓地,至今保存有40多具棺木。天使長大教堂位於俄羅斯莫斯科克裡姆林宮內的大教堂廣場,介於大克裡姆林宮與伊凡大帝鐘樓之間。現在大家看到的教堂是由義大利建築師Aleviz Fryazin Noviy設計建造的,建於1505年到1508年,頗似義大利式宮殿。教堂的內部空間具有明顯的古羅斯建築風格,幾乎成正方形的大柱排列得細碎密集,祭壇處有兩個,教堂主體空間有四個,將建築縱向分成3個長形大廳。大教堂的祭壇部分用高大的聖像壁與祈禱空間分隔開。
  • 東正教的發源地聖三一大教堂外早早就排滿了等待朝拜的信徒
    謝爾吉耶夫鎮聖三一修道院已有500多年歷史了,它又稱特羅伊察修道院,是俄羅斯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後來凡願在此出家的人,必須自造小道房並自闢膳食用地,由此發展而成為東北俄羅斯最富有的大修道院。走進三聖修道院就像進了一個多彩的童話世界,我特別喜歡藍色的洋蔥頭教堂建築,金色的圓頂在太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昂頭仰望淺藍色高大的鐘樓,12點耳邊響起清脆悅耳的鐘聲,我的內心只有震憾……,我敬佩那些虔誠的信徒們。聖三一大教堂外早早就排滿了等待朝拜的信徒,這裡存放著謝爾蓋的遺骨。修道院內建有多座教堂、宗教大學和神學院,聖三一修道院一直是俄羅斯最重要的朝聖地。
  • 天主教與東正教的千年恩怨
    但發展與阻撓並存,帝國政府一直在迫害基督教,公元3世紀末,迫害達到了頂峰,教堂被摧毀,基督徒被迫向異端朝拜,不服從者慘遭屠戮。  西方教會使用的是拉丁語,雖然東羅馬帝國直到7世紀官方語言依然是拉丁語,但其文化主體是希臘文化,通用語言是希臘語,東方教會也以希臘語為主。西方教會認為,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彼得是教會的基石(彼得一詞在拉丁語和希臘語中都是「石頭」的意思,英語中石油petroleum同源)。他親自建立教會,是羅馬第一任教宗,統領各地教會。
  • 尼斯教堂事件後,法國裡昂一東正教牧師遭槍擊重傷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10月16日,巴黎高中教師遭「斬首」;10月29日,尼斯教堂三人被砍身亡......在法國接連發生兩起與宗教有關的傷人事件後,裡昂也出事了。當地時間31日下午,裡昂一名希臘東正教牧師在教堂外遭槍擊,傷勢嚴重。
  • 東羅馬帝國的獨特風格,東正教的起源,希臘化建築的延續
    一、東正教在東羅馬帝國擴散東羅馬帝國在自從羅馬帝國分家以後就獨自進行宗教的改革與發展,基督教在羅馬帝國站穩腳跟後遍迅速傳遍了整個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領土上的基督教的發展則更偏向於古希臘文化上的發展,由此也誕生了東正教。
  • 基督教、天主教與東正教的區別
    二、分歧  在前述的那些首要的共性的前提之下,天主教、新教和東正教的區別和分歧卻也是顯明的,特別是新教與天主教和東正教之間的差別更大(天主教和東正教雙方的不同倒不是太多)。除了外在顯著區別外,彼此之間的教義、組織結構、神學觀念、禮儀、信徒的信仰方式等,都有著天壤之別。
  • 「東正教」信仰,歷史不到四百年
    就拿聖餐觀來說,現在大部分「東正教」所持守的聖餐神學(Eucharistic theology),其歷史還不到四百年,不如馬丁·路德這也部分解釋了我為什麼不是一名「東正教徒」。最後,一些感慨:看見近些年來一些半瓶子晃蕩的知識分子、文化基督徒(cultural Christian)對俄羅斯文化和「東正教」文化感興趣,開始推崇「東正教」的東西
  • 聖尼古拉大教堂,承載了藝術和建築精華的大教堂
    聖尼古拉大教堂,承載了藝術和建築精華的大教堂俄羅斯信奉東正教,對俄羅斯人來說,東正教無疑是他們心中關於信仰的圖騰。教堂完全採用了木質結構進行復建,走入教堂,仿佛穿越了時光,走過了歷史的故事。聖尼古拉大教堂始建於清光緒年間,當年的沙俄是作為侵略者存在,雖然侵略總歸不是一件光榮的侍寢,被侵略更是一段痛苦的記憶,但侵略總是文化傳遞的最快途徑。
  • 聖索非亞大教堂侵入首批穆斯林朝拜者 東正教領袖宣布為「哀悼日」
    ,而在本月改制為穆斯林禮拜場所,整個東正教世界的宗教領袖宣布,聖索菲亞大教堂被改為清真寺這天是「哀悼日」。大批信眾從土耳其各地蜂擁而至,要親眼目睹大教堂改為清真寺。艾爾段總統說,共有多達35萬人參加這場聚禮。他還說,這是在糾正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將聖索菲亞大教堂改為博物館的錯誤。
  • 【賞析】哈爾濱地標——聖·索菲亞大教堂
    是不是它—聖.索菲亞教堂,圓蔥定的那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座建築,但在這之前想先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東正教也就是聖.索菲亞教堂之前所服務的宗教。(哈爾濱聖.索菲亞教堂 來源:草原騎兵51155的博客)東正教東正教屬於基督教的一個宗派。
  • 聖索菲亞大教堂土耳其總統下令變清真寺
    ,實施八十六年、將伊斯坦堡聖索菲亞大教堂轉為博物館的部長會議決定無效,土耳其總統厄多安隨即下令將教堂改為清真寺。此一決定讓這座曾為東正教教堂及伊斯蘭教清真寺的歷史建築再陷宗教爭議,引發宗教人士及歷史學家批評厄多安將文化遺產作為政治工具。 厄多安十日宣布將於廿四日在聖索菲亞舉行首次主麻日聚禮,其主管機關從文化旅遊部改為宗教事務局,也不再收取門票。他發表電視演說指出:「我要強調,我們將開放聖索菲亞作為聚禮用的清真寺,藉此保存它身為人類共同文化遺產的特色。
  • 東正教的宗教改革,你聽說過嗎
    但是,關於東正教我們了解得卻很少。即便是在中國,由於在歷史上來華傳教的傳教士多以天主教神父、新教牧師為多,我們能夠見到的教堂、神龕和宗教組織形式也多是天主教的。 濟南洪家樓教堂 雖說在中國很難看到東正教教堂,但在臨近俄國的哈爾濱市,我們還是能看到佇立在市中心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 天主教、東正教、新教, 基督內部教派你分得清楚麼?
    東正教, 在公元1054年左右,君士坦丁堡牧首馬格爾·賽魯拉留斯指責羅馬教宗篡改聖經內容以及教義,以各種禮儀問題質問羅馬,羅馬教宗協調失敗後導致東西教會大分裂,東正教從原本的羅馬公教會中分裂出來,基督教正式分裂成如今的天主教和東正教。發展到現在,東正教主要分布在巴爾幹半島和東歐,以莫斯科為東正教會中心。
  • 索菲亞大教堂
    索菲亞大教堂始建於公元532年,距今已近1500年歷史,比起僅有400年歷史的藍色清真寺,可以說索菲亞大教堂是爺爺級的哈。索菲亞大教堂因其巨大的圓頂而聞名於世,是一幢「改變了建築史」的拜佔庭式建築典範。
  • 基督教的三大派別 -- 天主教 基督新教 東正教
    (6)在教階制方面,新教一般無教階制,但少數派別如聖公會等保留有某些簡化的教階制,而天主教則有教階制,主要分3個等級:教皇、主教、司鐸(神父)。 (7)在組織方面,新教在世界上沒有統一的教會中心,教會組織是分散的,各自為教,而天主教則有統一的教會中心和統一的領導。
  • 老黃帶你看滴血大教堂和喀山大教堂
    為了紀念這位仁慈的君王,公元1883年,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在其出事地點,興建了這座具有特別歷史意義的紀念堂。整個建築參照莫斯科的聖華西裡升天大教堂,耗時24年,於1907年建成。教堂充分體現俄國風格,所以建築師巴爾蘭德以莫斯科紅場上的瓦西裡升天大教堂為藍本,建造了這座教堂。教堂外貌的藝術設計靈感,主要來源自莫斯科雅拉斯拉夫斯基火車站的建築風格及紅場上的瓦西裡升天教堂。
  • 大國興衰與中世紀歷史的見證: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前世今生
    聖索菲亞大教堂俯瞰著歐亞分割線博斯普魯斯海峽聖索菲亞大教堂的由來聖索菲亞大教堂雖然是今天土耳其最著名的歷史古蹟之一,但卻不是土耳其人建造的,而是羅馬帝國時代各族人民智慧與勞動的結晶。在東正教信仰中,「聖智」等同於「邏各斯」,中文也常被翻譯為「道」。道成肉身,指的是耶穌基督降世為人,因此供奉聖智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有其專屬的教堂慶典,即耶穌基督的生日「聖誕節」公元415年,在皇帝狄奧多西二世的主持下,第二座聖索菲亞大教堂在原址的廢墟上重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