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體育事業這些年發展蓬勃,中國的羽毛球,桌球,體操等等項目近年來一直發揮穩定,偶爾失手得個銀牌,那是概率不大的事情,中國女排更是以拼搏精神取得了金牌,實在可喜可賀,但是最讓國民揪心的就是足球,我們作為足球的發源地,卻沒能在足球事業上有所斬獲,確實值得深思。
01
2002年的韓日世界盃,80後應該都記得那年,那是中國足球至今為止唯一一次進入決賽圈,當時的那隻中國隊,憑藉著十強賽精彩的發揮,成功進入決賽圈,當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世界盃在亞洲舉行,作為東道主的韓國和日本不用為了名額發愁,少了兩個競爭對手,我們進世界盃稍微的下降了一些難度。
那隻中國隊,除了運氣以外,更是有一定的實力的,連勝阿曼,再勝阿聯,一勝一平卡達,然後在勝烏茲別克,總積分達到了19分,提前兩輪出線。並且在十強賽上也收穫了很多精彩的進球。
很多朋友都在問,為什麼我們現在遲遲進不了決賽圈了?前段時間網上也掀起了不少的輿論,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的分析一下。
02 沒有足夠的足球文化
現在整個的足球環境比以前好多了,國家也致力於小城市的足球場地的建設,從教育的根本上也增加一些體育課程,更是組織青少年的校園足球隊,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解決了以前無球可踢,沒有場地可以踢,課程被取消的情況,這幾年很多足球學校的開設,也為國足的人才輸送,起到了一個作用。
但是,沒有場地我們可以建設場地,思想是目前很難轉換的,中國大部分的家長,小康生活的情況下,都不會願意讓自己的孩子為了足球,放棄大部分的學習時間,沒錢的,上不起足球學校,不如踏踏實實學習,學個一技之長,長大了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能吃飽飯,過安穩生活,現在網上不斷抨擊中國足球的那些人,既然覺得國足水平不行,那你可願意讓你的孩子為了國家的足球事業,奉獻一下呢?我想答案一定會讓很多人沉思。
03 職業球員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我們說過就算能送孩子去學習足球,但是在如此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踢出來的是能拿下千萬年薪,但是踢不出來的呢?那部分人丟了文化課,除了踢職業聯賽,沒有別的比較好的出路,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絕大部分人的想法,中國的百姓是很傳統的,做事求穩,不可能為了一個不確定的未來,讓孩子去踢足球,加上目前青少年的學習氛圍是十分緊張的,所以很多家長對足球都是望而卻步的,明明可以讓孩子走更好的路,非要受苦受累的去踢球幹什麼呢?踢不到最巔峰的那幾個人的情況,職業球員基本是得不到任何的保障的。
04 生計大於興趣
再國外一些歐洲,非洲國家,目前效力於巴塞隆納的梅西,尤文圖斯的C羅,AC米蘭的伊布拉希莫維奇,小的時候都是家境一般,甚至梅西生病家裡都沒錢負擔,他們踢球是為了改變命運,在國外,足球是一門生計,但是在國內足球只能算是一項興趣愛好,所以在面臨生存還是興趣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生存,當然家境殷實的人除外,但是再想想,家境殷實的人,他們也無需依靠足球去生活了,總之就是沒錢的人家學不起,有錢的人家不需要學。
小結
其實最近幾年的足球氛圍已經很濃厚了,包括我們自己的中超聯賽也湧現了一批後起之秀,網上提起國足都是調侃,其實換位思考一下,他們本身願意去為國效力,這就是我們做不到的了,政府對於足球的事業大力支持,更多有天賦的孩子可以去為了足球做貢獻,俗話說的好,你行你上,我們堅信在未來的不久,世界足壇絕對會有我們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