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於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的公示》,1744家企業進入公示名單,其中廣東入選企業123家。在2019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一批248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中,廣東有22家企業入選。
此次公示文件顯示,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於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於開展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工作的通知》要求,經各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初核和推薦、行業協會限定性條件論證、專家審核等流程,現將通過審核的企業名單予以公示。
那麼,什麼樣的企業才能成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對象呢?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於開展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主導產品應符合《工業「四基」發展目錄》所列重點領域,從事細分產品市場屬於製造業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和關鍵基礎材料;或符合製造強國戰略明確的十大重點產業領域,屬於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中有關產品;或屬於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及關鍵領域「補短板」產品;或屬於國家和各省(區、市)重點鼓勵發展的支柱和優勢特色產業等領域。
想要成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對象,申請企業不僅要符合上述重點領域,還需要滿足一些基本條件和專項條件。
就基本條件而言,申請企業應符合《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屬於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認定或重點培育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擁有被認定為「專精特新」產品的中小企業以及其他創新能力強、市場競爭優勢突出的中小企業;同時,要長期專注並深耕於產業鏈某一環節或某一產品,能為大企業、大項目提供關鍵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產品以及專業生產的成套產品,企業主導產品在國內細分行業中擁有較高的市場份額;企業要具有持續創新能力,在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市場營銷、內部管理等方面不斷創新並取得比較顯著的效益,具有一定的示範推廣價值;企業的管理規範、信譽良好、社會責任感強,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能國內領先,具有較好的品牌影響力。企業重視並實施長期發展戰略,重視人才隊伍建設,核心團隊具有較好專業背景和較強生產經營能力,有發展成為相關領域國際領先企業的潛力。
就專項條件來說,申請企業要達到以下四個方面的要求:
經濟效益——上年度企業營業收入在1億元以上,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或淨利潤的平均增長率達到10%以上,企業資產負債率不高於70%。
專業化程度——企業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3年及以上,其主營業務收入佔營業收入70%以上,主導產品享有較高知名度,且細分市場佔有率位於全省前3位(如有多個主要產品的,產品之間應有直接關聯性)。
創新能力——近2年企業研發經費支出佔營業收入比重不低於3%,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佔企業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5%。截至2019年底,擁有與主要產品相關的有效發明專利(含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2項或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5項及以上等。
經營管理——企業有完整的精細化管理方案,取得相關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企業實施系統化品牌培育戰略並取得良好績效,擁有自主品牌(含非物質文化遺產、地理標誌商標等)。企業產品生產執行國際、國內、行業標準等,或是產品通過發達國家和地區產品認證(國際標準協會行業認證)。
附:入選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示名單的123家粵企(排名不分先後)
【南方+記者】李鳳祥
【作者】 李鳳祥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