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常常有這樣的錯誤想法:他們認為天才和成功都是先天註定的。他們不知道,這個世界上,被稱為天才的人遠比真正成就事業的人要多得多。當然,一粒煮熟的種子即使在適宜的環境下也永遠不會發芽,更成不了橡樹。但如果僅僅因為自己不能像橡樹一樣就否認自己,從而在孤獨和彷徨中了此一生,未免顯得有點可笑和可悲。
而許多人沒能成功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缺少野心。不管一個能力如何出眾,對待他人如何謙虛和善,但如果他沒有奮發向上的決心,沒有獲得成功的動力,他就很難有所作為。成功者總是把自己全部精力投入工作中,對自己所追求的事業痴心不改。
英國首相(小)威廉·皮特,22歲進入國會,23歲當上財政大臣,25歲已成為英國首相,他就是這麼一個目標集中的典範。
他很小的時候,就懂得只有成就一番大事業,才能不使自己的父母失望。這一想法始終鼓勵著他前行。無論身處何地,無論在做什麼,他始終抱著一個信念:「我要出人頭地,要成為一個公正有影響力的政治家。」
當一個人有了奮鬥目標時,他也一定會思索:這樣的目標會實現嗎?如何才能去實現?追逐夢想的過程就是一場長跑比賽,本可能在起點就看到終點,因此要用心中的火照亮腳下的路,滿懷著信心上路,去清除一切障礙,應該始終堅信,勝利就在前方。雖然漫漫旅途,難免會有煙霧籠罩,但心中火不滅,那麼終有驅散烏雲見太陽的一天。
夢想是成功的起點。如果你心中有夢,並且堅韌不拔的決心和敢於付出的精神,就一定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一個人的人生目標決定他的命運。為了實現目標,他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性格,改變自己的生活。同時人生的目標影響著他們的動機和行為方式。如果思想蒼白,格調低下,生活質量不會很高;反之,生活則五彩繽紛,妙趣橫生。
人生的目標體現了一個人的氣質和涵養。人們在平常的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特質,是和自己的的希望相匹配的。一個人的言行亦能折射出他對生活的態度。一個人的人生目標能否實現,和這幾點有直接關係。
愛迪生小時候頭腦裡有各種各樣的的幻想,他曾動不動趴在雞窩裡,希望靠自己的體溫孵出小雞。
為了搞清楚野蜂窩的奧秘,他還拿著樹枝去捅蜂窩,結果被野蜂叮得眼睛都睜不開。還有一次,他看見氣球飛起來,他就想,如果人肚子裡裝滿了氣體,是否可以上天呢?這次,傭工麥可·奧茨成了他的試驗品。
他說:「要想成功,首先必須設定目標,然後再專注而大膽地向前邁進。」每一個人都希望把夢想變成美麗的現實,希望將來生活更好。
希望大家聽了小編的一得之見,能夠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