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弦上說相思——麗江大研鎮

2021-01-13 騰訊網

麗江古城位於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又名大研鎮,坐落在麗江壩中部,始建於宋末元初(公元13世紀後期),地處雲貴高原,面積為7.279平方公裡。

麗江古城內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紅色角礫巖鋪就,有四方街、木府、五鳳樓、黑龍潭、文昌宮、王丕震紀念館、雪山書院、王家莊基督教堂、方國瑜故居、白馬龍潭寺、顧彼得舊居、淨蓮寺、普賢寺 、接風樓、十月文學館、紅軍長徵過麗江指揮部紀念館、麗江古城歷史文化展示館、麗江古城徐霞客紀念館等景點 。 麗江為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國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之一。 麗江古城體現了中國古代城市建設的成就,是中國民居中具有鮮明特色和風格的類型之一。

主要景點

綜述

麗江古城內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紅色角礫巖鋪就,有四方街、木府、五鳳樓、麗江古城大水車、白沙民居建築群、 束河民居建築群等景點。

木府

古城內的木府原為麗江世襲土司木氏的衙署,位於古城獅子山東麓,始建於元代(公元1271~1368年),1998年重建後改為古城博物院。木府佔地46畝,府內有大小房間共162間,中軸線長369米,三清殿、玉音樓、光碧樓、護法殿、萬卷樓、議事廳、忠義坊由西向東排列井然。其內懸掛有歷代皇帝欽賜的匾額十一塊,反映了木氏家族的盛衰歷史。講述麗江木氏土司風雲故事的電視劇《木府風雲》就是在這裡拍攝的。

萬古樓

麗江大研古城的西南角有一座山,望去猶如一隻守護古城的邪臥獅,即為獅子山,1998年開壁為公園。山頂建造的五星古典式全木結構望景樓,名"萬古樓"。樓高32.8米,16根24米長的木柱一柱通頂,樓上有大小12600個納西風格的龍頭,創下世界之最。

麗江東巴文化博物院

麗江東巴文化博物院(原稱"麗江縣東巴文化博物館"),位於黑龍潭北端,成立於1984年7月,時為雲南省第一個縣級博物館。佔地30畝,設有珍貴文物1萬餘件,其中國家級文物52件。開設有文博館、稀品館和"東巴文化"、民族風情攝影等展館。

五鳳樓

五鳳樓位於城內福國寺的五鳳樓始建於明代萬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樓高20米。因其建築形制酷似五隻飛來的彩鳳,故名五鳳樓,樓內的天花板上繪有多種精美的圖案。五鳳樓融合了漢、藏、納西等民族的建築藝術風格,是中國古代建築中的珍寶和典型範例。

四方街

四方街是古城內的小吃一條街,街道兩側有數十家小餐館,每家餐館都有雲南特有的米線,且種類繁多,因此這條街也叫"麗江米線街"。四方街是麗江古城中心,據說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璽形狀而建。這裡是茶馬古道上最重要的樞紐站,明清以來各方商賈雲集,各民族文化在這裡交匯生息,是麗江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

古橋

在麗江古城內的玉河水繫上,修建有橋梁354座,其密度為平均每平方公裡93座。橋梁的形制多種多樣,較著名的有鎖翠橋、大石橋、萬千橋、南門橋、馬鞍橋、仁壽橋,均建於明清時期(公元14~19世紀)。其中以位於四方街以東100米的大石橋最具特色。

特色美食

雞豆涼粉

雞豆涼粉以雞豆為主要原料做成食品。做法是把雞豆泡透磨細過濾成漿,然後煮熟成灰白色,倒入各種容器冷卻後成形,即可食用。夏季以涼食為多,天氣轉涼少許油煎熱食。暑熱天氣,拌以辣椒粉、殺青後的韭菜、綠豆芽、菠菜以及花椒油、麻子鹽、芥末等幾種佐料。此外有滷粉拌煎黃的涼粉在籠裡蒸熟而成的粉蒸涼粉,多用於素齋。

麗江粑粑

麗江粑粑主要原料是精細的麥麵、火腿、化油。文火烤熟,色澤金黃,有鹹甜二味。麗江粑粑的另一品種為鍋鏟粑粑,製作中大多數用火鏟烘烤,做熟後可以存放較長時間。

吹豬肝

吹豬肝:冬季把鮮肝吹脹曬乾,臨用時煮熟,切成片拌上酸醋、辣子、香菜等做成涼菜。

糯米粑粑

糯米粑粑,納西語挪汁。有兩種做法:一種為清水抖糯米麵,加入茴香尖,一種為米酒、清水拌糯米麵,捏成3公分左右的餅狀,油煉熱,將餅煎入油中,挪汁發泡,呈金黃色,用漏勺撈起,兩餅夾糖,放入盤即可吃。挪汁多在節日或待客時用,尤其大年初一,清時祭祀的必用之物。

酥油茶

酥油茶,納西語叫麻冷。納西族民間飲品,常為早午飯佐餐。麗江地處高寒山區,氣候寒冷,而酥油茶的特點是耐寒、耐餓、耐渴,是一年四季都可飲用的油茶。一般為水燜粑粑下酥油茶茶,再炒上一盤炒洋芋或其他菜餚,很可口。製作法:先熬一鍋紅茶或綠茶,將酥油和鹽、核桃仁(舂碎)雞蛋攪拌後放入備好的酥油筒中,將熱茶水潛心入筒中用攪拌杆上下攪拌,讓茶和油融合成乳狀,便可飲用。

銅火鍋

銅火鍋為納西族傳統菜。製法是將青菜、暴醃豬排骨、粉絲、粉皮、豆腐塊、水發木耳、香菇、洋芋、鮮山藥墊底,再放上帶骨閹雞肉塊、火腿片、酥肉、去骨豬腳塊、肉丸子,然後用紅蘿蔔刻成5朵小花放在面上,注入肉湯,點燃爐火。沸時下入薑末、草果面,再用鹽、鹹醬油、醋、麻油、花椒油、蒜泥、芫荽製成蘸汁蘸食。

納西烤肉

納西烤肉是是麗江茶馬古道上的一道傳統的馬幫菜,又叫瓦片烤肉,主料為五花肉經過香料醃製,後放在自製的烤爐內用當地特有的慄碳文火烤制而成。可直接烤熟食用或烤半熟後儲藏,食用時油炸放入薄荷炸焦即可。

價值意義

麗江古城是一座具有較高綜合價值和整體價值的歷史文化名城,集中體現了地方歷史文化和民族風俗風情,體現了當時社會進步的本質特徵。麗江古城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少數民族傳統聚居地,它的存在為人類城市建設史的研究、人類民族發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

1.麗江古城歷史悠久,兼有水鄉之容、山城之貌,作為有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城市,從城市總體布局到工程、建築融漢、白、彝、藏各民族精華,自具納西族獨特風採。古城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文化價值是研究中國城市建設史、建築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遺產,體現了特定歷史條件下的城鎮建築中所特有的人類創造精神和進步意義。

2.麗江古城體現了中國古代城市建設的成就,建築物的依山就水、錯落有致的設計藝術在中國現存古城中為罕見的,是納西族先民根據民族傳統和環境再創造的結果。

3.麗江古城民居是中國民居中具有鮮明特色和風格的類型之一,麗江古城民居在布局、結構和造型方面按自身的具體條件和傳統生活習慣,在長時間和特定的區域裡對納西民族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部分遺產價值為人類己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提供著獨特的歷史見證。

4.麗江古城是自然美與人工美,藝術與適用經濟的有機統一體,麗江古城是古城風貌整體保存完好的典範。古城所包涵的藝術來源於納西人民對生活的深刻理解,是地方民族文化技術交流融匯的產物,是中華民族寶貴建築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傳統人類居住地、土地使用提供了傑出範例,為人類社會文明進程中處理人類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研究參考。

5.麗江古城是研究人類文化發展的重要史料,麗江古城包容著豐富的民族傳統文化,集中體現納西民族的興旺與發展,是研究人類文化發展的重要史料。

交通指南

內部交通

1、計程車

麗江古城內無計程車,禁止機動車通行。麗江主要的士停靠點位於古城與新城區交界的玉龍橋附近。

2、公交車

麗江市區的公交車多為無人售票車,票價實行1元一票制,不設找補;除此以外,市區內微型車或小貨車,為一元一票制。

3、租車(自行車)

麗江市內有租車服務,僅限於自行車(統一為山地車)。麗江紅太陽廣場有自行車出租服務,麗江古城內不能騎自行車,只有出城或去較近的景點才需要租自行車。

外部交通

航空:麗江境內有麗江三義國際機場。全國各地開通多條直飛麗江的航線,如深圳、北京、廣州、上海、成都、西安、重慶、南京等,可選擇先飛昆明或成都,再從昆明(成都)轉機或乘車前往麗江。

麗江機場距離古城28公裡,從昆明飛往麗江,空中行程約50分鐘。遊客可在昆明市拓東路省民航購票中心(省菸草大樓對面)、麗江縣福慧路購票。

麗江機場有民航專線車往返於機場和縣城之間,終點站為新城雲南航空公司售票處門口,途中會經過麗江古城入口,車程30分鐘。

鐵路:麗江有到大理、昆明的火車,票價最低33元。

公路:麗江地處滇、川、藏三省交匯處,進出麗江以公路最為普遍,麗江有多個汽車客運站。

喜歡小編的粉粉們可以點點關注,每日更新帶你遊遍中國,可提供攻略喲!

相關焦點

  • 中華好詩詞·臨江仙|琵琶弦上說相思
    中華好詩詞·臨江仙|琵琶弦上說相思 2020-12-17 2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琵琶弦上說相思:曲盡歡歌,是戰歌,亦是別歌
    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一個叫小蘋的女子,在初見時分,撥琵琶弦起,明月照亮了天涯,彩雲映襯著佳人。琵琶聲聲,訴說初遇的情緒;羅衣簌簌,深藏律動的情致。而今又是一年春歸,琵琶心聲已無處尋,詩人落寞獨立,雨霧微涼心境,燕回人不回,春醒夢難醒。
  • 雲南麗江旅遊必去的景點,雲南麗江旅遊攻略自由行攻略
    麗江旅遊去哪兒玩,這10個景點就夠了!Top1:玉龍雪山到麗江一定要來玉龍雪山打卡絕美的雪山,大自然贈予的美景~門票:280(推薦冰川索道120/人)地址:麗江市龍玉縣麗江古城以北15公裡處建議遊玩:3-4小時
  • 相思無限,須用一生丈量,20句傾訴相思的古詩詞
    人皆有情,有情即有相思。相思無形無影,卻如此真實的作用於人們的內心。古往今來,人們的感情世界之中,說不盡悠悠相思。在古代優美的古詩詞之中,就有諸多描寫相思的佳作。筆者於群珠中覓得20句,以和風雅。1.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蘇軾時間上雖然過去了10年,但是東坡的相思之意,豈能以10年丈量?2.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李之儀我心忠貞不二,亦希望彼心似我心,則相思之意,此生不會辜負。3.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蔣捷相思是一種毒,不染則已,一染便中毒,欲斷而難為矣!
  • 麗江古城簡介,大研古城簡介導遊詞,大研鎮簡介解說詞
    以下為導遊詞正文各位朋友,我們今天要去遊覽的地方是麗江古城(大研鎮),也是我們常說的麗江古城,其實麗江古城包括三個地方:大研古鎮、束河古鎮、白沙古鎮。大研古鎮是開發最早的古城,也是遊客首選的古鎮。麗江古城位置在麗江市玉龍雪山下的麗江壩子中部,景區佔地面積7.27平方千米。因古城周圍有青山環繞,城中的碧水瀅瀅,就像上天遺落人間的一方碧玉大硯,從而得名「大研鎮」。是中國唯一沒有城牆的文化歷史古城。
  • 麗江古鎮,原名大研鎮,改名後擁有了億萬粉絲!
    說起大研鎮這個名字,相信沒有幾個人知道,但是如果說麗江古鎮,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麗江古鎮就如同以上幾個地方,也是改名後擁有了億萬粉絲,那去麗江古鎮應該怎麼遊玩呢?首先,遊玩要以水為主,玉河水將麗江古鎮一分為三,三分成九,再分割成無數條水渠,形成主街傍河、小巷臨渠的局面,讓古城充滿活力。
  • 【李國文】麗江大研鎮周圍鄉村納西族居民建房習俗
    其先民逐漸定居後,歷史上,她們居住的房屋多樣,其中最為普遍的是用很多整根木料經過砍削而構架的「木楞房」,此類住房,今天在部分山區納西族中仍有遺留。以後逐漸發展到土、木建築的住房,再發展到土、木、瓦結構,三坊一照壁、四合院的住房。其中,這最後一種住房以今日納西族聚居的麗江地區麗江縣大研鎮最為典型。大研鎮歷史悠久,文化古老,是一座活著的古城。
  • 那個用一段刻骨銘心的相思綻放了千年的牽掛的他你還記得嗎?
    世界上有沒有一段話讓人刻骨銘心?世界上有沒有一首詞觸動了人的靈魂?在歷史的長河中是誰用刻骨的相思寫滿了紙帛?在千年後的今天依舊沁人心脾。穿越千年的時光,在歷史的長廊中徘徊,似乎不敢去觸摸了他塵封了千年的相思。「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日暮黃昏,殘陽似血。站在風中,曾經的那段刻骨銘心的記憶,如同清晨倒掉的茶水一樣,雖然不做回憶,卻依舊無法拂去心中沾染的那份相思。
  • 麗江古城歷史悠久,但是你知道哪裡的湖有多美嗎?攝人心魄!
    麗江古城,也稱為大研鎮,位於中國西南雲南省麗江市,它是中國唯一沒有城牆的古城,古城建於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歷代都是滇西北重要的政治、軍事重鎮,是納西、漢、藏三地經濟文化交流的樞紐,也是歷史上茶馬古道的驛站。
  • 【楊曾烈】麗江洞經音樂調查
    麗江洞經音樂於何時、從何地傳入,在史料及志書上均無明確記載。據民間口頭傳聞及中外人士的有關著述,其說有五:1、三國時期傳入。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俄國學者顧彼得在其著作《被遺忘的王國》一書的第十五章「納西古樂及納西人」(宣科譯。見《麗江文化》1984年10月創刊號)一文中有如下論述:「這部無與倫比的音樂(指洞經音樂),我認為來自漢唐全盛時期。也許那正是孔夫子所提倡的音樂。
  • 麗江大研古鎮、廣州小洲村……細數那些文藝青年必去的旅遊休閒場所
    麗江古城位於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另外,作為大研鎮位於麗江水庫的中部,是宋末元初期建造的,位於雲貴高原,面積7.279平方公裡,兩座古城是中國文化遺產之一,麗江古城有著豐富多彩的地方民族習俗和娛樂活動,納西地滾球、東巴的儀式、佔卜文化、古鎮的酒吧和納西族的松明節等都很獨特,2017年2月25日,經國家旅遊局局長事務會審議,全國旅費委員會對雲南省麗江市麗江古城旅遊景點給予嚴重警告
  • 【楊一星】他活在麗江人民心中
    到昆明不久,父親要送我去上學,說女孩和男孩一樣,只要知書達理,也一樣能成才。上學時,父親給我取了「一星」的學名。後來才知道,當時父親已經參加共產黨的地下工作,給我取這個名字就是為了紀念紅軍長徵到達延安,因為紅軍的帽子上有一顆五角星。
  • 明代麗江詩人在詩中讚美山水 麗江時光從古至今都這麼美好
    傳播麗江新聲音 做有價值的內容 您喜歡麗江嗎,喜歡麗江的柔軟時光嗎? 以下「看見麗江」列舉的三位詩人,皆是土司身份,在繁忙的政治生活中,他們依然不忘詩歌創作,用詩句讚美故土的一草一木,讚美麗江的山光水色,用詩歌巨鹿下美好的「麗江時光」。
  • 【讀本串燒】美國NBA超級球星來麗江了!他說:麗江很美,但是……
    NBA冠軍來麗江捐了個教室!他說:麗江很美,就是海拔高、天氣冷「我的天,NBA總冠軍『白巧克力』來麗江了?」昨天,網友@依古西高撈刷微博時發現,獲得2006年NBA總冠軍的美國邁阿密熱火隊前後衛賈森·威廉士竟然在逛麗江古城。
  • 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難忘麗江美
    不知道從何時起 「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橫空出世 也不知道從何時起 「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人人憧憬 麗江古城區
  • []去麗江,這份攻略一定用的上!
    來麗江的人群當中,可分為三類,其一是有故事的,其次是想到麗江發生點故事的,其後是來麗江讀故事的,但不管你是哪一類人,也不管你是否認為麗江已經人多爛大街了,騎驢還是想說,沒去過麗江,沒讀懂麗江,親,不要輕易評價麗江哦~
  • 麗江旅行:麗江古城
    漫步麗江古城,也許因為特殊時期,遊人並不多。記不清來過多少次的麗江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覺。石板路依然泛著光亮,我卻懷念下雨天潮溼的街道。青石板串起的小巷,散布在古城,蜿蜒曲折的每一個街道,層起彼伏的屋簷,一線天際處,藍天白雲從頭頂滑過,定格在遠處的紅色燈籠上。街道兩旁毗鄰的商店,少了往日熱鬧的喧囂,悠揚的女聲,和著手鼓,隱約飄來,告訴我__這裡是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