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古城位於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又名大研鎮,坐落在麗江壩中部,始建於宋末元初(公元13世紀後期),地處雲貴高原,面積為7.279平方公裡。
麗江古城內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紅色角礫巖鋪就,有四方街、木府、五鳳樓、黑龍潭、文昌宮、王丕震紀念館、雪山書院、王家莊基督教堂、方國瑜故居、白馬龍潭寺、顧彼得舊居、淨蓮寺、普賢寺 、接風樓、十月文學館、紅軍長徵過麗江指揮部紀念館、麗江古城歷史文化展示館、麗江古城徐霞客紀念館等景點 。 麗江為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國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之一。 麗江古城體現了中國古代城市建設的成就,是中國民居中具有鮮明特色和風格的類型之一。
主要景點
綜述
麗江古城內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紅色角礫巖鋪就,有四方街、木府、五鳳樓、麗江古城大水車、白沙民居建築群、 束河民居建築群等景點。
木府
古城內的木府原為麗江世襲土司木氏的衙署,位於古城獅子山東麓,始建於元代(公元1271~1368年),1998年重建後改為古城博物院。木府佔地46畝,府內有大小房間共162間,中軸線長369米,三清殿、玉音樓、光碧樓、護法殿、萬卷樓、議事廳、忠義坊由西向東排列井然。其內懸掛有歷代皇帝欽賜的匾額十一塊,反映了木氏家族的盛衰歷史。講述麗江木氏土司風雲故事的電視劇《木府風雲》就是在這裡拍攝的。
萬古樓
麗江大研古城的西南角有一座山,望去猶如一隻守護古城的邪臥獅,即為獅子山,1998年開壁為公園。山頂建造的五星古典式全木結構望景樓,名"萬古樓"。樓高32.8米,16根24米長的木柱一柱通頂,樓上有大小12600個納西風格的龍頭,創下世界之最。
麗江東巴文化博物院
麗江東巴文化博物院(原稱"麗江縣東巴文化博物館"),位於黑龍潭北端,成立於1984年7月,時為雲南省第一個縣級博物館。佔地30畝,設有珍貴文物1萬餘件,其中國家級文物52件。開設有文博館、稀品館和"東巴文化"、民族風情攝影等展館。
五鳳樓
五鳳樓位於城內福國寺的五鳳樓始建於明代萬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樓高20米。因其建築形制酷似五隻飛來的彩鳳,故名五鳳樓,樓內的天花板上繪有多種精美的圖案。五鳳樓融合了漢、藏、納西等民族的建築藝術風格,是中國古代建築中的珍寶和典型範例。
四方街
四方街是古城內的小吃一條街,街道兩側有數十家小餐館,每家餐館都有雲南特有的米線,且種類繁多,因此這條街也叫"麗江米線街"。四方街是麗江古城中心,據說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璽形狀而建。這裡是茶馬古道上最重要的樞紐站,明清以來各方商賈雲集,各民族文化在這裡交匯生息,是麗江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
古橋
在麗江古城內的玉河水繫上,修建有橋梁354座,其密度為平均每平方公裡93座。橋梁的形制多種多樣,較著名的有鎖翠橋、大石橋、萬千橋、南門橋、馬鞍橋、仁壽橋,均建於明清時期(公元14~19世紀)。其中以位於四方街以東100米的大石橋最具特色。
特色美食
雞豆涼粉
雞豆涼粉以雞豆為主要原料做成食品。做法是把雞豆泡透磨細過濾成漿,然後煮熟成灰白色,倒入各種容器冷卻後成形,即可食用。夏季以涼食為多,天氣轉涼少許油煎熱食。暑熱天氣,拌以辣椒粉、殺青後的韭菜、綠豆芽、菠菜以及花椒油、麻子鹽、芥末等幾種佐料。此外有滷粉拌煎黃的涼粉在籠裡蒸熟而成的粉蒸涼粉,多用於素齋。
麗江粑粑
麗江粑粑主要原料是精細的麥麵、火腿、化油。文火烤熟,色澤金黃,有鹹甜二味。麗江粑粑的另一品種為鍋鏟粑粑,製作中大多數用火鏟烘烤,做熟後可以存放較長時間。
吹豬肝
吹豬肝:冬季把鮮肝吹脹曬乾,臨用時煮熟,切成片拌上酸醋、辣子、香菜等做成涼菜。
糯米粑粑
糯米粑粑,納西語挪汁。有兩種做法:一種為清水抖糯米麵,加入茴香尖,一種為米酒、清水拌糯米麵,捏成3公分左右的餅狀,油煉熱,將餅煎入油中,挪汁發泡,呈金黃色,用漏勺撈起,兩餅夾糖,放入盤即可吃。挪汁多在節日或待客時用,尤其大年初一,清時祭祀的必用之物。
酥油茶
酥油茶,納西語叫麻冷。納西族民間飲品,常為早午飯佐餐。麗江地處高寒山區,氣候寒冷,而酥油茶的特點是耐寒、耐餓、耐渴,是一年四季都可飲用的油茶。一般為水燜粑粑下酥油茶茶,再炒上一盤炒洋芋或其他菜餚,很可口。製作法:先熬一鍋紅茶或綠茶,將酥油和鹽、核桃仁(舂碎)雞蛋攪拌後放入備好的酥油筒中,將熱茶水潛心入筒中用攪拌杆上下攪拌,讓茶和油融合成乳狀,便可飲用。
銅火鍋
銅火鍋為納西族傳統菜。製法是將青菜、暴醃豬排骨、粉絲、粉皮、豆腐塊、水發木耳、香菇、洋芋、鮮山藥墊底,再放上帶骨閹雞肉塊、火腿片、酥肉、去骨豬腳塊、肉丸子,然後用紅蘿蔔刻成5朵小花放在面上,注入肉湯,點燃爐火。沸時下入薑末、草果面,再用鹽、鹹醬油、醋、麻油、花椒油、蒜泥、芫荽製成蘸汁蘸食。
納西烤肉
納西烤肉是是麗江茶馬古道上的一道傳統的馬幫菜,又叫瓦片烤肉,主料為五花肉經過香料醃製,後放在自製的烤爐內用當地特有的慄碳文火烤制而成。可直接烤熟食用或烤半熟後儲藏,食用時油炸放入薄荷炸焦即可。
價值意義
麗江古城是一座具有較高綜合價值和整體價值的歷史文化名城,集中體現了地方歷史文化和民族風俗風情,體現了當時社會進步的本質特徵。麗江古城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少數民族傳統聚居地,它的存在為人類城市建設史的研究、人類民族發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
1.麗江古城歷史悠久,兼有水鄉之容、山城之貌,作為有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城市,從城市總體布局到工程、建築融漢、白、彝、藏各民族精華,自具納西族獨特風採。古城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文化價值是研究中國城市建設史、建築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遺產,體現了特定歷史條件下的城鎮建築中所特有的人類創造精神和進步意義。
2.麗江古城體現了中國古代城市建設的成就,建築物的依山就水、錯落有致的設計藝術在中國現存古城中為罕見的,是納西族先民根據民族傳統和環境再創造的結果。
3.麗江古城民居是中國民居中具有鮮明特色和風格的類型之一,麗江古城民居在布局、結構和造型方面按自身的具體條件和傳統生活習慣,在長時間和特定的區域裡對納西民族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部分遺產價值為人類己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提供著獨特的歷史見證。
4.麗江古城是自然美與人工美,藝術與適用經濟的有機統一體,麗江古城是古城風貌整體保存完好的典範。古城所包涵的藝術來源於納西人民對生活的深刻理解,是地方民族文化技術交流融匯的產物,是中華民族寶貴建築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傳統人類居住地、土地使用提供了傑出範例,為人類社會文明進程中處理人類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研究參考。
5.麗江古城是研究人類文化發展的重要史料,麗江古城包容著豐富的民族傳統文化,集中體現納西民族的興旺與發展,是研究人類文化發展的重要史料。
交通指南
內部交通
1、計程車
麗江古城內無計程車,禁止機動車通行。麗江主要的士停靠點位於古城與新城區交界的玉龍橋附近。
2、公交車
麗江市區的公交車多為無人售票車,票價實行1元一票制,不設找補;除此以外,市區內微型車或小貨車,為一元一票制。
3、租車(自行車)
麗江市內有租車服務,僅限於自行車(統一為山地車)。麗江紅太陽廣場有自行車出租服務,麗江古城內不能騎自行車,只有出城或去較近的景點才需要租自行車。
外部交通
航空:麗江境內有麗江三義國際機場。全國各地開通多條直飛麗江的航線,如深圳、北京、廣州、上海、成都、西安、重慶、南京等,可選擇先飛昆明或成都,再從昆明(成都)轉機或乘車前往麗江。
麗江機場距離古城28公裡,從昆明飛往麗江,空中行程約50分鐘。遊客可在昆明市拓東路省民航購票中心(省菸草大樓對面)、麗江縣福慧路購票。
麗江機場有民航專線車往返於機場和縣城之間,終點站為新城雲南航空公司售票處門口,途中會經過麗江古城入口,車程30分鐘。
鐵路:麗江有到大理、昆明的火車,票價最低33元。
公路:麗江地處滇、川、藏三省交匯處,進出麗江以公路最為普遍,麗江有多個汽車客運站。
喜歡小編的粉粉們可以點點關注,每日更新帶你遊遍中國,可提供攻略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