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Excel日常操作中,雙引號的身影無處不在,那他到底有什麼妙用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快快一起來看看吧~
1、條件判斷
要求:借用雙引號,讓不滿足條件的返回空單元格。例如將成績大於等於95分的返回等級為優秀,否則就顯示空格。
方法:在目標單元格中輸入公式「=IF(B2>=95,"優秀","")」,回車確定即可。
2、統計次數
要求1:統計類別為「蘋果」的出現的次數。
方法:在目標單元格中輸入公式「=COUNTIF(A2:A18,「蘋果」)」,回車確定即可。
要求2:統計文本型日期出現的次數。
方法:在目標單元格中輸入公式「=COUNTIF(A2:A17,"2020-4-22」)",回車確定即可。
要求3:判斷區域的數據大於某個單元格,例如統計成績大於等於95的個數。
方法:在目標單元格中輸入公式「=COUNTIF(B2:B21,">」&F1)",回車確定即可。
3、數值型數據轉文本
方法:在目標單元格中輸入公式「=A7&""」,雙擊滑鼠向下完成填充即可。
以上均是雙引號的優點,當然,有利有弊,雙引號也會帶來麻煩,又該怎麼解決呢?
方法1:利用CLEAN函數,即在目標單元格中輸入公式「=--CLEAN(A2)」,再雙擊滑鼠向下完成填充即可。
方法2:分列,即選中目標區域,依次點擊「數據——數據工具——分列」,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默認步驟,最後點擊完成即可。
那麼,問題又來了:如何能知道哪些數據帶有雙引號呢?
方法1:選中目標區域,然後觀察狀態欄,若只顯示計數,就是文本型數據。
方法2:將數據複製到記事本中,這時如果有隱藏數據就會顯示出來了。
關於雙引號的用法今天就先分享到這裡了,你get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