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鄭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與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正式落成,並隆重舉行了啟用儀式。
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靈魂,是學校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鄭州宇通作為中國客車第一品牌,同時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客車生產與銷售企業,有著強大的科研實力、一流的工藝設備和先進的管理理念。鄭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30年辦學過程中,先後獲得「全國先進職業院校」「全國就業服務先進院校」「河南省職業教育特色院校」等榮譽,已成為河南省重要的高技能人才培養輸送基地,雙方已有十餘年的合作基礎,並在長期的合作過程中不斷增強互信、拓展合作範圍和形式。
在鄭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第二屆「校企合作論壇」期間,雙方通過深入溝通交流,迅速達成共同意向,決定按照「專業建設與產業發展相結合、能力培養與素質教育相結合、虛擬實訓與生產性實訓相結合、頂崗實習與就業崗位相結合」的總體要求,共建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同時,經鄭州市發改委審批,該項目已成為鄭州市創建「國家級產教融合城市」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鄭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陳國雲介紹,產教融合實訓基地項目校企雙方共投資500餘萬元,建設面積1800餘平方米,包括安全教育區、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區、基礎技能訓練區(學習園地、螺栓緊固實訓區、焊接模擬訓練區、焊接實操區)、專業技能訓練區(底盤訓練區、新能源電器訓練區、塗裝實訓區、整車訓練區、綜合技能訓練區)等分區。實訓基地內所有實訓臺架均按照真實生產需要量身定做,實施標準化作業模式教學及5S管理模式,可完成從安全操作教育、工件測量開始的基礎訓練到整車組裝的完整生產過程。
據了解,該實訓基地運營期間,「河南省技術能手」、省級「牛東昌技能大師工作室(焊工)」項目建設領辦人、宇通客車實訓中心實訓講師牛東昌及一大批宇通客車骨幹技術人員也將入駐基地。在學生實習過程中,實施校企雙導師制,踐行現代學徒教育,使學生全面接受企業文化、企業精神的薰陶,實現「師傅」對「徒弟」技術技能、工匠精神的全方位傳遞。
同時,校企雙方將不斷拓展基地功能,在滿足學校汽車類專業師生技能教學需求外,還將為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員工崗前準入培訓、崗中技能提升培訓和管理能力提升培訓,使之成為同時具備實踐教學、技能鑑定、教師培訓、社會服務功能,「四位一體」的綜合性平臺。
學院交通運輸系副主任、頂崗實習帶隊教師王華說,在即將開展的頂崗實習中,將按照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的原則,積極與企業配合,虛心向工人師傅學習,使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搭建好校企連接的橋梁,出色完成實習教學任務,向社會輸送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陳國雲告訴記者,為進一步落實校企協同育人要求,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推動教育優先發展、人才引領發展、產業創新發展,學院與鄭州宇通已初步達成共建「企業學院」意向,將攜手構建產學研全方位、全過程、深融合的校企協同育人長效機制,為鄭州市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中原更加出彩」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