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都是「三歲識千字」,但哈佛大學並不建議家長太早教孩子認字

2021-01-19 消費新文娛

我的家長們對於孩子的教育一向講求一個趕早不趕晚,孩子學習識字的時間按照教育規定,最晚甚至可以拖到孩子上學之後,可這卻是大多數家長絕對是忍不了的。於是孩子們識字的時間也不斷被提前:5.6歲上幼兒園之前的幼小銜接班,甚至小學化的幼兒園會教4.5歲的孩子認字,還有一些在孩子沒上幼兒園的2.3歲就已經開始教孩子識字了。

而這樣的超前教育也的的確確培養出了許多「三歲識千字」的天才神童,比如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大放異彩的「王恆屹」。但其實根據哈佛大學的兩項科學研究,如果想真正地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條件,那其實並不建議過早的教孩子識字。

哈佛大學的2項研究

一、孩子的大腦發育在3歲之後才逐漸成熟

哈佛大學的第一項科學研究是對不同年齡的孩子的大腦進行掃描,測量研究結果顯示:人的大腦在出生之後的幾年有著劇烈的改變,人在出生時大腦質量只有320g,不足正常成年人的1/4;而在孩子到了3歲之後,大腦重量卻可以達到1250g,有成年人大腦重量的87%左右。而孩子的大腦真的達到穩定水準,這個時間還要再往後推。

二、超前學習意義不大

第二項研究則是科學家對孩子超前學習的成果進行了跟蹤統計,調查結果顯示:超前教育所帶來的優勢,對於孩子們來說只能持續到四年級左右,一旦過了四年級就沒什麼意義了。也許有的家長會說那我一直超前不就得了?可實際上,孩子在每一年齡段能夠接受的教育都是有上限的。

以識字為例,常用的漢字其實只有3500個左右,而掌握這3500個漢字對於適齡的孩子們來說,並不需要太久,最多有個一年就足夠了。但如果家長們讓孩子超前學習,那麼孩子們尚未發育完全的小腦瓜學起來就會十分困難,還很可能邊學邊忘——三歲時花費一年學習的成果,可能還不及六七歲時一個月的成績,因此教孩子超前識字並沒有什麼意義。

教孩子識字應該在什麼時候?

所以想要教孩子識字,究竟應該是什麼年齡呢?我國的教學課程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教授孩子最簡單的基礎漢字。也就是說從理論上講,孩子哪怕完全不在家中學習漢字,上學之後再學也來得及;但是根據很多家長反映,學校的課程普遍偏快,很多學生在上小學之後很難跟上老師們的講課課程。

所以綜合來說,家長可以在孩子上學後前的一兩年左右開始教孩子識字,孩子哪個時間大腦基本已經發育完成,同時家長提前教孩子識字,也可以讓孩子體驗一下在學校學習的感覺,讓孩子更容易地融入學校的學習氛圍。

而為了保證孩子們能夠及時將所需要學習的課程學會,在這我向各位家長推薦這套《學前1000字》識字圖書,全套圖書共計4冊,分為入門、基礎,提高、拓展4本4個層次,每一冊都要比前一冊難度更高,字的結構和生僻程度也要有所上升,而孩子只要能夠學好這4本的1000個字,那基本上就可以安然度過小學前期的識字這一難關了。

書中為了幫助孩子更好的識字,將每個字的字形、拼音、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圖片都進行了關聯,讓孩子對文字記憶得更加深刻;同時在漢字的右側還有可以供孩子描紅的區域,方便孩子跟著書一起練字。

而與此同時漢字的學習也並不是只需要學完就完事了的語言作為一門工具,學來就是用的,在整體學習上也處於一種越用越熟練越用學得越快的趨勢,所以我在這裡在線家長推薦這套《魔法拼音》童話故事書。

這套《魔法拼音》選取了8篇中篇兒童故事,都是由各類文學大家所創作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比如這篇《別去五釐米之外》,是由浙江師範大學特聘教授,浙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湯素蘭(湯湯)所創作的。

而除此之外,其他的故事也是由張秋生,王一梅,沈石溪等現代文學大家所創作的,其中還有6篇故事的片段被各版本小學及初中語文教材所選中,是相當值得閱讀的兒童故事集。

這套《魔法拼音》故事書,在故事上適合孩子閱讀可以吸引孩子在拼音的幫助下對之前學會的漢字進行跟讀練習,幫助孩子在看故事培養良好品質的同時,也學習和使用漢字,讓孩子更好的識字。

相關焦點

  • 盧梭:單字拼讀、字卡、房間變印刷廠的認字方法,真是可憐
    關於識字太早破壞孩子的想像力。很多育兒專家都建議,過早認字會破壞孩子的想像力、讀書的好胃口。說到認字,很多家長會採取的一種方式就是,用一套自己手寫或者買來的卡片,讓孩子每天對著看,通過視覺記憶的強化來教孩子認字,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閃卡」。閃卡最早是由杜曼設計的,他最初的意圖其實是為了嚴重腦損傷的孩子設計,實踐證明這樣的方式的確對腦損傷的孩子有效果,之後慢慢被人們用在正常的兒童身上。
  • 要不要提前教孩子認字?
    最好是要提前教孩子認字,但是不要讓孩子厭惡認字因為比認字更重要的是,不要倒了孩子學認字的胃口。不認字的壞處我的孩子剛上一年級,他在公立幼兒園讀了三年,三年裡學校沒有發一本書,也沒有教認字,大班下學期又因為疫情,學校沒有開學,等到可以上學,學校又建議在家裡,所以下學期也沒上學。在家裡,我也沒有教他認字,主要我太忙,白天要工作,晚上要學習考證。
  • 「三歲識千字五歲背唐詩」,現實生活中的「呂秀才」到底有多聰明
    「三歲識千字,五歲背唐詩」,這句話看過《武林外傳》的人肯定都不陌生。劇中的呂秀才可以說從小就是神童,熟讀四書五經在他看來根本不在話下。而在現實中,也有這麼一個小神童,他就是山東青島的王恆屹。在比賽現場,董卿表示要考一考王恆屹,她隨即挑出10聯古詩,只隨機保留了三個字,而王恆屹要根據保留的3個字,背出這個完整的句子。比如這道題:_ _ _ _ 草 _ _,澗 _ _ _ 復 _ _。結果王恆屹直接對出:宣揚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 小神童王恆屹5歲能識三千字,但我卻不建議太早教孩子識字背詩
    我國的家長們從上個世紀的科大天才少年班開始,就對神童有一種別樣的情懷。而說起最近比較吸睛的神童,可能就是通過《挑戰不可能之加油中國》節目一炮而紅,在家長們的視線裡不斷刷屏了整個上半年的「中華小詩庫」王恆屹了。這位小神童的主要戰績就是5歲就能識3000字,會背唐詩五百八十首。
  • 「三歲識千字,六歲能閱讀」離不開教育三大秘訣
    說到自己的學習經歷,他告訴大家,他三歲習得差不多三千字,五歲的時候就能夠背誦幾近六百首唐詩宋詞,同樣是六歲,在別的孩子還在剛認字的時候,他便能拿起書本就自己開始閱讀了。看到這裡,許多家長們多羨慕不已。對於這個「小神童」很多家長都很好奇,他的父母是如何培養的,能讓孩子這麼小就如此優秀。提到王恆屹的教育,可以總結出以下幾點供家長們參考。培養孩子的專注能力是記憶的關鍵。
  • 3歲識千字,這樣的天才寶寶你想擁有嗎?
    現在主流的識字方法,好像都有那麼一些不足。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指出,人們在煞費苦心地尋找教讀書寫字的最好辦法,有些人發明了單詞拼讀卡和字卡,有些人把一個孩子的房間變成了印刷廠,真是可憐!顯然,識字卡的方法,並不被專家學者推薦。那麼,什麼樣的方法才是好的識字方法呢?首先我們要清楚,我們識字的目的,是為了讓其可以獨立閱讀。因此,識字與閱讀本身便是不能割裂的。1、讀故事而非講故事現在大部分家長會從孩子一歲開始,便進行閱讀啟蒙。
  • 幼兒超前認字有三個危害,一般等娃上小學才爆發,拔苗助長真不好
    在交談中,一位3歲多的媽媽一臉自豪地說道:「她家孩子從2歲就開始認字,現在已經認得400多個字了,有些簡單的字都會寫了。」引得周圍的寶媽都很是羨慕,突然有問媽媽問到慧慧:「你家孩子應該也有三四歲了吧?是不是也認識不少字了?」
  • 博士家長逼孩子2歲識千字?這樣的「天才」我們堅決不要!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則留言:「我怎麼才能讓我2歲的孩子認1000字.......」,字裡行間全是家長的迫切。要不要早識字,這可能是每個家庭都面臨的「早教」問題。但早識字,真的可行嗎?總而言之,每個階段的孩子都有他相應的學習節奏與特點。求助留言中的家長,想要的可能會實現,但是根據孩子本身的節奏來說,這無異於揠苗助長,再無其他用處。早認字是否有弊端?
  • 太早認字=坑娃!再逼兩三歲的寶寶識字,可能會毀了孩子這項技能…
    (圖片來源:www.pai-hang-bang.com)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切勿揠苗助長。特別是教孩子認字這件事,過早容易適得其反。因為寶寶最佳的識字年齡是5~7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步入「認字敏感期」,家長若在這個時期,教孩子識字則會事半功倍。但過早教孩子識字,卻容易讓寶寶對學習產生牴觸心理,造成認知混亂的後果。沒錯~兩三歲教孩子認字、背古詩,確實孩子也能學會。
  • 幼兒園階段要認700多個字!怎麼辦?我用三個方法讓孩子輕鬆認字
    文|凝媽幼兒園的孩子,要不要教他認字,為上學做準備?針對這個問題,一直存在兩種意見。有的非常支持,很早就教孩子認字;有的秉持快樂教育的理念,只是讓孩子瘋玩。支持者認為:教孩子認字,可以讓孩子實現獨立閱讀,能學到更多知識。上學後也會更加輕鬆,可以說是贏在起跑線上。反對者認為:孩子在幼兒園階段的任務就是玩,不應該學習。認字就是抹殺孩子的天性,破壞孩子的想像力,得不償失。不是去小學化嗎?幼兒園都學了,上小學還學什麼。
  • 孩子「識字敏感期」來臨時,用這3個小竅門,認字量破千不是難事
    我閨蜜家的孩子幼升小的時候,就有這樣一個小姑娘,老師問的文字都認識,最後跟孩子家長一嘮嗑,這個孩子的識字量比其他小朋友高了不少,說話間那個家長說到了這樣一詞「識字敏感期」。我回來也研究了一下。孩子的「識字敏感期」一般都3~6歲的時候出現,三歲之前孩子最感興趣的圖畫,而三歲之後單單的圖畫已經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就開始對文字有了一定的要求。
  • 三歲前千萬不要讓孩子認字?不是認字早晚的問題,是教育方式問題
    作者|東林富很多家長都有疑問,在上小學一年級前,孩子要不要識字,要識多少字?我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負責任地說,在上小學一年級前,讓孩子認識一定量的字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為什麼呢?小侄子不認識、不會寫「香蕉」和「蘋果」這四個字,我們就要從頭教他寫這四個字,我和弟弟、弟媳輪番上陣,他也寫不好,還哭天抹淚,嚷嚷著不想去上學了。班上認字多的孩子,不但聽課和寫作業無障礙,而且自主閱讀量很大。
  • 如何教孩子輕鬆認字?認識的字越多,孩子對「生字」的識記就越快
    前幾天在樓下散步的時候,無意中看到隔壁小海的媽媽正在教給小海認字,指著小區裡周圍的事物,一一指給小海,並讓小海記憶。而且小海的表現非常好,能準確地說出並記住媽媽教給他的字,小海的識字速度在同齡的孩子群裡算是比較靠前的,小海也是其它孩子媽媽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很多家長對於孩子識字這件事上是費好大的勁,而且孩子還不能正確地識字。識字很費勁,往往剛剛教過的漢字,孩子過兩天就忘了。
  • 孩子幾歲認字比較好?寶媽別著急,這個年齡是「識字黃金期」
    每個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特別是在教育問題上,希望孩子能掌握更多的能力。婷婷孩子在上幼兒園的小班。 在這期間,總是在一些父母接孩子的時候互相討論:某個班的孩子已經能讀500字了,還有更厲害的孩子可以讀1000字,這讓很多父母都很羨慕。
  • 從沒刻意教過孩子認字,但孩子學前認識2000字,我只做了3件事
    之前的文章中,曾經介紹了兒子在上學之前就認識了很多字,還沒上小學之前,我買了一年級課本,想讓他提前看兩眼,沒想到他拿到手之後從頭到尾全部讀了一遍,我問他有不認識的字嗎?他說:沒有啊,都認識。後來我又找了二年級的語文課本給他看,他也都能讀下來。
  • 孩子在幼兒園學寫字好嗎?這4大影響,家長有必要知道
    文|淘媽前幾天和媽媽視頻,問淘淘認識幾個字了,會寫那些字。我說他還沒開始認字呢,老師也沒有教寫字。媽媽說村裡那個阿姨的孫子(和淘淘同歲)已經會寫10個數字了,還會寫二十幾個漢字。我說現在的幼兒園都不教孩子寫字的,不著急,反正遲早都會寫的。媽媽卻表示不理解,幼兒園不教孩子寫字教什麼。可能很多家長都和媽媽的想法一樣,覺得上了幼兒園不教認字,不教寫字就等於白上了。事實上,有些東西真的不適宜孩子過早學子,寫字就在其中。為何不建議過早教孩子寫字?
  • 孩子三歲背三字經,四歲識千字,你以為對孩子好,也許正在毀了她
    歡迎朋友們來看空空媽叨育兒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孩子特別的聰明,加上父母的有意培養,三歲能背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四歲能認識兩三千的漢字。每每看到這樣的孩子,再看看自己的熊孩子,我們都會感嘆,為什麼聰明孩子都是別人家的。
  • 3歲寶寶認識3000字,奶奶:沒有刻意教,抓住了識字敏感期
    可當媒體記者們採訪王恆屹的家長時,他的爺爺奶奶則表示,並不沒有刻意教他識字背誦,也從未強迫過他提早學習。父母們要細心的去發現孩子的優勢,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進一步引導,慢慢的孩子就會自己學習很多新知識,這樣自覺性會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快樂。幼兒時期,該不該教孩子認字?孩子如果能在幼兒時期認識一些漢字,有一定的閱讀基礎,對於孩子日後的學業肯定是有好處的。
  • 3歲男孩能識千字,「過目不忘」?普通家庭如何養出這種「牛娃」
    關於寶寶識字的問題,讓很多父母都很困擾,看見別人家孩子認識很多漢字,自己家孩子卻啥都不會對,自己干著急,但轉眼一想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到底在孩子學齡前該不該識字呢?孩子多大學識字合適?有什麼好處和弊端?今天就一次性解決父母們的迷茫。
  • 3歲寶寶認識3000字:被抓住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有多幸運
    題中唐詩三百首,應隨機抽取十首,每聯只隨機保留三個字。按照這三個字的提示,這對聯應該完成了。3歲的神童知道3000個單詞:處於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有多幸運有一道題目撒貝寧只提到作者的姓,他就答出來了;最後,他10道題全部答對。就連「襟、魑魅、殤、窅然「這樣的字都能認出來。不少網友心疼地抱住自己:「我已經輸給5歲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