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新賽季中超複賽之後,國內又一項足球聯賽要回來了。
近日,中國足協公布了新賽季女超聯賽的賽程。
新賽季將在昆明打響,第一階段從8月23日開踢,9月18日結束。
在中超與CBA之後,終於輪到姑娘們「乘風破浪」。
不過從賽程上看,這次鏗鏘玫瑰們有點忙。
本賽季女超的複賽,也經歷了和中超一樣的一波三折。
在臨近8月的關口,比賽日期卻像失約的朋友——從開始暫定的8月10日開打,推遲到8月23日揭幕,可謂是雖遲但到。
最終好在是確定了複賽時間,而出於疫情防控考慮,今年的女超聯賽也和CBA、中超聯賽一樣,從主客場制變成了集中賽會制,地點在雲南昆明海埂體育訓練基地。
按照賽程,今年的比賽將分成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比賽時間為8月23日-9月18日,所有球隊進行單循環比賽,按積分決出前四名和後六名,前四名是爭冠組,後六名則是保級組。
第二階段比賽時間為9月27日-10月11日,爭冠組再進行單循環比賽,前兩名爭冠、後兩名進行三四名決賽。
由於本賽季女超聯賽進行了擴軍,8支球隊變成了10支球隊,上賽季女甲冠亞軍山東和浙江,以及遞補大連女足的河北華夏幸福,新賽季將徵戰女超聯賽。
聯賽第一階段賽程
出於防疫的考慮,賽前所有參賽隊人員須接受至少一次抗體檢測和兩次核酸檢測,所有人員檢測結果正常方可進入賽區。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疫情,比賽時間一再推遲,使得今年女超的賽程也大幅度縮水。
加之還要給女足國家隊集訓備戰明年2月份的奧預賽留出時間,從8月23日到9月18日短短25天的時間,就要踢9場比賽。
尤其是當下正值盛夏,再加上比賽地昆明海埂基地位於高海拔地區,這對任何一支球隊都帶來了不小的考驗。
去年因為賽程壓縮,使得不少球員相繼遭遇了傷病困擾,引起了部分球員的抱怨。
廣東輝駿的中場球員鍾秀東就曾專門發微博表示,「我累了」「其實可以更好的,為什麼要那麼累?其實有更快樂的方式,為什麼要那麼磨人?」
有了去年的隱憂,不少球迷也表達了對女超球員們的擔憂。
「簡直比中超還密集。」
「在雲南高原連續三天一賽?希望隊員們沒事啊。」
不過正如上海女足教練水慶霞所言:
「作為運動員肯定要面對很多來自外界和自身的不同的影響,還是要通過自身去克服。」
讓運動員不斷提高自身的應對調整能力,在短暫的時間內,更能展現球員的個人能力和意志品質。
雖然賽程緊張,但相對於去年,各支球隊也因為疫情也擁有了更長的能力儲備和問題應對時間。
為了避免球員遭受大規模傷病,不少俱樂部都採取了引進球員的方式來補強陣容厚度。
衛冕冠軍江蘇蘇寧本賽季從北控引進了國字號門將徐歡,加上原本的國門彭詩夢,新賽季江蘇蘇寧在門將位置上就囤積了2名國字號隊員。
再比如女超的勁旅長春隊,她們在新賽季招兵買馬,共有9人加入球隊,這其中還包括國腳宋端、黃望和畢曉琳,國青隊員陳圓夢、陳夢圓等等,球隊的實力和陣容厚度都得到了明顯的補強。
無論是球員還是球隊,都在利用複賽前的大段時間,完成了自我的提升和陣容厚度的加強,也能從很大程度上避免重蹈上賽季的覆轍。
的確,面對密集的賽程,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擁有足夠深厚的板凳深度。
水慶霞也對此深表同意,她認為:「比賽推遲只要儲備得足夠好(就不怕),每個省市的隊伍是一樣的,條件是平等的,就看誰能夠在細節和心態上處理得更好一點。」
也許在許多人的印象裡,關於女足的記憶還停留在「鏗鏘玫瑰」「春晚中的小品包袱」「世界領先」……
但在2019女足世界盃,西班牙和義大利的崛起,已讓我們看到了差距,高水平的聯賽才是國家隊的根基。
如同男足一樣,俱樂部是國家隊的人才庫和後備梯隊,「青訓+職業化」亦是必經之路。
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曾在足協第十一屆會員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強調,加大對女足的投入保障水平,推動男足職業俱樂部發展女足,穩步擴大女超、女甲、女乙聯賽隊伍規模,提升女足職業化水平。
眼下女超聯賽的回歸,無疑將更好地女足運動的普及與推廣,提升女足的社會關注度,使女足早日重返世界一流強隊行列。
也許有關賽程的討論仍在繼續,但能夠從今年的疫情中順利實現複賽,已經足以讓我們感到欣慰。
無法捉摸的2020年,一切像一場突如其來的隨堂測試,對於女足各隊教練員和球員的調整和應對能力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一種變相的鞭策。
也許女超複賽無法像中超、CBA一樣霸屏朋友圈,但卻依舊值得我們停下腳步,去細嗅玫瑰的芬芳。
至於球員和教練們該拿出何種神通,八仙過海,我們8月23日拭目以待吧!
微信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