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10歲男孩寫作業太磨蹭,爸爸使出洪荒之力,結果孩子被緊急...

2020-12-26 健康界



近日,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許惠明在朋友圈發文稱,杭州一位家長在督促輔導兒子做作業時,脾氣上來,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結果致其耳鼓膜穿孔……



「小男孩東張西望,沒有特別難受的神色。」許惠明回憶,幾天前的上午,一對神色緊張的年輕夫婦帶著一個小男孩進入診室,說小孩耳朵受傷了,給抓緊看下。


起先,許惠明以為是摔傷或者車禍傷什麼的,但小男孩無外表創傷的痕跡,於是就讓家長儘可能地詳細講述病史。父母遲疑幾秒,交流一下眼神,才道出了來龍去脈。


原來,小患者今年10歲,前一晚做作業時,家長對小朋友的表現很不滿意,磨磨蹭蹭。先是喊了幾次,兒子嘴裡應著一會兒故態復萌,父親見狀火氣一下上來。



「本想嚇唬嚇唬,手甩過去,沒想到,兒子頭正巧突然一下晃向左側,加重撞擊力。」啪的一聲,孩子一臉驚嚇,說瞬間左耳轟鳴


耳朵沒出血,孩子說沒有失聰,但事後家長還是為自己的失手後悔,心痛,憂心忡忡。次日上午,孩子沒什麼特別不適,家長還是放心不下,一家3口匆匆趕來醫院。


聽了患兒父親敘述,許惠明心裡咯噔一下,通過電耳鏡和耳內鏡等仔細檢查結果,「被扇的左耳鼓膜呈不規則穿孔,約0.2X0.4釐米大小,幸好沒有出血,聽力檢測也僅提示輕度傳導性耳聾」 。初步診斷為左耳外傷性鼓膜穿孔伴輕度聽力減退


他解釋,「像撞擊、耳光等會使外界氣壓迅速變化,造成外耳道氣壓增大,耳內壓力與外耳道相比會形成負壓,導致鼓膜破裂。」


許惠明建議,先觀察一個月,一個月內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和耳道進水,避免劇烈運動,像學校的體育課得暫停。若1個月甚至2-3個月後,鼓膜穿孔仍不能癒合,只能進行手術修復鼓膜。


無獨有偶,再早些天,許惠明還接診了一位鼓膜穿孔小男孩(輕症),從其家長言語中得知,孩子受傷也與做作業表現不好家長發脾氣有關




許惠明介紹,鼓膜穿孔就是鼓膜上面有個洞,鼓膜不完整,鼓膜俗稱耳膜,它的解剖結構有三層,分別是上皮層、纖維層和黏膜層,鼓膜是人體聽覺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外傷性鼓膜穿孔的表現主要是劇烈疼痛、聽力下降、耳鳴,炎性鼓膜穿孔的表現主要是反覆流膿、聽力下降、耳鳴。耳鼓膜穿孔不僅會影響聽力,對於大腦也有較大的影響,還會有眩暈、嘔吐的併發症,一旦發現需及時治療,一般情況下都是可以治癒的


炎症引起的鼓膜穿孔,應及時清理炎症,定期服藥,清理分泌物;如是碰撞、耳面部遭擊、放炮等外傷性鼓膜穿孔,應保持耳內乾燥,不要進水……


 「絕大多數孩子隨著病癒也就過去了,但有的人即使成年了,還會對小時候某次『不幸』難以忘卻, 耿耿於懷。」許惠明表示,現在學期過半,很快將進入期末複習迎考階段,希望患兒能早日鼓膜癒合,恢復正常的聽力水平,不影響後階段的學習和期末考試;同時也希望家長們能引以為戒,管理好自己情緒,孩子學習可日積月累、循序漸進,更重要的還是孩子的身心發育和健康成長。    



作業能拖就拖,一會兒要上廁所、一會兒要喝水,還有各種小動作……對於孩子做作業注意力不集中、拖拉,這個令不少家長頭疼的問題,浙江省人民醫院精神衛生科主任蘇衡進行梳理分析,認為原因大致有這些:

1.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覺得應該先玩夠了再來學習,不會自主地安排時間,經常玩手機、看電視等。也有的孩子是對學習的要求過高,如有些學生要求每個字都要漂亮,每道題目做完後都要檢查很多遍; 


2.對學習的認知出現了偏差:「學習是父母的事情,和我沒有關係」,「學習是痛苦的事情,學習是枯燥乏味的」等等;


3.有情緒上變化:在學校裡受到老師的批評,被同學欺負,或家庭關係不和諧、碰到了其他的比較重大的生活事件的刺激等;


4.心理疾病,抑鬱症、焦慮症、注意缺陷症候群等。

蘇衡表示,作為家長,應根據不同的問題原因進行相應的處置,給的建議是:

1.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做一個好的榜樣,比如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不要看手機、玩遊戲等。


2.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做完作業才能做別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學習先後順序,不要對孩子規定地太死,要讓孩子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學習。


3.在孩子學習的時候不要貿然打斷孩子,如有時題目做錯了,要等到孩子做完一項作業後或者全部作業後,再統一進行訂正。而不是中途打斷孩子馬上訂正,這樣孩子學習進程被終止,且也會產生負面情緒,又影響了下面的學習。


4.和孩子經常溝通。孩子主動和父母交談,要做一個好的傾聽者,不要隨便批評、指正他的想法。即使有些思想比較幼稚或者不好,也要在他說完之後用適當的方法進行溝通。孩子不願意說,父母就可以自己先說,或者從他感興趣的話題開始說起。不要只問成績,要關注孩子們整個的學習生活。讓孩子慢慢建立起「自己為自己負責」的基本觀念。


5.讓孩子真正喜歡學習。對學習的興趣永遠比學習成績更重要。要通過反覆地案例講述和以身作則,讓孩子知道學習是一生都在做的事情,只是方式不同。這個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學習是來了解、認識、分析、預測這個美麗的世界的,而不僅僅是為了成績。


6.孩子注意集中時間短,得在孩子集中注意力一段時間後,根據孩子自己的要求進行適當的數分鐘的休息,並對他們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給予表揚。如孩子做作業時總是動來動去,從不安靜,甚至在課堂上也會經常走來走去,不能安靜,要注意孩子是否患上「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應及時到兒童精神科就診。

蘇衡提醒,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嚴管重壓成學霸」,或適得其反。


另外,期末臨近,有念書小兒郎家庭 「雞飛狗跳」情況或加劇,醫生提醒,家長們要管理好自己情緒,以免傷了孩子或被其「傷」——像有高血壓等心腦血管基礎疾病的家長,情緒太激動易引發血壓上升,可能發生危險。



想發脾氣不妨先做一組深呼吸,讓氣息慢慢地隨著自己的感覺進入到體內,再慢慢地吐出來。這種深呼吸的自我正向暗示法,一般性的怒火,在5-8次呼吸後可以平息下來。




遇事用智慧面對,而不是情緒。要了解自己為什麼會生氣,有時可能會是很小的事情,只是一直積攢著沒有得到排解,最後形成了大問題。我們有怨言時,只要和他人進行簡單的溝通,或許就能化解。



來源:現代快報、健康時報

編輯:朱曉華、方洪秀、趙然然、黃琪翔(實習)

責編:陳廣泰




相關焦點

  • 10歲男孩寫作業太磨蹭,爸爸沒忍住洪荒之力,瞬間悲劇……
    寫作業拖拉是衝突導火索「小男孩東張西望,沒有特別難受的神色。」許惠明回憶,幾天前的上午,一對神色緊張的年輕夫婦帶著一個小男孩進入診室,說小孩耳朵受傷了,給抓緊看下。起先,許惠明以為是摔傷或者車禍傷什麼的,但小男孩無外表創傷的痕跡,於是就讓家長儘可能地詳細講述病史。父母遲疑幾秒,交流一下眼神,才道出了來龍去脈。原來,小患者今年10歲,前一晚做作業時,家長對小朋友的表現很不滿意,磨磨蹭蹭。先是喊了幾次,兒子嘴裡應著一會兒故態復萌,父親見狀火氣一下上來。
  • 杭州10歲男孩寫作業太磨蹭,爸爸沒忍住洪荒之力,瞬間悲劇……期末...
    寫作業拖拉是衝突導火索「小男孩東張西望,沒有特別難受的神色。」許惠明回憶,幾天前的上午,一對神色緊張的年輕夫婦帶著一個小男孩進入診室,說小孩耳朵受傷了,給抓緊看下。起先,許惠明以為是摔傷或者車禍傷什麼的,但小男孩無外表創傷的痕跡,於是就讓家長儘可能地詳細講述病史。
  • 爸爸嫌孩子做作業磨蹭失手打穿其鼓膜!輔導作業,你會打孩子嗎?
    近日,杭州,因10歲的兒子做作業太磨蹭,爸爸火氣上來,一巴掌甩過去,本想嚇唬嚇唬孩子,不料兒子頭突然一下晃向左側,巴掌直接打到孩子臉上。經查,孩子左耳鼓膜呈不規則穿孔,輕度傳導性耳聾,幸好沒有出血。網友評論延伸閱讀輔導作業,你會想打孩子嗎?30萬家長想買「戒尺」竟被客服勸退近日,網上熱傳一份《冷靜育兒報告》,報告中顯示,開學一個月,戒尺在某寶上的搜索量上升了55%。大量年輕父母提問:「可以拿來打孩子嗎?」「打幾下可以做好三年級的數學題?」
  • 杭州10歲男孩作業磨蹭,爸爸沒忍住洪荒之力…期末臨近,別忘了這是...
    近日,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許惠明在朋友圈發文稱,杭州一位家長在督促輔導兒子做作業時,脾氣上來,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結果致其耳鼓膜穿孔……寫作業拖拉是衝突導火索「小男孩東張西望,沒有特別難受的神色。」許惠明回憶,幾天前的上午,一對神色緊張的年輕夫婦帶著一個小男孩進入診室,說小孩耳朵受傷了,給抓緊看下。
  • 杭州10歲男孩寫作業太磨蹭 爸爸一氣之下瞬間悲劇……
    ,脾氣上來,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結果致其耳鼓膜穿孔…… 寫作業拖拉是衝突導火索「小男孩東張西望,沒有特別難受的神色。」許惠明回憶,幾天前的上午,一對神色緊張的年輕夫婦帶著一個小男孩進入診室,說小孩耳朵受傷了,給抓緊看下。起先,許惠明以為是摔傷或者車禍傷什麼的,但小男孩無外表創傷的痕跡,於是就讓家長儘可能地詳細講述病史。父母遲疑幾秒,交流一下眼神,才道出了來龍去脈。原來,小患者今年10歲,前一晚做作業時,家長對小朋友的表現很不滿意,磨磨蹭蹭。
  • 作業磨蹭到半夜12點,爸爸瘋狂吐槽:這熊孩子還有救嗎?
    我家熊孩子今年9歲了,剛上小學三年級。前兩年,晚上輔導作業、早上叫起床,都是孩他娘負責。我每天下班回家,看著他娘倆不斷上演「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的戲碼,只是覺得不理解。熊孩子不是老婆一個人的熊孩子,我這個爸爸貌似也有責任。為了家庭幸福和孩子的教育大計,我主動站了出來,拍著胸脯大包大攬:「你去找個班上吧,把兒子交給我吧,我保證把他管的服服帖帖。」事實證明,我太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了,也低估了熊孩子的難管程度。
  • 不寫作業母慈子善,一寫作業雞飛狗跳?三招教你控制「洪荒之力」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輔導孩子寫作業,孩子一旦出錯,自己都忍不住大吼大叫輔導孩子寫作業,孩子一開小差、神遊,你就恨不得採用「武力手段」解決問題輔導孩子寫作業,時時刻刻要提醒自己:我不生氣,我不生氣但沒曾想當我正在輔導孩子寫作業,雞飛狗跳的情況只會更嚴重。我也經常聽到同事、好友的抱怨,再難的甲方我都可以搞定,但遇到自家孩子的作業問題,我簡直變成一個不定時炸彈,易怒、易爆。最近我正在讀心心媽所著的《童年不缺愛——如何給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一書,給出了答案。
  • 又是因為做作業!男孩被緊急送醫!爸爸很後悔:本來只想嚇唬嚇唬孩子...
    寫作業拖拉爸爸一急,動手了「小男孩東張西望,沒有特別難受的神色。」許惠明回憶,幾天前的上午,一對神色緊張的年輕夫婦帶著一個小男孩進入診室,說小孩耳朵受傷了。起先,許惠明以為是摔傷或者車禍傷什麼的,但小男孩無外表創傷的痕跡,於是就讓家長儘可能地詳細講述病史。
  • 孩子放學後磨蹭不寫作業?李玫瑾:花十分鐘做此事,專治孩子拖拉
    於是會出現這樣一幅場面:每當孩子放學,寶媽都會第一時間衝到孩子面前,「叫爺爺告奶奶」一樣「求著」孩子寫作業,直到看到孩子乖乖坐在書桌上才鬆了口氣:「怎麼現在的孩子寫個作業這麼磨蹭?"李玫瑾:想暫時避免孩子拖拉,在寫作業前,父母要花十分鐘做這三件事兒童教育專家李玫瑾在一次節目中介紹說,如果孩子已經出現「磨磨蹭蹭」的毛病,最忌諱的事就是孩子一放學就催著他去寫作業,這樣反而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 美國爸爸被女兒氣的飈出中文,網友:陪孩子寫作業仿佛是在渡劫
    家長們一看好像很有道理就跟風實踐,可是過一段時間就會發現,如果真的要按照專家的意見放手讓孩子自己寫作業,結果要麼是作業寫不完,要麼是準確率不高。所以說家長到底要不要陪孩子做作業呢?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剛上一年級的低齡兒童。
  • 輔導拼音10分鐘,心率120次每分鐘!陪孩子寫作業,簡直是在玩命
    昨天在網上看到一個段子,看完之後太有共鳴了!陪孩子寫作業真心不容易啊!原文如下:晚上十點,從樓上傳來一個女人的咆哮聲「什麼關係?啊!什麼關係啊?說!到底是什麼關係?」我那顆八卦的心瘋狂的跳躍起來,趴在窗臺上支起耳朵,認真聽著下文。
  • 寫作業太磨蹭,老爸怒甩一耳光:結果兒子鼓膜穿孔了
    近日,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許惠明副主任醫師,在朋友圈發了一樁由孩子寫作業引發的「血案」:杭州一位家長在輔導兒子做作業時,脾氣上來,給了兒子一耳光,結果致其鼓膜穿孔,所幸傷病較輕,沒造成嚴重後果。期末臨近,醫生提醒家長們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以免傷了孩子或被「傷」——像有高血壓等心腦血管基礎疾病的家長,情緒太激動易引發血壓上升,可能發生危險。
  • 10歲男孩做作業拖拖拉拉,爸爸一急,動手了!孩子瞬間左耳轟鳴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宋黎勝 記者 吳朝香最近,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許惠明,發了一個朋友圈,是接診時遇到的事情 :杭州一位家長在督促輔導兒子做作業時,脾氣上來,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結果致孩子耳鼓膜穿孔。所幸傷病較輕,沒造成嚴重後果。寫作業拖拉,爸爸一急,動手了「小男孩東張西望,沒有特別難受的神色。」
  • 「媽媽因陪孩子寫作業引發心梗」:孩子磨蹭不專心,只能靠吼嗎?
    網上流行著一句話:「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前段時間,杭州一個32歲的媽媽,在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因為生氣吼了幾句,發現自己胸悶氣短,快要喘不過氣來了,最後送去醫院搶救,原來是得了心梗。
  • 爸爸輔導孩子作業脾氣上火,差點真「著火」,學會控制情緒很必要
    12月14日,上海某小區內,一位80後爸爸輔導四年級孩子作業,由於孩子不聽管教,爸爸脾氣上火。居然在陽臺上把兒子的作業本點燃,然後高空拋下。片刻之時,只因一部手機就讓父子天人兩隔。父親後悔沒有控制住情緒,對孩子那麼粗暴,但是悔之晚矣。孩子再也聽不到他撕心裂肺的懺悔。孩子出事,手機只是一個導火索,真正的元兇還是爸爸沒有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緒。還有的家長輔導孩子,把孩子打殘廢的,失手打死的。
  • 又是因為做作業!杭州倆男孩接連緊急送醫,爸爸後悔:本來只想嚇唬嚇唬
    最近,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許惠明,發了一個朋友圈,是接診時遇到的事情 :杭州一位家長在督促輔導兒子做作業時,脾氣上來,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結果致孩子耳鼓膜穿孔。所幸傷病較輕,沒造成嚴重後果。寫作業拖拉,爸爸一急,動手了「小男孩東張西望,沒有特別難受的神色。」
  • 孩子一寫作業就磨蹭?這3個「癥結」是根源,對症下藥告別拖拉
    其實除了這些,孩子磨蹭的招式還多著呢,扣橡皮可以扣半個小時,草稿本子上畫圈圈,鉛筆刀翻來覆去能看上半天,還真打算刻出來個花?諸如此類的場景太多太多,無法一一羅列!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磨蹭?第二, 粗心愛磨蹭有的孩子上課也認真聽講了,作業大部分自己也都會做,可是寫作業的時候,經常會「走神」,這種情況還是比較難辦的。
  • 因為做作業!2個男孩接連緊急送醫!爸爸後悔:本來只想嚇唬嚇唬
    寫作業拖拉爸爸一急,動手了「小男孩東張西望,沒有特別難受的神色。」許惠明回憶,幾天前的上午,一對神色緊張的年輕夫婦帶著一個小男孩進入診室,說小孩耳朵受傷了。起先,許惠明以為是摔傷或者車禍傷什麼的,但小男孩無外表創傷的痕跡,於是就讓家長儘可能地詳細講述病史。父母遲疑幾秒,交流一下眼神,才道出了來龍去脈。原來小男孩今年10歲,前一晚做作業時,家長對小朋友的表現很不滿意,覺得他磨磨蹭蹭。做爸爸的先是喊了幾次,兒子嘴裡應著,一會兒又恢復了原樣。
  • 孩子一寫作業就拖拉,李玫瑾直言:用一個方法,孩子會自覺寫作業
    之前有一篇新聞,讓無數家長開始反思:自己催促孩子寫作業,是不是不對?一名12歲的小男孩有寫作業拖拉的習慣。回到家裡放下書包,總是要玩一會兒才能夠安安靜靜開始寫作業,但是寫作業時動作也十分磨蹭,總是左顧右盼。
  • 你知道陪寫作業會氣到心梗,卻不知孩子被盯著寫作業會魂飛魄散!
    前幾天,一位媽媽發布的自己家「熊孩子」寫作業視頻,引全網公憤!小男孩看起來不大,因為作業沒有寫完,崩潰地求助媽媽:「你能揍我4下,讓爸爸別揍我嗎?」媽媽當是一件好玩的事,一邊錄視頻,一邊回復孩子:「這是爸爸跟你的約定」,並要求孩子,再堅持10分鐘。視頻中孩子抹著眼淚,一個勁兒地求媽媽:「我堅持不了了。」媽媽看不到孩子的痛苦,反而為自己的教育方式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