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在通過交易得到安東尼·戴維斯後,湖人管理層為了球隊更具有競爭力、奪冠可能性更大,開始交易球員釋放薪資空間,以便有足夠的空間能籤下新科FMVP倫納德。但湖人的招募並沒有打動他——最終倫納德選擇加盟的是快船而不是湖人。
不過,湖人在招募倫納德的過程中,做了一筆籤約,用底薪合同籤下了特洛伊·丹尼爾斯。
湖人之所以籤約丹尼爾斯,看中的就是他生涯場均能命中1.6個三分、39.5%命中率的三分表現。也就是說他是一個靠譜的三分射手,雖然功能也僅限於此,不過卻可以為隊友的進攻拉開空間,同時也能極大的將隊友的傳球轉化為得分。
但是,開賽以來丹尼爾斯出現了水土不服,在三分線外的表現只有場均命中1.0個三分、35.7%的命中率,兩項都是要低於生涯平均值的。又因為偏功能單一的三分投射,故此場均只有4.2分,這為近5年來的新低。
賽季中期,隨著交易市場的再度開啟,在能補強的情況下,湖人管理層權衡再三,裁掉了表現達不到預期的丹尼爾斯,用空出來的球員名額籤下了迪昂·維特斯。
一開始維特斯表現的還不錯,在代表湖人出戰的7場常規賽中,場均可以得到11.9分,是球隊僅次於戴維斯、詹姆斯、庫茲馬後的四號得分手,可以說達到了補強的目的。但是,季後賽以來維特斯的場均得分快速下滑,從11.9分來到了2.5分,可以說較之前的丹尼爾斯還要差。
現在來看,湖人放棄丹尼爾斯籤約維特斯,但後者季後賽以來場均只有2.5分,划算嗎?對於這個問題,我將從數據、戰略意圖、為奪冠能否做出貢獻三方面來進行分析,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從數據角度來看,考慮到維特斯季後賽以來場均只有2.5分,對比丹尼爾斯的4.2分,顯然是不划算的。
但是,我想說的是,就得分這點來說需要分怎麼看。季後賽以來維特斯場均只有2.5分不假,但問題是這主要不是維特斯的原因,主要原因在於湖人主帥沃格爾,更準確的說沃格爾在季後賽並沒有給維特斯常規賽那麼多的表現機會——場均出場時間從23.8分鐘下降到了8.8分鐘、出手從10.4下降到了2.8次。就此場均得分快速下降也就不奇怪了,畢竟創造得分的條件沒有那麼多了。換言之,還是有常規賽那樣表現機會的話,不敢說場均得分會上升還是下降,但至少不會像現在下滑這麼多。
文章開頭說了,湖人之所以籤丹尼爾斯,看中的就是他的三分能力,但是一直以來這個作用都沒有發揮出來,故此才被湖人裁掉。
湖人籤維特斯,看中的是他的持球攻堅能力,說白了就是通過自身的持球突破就能終結進攻。效果如何?季後賽出場時間有限暫且不提,在常規賽中,場均突破7.3次,湖人全隊僅次於詹姆斯的14.1次;用66.7%的命中率可以得到5.9分,同樣是全隊僅次於詹姆斯。
可以說不論是突破次數、還是突破後的得分效率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換言之湖人籤約他的目的達到了。
前面說了,丹尼爾斯的功能偏單一,基本上就是以三分為主,一旦這個特點發揮不出來的話,那麼在場上幾乎就沒有什麼作用可言。而維特斯卻不一樣,即便持球突破效率下來後,強投屬性的他還可以在外線充當一個定點射手。
維特斯除了功能比丹尼爾斯相對更全外,我們還應該注意到的是,在湖人隊內具備丹尼爾斯三分特點的球員還有波普、庫茲馬、丹尼·格林,甚至庫克,也就是說他幾乎沒有不可替代性,反觀維特斯就不一樣了,他具備的不俗持球突破能力是湖人隊內除詹姆斯外其他球員所不具備的,也就是說有著一定的不可替代性。換言之,只要給維特斯一定的表現機會,讓他將特點發揮出來,對於湖人整體實力就是一種增強,也就是說為奪冠是能做出一定貢獻的。
結合數據、戰略意圖、為奪冠能否做出貢獻這三點來看,雖然季後賽以來場均只有2.5分,但湖人放棄丹尼爾斯轉而籤下維特斯,在我看來還是划算的。
首先,維特斯季後賽場均得分大幅下降,不是因為實力不行而是得不到機會導致;
其次,維特斯所展出來的技術特點,讓湖人的目的達到了,而丹尼爾斯是沒有達到的;
再者,維特斯因為他的技術特點,在湖人隊內是具有一定不可替代性的,而這點也是丹尼爾斯所不具備的。
整體來說,不俗的個人能力下,只要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表現機會,維特斯還是會有著不錯表現的,至少場均得個10分左右還是沒問題的,而這是丹尼爾斯所做不到的。由此,即便維特斯季後賽以來場均只有2.5分,但湖人為了他放棄丹尼爾斯也是划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