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金銳 科普中國
本文專家:金銳,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 副主任藥師
大家都知道「是藥三分毒」
吃什麼藥都會有相應的副作用
只要遵醫囑用藥
副作用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了
但是如果濫用藥物
那麼後果可能會很嚴重
近日
美國麥肯錫公司被美媒曝出醜聞
與助長阿片類藥物濫用有關
美國《紐約時報》最新報導稱
作為普渡製藥的管理諮詢方
麥肯錫公司竟提出過多條惡劣建議
讓普渡製藥繼續增加阿片類藥物
「奧施康定」的銷量
其中一條最惡劣的建議是
如果分銷商賣出的奧施康定導致上癮
普渡製藥給分銷商提供折扣獎勵
每出現一起藥物上癮事件
就會獎勵分銷商14810美元
那麼阿片類藥物是什麼?
濫用會有什麼風險?
我們平時吃的藥會不會也含有它?
不小心吃多了又會有什麼後果?
今天咱們就來說個清楚
什麼是阿片類藥物?
阿片類藥物,是一類能夠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阿片受體的藥物。
最開始的阿片類藥物就是天然的阿片類生物鹼,來源於罌粟科的植物罌粟,包括嗎啡和可待因。
後來隨著藥物合成工藝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阿片類藥物也誕生了,例如羥考酮、哌替啶、美沙酮等。
新聞裡面報導的奧施康定,其通用名就是羥考酮,也是一種阿片類藥物。
阿片類藥物的誕生,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治療和緩解程度劇烈的疼痛,因為這類藥物具有強大的鎮痛作用。戰爭類電影中經常能看到醫護兵為受傷的士兵使用嗎啡鎮痛的情節。
目前在醫院,阿片類藥物主要就是用於鎮痛,緩解中重度疼痛。
為什麼阿片類藥物濫用很危險?
人體內有阿片類受體,自己也會分泌內源性阿片樣物質,一起構成人體多個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調節軸。但這個正常的生理調節功能,在使用阿片類藥物之後,就會被打亂。
大量或者長期服用外來的阿片類物質,那麼自己分泌的內源性阿片樣物質就會減少。這時候突然停藥,整個功能軸就會出現巨大的失調,就會出現一系列的症狀,這些症狀就叫做毒癮發作!
為了彌補這個巨大的阿片類物質的缺口,就需要儘快再次服用阿片類藥物,這個行為就叫做成癮。
這種現象,無論是非法吸食還是合法用藥都會出現,只是程度輕重不同。
所以,在醫學治療領域,為了儘可能減少患者出現這種症狀的情況,為了不讓患者對阿片類藥物產生依賴,我們就需要合理用藥。關鍵就是,不能長期、大量使用。
很顯然,這就需要控制這一類藥物的銷售,而不是鼓勵增加銷量。
藥品和毒品只隔一層窗戶紙?
阿片類物質有很多,嗎啡是一個,海洛因也是一個。實際上,海洛因的另一個名稱就是「二乙醯嗎啡」,它們的結構非常非常像。
那麼,為什麼嗎啡就是藥品,而海洛因卻淪為毒品呢?
根本原因,其實就在於兩種物質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不同,即成癮性的高低不同。
海洛因的鎮痛作用比嗎啡還要好,但是它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太大,它的成癮性太強、太快了,而且極難戒斷。所以不適合作為藥品。
廣義地講,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藥物,都需要嚴格管理,以防範可能出現的成癮性。
在臨床上,當發現患者同時找兩位以上醫師開具此藥,用藥量劇增或有其他「找藥」的異常行為時,就一定要警惕患者可能的成癮性問題了。
同時,當患者在服用阿片類藥物之後,會經常出現煩躁不安、流淚、流涕、打哈欠、出汗、寒顫、骨骼肌痛、易怒、焦慮、背痛、關節痛、乏力、腹部絞痛、失眠、噁心、厭食、嘔吐、腹瀉、呼吸加快等症狀時,也一定要警惕患者可能的成癮性問題了。
所以,我國在藥品管理上,專門劃出「麻醉與精神類藥品」這一類,加大管理力度,盡最大可能減少成癮性。
常見藥物中有哪些含阿片類物質?
第一,一些止痛藥和止咳藥,要嚴格遵照醫囑使用。
例如,嗎啡、可待因、羥考酮、哌替啶、芬太尼、曲馬多等。以及含有這些成分的複方西藥製劑,例如氨酚羥考酮等。
第二,特別提示一種特殊的藥品,複方甘草口服製劑,如複方甘草片、複方甘草合劑等。
至今還有很多人認為這藥屬於中成藥。事實上,這是一種需要特殊管制的化學藥。
以複方甘草合劑為例,每100ml含複方樟腦酊12ml。
這複方樟腦酊也是一個多組分的藥物。根據說明書,每1ml複方樟腦酊含阿片酊0.05ml。
也就是說,複方甘草合劑裡面的有效成分中,麻醉精神類管制的鎮咳藥物阿片酊不可忽略,所以需要嚴格控制用法用量和療程。
綜上所述
阿片類藥物有它的正確用途
但一定要想盡辦法防止其濫用
減少出現成癮的可能
重!要!通!知!
2020年12月1日-12月31日
每天16:00-24:00
#科創中國答題搶紅包#!
長按或掃描下方二維碼參與!
▼
本文有科普中國水印的圖片均來自版權圖庫,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
原標題:《這種藥物竟與毒品同源,很多常見藥品中都有!而你根本不了解它…》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