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全年總票房609.76億元人民幣 佔全球市場22%

2021-01-19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近日,對2018年電影產業發展作總體回顧的《2019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由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報告》對2018年電影產業發展現狀、電影投融資、電影產品、電影製片、電影院線與影院經營、電影市場與票房等領域給予梳理和分析。

《報告》認為,2018年電影管理部門不斷推動產業結構向協調化和高度化發展,電影產業化改革一路披荊斬棘,實現了電影在國際視域中從「追跑」向「並跑」再到「領跑」的轉變。

過去的一年,監督與規範成為電影產業的關鍵詞。對於存在多年的影視業天價片酬現象,從中央到行業都出臺政策或發出倡議,強調影視行業自律。

 

2018年6月,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聯合發布關於治理影視行業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問題的《通知》,表明政府要求影視行業嚴格落實限制片酬比例的相關規定。

此後8月,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發表《團結一致,自律自強,維護影視行業健康發展》聲明,首都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協會發表《關於加強行業自律 遏制行業不正之風的倡議》,橫店影視產業協會發表《關於「加強行業自律、規範行業秩序、促進影視精品創作」的倡議》,愛奇藝等3家視頻網站、正午陽光等6家影視製作公司發布《關於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業不正之風的聯合聲明》,這些行業協會均強調共同抵制藝人天價片酬現象,倡導成本用於製作,投入服務品質,營造良好的影視文化創作氛圍。在當年10月,國家稅務總局在《關於進一步規範影視行業稅收有關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至2019年7月底前,建立健全規範影視行業稅收管理長效機制。

《報告》認為,在黨和政府規範引導、行業加強自律、各方協同綜合治理下,遏制明星片酬過高、影視製作浮躁之風取得明顯成效。

伴隨著中國電影市場已經成為全球電影第二大電影市場,《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發現,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開始呈現「領跑」趨勢,這從同比之下的幾個關鍵數字便可以看出。

其一是票房,中國仍是全球票房增長最快的國家。2018年全球電影票房達到411億美元。其中,北美票房最高,全年總票房118.88億美元,超過全球電影票房的1/4。中國全年總票房609.76億元人民幣(約合90億美元),增幅為9.06%。同比之下,韓國增幅8.1%、北美增幅7.4%、英國下降20.24%、德國下降14.87%、日本下降2.65%。

其二是銀幕數量,中國增長幅度快速。2018年中國銀幕總數達60079塊,增長18.32%,影院數量11031家,同比增長16.06%,3D銀幕數53470塊,同比增長22.11%。中國銀幕覆蓋人口2.31萬人,同比之下美國為0.8萬人、英國1.55萬人、韓國1.75萬人、德國1.72萬人、日本3.56萬人。

其三是觀影人次,中國人觀影習慣正在形成。2018年中國電影觀影人次17.16億,同比增長5.93%。年人均觀影人次1.23次,同比增長5.13%。同比之下,韓國觀影人次4.24、北美3.59、日本1.33、德國1.02。

其四是電影票價格,中國仍是價格最低的國家之一。2018年,中國電影平均票價35.53元人民幣(約合5.16美元)。同比之下,日本為11.86美元、德國為10.39美元、北美為9.11美元、韓國為7.46美元。

《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生產電影故事片902部,產量居全球前三。國產電影票房總計378.97億元,佔全年總票房的六成以上,市場競爭力大於進口電影。

同時,中國票房前10名的影片依次為《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藥神》《西虹市首富》《捉妖記2》《後來的我們》《一齣好戲》《無雙》《巨齒鯊》《超時空同居》,這些影片的當年票房收入+服務費總計208.73億元,佔全年票房總和的34.23%,相比2017年的29.89%進一步提高。其中《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藥神》3部影片票房均超過30億元人民幣。

值得關注的是,這些票房排名前10的影片中,有的是導演處女作,有的為新生代導演作品。《報告》指出,新生代導演由於能夠準確地把握觀眾需求,同時也有更多的創意和方法,使得他們創作的產品受到市場青睞,他們已是中國電影市場的中堅力量。

比如,《唐人街探案2》的導演陳思誠由演員轉型,在《唐人街探案》的基礎上成功打造出屬於自己的電影模式,獲得了近34億元的票房。《西虹市首富》導演閆非同樣是新銳導演,其作品創造出25億多元的票房成績。

此外,不少文藝片也出自新生代導演,如憑藉《心迷宮》受到關注的忻鈺坤拍攝了第二部長片作品《暴裂無聲》,導演畢贛在《路邊野餐》之後製作了《地球最後的夜晚》,其他如《米花之味》《未擇之路》《北方一片蒼茫》等影片也是出自青年創作者之手。

相比於2017年,《報告》認為,新生代創作者在2018年發展更加多元。新生代創作者可以通過他們的思考與觀察,對社會進行細緻刻畫,進而創作出具有很強藝術特點的電影產品;也可以通過對市場的充分了解和合理把握,製作出符合主流市場需求的商業類型片。這說明新生代創作者已撐起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半壁江山。

可貴的是,《報告》對2018年電影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沒有迴避,而是同樣予以客觀分析。

針對資本青睞並砸重金的古裝、大IP、大製作的電影在2018年票房中的頻頻失利,《報告》認為,隨著中國觀眾獲取影片信息渠道的增加,常規的宣傳營銷對觀眾的影響力開始減弱,口碑和內容質量成為影片成敗的決定因素之一,表明中國觀眾日趨成熟和理性。

針對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與北美市場再次拉開距離,《報告》指出,主要原因是北美市場2018年實現復甦,而全球票房增長也主要來自北美市場當下迎來的生產和消費繁榮。反觀中國市場,尚處於發展初期,電影工業體系不成熟,市場規範、規則不盡完善,制、發、放各個環節都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但是,中美市場之間的差距,正是中國電影產業可上升的空間。

針對3D電影貶值現象,《報告》也指出,2018年上映的562部中外影片中,具有3D格式的影片70部,其中3D單發的影片僅20部(含2017年跨年影片),累計產出票房47.97億元,僅佔全年總票房的7.87%。這說明單純靠高新技術吸引觀眾走進影院的套路已經過時,觀眾更看重的是內容品質。投資商如果盲目大規模配置投入3D設備,不僅無法提升市場效率,還可能加重影院負擔,增加虧損。

 

此外,針對影院初現「關閉潮」,《報告》認為,主要原因在於影院布局不均衡,區域內競爭白熱化;影院房租上漲太快,成本壓力增大;地產商覬覦影院生意,對一些票房好又有影響和品牌價值的影院,租約到期後直接收回、不再續約等,說明中國影院市場靠量取勝的粗放發展時代終結。影院應把觀眾放在第一位,用優質服務實現影院的真正價值。

回望2018年中國電影產業,《報告》認為,過去的一年是中國電影產業的一個轉折點,其正從高速發展的10年轉向穩步成長階段。

國產故事片總計902部,國產電影票房378.97億元,佔票房總額的62.15%。全年票房過億影片有82部,其中國產電影44部,佔比過億影片53.66%。

「點評:國產電影票房佔比和國產過億影片佔比均超過50%,說明國產影片含金量在上升。」

2018年影片票房排名前10是:《紅海行動》(中國),票房36.51億元;《唐人街探案2》(中國),票房33.98億元;《我不是藥神》(中國),票房31億元;《西虹市首富》(中國),票房25.48億元;《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美國),票房23.91億元;《捉妖記2》(中國),票房22.37億元;《毒液:致命守護者》(美國),票房18.70億元;《海王》(美國),票房18.52億元;《侏羅紀世界2:墮落王國》(美國),票房16.96億元;《頭號玩家》(美國),票房13.97億元。

「點評:中美影片雖平分秋色,但是中國影片票房包攬前4名,以第6名收尾。」

(數據均來自《2019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

相關焦點

  • 中國電影 2018年總票房突破609億元 銀幕總數達60079塊
    原標題:2018年總票房突破609億元,銀幕總數達60079塊 中國電影,踏實前行核心閱讀2010年,國內全年電影票房突破100億元。而到2018年,這個數字是609億元。票房新高背後,是創作不輟的電影人、更加細分的觀眾,是日益規範的市場、不斷成熟的產業。
  • 2018年全國電影市場數據統計:票房首次突破600億大關
    國家電影局2018年12月31日晚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609.76億元,同比增長9.06%,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7.16億,同比增長5.93%;國產電影總票房為378.97億元,同比增長25.89%,市場佔比為62.15%,比去年提高了8.31個百分點,市場主體地位更加穩固。
  • 國家電影局: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首次突破600億元
    國家電影局: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首次突破600億元 2019-01-02 12:44:00來源:新華網
  • 2018年中國電影總票房超600億,Top3超100億,全國產!
    (央視財經《中國財經報導》)國家電影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當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609.76億元,同比增長9.06%,這也是中國影市首次跨過600億的關口,今年的好電影確實比往年都要多得多,但國產電影票房冠軍卻始終沒有打破,依舊由2017年電影《戰狼2》霸佔第一。
  • 中國電影票房排名全球第一 預計全年票房將達200億元
    最近,電影行業傳來了一個好消息,中國電影票房首次超過北美,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0月15日零點,2020年中國電影累計票房為129.5億元人民幣,國產片票房佔比高達84%。
  • 2020全年票房跌回8年前 破10億的僅4部
    近日,燈塔研究院聯合毒眸發布的《2020中國電影市場用戶報告》顯示,預計2020年全年票房將達200億元,約為去年的30%。
  • 中國電影票房排名全球第1 全年票房或達200億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0月15日0時,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累計達到129.5億元人民幣(合19.3億美元)。這一成績使得中國電影票房首次超越北美,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中國影視行業比較慘澹,但隨著暑期檔以來逐步復工復產,影視行業加速恢復,四季度有望恢復到正常水平,全年票房或達200億元。由於國內疫情防控得力,而歐美市場受疫情影響嚴重,國內影視行業有望迎來彎道超車的機會。
  • 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白皮書:642億票房增長了,但暴露的問題更多
    641億元,同比增長31億元,2019年中國電影迎來了高光時刻根據貓眼電影票房數據,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達到641億元(註:國家電影局於12月31日下午公布的數據為642.66億元,本文因討論每月票房變化,特引用貓眼641億元作為參考),對比2018年票房609.76億元增加31億元票房
  • 2020年疫情下中國影視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預計全年票房或...
    2020年疫情下中國影視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預計全年票房或將減少近百億  2020-04-02 10:45:33
  • 從數據來看,全球幾大市場在2019年的整體票房表現
    不同於中國內地市場,國家電影局在12月31日下午便能匪夷所思的官宣公布2019年的全年精確的電影票房數據。2019年的全球各大市場的精準票房,基本在1月中下旬才陸續統計完畢。 電影情報處特搜集整理了全球幾大市場在2019年的整體票房表現。
  • 2018中國電影票房首破600億 銀幕總數穩居世界首位
    原標題: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首破600億元   國家電影局2018年12月31日晚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電影保持多年來的增長態勢,全年共生產故事影片902部,全國票房首破600億元,達到60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06%,實現票房新高。
  • 2020年全國電影票房達204.17億元,中國成全球第一票房市場
    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最終定格,也標示著中國電影市場一年來共克時艱所取得的成就。這個數字與前兩年動輒五六百億的年度票房紀錄相比,似乎不值一提,但是放在疫情衝擊、行業停擺178天的大背景下,2020年年度票房突破200億對於整個電影市場而言都是一個振奮的消息。而且根據國家電影局數據,2020年中國電影全年票房204.17億,約合31億美元,超過北美成全球第一票房市場。
  • 2019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破642億元 國產片票房佔比超六成
    記者日前從國家電影局獲悉,2019年,全國電影票房突破64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4%,其中,國產電影總票房411.75億元,同比增長8.65%,市場佔比64.07%;城市院線觀影人次17.27億。2019年新增銀幕9708塊,全國銀幕總數達到69787塊。
  • 2018全球票房前十影片盤點 迪士尼總票房破70億美元
    ­  在2018年全球票房前十的排名中,迪士尼出品的影片佔到了四部,包括有第一名《復仇者聯盟3》(20.47億美元)、第二名《黑豹》(13.46億美元)、第三名《超人總動員2》(12.41億美元)……­  本周,好萊塢五大公司之一的迪士尼在2018年全球總票房突破70億美元,全球影史上,這是第二次有單家電影公司年度總票房突破70億美元,第一次也是迪士尼
  • 2018年全球電影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中國或將取代北美成為最大電影...
    從全球格局來看,儘管北美電影市場逐漸趨於飽和,但其優勢地位依然明顯,2017年北美票房總額達到了110億美元,佔全球比重的27.09%;除北美市場外,中國、俄羅斯、德國、巴西、墨西哥等逐漸成為全球票房增長引擎,2017年這些地區票房增速分別為21%、22%、15%、7%,遠高於全球增速。
  • 燈塔研究院發布2020電影市場用戶報告 預測全年票房達200億元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劉禮文)12月14日,燈塔研究院聯合毒眸發布的《2020中國電影市場用戶報告》(下稱《報告》)顯示,預計2020年全年票房將達200億元,約為去年的30%。由於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國電影市場在7月20日重啟,開業影城和上映新片數量逐漸上升,票房市場在10月份超越北美,成為全球第一票倉。
  • 李寧2018全年收入105億 電商佔比超21%
    來源:億邦動力網【億邦動力訊】3月22日消息,李寧在今天發布了集團2018年全年業績。財報顯示,李寧集團全年收入達105.11億元人民幣,較2017年上升18.4%。財報顯示,李寧集團毛利較2017年的41.76億元人民幣上升21.0%至50.53億元人民幣;集團整體毛利率較2017年的47.1%的增長至48.1%,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毛利率較高的電商渠道業務佔比持續上升、自營渠道銷售折扣上升、新品銷售佔比有所增長,以及吊牌成本比有所改善(部分是由於吊牌價的提升所致)。
  • 2018年票房慘敗5部華語大片,《英雄本色》第二,第一非它莫屬
    據中國國家電影局統計數據,2018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為609.76億元,比2017年559.11億元增長9.06%。這是驚天地泣鬼神的突破。其中,國產片票房378.97億元,佔比超六成。國產片質量不斷提升,得到了觀眾和市場的認可,出現了不少爆款猛片,《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藥神》衝破30億大關,《西虹市首富》《捉妖記2》衝破20億中關,《後來的我們》《一齣好戲》《無雙》衝破10億小關。成功者背後也有失敗者,2018年也湧現了一些投資大、明星多的國產片,卻因製作質量低劣,得不到觀眾和市場的認可,最終票房慘敗,血本無歸。
  • 中國票房前十國產片佔9席,好萊塢大片今年在中國「涼涼」
    【環球時報記者 董銘】在2020年還剩10天之時,中國票房累計突破184億元(人民幣,下同)——對比2019年總票房641.5億元,大盤下跌七成之多。雖然還有一個多星期才到年末,但今年中國票房前十排位基本已定,其中國產片佔9席,好萊塢影片只有《信條》以4.5億元的票房屈居第10。
  • 2020年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總票房達204.17億 全球票房最高
    記者 | 劉燕秋1根據貓眼研究院今日發布的《2020中國電影市場數據洞察》,2020年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總票房為204.17億。受中國境內疫情防控利好形勢的影響,中國電影票房產量恢復到了去年三成,年票房折合約為31.29億美元,歷史上首年成為全球票房最高的電影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