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山東大學-南洋理工大學人工智慧國際聯合研究院牽頭研發的適用於抗疫需求的兩款機器人抵達湖北抗疫一線。受訪單位供圖
(抗擊新冠肺炎)山東大學科研團隊研發醫療機器人 支援湖北抗疫一線
中新網濟南3月6日電 (趙曉)由山東大學-南洋理工大學人工智慧國際聯合研究院(C-FAIR)牽頭研發的適用於抗疫需求的兩款機器人分別於3月5日和6日入駐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人民醫院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支援抗疫一線。
此次捐贈給抗疫一線的兩款機器人分別是「智能會診及配送機器人」和「防疫巡檢機器人」。受訪單位供圖
「此次捐贈給抗疫一線的兩款機器人分別是『智能會診及配送機器人』和『防疫巡檢機器人』。」山東大學C-FAIR聯合院長、教授崔立真介紹說,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初,他們便與至今仍在湖北抗疫一線奮戰的山東省腫瘤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孫殿珉共同探討以人工智慧助力科學防疫的可行性方案以及具體操作方法,並會同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濟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單位,以C-FAIR醫工交叉研發平臺為支撐開展技術攻關,在10餘位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前後用時近1個月完成樣機。
崔立真告訴記者,「智能會診及配送機器人」可替代醫護人員到汙染區病床前對病人進行問診、隨訪、物資配送等工作,從而減少病毒傳播機會、減輕醫務人員工作壓力。「防疫巡檢機器人」具有智能監測體溫,在規定路線進行噴灑消毒、人臉識別、口罩佩戴語音提示、自主導航避障、防疫宣講等功能,首批5臺已於3月6日到達武漢,並已入駐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山東大學-南洋理工大學人工智慧國際聯合研究院醫工交叉團隊將繼續深挖抗疫需求,以高科技手段助力一線救援。受訪單位供圖
崔立真表示,為適應疫情防控發展,山東大學-南洋理工大學人工智慧國際聯合研究院醫工交叉團隊將繼續深挖抗疫需求,以高科技手段完善「防疫機器人」體系,團隊正積極研發以力反饋柔性機械臂為特色的智能抗疫機器人,替代醫護人員近距離臨床病毒採樣及輔助檢查操作。「希望能以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為打贏抗疫阻擊戰貢獻一份山大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