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宜信私募股權母基金社會影響力評估報告》在北京正式發布。該份報告是母基金行業內的第一份社會影響力評估報告,通過首次系統全面地探討宜信私募股權母基金在社會影響力上的績效,並披露相關結果,希望能夠對從業人員及更廣泛的社會大眾深層次了解影響力評估的意義有所幫助,助推影響力因素納入更多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策略。
發布儀式
報告發布會由北京宜信公益基金會和中國責任投資論壇聯合主辦。宜信影響力基金創始合伙人黃晶生、宜信私募股權母基金管理合伙人廖俊霞、中國責任投資論壇理事長郭沛源、北京宜信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徐秀玲、青域資本合伙人牟穎,以及來自金融投資、公益慈善、學術機構等30多位行業專家出席此次報告發布會。
北京宜信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徐秀玲
UNEP FI亞太區負責人Yuki Yasui
發布會現場,北京宜信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徐秀玲作為主辦方做開場致辭。她分享道,宜信過去用多種方式將公益與金融結合,公益助農小額信貸,公益與信託結合、和綠色結合,做過一些創新產品。「今年我們成立北京宜信公益基金會,面向高淨值客戶提出了『1%行動』的倡議,也就是拿出1%資產投入到公益事業,包括影響力投資。這次宜信私募股權母基金對自身社會影響力進行評估,並向整個行業倡議,做長期、耐心、有溫度的投資。」
2018年,宜信正式加入聯合國環境署金融倡議UNEP FI。活動上,UNEP FI亞太區負責人Yuki Yasui通過遠程視頻為報告發布做開場致辭,她提到:「積極影響投融資是一種具有商業可行性的產品,並不需要在財務結果上妥協。相反,它需要投資者、銀行和保險公司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擁有極高的專業知識,並利用這些知識支持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宜信私募股權母基金管理合伙人廖俊霞
中國責任投資論壇理事長郭沛源
宜信私募股權母基金管理合伙人廖俊霞就報告內容進行了深入解讀。並分享,在該份社會影響力報告中有以下三點核心發現:
1、在投資管理策略中納入影響力評估因素,是長期價值投資理念的延伸;
2、投資回報與社會效益可實現「雙贏」;
3、影響力投資「專業化運作」成發展趨勢,需要社會各界更多關注。
為了更好地闡述宜信私募股權母基金的價值觀,展示行業最佳實踐,整個報告基於模型的分類方法,從未來產業、美好生活、永續傳承三個大維度對被投企業中在社會影響力方面的優秀案例進行展示。
廖俊霞在解讀該報告時,還提到:「儘管中國影響力投資起步很晚,但是未來一定會成為影響力投資的大國。通過母基金,通過長期資本,是可以把傳統經濟積累的財富源源不斷輸入到影響力投資的各個領域裡的。影響力投資也是非常專業的事情,不僅要看社會價值,也要看經濟價值,通過專業投資機構的方式,更能夠實現這樣的目標。」她在分享的最後也發出一個倡議,希望私募股權基金,在追求卓越的財務回報的同時,也關注長期價值、社會影響力,資本向善。
中國責任投資論壇理事長郭沛源對該份報告進行了點評:「宜信這份報告很有意義,我也希望通過這樣的場合呼籲大家談影響力投資的時候,多談一級市場、PE。讓大家慢慢建立一個概念,影響力投資更多是談私募股權投資當中的影響力投資。」
圓桌論壇
在發布會的圓桌論壇環節,中國責任投資論壇理事長郭沛源(上圖左)、宜信私募股權母基金管理合伙人廖俊霞(上圖中)和青域資本合伙人牟穎(上圖右),分別從母基金層面和基金層面介紹了在社會影響力投資方面的最佳實踐和行業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宜信影響力基金創始合伙人黃晶生
發布會最後,資深創業投資家、教育家、宜信影響力基金創始合伙人黃晶生與現場30多位專家學者一起,從美國西海岸一家小店的故事開始,共同探討「影響力投資:如何兼顧財務回報與社會價值」,在走近影響力投資真實案例的同時,發現我們身邊的影響力投資機會。
編輯:徐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