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納西族心中的神山——玉龍雪山,幾乎一整年都有積雪

2020-12-17 騰訊網

在麗江人心中,玉龍雪山是一座神聖的山,每年吸引著無數遊客。在4600米處,您會感受到生命的渺小和自然的偉大。玉龍雪山是北半球最靠近赤道的地方。它是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被雪覆蓋的山脈,特別是主峰有一個陡峭的扇形,最高點是海拔5596米,並且全年都被雪覆蓋。

玉龍雪山位於麗江市玉龍縣麗江古城以北15公裡。它也是納西族人民心中的神山。有13個峰像銀龍一樣起伏,因此得名。在岸邊的棧道上看湖,看到山脈和平原的金色。它具有童話般的美麗感覺。

從山腳到山頂,必須首先乘坐公共汽車,然後乘坐此處著名的攀巖索道。在公共汽車上,您可以看到兩側的松樹林,索道的下降高度超過1,000米。在10分鐘的車程中,您將首先看到叢林,然後是草地,最後是冰川,該冰川橫跨多個不同的景觀。感覺是最令人驚奇的。冰川公園配備了一條可步行的木板路。從纜車終點站到最高點大約需要20分鐘。走在這裡,看著兩邊的冰川,看著雄偉的山峰,壯麗而莊嚴的景象總是令人著迷。

除了冰川公園,還有許多美麗的風景值得一遊。山下的藍月亮谷被稱為麗江小九寨溝。雪山上的水融化了,來到這裡,形成了另一幅像天堂一樣的圖畫。在藍月亮谷,流水呈藍色和綠色,在白雪皚皚的山脈下,就像純淨的寶石一樣,晶瑩剔透。在這裡,看著流淌的水,在岸上拿著少量清水,冷水似乎具有洗淨身心的功效,讓人感到特別清爽。

遊客通常會在清晨去玉龍雪山,然後從三個索道中選擇一處觀看玉龍雪山。從索道下來後,去看一場表演《印象麗江》,然後乘觀光車在藍月亮谷景區玩耍並返回。三大索道分別位於玉龍雪山的不同位置,分別是大索道,雲山坪索道和毛牛坪索道。乘坐索道上山,您可以從各個角度觀看和玩玉龍雪山,大多數遊客會選擇大索道上山。

相關焦點

  • 走進納西族心中的神山,幾乎1整年都有積雪,去麗江必遊的地方
    國內旅遊,玉龍雪山絕對值的一去,在麗江人的心中,玉龍雪山堪稱是神山,每年吸引無數遊人前去遊覽。我曾經3次到過麗江,2次去爬了玉龍雪山。玉龍雪山是北半球離赤道最近,是一年大部分時間積雪的山脈,尤其是主峰扇子陡,最高處海拔5596米,終年積雪。
  • 從未有人登頂的玉龍雪山,山上常年都有雪,還被納西族人稱為神山
    在最近這幾十年裡,雲南的美景不斷被我們發現,雲南的旅遊業現在也是發展迅速,我們也是越來越多人來到這裡觀賞當地的美景,今天要來講的就是雲南非常著名的玉龍雪山,大家都知道雲南也有著各種各樣的少數民族,當地有一個叫:納西族,他們更是把玉龍雪山稱呼為"神山"。
  • 雲南玉龍雪山 2002
    因為山頂常年不化的積雪和現代冰川,好像一條玉龍凌空飛舞,是少數民族納西族人心中的神山。玉龍雪山又叫白沙的銀色山巖,或叫雪嶺。有詩云「麗江雪山天下絕,堆瓊積玉幾千疊。」早在明朝時期,玉龍雪山就被認作名山,名人題書「玉柱擎天」「玉璧金川」。玉龍雪山是我國緯度最南的雪山,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據說從未有人徵服過,是處女峰。
  • 玉龍雪山天下絕
    攝影:孩子是吾師(網名)先生玉龍雪山位於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境內,麗江市區北面15公裡外,玉龍雪山海拔5596米,是國家5A級玉龍雪山風景名勝區,也是北半球最南的大雪山。甘海子是玉龍雪山東面的一個開闊草甸,甘海子全長4公裡左右,寬1.5公裡,海拔約2900米,來到甘海子給人一種開闊空曠的感覺,在高聳入雲的玉龍雪山東坡面前,有這樣一個大草甸,為遊人提供了一個觀賞玉龍雪山的好場地,在這裡橫看玉龍雪山、扇子陡等山峰歷歷在目。
  • 玉龍雪山:中國「最溫暖」的滑雪場,一個雪場,兩個之最
    乘坐著索道上山,輕鬆欣賞高海拔冰川的瑰麗,體驗雪山的"險、奇、美、秀"。為何去?因為這是中國的冬天與可愛的積雪相伴的聖地。去玉龍雪山最好的時間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5月初。去雲南旅行,很多人初次看到玉龍雪山,就會瘋狂地愛上它,甚至迫不及待想要接近它。
  • 一米陽光,玉龍雪山
    冬季是看玉龍雪山的最好時節,一場大雪過後,層巒疊嶂的群山遇上潔白的積雪,更加聖潔無比。站在四千六百多米的雪山之上,雲從眼前飄過,整個人飄飄然如臨仙境,仿佛伸一伸手就能夠到藍天。人說高處不勝寒,偏偏這玉龍之巔,如此驚豔。登玉龍雪山,每一步都通往心中的聖殿。
  • 麗江玉龍雪山8月飄雪 海拔多少米
    在我國每個城市都有不同的景色,而近日在玉龍雪山上8月飄起了雪花,這個場景也吸引了許多的人的關注,那麼麗江玉龍雪山8月飄雪是什麼情況呢?
  • 環遊麗江,玉龍雪山是個好地方,周邊景點也美
    但是,你若去了麗江,在麗江來一場浪漫之旅,或許你對夏天又有不一樣的解讀,不一樣的認識。對於麗江的認識,我的潛意識一直告訴我走在麗江的街道裡,或許會遇到一個性格灑脫,非常風情的客棧老闆娘講著她來這裡定居的種種故事,或者我會在酒吧裡點一杯清酒,坐在吧檯上聽舞臺上傳來的餘音,或許我會有一場浪漫的邂逅吧!
  • 為何珠峰已被成功徵服,而海拔5596米的玉龍雪山卻至今無人登頂?
    在中國的雪山裡面,玉龍雪山的知名度相當高,凡是去過雲南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座雪山,可為何至今玉龍雪山還無人成功登頂呢?玉龍雪山與梅裡雪山,作為雲南兩座知名度最高的雪山,至今依然無人登頂,也是有其原因的。      海拔5596米的玉龍雪山,是北半球離赤道最近且終年積雪的雪山。玉龍雪山位於青藏、雲貴兩個高原的銜接部位,周邊山脈林立,森林覆蓋率極高,自然生態非常完整,歷來是人類的禁忌之地。
  • 第一次去玉龍雪山,為了遇見你
    玉龍雪山是國家5A景區,玉龍雪山是納西族心中的神山,是三朵神的化身,是麗江必去的景點。來了麗江不去玉龍雪山,就像到了北京不爬長城故宮,到了杭州不去西湖一樣。景區的門票進山費是100元,過了收費站,下一站就是一個叫做甘海子的停車場,海拔在3000米左右。
  • 玉龍雪山預訂中心最新購票通道-公眾號
    玉龍雪山是位於位於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是中國最南的雪山,也是橫斷山脈的沙魯裡山南段的名山,是世界上北半球緯度最低、海拔最高的山峰。玉龍雪山在納西族被稱為「波石歐魯」,意為白沙的銀色山巖,是納西族及麗江各民族心目中的神山。來 玉龍雪山 一定要遊玩的景點是冰川公園、藍月谷、甘海子,還有《印象 麗江 》和《 麗江 千古情》兩個必看的表演。景區內其他景點還包括雲杉坪、犛牛坪、 白水 河、冰 塔林 等,如果時間不夠的話,可以不去。
  • 玉龍雪山的故事記得帶回來給我.
    冬季是看玉龍雪山的最好時節,一場大雪過後,層巒疊嶂的群山遇上潔白的積雪,更加聖潔無比。站在四千六百多米的雪山之上,雲從眼前飄過,整個人飄飄然如臨仙境,仿佛伸一伸手就能夠到藍天。人說高處不勝寒,偏偏這玉龍之巔,如此驚豔。登玉龍雪山,每一步都通往心中的聖殿。
  • 遊雲南~玉龍雪山
    玉龍雪山不是一座雪山,是由13座相連的山峰,主峰扇子陡山勢陡峻,雄偉異常,迄今無人登頂的「處女峰」
  • 雲南容易登頂的雪山,與玉龍雪山僅一江之隔
    我因為這句話喜歡上了雪山,也時常幻想著有哪一日真正登頂一座雪山,可是如我一樣的普通人沒有那個強健的可以克服高原反應的身體,也沒有那個膽子,但是世界這麼大,也不是只有喜馬拉雅這一座雪山,在雲南的玉龍雪山,也是漂亮至極,許多人在看過玉龍雪山的美景之後,都會產生想要登頂的衝動,可是玉龍雪山是禁止攀登的,因為它是納西族的神山,還因為玉龍雪山僅存的冰川需要精心呵護,不能遭到人們的過度開發與破壞了。
  • 我是納西族!
    我的始祖不是黃帝,是崇仁利恩;我的武聖不是關羽,是三朵戰神;我母親河不是黃河,是金沙江;我的神山不是泰山,是玉龍雪山;我的母語不是漢語,是納西語;我的文字不是漢字,是東巴文;我的皇宮不是紫禁城,是木府;我的美女不是西施,是阿勒丘;我的才子不是唐伯虎,是我木貴宗;我的宗教不是道教,是東巴教;我的極樂世界不是天堂,是玉龍第三國。
  • 李霖燦埋發玉龍雪山(文、圖)
    一座納西人的神山玉龍雪山,古往今來,與不少高人韻士結緣。
  • 玉龍雪山僅5000多米,15年無人登頂,為何比珠穆朗瑪峰還難爬?
    今天小編帶你領略一下,比珠穆朗瑪峰還難爬的玉龍雪山,位於雲南省麗江市,靠近北半球赤道終年積雪,主峰最高5596米,全長75千米,總共13座山峰,連綿不絕,猶如一條巨龍騰空飛舞,被稱為「玉龍」,在納西人眼裡被稱為神山。
  • 中國自然奇觀天然的冰川博物館玉龍雪山攻略
    玉龍雪山位於麗江壩北邊,距麗江縣城15公裡,北路直抵金沙江。整座雪山有13峰組成,由北向南呈縱向排列,綿延近五十公裡,東西寬約13公裡。13峰終年積雪不化,似一排排玉柱立地晴天與雲相伴,與天共舞。五百裡滇池在它的映照下也幻化為一片雪白。
  • 大玉龍旅遊景區與玉龍雪山景區有什麼不一樣?去了該怎麼玩
    玉龍雪山我們都很熟悉,那麼你有沒有聽過大玉龍景區呢?麗江市政府將玉龍雪山附近的景點進行了整合,整合後的景區被稱為大玉龍旅遊景區,其中包括玉龍雪山5A級旅遊景點、玉水寨4A級景區、東巴谷生態文化園3A級景區、以及東巴萬神園、東巴王國、玉峰寺、白沙壁畫等景點。
  • 麗江遊記,玉龍雪山見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上玉龍雪山,是剎那間做出的決定。經過大約十幾分鐘的步行,我們到達了海拔 3356 米的大索道下部站,開始了始於上午 10 點的候車。雀躍的人們感染著一樣豪情滿懷的我,壯觀的雪山在等待著我去徵服它!興奮的我也就在那時開始了略微的不適,頭有點暈,腿有一點點兒沉,枯燥的等待加重了不適,誇大了原本只有點點的心悸和氣短,我暗暗地思忖著自己是否還要堅持上山,考慮著半途而廢,情非得以的理由。徘徊中慢慢走到下站部外面的候車區,一個人獨坐檯階休息養息,漸漸地適應高原對我的關愛。百無聊賴中發現了眼中的奇蹟:雪山下的候車區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