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83年,英語成為高考科目以來,學習英語就成了許多同學的噩夢。尤其是英語單詞的學習與記憶,簡直令許多同學內心抓狂。為什麼呢?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同學們在記憶單詞的時候,背了就忘,背了就忘……這似乎成了一個死循環。
其實,同學們在記憶單詞的時候,背了就忘是一個正常現象。因為我們的大腦不可以能一直記住所有發生過的事情,人的大腦只能有選擇地記憶那些重要的或讓自己大腦比較興奮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在1885年提出了遺忘曲線。
他指出人對新事物的記憶會隨著時間的流失而減少,這種減少並不是均勻的,而是呈現出一條曲線行駛的,。一個人所記住的新事物或新知識在24小時後,只留下不到40%。比如說,今天你背過100個單詞,24小時以後,你只能記住40個左右。當然,這也只是個平均數,有些人可能記得多點,有些人可能記得少點,每個人是不一樣的。所以,家長們,同學們,當你的孩子或自己背過單詞就忘記的時候,不要再懷疑自己的智商或腦袋的問題了,這是個正常現象,一點都不奇怪的。
那麼,我們既然知道了這一點,解決辦法也就隨之而來,因為「方法總比問題多」,不是嗎?
大家想一下,既然今天我背過的單詞24小時以後只剩下40%,那麼,我就不要等到24小時以後再去複習,比如,現在我記住了所有的單詞,那麼我1小時以後立即再背一遍,我們不就不會忘記那麼多了嗎?這樣,我們每間隔一小時複習一次,24小時忘記60%的規律就會一直往後推遲。慢慢的,這些單詞在我們腦海中記得就越來越牢固了。還有一點,最開始記憶單詞的時候,你會花費比較多的時間,但隨著對單詞的多次記憶,後面的複習時間就會越來越少,然後,你在兩次複習單詞的間隔時間裡,可以安排其他科目的學習。
比如,先背誦15分鐘單詞,再做數學45分鐘,之後,再把剛才的單詞拿出來,看看記住了多少。然後,再做數學,如此循環下去,直到記住為止。這是在記單詞中間有意識地插入其他知識進行幹擾,看看自己的抗幹擾能力,這樣你記住的單詞更加牢固,同時,一會兒記單詞,一會兒抽象思維,對大腦來說,也是一種休息。
當然,英語的學習實際上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只有那些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同學才能真正地掌握這門語言。具體在這15分鐘怎麼有效地記憶單詞,其實方法還有許多,如果你想了解,或有更好的經驗,歡迎評論區留言,期待你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