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講究「禮」,一切言談舉止都要合乎交際禮俗。在「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男女授受不親」、「三從四德」等宗法禮教的嚴格限制下,女性穿衣缺乏極大的自由度,肌膚是不能隨意外露的,那麼能露在衣服之外的身體部位,除了臉,大概就是手了。
既然身材不能恣意展示,而手,能夠給人以直接的感官認知,有一定的視覺衝擊力,就成為女性審美意趣中極為重要的部分。一雙手為古代美女所鍾愛,也是古代男人對女性比較關注的地方,相當於時下人們對胸、腿、臀的追捧和關注。也正因為如此,古人留下了許多讚美、吟詠手的詩文。
《詩經》中的《國風 ·衛風· 碩人》是中國古代文學中最早刻畫女性容貌美、情態美的優美篇章,該詩在描寫齊女莊姜出嫁衛莊公的美貌時,寫道:「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短短二十八個字,勾勒出一個攝人心魄的絕世佳人。而她那雙如茅草嫩芽一般柔嫩細滑的手最先出場,可見手在女性的整體美中佔有了很重要的地位。
「指若削蔥根,口若含朱丹,芊芊做細步,精妙世無雙。」這句話出自漢樂府長詩《孔雀東南飛》。描寫的是女主人公劉蘭芝的外貌、神態和動作。蘭芝的手指纖細白皙,如同削尖的蔥根。嘴唇紅潤嬌豔,如同含著朱丹。身形纖細輕盈,緩緩踏著細碎的步子。外貌和氣質都如此美麗的劉蘭芝,讓作者發出了「精妙世無雙」的感慨。而「指如蔥根」的比喻由這裡演化而來,專指女子的手指纖細、白皙、美麗。
北宋大詩人陸遊與唐婉愛而不能白首的故事令無數後人唏噓。在《釵頭鳳》裡,陸遊這樣描摹唐婉的手:「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李清照《玉樓春·紅梅》詞中「紅酥肯放瓊苞碎,探看南枝開遍末?」以「紅酥」形容紅梅蓓蕾之時的顏色,是個令人陶醉的字眼兒。陸遊用「紅酥」來形容手的膚色,以手喻人,抒寫唐婉的靚麗儀容,對唐婉的的愛憐傾慕之心躍然於紙上。
手在古代詩詞裡還有很多意蘊。《詩經》裡「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裡的手是是永結美好、至死不渝的海誓山盟。《迢迢牽牛星》裡「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這裡的手的是日復一日的辛勤勞作。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 裡「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這裡的手代表的是難捨難分的離愁別緒。
手對於女性如此重要,那麼古人認為一雙什麼樣的手才算美呢?首先是顏色,一白遮百醜,最好白裡透紅,健康,看著也舒服。然後是手型,手要修長,不能太粗壯,所謂「纖纖玉手」即是如此。其次是細膩,古人把女人的手比作柔荑,極言其柔嫩細膩。最後應該是柔軟程度,柔若無骨,盈盈一握,會融化鐵石心腸,觸動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在中國古代,當纖纖玉手成為美女的重要標準時,手的保養、裝飾也就成了社會地位的象徵。擁有一雙白皙、修長、嬌嫩、柔軟的手,不僅吸引眼球,也彰顯身份,所以有染指甲、 蓄甲乃至戴指甲套美化雙手的風氣。即便現代,也有「手是女人第二張臉」之說。關於手的故事,仍然在延續。您還知道哪些描寫手的詩句,您最喜歡怎樣的一雙手?期待評論區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