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大叔與蘿莉的故事你能想起哪一部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豆瓣9.4)還是《小蘿莉的猴神大叔》(豆瓣8.4)?這種大小搭配產生的化學反應總能牢牢抓住我們的眼球。今天給大家講的這部大叔與正太的電影,較之前面兩部情感更加細膩複雜,在豆瓣也取得了9.1分的好成績,它就是東木大大的《完美的世界》。
首先給大家科普一下斯德哥摩爾症候群。斯德哥摩爾症候群是指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這個情感造成被害人對加害人產生好感、依賴性、甚至協助加害人。
這部電影講了越獄犯布奇劫持了小男孩菲利普,並在與警察的公路追擊戰中與小男孩產生了近乎和父子般的微妙情感。具體情節大家可以自己看一下,這裡講一下我看完這部電影後的感受。
父母對孩子童年教育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大男孩布奇母親是妓女,父親暴力狂,使得布奇對打罵虐待兒童格外的憎恨,以至於他開槍打死了戀童的獄友,搶了對孩子大罵的母親的車,恐嚇了對孫子暴力相加的爺爺。缺失的童年使得布奇更想給菲利普一個完整的童年和父愛。這也是最後布奇非要菲利普母親親口答應帶他去遊樂場、玩雲霄飛車、吃棉花糖才肯讓菲利普回到母親身邊。而小菲利普也因布奇的出現收穫了父愛的歡樂與信任、成長的陣痛以及對未來的憧憬。這是布奇能給到的,但代價卻是終結了自己對父愛的尋找。這個傷痕累累的大男孩卻仍對這個世界心懷善意,可能就是對父愛的渴望和施與的力量吧。
最後,這部電影為何叫《完美的世界》呢?這也是我不能理解的。看完電影的你能理解東木大大的深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