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成功開展Supercap微創人工髖關節置換,切口僅...

2020-12-27 紅網

紅網時刻衡陽12月25日訊(通訊員 吳彪)12月15日,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戴祝教授與其團隊默契配合為一名79歲高齡患者成功進行了Supercap髖關節置換手術。患者手術切口僅6釐米,手術後第2天就能下床走路。此次手術是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首次採用Supercap微創後入路髖關節置換技術,也是衡陽地區首例。為後續同類型手術的開展提供了成功案例。

過去,傳統髖關節置換術存在切口長、手術創傷大、出血多、需要切除部分關節囊,切斷外旋肌群,術後髖關節活動受限,容易脫位及恢復時間長、患者心理負擔重等問題。隨著技術不斷發展和臨床經驗累積,全髖關節置換術正在向微創方向發展,Supercap微創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即其中一種方式,該技術不損傷肌肉,完整保留關節囊,術後功能恢復較快,被業界認為是人工髖關節置換的真正微創技術。近年來該技術正在逐漸推廣。

據戴祝介紹,Supercap髖關節置換手術的切口一般在6~8 cm範圍內,小於常規切口(平均16 cm)和其他微創切口(平均8.8 cm);解剖層次簡單,經梨狀肌和臀小肌臀中肌的間隙進入,手術操作過程中不需要進行髖關節脫位,所以不需要過度松解,能夠保留梨狀肌和外旋肌群; 術中出血較少: 術中除磨臼及擴髓之外基本沒有明顯出血,一般無須術後輸血;術後恢復快: 人工髖關節置換的對象多為老年患者,Supercap半髖置換術減小了手術創傷,也減小了對內環境的幹擾和全身性併發症發生的風險,從而縮短了臥床和住院時間,可降低護理成本和患者的經濟負擔。接受手術後,人工關節不易脫位,患者無特殊活動限制,大大提高患者術後生活質量和滿意度。

本次在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接受Supercap髖關節置換手術的患者是一位79歲的老人,摔傷導致右側股骨頸骨折,不能自行站立,疼痛難忍。主治醫生了解到該患者8年前曾左側股骨骨折,當時進行了傳統開放手術,手術切口大,出血較多,很長時間才恢復,對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因此這次一聽說又要手術,患者最初非常恐懼和排斥。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主任戴祝及其手術團隊體察到患者的心理負擔後,耐心向其解釋:Supercap後入路髖關節置換技術是一項切口小、「下床」快、痛苦小的微創傷手術,不需要在手術中使髖關節脫位,可最大程度避免股骨頭假體術後脫位的發生,最大限度保留髖關節原有功能,術後最快可在3小時內下床,併發症風險小,而且整個手術費用較以往的傳統手術費用沒有增加。國內已有的成功手術案例中,年紀最大的患者為104歲。聽了這些,該患者才終於放下心來,接受了手術。目前,患者術後恢復良好,術後第1天就已經下地行走了。

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是衡陽市綜合醫院中最早成立的骨科專業科室。依託南華附一醫院人才、技術和設備優勢,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現已建成擁有300餘張病床、分五個病區的現代化骨科,衡陽市脊柱外科中心、創傷骨科中心、關節外科中心均在此,在國內外業界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已連續5年進入全國百強,省內第三。在南華大學大力推動醫院改革、大力發展新技術新項目的契機下,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成功開展首臺Supercap微創技術,真正做到為廣大患者減輕病痛,縮短住院時間,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相關焦點

  • 切口小、「下床」快,全髖關節置換術向微創發展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8日訊(通訊員 蘇冰悅 )12月15日,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戴祝教授團隊為一名79歲高齡患者成功進行了Supercap髖關節置換手術。患者手術切口僅6釐米,手術後第2天就能下床走路。據悉,此次手術是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首次採用Supercap微創後入路髖關節置換技術。
  • 無痛微創DAA,讓髖關節置換變成小手術
    2020年9月10日,在西安市第一醫院骨科團隊、手術室團隊、麻醉科團隊、供應室團隊的積極配合下,成功實施「微創髖關節前入路式人工股骨頭置換術(DAA)」,開創了該院骨科微創髖關節置換手術的先河,實現了骨科微創關節置換手術技術裡程碑式的發展。
  • HCPT肛腸微創無痛術,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集兵分院成功開啟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集兵分院開展HCPT肛腸微創手術,並取得圓滿成功。2020年6月,南華附二集兵分院在院領導支持及附二專家技術團隊的推動下,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集兵分院成功開展了骶管麻醉下進行HCPT肛腸微創手術。項目的開展標誌著該院在肛腸治療領域取得新的進展,給衡陽縣集兵鎮父老鄉親送來了「一級收費,三級技術及醫療設備」的肛腸學科技術。
  • 長沙市第一醫院舉辦SuperPATH全髖關節置換高峰論壇暨微創骨科培訓...
    9月12日,由長沙市醫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主辦、長沙市第一醫院承辦的SuperPATH全髖關節置換高峰論壇暨微創骨科培訓基地掛牌儀式在2號樓10樓會議室舉行。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教授王萬春、長沙市第三醫院教授雷青、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骨科博士後雷鵬飛等專家出席會議。
  • 微創髖關節置換幫助72歲股骨頸骨折老人術後次日下床行走
    手術採取前側切口DAA入路,長約6cm,經闊筋膜張肌和縫匠肌之間的間隙顯露股骨頸斷端及股骨頭,順利完成股骨頭取出、人工髖臼假體植入,用常規髖關節器械顯露股骨近端,完成股骨柄的安放。整個手術操作過程僅用40分鐘。經科室醫護團隊的精心治療及護理,術後第二天,李大爺便可下床行走活動,一周後即康復出院。
  • 名醫專訪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胡月正:髖關節疾病與置換
    胡月正,副主任醫師,蘇州大學在職博士,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關節外科以及運動醫學主要負責人。中華醫學會運動醫學分會上肢學組青年委員,浙江省醫學會運動醫學分會青年副主任委員,浙江省康復協會運動醫學分會青年副主任委員,浙江省解剖協會骨關節疾病分會委員。
  • 懷化骨科技術新革命 髖關節置換微創時代來臨
    2020年上半年,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在懷化率先開展了單側髖關節SuperPath髖關節微創置換術,成功為幾十例老年患者解除多年髖關節疾患痛苦。單側髖關節SuperPath髖關節微創置換術採取小切口,切口僅長約5-6釐米,不再進行肌肉及肌腱切斷,術中出血少,手術當天能下地行走,第二天即可自行如廁,沒有其它不適,術後傷口完全癒合,髖關節活動無影響,可以正常蹲坐,術後兩周傷口完全拆線,痊癒出院。患者很是滿意:「這個手術沒什麼痛苦,恢復挺快的,這樣我能少住幾天院,減少一些費用。」69歲的王某如是說。
  • 郴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骨科開展郴州市首例Superpath微創髖關節置換術
    2020年12月19日上午,郴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骨科主任胡偉文教授帶領的優秀團隊,在手術室、麻醉科、供應室等科室的積極配合下,成功為患者實施「Super path微創全髖關節置換術」,目前患者恢復良好,此手術的開展開創了郴州市骨科Super path微創全髖關節置換手術的先河,推動了郴州市骨科技術的進一步向前發展
  • 不是所有股骨頭壞死都要關節置換!青島市中心醫院成功開展微創人
    12月9日,56歲的苗女士在青島市中心醫院接受了「股骨頭壞死病灶清除、人工陶瓷置入術」治療,手術成功,現已出院,恢復良好。這是該院關節與運動醫學科孫濤主任團隊突破傳統治療模式,開展的早期股骨頭壞死保髖治療的新技術新療法,具有微創、併發症少、術後恢復快、保髖成功率高等優勢,為股骨頭壞死患者救「頭」保髖治療提供了希望。兩個月前,苗女士出現右髖部疼痛,伴髖關節活動受限,活動和勞累後疼痛程度加重。為了緩解疼痛,苗女士嘗試了針灸理療,可效果不佳。最近,疼痛越來越重,右下肢開始跛行。
  • 名醫訪談 | 人工髖關節置換常見問題
    在本期『名醫訪談』中,邀請到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骨科的劉萬軍教授,來和大家一起聊一聊髖關節置換這一話題。1、什麼是髖關節置換?髖關節置換是個大手術嗎?​專家解惑:髖關節置換又分為半髖關節置換術和全髖關節置換術,兩種手術方式適應的疾病不同。半髖關節置換術,又叫做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只需要置換人工股骨頭,叫做半髖節置換,主要適用於老年性股骨頸骨折。
  • 贛州市中醫院開展首例髖關節鏡下微創治療髖關節撞擊症FAI並盂唇損傷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鍾宏發、劉欣欣報導:近日,贛州市中醫院骨一科(關節與運動醫學科)在廣東省中醫院關節外科科主任曹學偉教授指導下,順利完成了全院第一例在髖關節鏡下行髖臼盂唇修整、股骨頭頸成形術,術後病人當天即可下地負重活動,症狀明顯緩解,臨床效果好。
  • 貴州省人民醫院完成首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日間手術
    人民網貴陽5月15日電(李宇) 5月15日,記者從貴州省人民醫院獲悉,日前,該院完成了首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日間手術,這也是貴州首例全髖關節置換日間手術,患者術後次日便可下地行走,並在48小時內辦理了出院手續。
  • 河南省中西醫結合髖關節中心聯盟成立儀式暨中西醫結合骨科微創...
    齊聚新密,共襄盛舉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羅殿中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何偉教授,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周建生教授,鄭州市骨科醫院王愛國教授,新密市衛健委包明哲,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朱卉敏教授,新密市骨科醫院王偉安院長,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微創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劉又文教授,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微創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陳長賢教授
  • 名醫專訪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邵雲潮:股骨頸骨折與髖關節置換(下)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關節外科邵雲潮 專家簡介:邵雲潮,博士,副主任醫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骨科主任助理,關節外科副主任,中山醫院閔行分院骨科學術副主任。
  • ...哈市二院專家成功為海南分院患者進行雙側人工髖關節置換術
    沒想到在海南也能有哈爾濱市第二醫院的專家來為我手術。看到你們,我心裡就踏實了!」考慮到患者年紀較大且病情複雜,為了減少其痛苦,李德懷主任決定為她同時進行雙側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由於患者股骨頭壞死,一側髖臼退變,骨質增生明顯,也進一步增加了手術的難度。經過周密計劃和反覆的術前討論,李德懷主任為患者進行了手術。
  • 機器人助力人工髖關節置換術
    (受訪者供圖)新疆網訊(記者梁淑芳)14日,在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中心關節外科病房裡,77歲的張女士在家人攙扶下緩緩走動,前一天她的右腿換上了人工髖關節,而為她換關節的,除了醫生,還有名為MAKO的骨科機器人。「藉助機器人置換關節,術後雙腿長度差只有1毫米。」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中心主任曹力說。
  • 惠州百歲老人成功換上人工髖關節
    今年102歲的陳奶奶沒有想到,自己在意外摔倒導致右髖部骨折後,還能順利換上人工髖關節,很快重新下床走路。 陳奶奶的主刀醫生、 博羅縣人民醫院骨科副主任陳天實介紹,老年人髖部骨折俗稱「人生最後一次骨折」,不少病人因為髖部骨折臥床不起,常常因為褥瘡和深靜脈血栓等併發症危及生命。
  • 南通二院骨科率先在市區成功開展首例UBE腰椎手術
    中國江蘇網11月23日南通訊 11月19日下午,南通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王永副主任醫師團隊成功開展了腰椎微創UBE技術(單側雙通道脊柱內鏡技術)下椎管減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患者腰椎管狹窄症引起的疼痛、麻木症狀得到有效緩解,填補了南通市區UBE技術空白,也為南通地區微創治療脊柱退行性病變打開了新思路
  • 張洪教授:認識髖關節撞擊症候群 延緩髖關節置換
    1982年10月畢業於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臨床醫學專業。分配至北京積水潭醫院(北京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矯形骨科工作。2001年任主任醫師。2004年任教授。 2010年6月參軍。調任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304醫院)骨科和全軍骨科研究所關節外科與運動醫學組組長。 目前任中華骨科學會會員。北京骨科學會委員暨關節組組長。
  • 中大醫院骨科成功為92歲老太人工髖關節「大翻修」
    人工髖關節「罷工」,假體鬆動招來劇痛只能臥床。然而這是一位92歲高齡的老人,還合併高危高血壓、冠心病、支氣管哮喘、結腸癌術後……這該怎麼辦?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骨科副主任陸軍主任醫師帶領團隊迎難而上,勇闖禁區,成功為老人進行了人工髖關節「大翻修」手術,目前患者已經出院回家休養。